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252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docx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

浅谈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同名26271)

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毕节市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李永清

毕节市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建制史的古城,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处,是黔西北的大门。

全市总面积3414.9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乡(其中民族乡6个)、6个办事处。

聚居着22个民族,总人口148.3万人。

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市、“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和列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毕节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毕节市主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文化服务业:

有公益性事业单位毕节市图书馆(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用)1个,馆舍面积2000余平方米。

馆内设置有科技、农业等专业书架,安装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县)级支中心站1个。

截止2010年,馆内文献总量14万余册。

每年接待读者近万人。

有毕节市群艺馆(乌蒙艺术团)1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排练厅、培训厅及各职能室队。

每年组织各类演出50余场,带动多种文化服务开展。

有国营新华书店(挂靠毕节市)1家,总营业面积2500多平方米,多年来各项经营指标一直名列贵州省发行系统前茅。

截止2010年底,该店拥有总资产4000余万元,年销售3000余万元,年利税200余万元。

毕节市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活跃,现有电影院2家,歌舞娱乐场所23家,茶楼56家,电子游戏机室53家,网吧30家,书报刊零售34家,满足全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就业,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广播电视业:

毕节市的广播电视业有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

干部职工40余人。

毕节市广播电台中波频率每天转播中央台、省台节目16小时;市电视台开通有专用频道,开办有《毕节市新闻》、《民生八点半》等栏目,并提供地区电视台《新闻荟萃》每天全天候滚动播出。

城区和乡镇所在地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传输;农村广播电视通过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拉动,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人口覆盖率达89%。

体育业:

毕节市的体育设施基本完善,全市共有体育场地213处,较为大型的体育场地有标准体育场2处,田径场2处,综合训练馆2处。

近几年,毕节市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目前,全市共有健身路径8条;城区各社区和镇乡均有健身场地。

旅游业:

毕节市旅游业按结构可分为休闲度假游,人文景观游和红色文化游三大部份。

景点景区有一定规模,设施相对不足。

现有自然景区7处,(AA级旅游景区2家)人文资源点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单位2个(4处),省级文保单位4个,市级保护单位25个。

乡村旅游定点接待单位5家,“农家乐”经营户81家,旅行社5家,星级酒店6家。

2010年,毕节市共接待游客170多万人次,旅游行业产值达14.7亿元。

广告业:

毕节市广告业经历了初期的报纸、广播、电视、期刊、户外广告牌等传统媒介的发展阶段,目前新的广告媒体如电子屏幕广告、邮政广告、交通广告、气模广告、飞艇广告、网络广告等不断涌现。

随高新技术不断地采用,广告设计、制作、发布和所提供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截止2010年底,全市广告企业20余家,行业固定资产近千万元,产值500多万元,从业人员1600余人。

包装印刷业:

毕节市包装印刷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形成一定规模,全市包装印刷企业共19家,其中出版物印刷国有企业1家,民营和集体企业16家,包装装潢2家。

截止2010年底,印刷行业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产值1500万元,从业人员近1000人。

二、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

㈠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⒈独特的区位优势

毕节市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地处乌蒙山脉腹地,是黔西北大门。

毕节始于元代,兴于明清,是乌蒙片区物质的集散地,素有川滇黔的“旱码头”之称。

与周边大城市成都、昆明、重庆、贵阳有高等级公路或沥青油路相连。

平均海拔1511米,属北亚热带强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天酷暑的特点。

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溪流纵横。

市区群山环抱,一水中流,秀美多姿。

现为毕节地区行署、毕节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毕节市又是一块美丽富绕的宝地,开发潜力较大。

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市成了试验中心。

经20年发展,毕节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随着毕节试验区城市化建设加快,毕节市“双百”城市呼之欲出,构筑大交通,促进大开放的格局已成定局,贵州西部毗邻川滇的中心城市地位正在形成……这些,都为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区位优势日益凸现。

⒉厚重而现代的文化优势

毕节市汉为平夷郡治,东晋为平蛮郡治,唐、宋属禄洲治所,元代建驿,明代设卫,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建县,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毕节在历史上曾是历代郡、府、路、司、卫、道、署的所在地。

境内有古人类活动遗址、古战场、古摩崖、古城垣、古庄园、古道路,有纪念红军长征转战云、贵、川三省的革命活动基地,还是中共贵州第一党支部的发源地,是全省最早燃起革命火种的地方。

市境内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共31处。

有著名的倒天河风景旅游区、小河自然风景旅游区、沔鱼河自然风景区、“灵峰仙境”、七星关古遗址、大屯土司庄园、“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苏维埃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等自然人文景区。

围绕山水园林城市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建设除使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外,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气息,为毕节市的文化产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⒊便利的开发利用优势

毕节文化产业资源的存在形式和价值具有一定的转化为环境改善力,整体竞争力的商业盈利力的能力。

规模宏大的“一河二园六路”、天河古城、“五古”等项目建设改善了自然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曾滋养了无数历代毕节文人诗心和激发灵感的“毕节八景”和经民意投选的“毕节新八景”等丰富的文化底蕴可渗透转化为毕节的经济力;文化产业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其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文化积淀和文化资源可提升毕节城市创新能力,优良的区位市场空间,以毕节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可为毕节带来直接的商业利润。

㈡制约发展的因素

⒈经济相对落后,对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力较弱

毕节市在贵州省专州所在地中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一方面,经济落后导致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相对闭塞总体吸引力和对外部市场的竞争力差,更不具备对远距离市场辐射能力。

另一方面,经济落后导致本地文化需求能力低,区域内文化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不利于境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张。

⒉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不够

毕节虽然是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市,却是文化产业贫困市,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几乎是空白。

就文化资源开发而言,毕节现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等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但还缺乏旅游产品的特征,如影视作品《龙腾乌蒙》、《雄关漫道》中浓墨重彩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鸡鸣三省旧址”等,除了学者,军史专家外,对公众旅游的主体市场影响较小,有的文化古迹具有旅游价值,但尚未成为形象产品的吸引力,景点规模不够,文化含量较轻,游客驻足时间短,文化底蕴受载体形式的制约,尚未形成有力的旅游文化景区和品牌。

⒊文化产业缺乏长远规划,基础薄弱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叫得响的文化品牌。

毕节市的文化产业种类虽然很多,但都是各自发展,没有形成统一长远规划,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知名品牌,无法形成一定影响。

文化企业效益不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财政税收的比重较低。

2010年粗略估算,毕节市文化产业(含市境内地直文化产业)只占GDP的0.25%左右(纵观全球,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18%至25%,仅声像产品一项的创汇值就已经与航空航天业、电子业持平;日本娱乐业年产值已超过了其汽车工业。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文化产业只占到GDP的4%左右。

)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政策与市场的支持力度不够,文化企业形不成规模,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对策

㈠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注重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和经营模式创新,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做好红色旅游、园林生态城市、避暑休闲、民族风情等几篇文章,使文化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为:

全面贯彻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以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以全国文化先进市和毕节试验区中心城市为依托,以资源整合、品牌提升、市场营销为手段,实施“改革创新、品牌支撑、产业融合、外向拓展”的“文化强市”战略。

按照“传统文化抓开发、先进文化抓弘扬、现代文化抓繁荣”的思路,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加强文化产业大项目、大园区和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管理体制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加快拓展文化市场,扩大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到2015年,初步建成一个市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行政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从现在的占全市GDP的0.25%上升到2%以上。

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文化市场与国际接轨;现代文化设施完备、功能先进,达到现代化城市标准;全民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社会文化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1)加强市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业已完成城市“一河二园六路”改造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天河古城”建设,实施倒天河第三期综合改造工程,完成“七区”(商业文化区、传统文化景区、民俗风情区、民族文化园、水文化景区、城市发展景、工业文明景区)建设;启动毕节市赤水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和阿市苗族彝族乡中寨村休闲避署旅游度假区建设。

启动“五古”建设,恢复重建“两庙”(陕西庙、城隍庙)、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建设和修缮工作,重建名人故居,打造具有毕节文化符号的仿古步行一条街,恢复具有毕节老城特点的石板老街、水东门等景区景点。

新区建设注入生态、园林、体育、旅游、文化广场等城市文化符号,配合行署完成毕节体育馆和毕节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市政府礼堂的演出功能;把我市图书馆服务与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结合起来,建设数字图书馆,增强服务功能。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继续抓好国家投资建设的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

加大文化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新体制。

以街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成文化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为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2.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加快发展步伐

(1)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工作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

以本地原创文化为重点,加强对区域特色文化、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艺术品进行继承创新,运用高科技传播手段,使传统文化以新的形态焕发新的活力。

(2)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大力推进文化投资体制的市场化,积极推动外资、民资、政策投资等多元化的主体投资文化建设。

鼓励非文化单位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投资文化产业。

(3)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加强项目规划、包装。

通过文化招商,吸引国内外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前来落户和发展。

鼓励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

积极吸引外地有实力、有知名品牌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本地文化建设。

3.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和谐发展

根据毕节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现时情况,为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布局和和谐发展,要着力发展以下“六大”支柱产业,实施重点文化基础工程,构建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1)文化旅游业。

将试验区历史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等相结合,以具有我市标志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依托,开发休闲度假产品、传统观光产品、会展商务产品、时尚旅游产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文化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

在恢复重建“两庙”的同时,积极引入各类资金,争取重建灵峰寺、惠泉寺、陕西庙、云台寺、雁塔等市内著名历史景点,把我市打造成大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佛教文化中心。

(2)会展节庆业。

发挥会展节庆业能集中配置资源的功能,把会展节庆业活动作为开发毕节文化资源的重要措施。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将“乌蒙生态旅游文化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坡节”、“清水铺镇橙子节”、“梨树镇梨子节”等办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促进会展节庆活动与旅游、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的结合,达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

(3)印刷包装业。

将印刷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进一步加强印刷出版工作,发展壮大印刷业。

采取财税扶持、产业调度、周转金管理、表彰奖励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用环保技术,倡导绿色印刷,建设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现代印刷发行业;依托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网吧连锁,引导其向规模化、连锁化、主体化、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让网络文化消费成为企业和市民最为便捷和使用的消费方式。

要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促进广告业的发展,努力扩大广告产业规模,提高媒体广告的公信度。

(4)特色产品业。

要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基地,发挥现有产品营销优势,重点发展苗族蜡染刺绣、茂森根艺等各类工艺美术品和蚕丝品、杨家湾白蒜、毕节大白萝卜、毕节大曲、王傻子烧鸡等特色产品。

(5)健身娱乐业。

要重视发展综合性健身休闲娱乐服务项目,开展多样化健身娱乐活动,引导市民健身消费,增加外地来毕人员的休闲度假点。

健身娱乐业要多走社会办企业、搞服务的道路,把休闲旅游和健身娱乐等相关产业引向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轨道。

要大力开展竞技体育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活动,争取举办省内外各类体育比赛,提升毕节市的知名度。

要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提升现有体育设施档次和举行大型赛事的承办能力,用市场化方式经营体育场馆和各类赛事。

(6)文艺娱乐业。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演出单位和举办演出活动,支持、鼓励私营、个体、股份制单位的健康发展。

推动演出公司发展壮大。

加强打击违法、违规演出活动。

组建以“弘扬毕节市文化、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毕节市,文明、健康、优质、繁荣”为主题的专业文艺团体——毕节市乌蒙艺术团。

以传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打造文明城市为目标,通过文艺创作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出活动,全面展示我市多彩的地域文化,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全市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不断壮大和提升文艺演出团体经济实力和凝聚力,鼓励文艺演出业和旅游业、会展节庆业加强合作,互利双赢。

㈡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⒈政府主导,抓好产业规划

市委、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引导、组织、协调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要对毕节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发展优势与潜力,存在的问题,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及相应的对策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全市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摸底排查,对已经规划好的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汇总,并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提前谋划,使分期分批谋划发展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既要明确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又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

此外,把转变政府职能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实现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办文化”为主转变为“管文化”为主,逐步使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职能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状态,转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状态。

⒉完善政策,积极开拓市场

组织文化产业专家组制定出科学合理、适于毕节发展的《毕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在最大政策范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优惠和扶持,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利用市委、政府赴其它省、市进行推介的机会,对外宣传推介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吸引更多投资者落户毕节。

对本地市场,要制定有关政策向农村倾斜,积极占领农村市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艺术,利用积极探索“农村文化活动大院”、“农村书屋”等形式,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吸引群众参加文体活动。

⒊挖掘内涵,培育产业品牌

要尽快组织文化产业专家组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并按《纲要》要求分期分批分阶段落实任务目标。

要依托我市国保单位“大屯土司庄园”、“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及在建的“七区”工程等文化资源,捆绑在建一些如彝族民俗博物馆,毕节文化小吃一条街等项目,深入挖掘毕节的文化内涵,树立“红色文化”“彝族民俗文化”等叫得响的文化品牌。

按照“把宝贵的文史资料变成可视景点、把资源变成产品”的思路,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精品带动,丰富多彩”的局面。

坚持走“三化”道路,抓好文化产业的开发带动。

一是市场化,积极培育适应市场机制,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旅游、演艺、会展等文化产业;二是特色化,充分利用本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贵州第一支部、红军在毕节、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宋马刀”传说、古驿道、古旱码头等史料,聘请国内知名作家和影视公司进行制作包装,以期形成特色文化宣传毕节,状大产业链。

三是品牌化,在“七区”及城市新区工程建设基础上,探索办好灯展、天河水节、民族民俗节、乌蒙生态旅游文化节等文化活动,逐步打造成文化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⒋创新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全市文化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机制。

要打破条块分割,实行行业管理,对全市文化、广电、体育、图书音像、旅游等文化产业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走“以文养文”、“以文促文”之路,出台优惠政策,允许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充分挖掘和释放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潜能,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⒌健全队伍,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毕节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

建设一支基层宣传、文化、新闻、文艺、体育、广播影视、旅游等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素质良好、善于管理、年富力强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支通晓国际惯例与市场规律、有经营头脑、有组织才能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骨干人才队伍。

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实现文化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保持人才流动活力。

要多渠道方式吸引发达地区的优秀文化人才,优化配置本市人才资源,用好驻毕单位人才。

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在人才本土化、一体化方面形成气候,努力实现双赢的局面。

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对我市急需的文化人才,对有突出才能和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要在编制、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才高地”。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