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2485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二板块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第二板块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答案

第二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P12

一、字音识记

1.金(chuāng)     2.旌旆(pèi)

3.逶迤(wēi)(yí)4.碣石(jié)

5.塞草腓(féi)6.远戍(shù)

7.玉箸(zhù)8.蓟北(jì)

9.草檄(xí)10.砚水(yàn)

11.虏骑(lǔ)12.伫立(zhù)

二、词语释义

1.汉家烟尘在东北:

烽烟和尘土,此处指敌军入侵

2.男儿本自重横行:

指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与敌军作战

3.天子非常赐颜色:

特别

4.金伐鼓下榆关:

指行军时的金鼓和鸣。

,撞击

5.旌旆逶迤碣石间:

蜿蜒不绝的样子

6.校尉羽书飞瀚海:

沙漠

7.大漠穷秋塞草腓:

穷秋,深秋。

腓,病,枯萎

8.玉箸应啼别离后:

玉筷,此指思妇的眼泪

9.边庭飘摇那可度:

随风飘荡的样子

10.绝域苍茫无所有:

极偏远的地方

11.死节从来岂顾勋:

即为国家献身。

节,气节

12.幕中草檄砚水凝:

起草讨伐敌人的文书

13.虏骑闻之应胆慑:

恐惧

14.车师西门伫献捷:

久立等待

三、名句背诵

1.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2.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3.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燕歌行

[]

[]

段解:

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

[

]

段解:

战斗危急而失利。

[]

[

]

段解:

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

]

段解:

总结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对应学生用书P13

燕歌行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高適(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高適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所以边塞诗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高適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而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派的代表。

二、相关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

高適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但在这段时期内,他熟悉了边塞生活,并且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工夫研究。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征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

二十六年,张守珪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故写下了此篇。

三、内容提要

这首诗通过记叙一场战役的全过程,描写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从而热情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的现实。

四、写法借鉴

1.选材既典型又全面

既有君臣,又有官兵,既有敌我,又有征人思妇,巧妙地涉及了战争生活的方方面面。

2.概括描写和细致刻画相结合

如“校尉羽书”二句概括了边地军情紧急和敌我双方的备战情况,“铁衣远戍”四句概括了征人思妇的刻骨相思;而对边塞自然环境的描摹和对战地紧张气氛的描写又非常细致具体。

3.语言壮丽,感情基调高远豪放

此诗七言歌行中插入不少精工的对句,于流畅之外别具整饬之美;全诗灵活换韵,音调谐婉,并随诗的感情起伏跌宕。

感情复杂强烈,有沉重的叙写,有高亢的赞美,有悲愤的抒情,有深慨的议论。

4.引用对比,讽刺力强

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

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沉至”(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重点揣摩

1.本诗共28句,填写下表空缺处,理清本诗的结构思路。

参考答案:

诗句

大意

角度

形象(心理)

①~⑧

出征

将领

威武豪壮

⑨~⑯

战败

将领

骄奢淫逸

士兵

流血牺牲

⑰~

久围

士兵

思乡情切

再战

士兵

报效国家

呼唤良将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手法?

揭示了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试赏析“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中“久”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久”是“长久”的意思。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作者并不是否定出征,而是对造成久戍不归的无能边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

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

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因曾做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

严羽说: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

”(《沧浪诗话》)

二、相关背景

本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九月,当时作者在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

封奉命西征,岑写诗送行,为这次出征的将士写了这首颂歌。

三、内容提要

这首诗通过描写出征时的险恶环境,热情赞颂了出征将士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不惧艰苦、勇于征战的豪迈精神。

四、写法借鉴

1.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

诗人用它们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

如写大漠的风: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奇妙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

这些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

写塞外的景象使用了夸张手法,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增加了形象性和表现的张力。

3.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塑造形象

如“将军金甲夜不脱”“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等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重点揣摩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有许多典型的细节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

“半夜军行戈相拨”

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

“风头如刀面如割”

写边地的严寒,既呼应了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

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的?

参考答案: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

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寒雪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渲染了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

诗中虽然没有具体的战斗场面的描写,却从出师军容的豪迈中烘托出战斗必胜的气氛。

对应学生用书P110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国(yàn)      扼腕(è)

B.征戍(shù)旌旆(pèi)

C.玉箸(zhě)蓟北(jì)

D.草檄(xí)伫立(zhǔ)

解析选B A项,“燕”读yān;C项,“箸”读zhù;D项,“伫”读zhù。

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苍海  船舱  碣石  缴纳

B.扼杀  膨涨  榆关  唏嘘

C.瀚海  戍守  铠甲  飘摇

D.功勋  逶迤  频临  伫立

解析:

选C A项,苍—沧;B项,涨—胀;D项,频—濒。

3.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燕歌行》作者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岑参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解析:

选C C项,“诗人用了对比手法”不对,应为“典型的细节描写”。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天子非常赐颜色。

(2)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单于猎火照狼山。

(4)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

(5)杀气三时作阵云,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死节从来岂顾勋?

(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_______________。

(8)轮台九月风夜吼,________________,随风满地石乱走。

(9)马毛带雪汗气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虏骑闻之应胆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男儿本自重横行 

(2)旌旆逶迤碣石间 (3)校尉羽书飞瀚海 (4)战士军前半死生 (5)寒声一夜传刁斗 (6)相看白刃血纷纷 (7)至今犹忆李将军

(8)一川碎石大如斗 (9)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10)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二、拓展阅读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重阳节 九日 登高 酒 菊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诗人一是直抒其情,二是运用想像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

[注] ①梅花何处落:

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

何处吹奏《梅花落》。

梅花落,曲调名。

②关山:

山名,在今宁夏南部。

(1)“雪净胡天牧马还”一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

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