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135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8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高考地理每日一题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5月15日-5月21日)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审题的时候注意关键词:

“说出××位置××特点”,可调用“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答题模板,结合图文材料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等方面来分析即可。

位于30°N附近;位于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位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解题必备】描述地理特征型解题技巧

地理事物的特征是指该地理事物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最典型的标志,它一般用来表示该地理事物的形态、状态、属性、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在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中,特征描述类比较常见,如分析某地两大城市群的特征、描述某海岸线形状特征、简述某国产业结构变化特征、据图描述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状况及地形特征、根据材料归纳某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一、答题思路

二、答题模板

1.地理位置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纬度位置

包括南北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海陆位置

地处内陆还是沿海,位于大洲的哪个方位,濒临的海洋

相对位置

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处于交通线的何种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类型

主要属于何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或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状况等

地势起伏

包括地势起伏状况(如地势起伏大、地势低平)和高低变化趋势(如西北高、东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

气温方面

主要从年均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季气温状况)、气温年较差以及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降水方面

主要包括降水(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变化状况),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时间、长短、次数、有无凌汛)、结冰期、含沙量、流速及水能蕴藏量等方面分析概括

水系特征

主要从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等方面去考虑

3.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交通线(或点)的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A半岛的地势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描述A半岛山地雪线随坡向和纬度的分布特点。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1)限定条件为“尼日利亚”,中心词为“路网特点”“作用”,可调用交通分布特征答题模板。

根据图中铁路分布可知其路网特点;作用主要从产品的输出和输入方面回答。

(2)限定条件为“尼日利亚”,中心词为“布局特点”,可调用交通分布特征答题模板。

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应从横贯沿海地区、连接东西向铁路方面回答。

(3)限定条件为“尼日利亚沿海地区”,中心词为“气候特点”“问题”,可调用气候特征答题模板。

首先可以利用图中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得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是高温中暑、急性传染病、毒虫叮咬等。

(1)路网特点:

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作用:

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气候特点: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荷兰地处欧洲西部,鹿特丹港是世界著名港口,被称为“欧洲门户”。

木鞋、风车、奶酪、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木鞋又位于四宝之首,是荷兰主要旅游商品之一。

木鞋能够应对潮湿的地面,人们下地干活、庭院劳作乃至室内打扫都穿不同样式的白杨(白杨是杨柳科植物,分布于较北、较高纬度处)木鞋。

材料二 下图为荷兰位置图。

荷兰人喜欢木鞋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地理环境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

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

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本题限定条件是“地形角度”,中心词为“速度”,考查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实质是考查两地地形特征的差异对列车速度的影响,可调用地貌特征对比答题模板。

甲路段主要位于沿海平原,地势平缓,行车比较安全,故列车设计速度较高;乙路段所在地区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地表崎岖,且线路较弯曲,故列车设计速度较低。

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解题必备】区域对比分析型解题技巧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对比型综合题往往给出大量的材料,把两片区域或两种事物、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其共同和不同的特点。

高考题中对比型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

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与类型的差异等。

一、答题思路

(1)四步审题是前提。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目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地形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文字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

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

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实在无法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两个确定是关键。

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

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只有答出完整、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满分。

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根据问题的内容来决定是直接列举要点还是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

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更直观些。

二、答题模板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或内容

河流

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水能等

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水系形状等

补给方式

东北地区以春汛为主,内陆地区以夏汛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地貌

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

地势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气候

气温

年均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状况

降水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资源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治理措施

人口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城市

城市区位

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地质、历史等

城市化

城市区位、城市化表现、城市化标志、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快慢、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问题等

区域特征

自然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自然资源等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环境问题等

农业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

工业

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简图和莱茵河流域简图。

甲、乙两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比较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似的优势条件。

本题限定条件是“钢铁工业”,中心词为“优势条件”,可调用区域工业对比答题模板。

甲工业区是我国沪宁杭工业区,乙工业区是德国鲁尔区,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似的优势条件主要是都有便利的水运、较好的工业基础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都拥有便利的水运,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地形示意图

表 下面为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xx

xx

xx

xx

xx

巴西

6100

6500

8000

7800

9400

中国

12178

12172

13539

13516

13859

注:

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粮食产量(万吨)

xx

xx

xx

xx

xx

巴西

11660

13800

14000

16300

19300

中国

49800

52870

54640

58950

60710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与中国相比,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下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本题限定词为“楚河中游地区”,中心词为“原因”,可调用人口变化原因答题模板。

根据材料可知,楚河中游地区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当地有数万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带来的秦腔文化世代相传。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解题必备】分析地理成因型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型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一、答题思路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1.气候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气温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

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

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

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

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

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

④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⑤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增大。

⑥城市人为热源较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

降水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植被和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

①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②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⑤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对较多;

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雨岛效应、人工降雨等方面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流量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或气温变化;流域面积的大小;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较大;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下游的流量变化减小;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河流的流量变化减小

凌汛

纬度、流向、流域气候

①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

②有结冰期(气温在0℃以下),结冰时间较高纬早、较低纬晚,融冰时间较低纬早、较高纬晚

水能

流量、落差

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水位落差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航运价值

自然因素(河流的通航里程、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流域内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数量)

①气候:

降水量大,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常年可通航。

②地形:

平原地形,河宽水深,水流平缓,则航运价值大。

③流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则航运价值大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人口迁移

自然原因

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具体结合地区特点分析)

经济原因

迁往经济发达和工资水平高的地区

社会原因

政策、战争、就业机会和婚姻家庭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等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环境问题

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坡度大;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如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土壤盐碱化

自然原因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

土地沙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植被少,大风日数多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涪陵榨菜位居世界三大名腌莱(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之首,有特殊酸味和咸鲜味,脆嫩爽口,可以用于佐餐、炒菜和做汤。

榨菜不耐寒,也不耐热,性喜湿润,遇干旱易发生病毒病,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第二年4月上中旬采收。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2)榨菜是图示地区典型农作物,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榨菜品质优的原因。

(3)解释“雅安天漏”的含义及成因。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如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通过审题可知,桉树移植前、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1)限定词为“当地沼泽”,中心词为“原因及过程”。

图a沼泽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持平,说明沼泽的水源自地下水。

其稳定的原因是山坡上地下水水位稳定,植被能涵养水源;其过程可逆推地下水—下渗的雨水—植被截留大气降水。

(2)限定词为“当地其他植被”,中心词为“变化及原因”,从图b中可以看出植被较移植前稀疏、沼泽的面积较移植前缩小。

从图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是桉树消耗大量的地下水。

(3)限定词为“我国西南地区”,中心词为“理由”,引种桉树发展造纸业的理由主要从原料、就业、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4)限定词为“我国西南地区”,中心词为“原因”,该问本质上是考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差异。

(1)原因:

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

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

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不丹的一条国际河流。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河谷大致呈什么走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

(2)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但目前开发较少,主要原因有哪些?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

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要求分析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等。

(2)要求分析的是不利影响,则应从不利影响的角度组织答案。

从黄土塬到黄土梁到黄土峁的演变过程中,受流水侵蚀作用,土壤肥力减小,耕地面积减少,这些都是不利影响。

解答第(3)题时,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分析的是有利作用和不利影响。

题目已经说明了“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因此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必须联系第

(2)题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再从不利影响的角度说明动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是如何改变这些不利影响的,这就是有利作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动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剧水土流失。

 

(1)名称:

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演变过程:

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不利影响:

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3)有利作用:

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

不利影响:

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解题必备】分析影响意义型解题技巧

影响型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结合重大工程建设、产业活动、人口迁移、城市化等,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命题,常见设问形式有“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试分析××对××的影响”“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等。

影响型设问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

注意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

如“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画等号。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其命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

“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一、影响型答题模板

项目

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水库)建设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

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工业集聚

有利影响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