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438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第一部分专业建设基础1

一、区域产业背景1

二、人才需求分析1

三、专业建设现状1

第二部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3

一、专业发展目标3

二、人才培养目标3

第三部分建设目标4

一、总体目标.4

二、具体目标.4

第四部分改革举措7

一、推进校企全面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7

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9

三、加强课程建设,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13

四、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服务能力18

五、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专业和谐发展21

六、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22

第五部分建设进度与绩效指标24

一、建设进度与绩效指标24

二、预期成效.25

第六部分建设经费预算27

第七部分政策保障27

一、组织保障.28

二、制度保障.29

三、合作保障.29

 

第一部分专业建设基础

 

一、区域产业背景

 

近5年来,浙江省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现有光伏企业200余家,今年7个月的产

能已经超过去年总产量的230%,已经成为全国光伏电池生产大省,约占全国30%的产

量。

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第一个省级光伏产业基地,现有光伏企业60余家,年产值超

100亿,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成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

在《衢

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中指出:

大力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金属制品、新型建材、绿色

食品、高档特种纸四大传统产业,培育1个500亿、3个300亿、若干个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培育5家以上超百亿、50家超10亿的龙头企业,成为推动衢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拓展太阳能光伏设备、太阳能照明系统、新型太阳能背材等,积极发展多晶硅料。

 

二、人才需求分析

 

经过调查,目前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多数光伏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奇缺。

由于光伏产业是新兴的产业,本身这方面的人才奇缺。

相关的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到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性工作,中技或通过短训的人员又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的需要,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仅衢州光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预计就达10000人以上,而且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我国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政策的不断出台,光伏人才需求更加迫切。

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和社会需求,我院2010年3月成功申报了浙江省第一个高职光伏应用技术专业。

 

三、专业建设现状

 

我院光伏应用技术专业从2010年9月开始招生,实际招生5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

生131人。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5名,其中具有行业实践经历的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1名,院级骨干教师1名,校外兼职教师6名,基本形成一支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

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教材建设上,参与光伏类教材编写工作4本,完成校本教材1本,在核心课程建

设上,我们正在开展《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光伏电池制造工艺》等校企合作课

程开发。

2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现已建成校内实训室10个,校内实训场地面积1143M,

校内实训仪器设备总值409.1万元。

其中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基地是我市唯一一个电

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点,现已培训20期,人数达2000人以上,为后续的光伏发电系统

施工工程师培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

 

立足衢州、服务浙江、辐射四省边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上推专业建设,下促课程建设,形成比较优势,办出鲜明特色。

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按光伏产业链中各环节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规格要求,构建“校企循环、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光伏专业的师资引进和培训力度,培育专兼结合的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将教材建设作为光伏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积极与国家级出版社开展合作,根据光伏产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需要的光伏专业校本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打造2~3门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

建立专业化、综合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建设好光伏应用技术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同时在相关企业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设施的配套,建成适用于新型专业教学模式需要的环境和资源体系。

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制。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促使教学始终紧跟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办学特色,进而形成我校的办学优势,为最终将我校打造成省内外一流的光伏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能力,能适应光伏行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

光伏电池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维护、光伏生产管理、光伏产品销售等。

 

第三部分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专业建设,推进校企对接,实施“校企循环、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转变培养方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服务能力;构建全方位的质量评价管理体系,促进专业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

 

二、具体目标

 

(一)推进校企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与光伏企业合作的经验,加强与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誉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积极推行“订单”班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把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教学要求、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形式与企业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校企循环、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

在实践基地建设上,我院将继续开展衢州市光伏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继续投入100万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扩建光伏发电实训室,新增2个产学一体化的光伏产品生产实训、光伏发电技能培训基地,改造光伏发电实训室,开发光伏发电仿真实训室,全面改善校

内实训条件,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及技能培训。

新增5个校外实训基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落实实践顶岗安排,学生顶岗达6个月以上,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接触。

(三)加强课程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依据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

析,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标准。

重点建设《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施工》、《光

伏产品集成与设计》、《光伏电池生产工艺》、《光伏逆变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技

术》等优质核心课程5门,把其中的《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施工》、《光伏产品集成与设

计》、《光伏逆变技术》等3门课程教学方式,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

学模式进行改革,建设成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

 

通过校企合作,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1本,出版规划教材或校本特

色教材4本,编写工学结合的实训讲义6本。

继续开展大学生科研、学科竞赛和太阳能协会的社团工作,推广、普及光伏应用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每年开展相关活动不少于5次。

在实践技能培养方式,一方面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

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施工》等课程的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

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四)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服务能力

通过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用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加大教师顶岗实践、进修、考察、技能培训等力度,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培养一批在光伏产业和高职教育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及教学骨干,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加强与光伏企业的合作,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能

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

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到2013年底,专业专任教师达12人,稳定的兼职教师20人,动态管理的校外现

场指导教师15人。

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5名;在专任教师

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

,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

(五)构建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专业和谐发展

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积极开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建立以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六)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落实我院与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的校校合作机制,实施光伏组件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共同开展《光伏电池生产工艺》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工作,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工作。

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

 

确各自教学重点,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打造全国首个

中高职一体化光伏技能素质培训基地。

 

第四部分改革举措

 

一、推进校企全面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校企合作,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是适应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职业需求多元和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强化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学业与职业对接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的教育应着眼于良好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岗位技能、健全积极的人格和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等层面。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对接企业文化理念,构建以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审美素养、能力素养为主要单元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适合当今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下图1为素质教育内容。

 

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

 

按照认知规律和工作逻辑结合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概念,划分学生学习模块

 

按照素质主线,归类学习单元。

序划学习过程,构建本课程内容体系。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的要求

 

社会需求

 

职业人文修养职业通用能力

 

 

图1素质教育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积极联合光伏产业内的大型企业,充分发挥由学院、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

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光伏应用技术及专业岗位(群)工作进行分析,以工程项目为切

入点,以典型任务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分析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确定专业教

学目标,按照专业教学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完

善“校企循环、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表1为人

才培养方案设计结构表。

 

表1

人才培养方案结构

序号

内容

序号

内容

1

培养目标

5

职业能力主要课程

2

培养规格

6

职业综合实训环节

3

招生对象

7

教学计划

4

学制

8

毕业学分要求

 

(三)推行“双证书”制度

在教学改革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认证体系和企

业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以

及光伏企业的光伏发电集成与施工、光伏电池生产等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建设,实现专业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具备相应职

业技能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认证证书。

(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

加大专业课程建设投入和校企合作力度,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

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下表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计划。

表2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

课程名称

主要对接企业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施工

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技术

浙江矽盛电子有限公司

光伏产品系统设计

浙江天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制造工艺

浙江乐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技术

浙江金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院与光伏企业的相互合作,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依托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硅电子

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誉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共同完善“校企循环、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

 

图2校企循环、能力递进示意图

 

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

 

(一)加强生产性顶岗实践管理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创新校外基地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制度,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共管体系。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

间的实习质量监控,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学院安排教师专门负责与企业、学生联系,并负责学生的岗前教育。

学生实习期间,教师不定期实地检查不少于2次。

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及实地检查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企业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从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培养、日常管理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管理与考核。

学院、企业的考核各占25%和75%。

对于考核合格的学生,由学校、企业共同颁发“工作经历证书”。

下图为顶岗实习共管体系示意图。

 

制订顶岗实习规程和业绩考核标准

 

递交实习意向书

 

确定实习单位

 

职业意识训导

技能训练

人身安全

 

实习报告考核专业技能

 

图3顶岗实习校企共管体系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共建共管”的实

习基地管理制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一方面,对即将完成的光伏器件测试实训室、太阳能光伏发电

系统实训室增添设备,达到每2人一台(套)的要求,使其满足学生技术培养的要求。

另一方面,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及定位,在后续实训基地建设中,将陆续完成光伏发电系

统设计仿真实训室、高低压配电实训室、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实训室(光伏产品生产

线)等的建设,并新增一个实训基地(光伏发电仿真实训基地)和新增电工电子实训基

地。

同时,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5个光伏中下游的校外实训基地。

内容

如下表所示。

表3

校内实训基地现状

 

实训室

面积

经费

序号

功能

主要设备

预算

建设年度

名称

(m2)

(万元)

电工电

基本技能训练,电子设

TH-DD3电工电子实验装置、

YB4328双

2002、

1

子实验

300

90

备装调训练

踪示波器

2011

1.掌握单片机应用

能力和实验能力

2.单片机技术训练

单片机

3.自动化控制技能

THMEDP-1型单片机技术实训箱、电脑、

2

技术实

195

4.培养电子信息产品

DS1302CA数字存储示波器、投影仪、

43.94

2008

训室

的安装、调试、检测、

幕布

维护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实际动

手能力

半自动印刷机、全自动贴片机、气泵、

无铅回流焊机、自动钻孔雕刻机、裁板

1.PCB板制作

机、高速换向脉冲孔金属化设备、全自

动线路板抛光机、曝光机、化学镀锡机、

电子产

2.电子产品装配

手动丝网印刷机、喷淋显影机、喷淋蚀

品装配

3.生产设备维护管理

3

120

刻机、喷淋脱膜机、丝网烘干机、电镀

76.5

2009

与SMT

4.生产线管理

铅锡机、光绘机、激光打印机、数码显

实训室

5.电子设备装接工技

微线路板检测仪、表面贴装回流焊机、

能训练

热风维修台、电子保温箱、台式计算机、

长台式生产流水线、精密贴片机、手动

贴片机

PLC与

PLC技能考核实训设备16套,数字示

测控产品开发,PLC应波器30台,配套PC机40台,PIC、

4

变频实

72

15.24

2009

用技能考核,电路仿真MOTOROLA单片机开发工具

2套,仿真

训室

软件1套。

电子产

5

品检测

96

1.培养学生电工基本

QSWD5-2型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

9

2008

与维修

技能

实训室

供配电

6

技术实

48

工厂供电系统实训

工厂供电系统实训装置

25.72

2009

训室

高低压

培养学生对高低压开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设备、户内交流低压

开关设备、投影仪、电脑、绝缘测试仪、

7

配电实

144

关设备的认识、理解能

21.82

2010

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

油浸式电力

训室

变压器、电机万用绕线模

 

模拟变

电站仿

48

变电站工作过程模拟

50台电脑、模拟变电站仿真系统

102011

8

训练

真实训

电池特性测试仪、太阳光伏材料电阻特

光伏器

性、测量实验装置、金相显微镜、双目

9件测试

60

光伏材料特性测试

体视显微镜、

33.08

2011

实训室

太阳辐射电流表、总辐射表、太阳辐射

观测系统

太阳能

2K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系统实验实训

光伏发

60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

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实训装

83.8

2011

10

施工技能培养

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系统测试与仿真

电系统

实训室

系统

 

表4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占地

主要设备

预算(万)

建设年度

实训室名称

主要功能

面积

光伏发电仿

48光伏电站结构设计

计算机、电站

15

2012(新增)

1

仿真软件

真实训室

光伏发电技

光伏电站建设与施

光伏组件、逆

变器、汇流箱、

19

2013(新增)

2

200

能培训基地

工技能培训

电缆等

光伏产品生

光伏产品组装及设

生产流水线、

30

2013(新增)

3

100

电工测量设备

产实训室

太阳能光伏

光伏发电原理及集

光伏发电系统

4发电系统实

26

2012(扩建)

48

实训平台

成技能训练

 

表5校外实训基地现状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所在地址

校外合作单位名称

建立时间

1

光伏电池实训基地

浙江衢州

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2010.11

2

电光源实训基地

浙江衢州

浙江恒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0.11

3

LED实训基地

浙江衢州

浙江天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0.11

4

光伏材料加工基地

浙江衢州

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

2010.11

5

光伏电池实训基地

浙江衢州

浙江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0.11

6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

浙江衢州

万向硅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0.11

实训基地

7

光伏材料加工基地

浙江衢州

浙江矽盛电子有限公司

20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