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727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的“华远·金外滩三期工程”施工图。

2、华远·金外滩三期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7、《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

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2、《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8、《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三版)

1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工程总体概况如表2-1所示

表2-1工程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

长沙华远·金外滩三期工程

工程地点

湖南长沙天心区

建设单位

长沙橘韵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监理单位

湖南航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2建筑结构概况

2.2.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地上部分由四栋分别为57层、52层、47层、44层的超高层住宅塔楼及与之相连的七层裙楼组成,地下部分为四层停车库及设备机房。

总建筑面积约为28.2万㎡,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1.65万㎡,地下建筑面积约65572㎡,其中塔楼建筑总高度分别为224.8米、193.6米、195.1米超高层主体,裙房建筑高度为38.2米,地下室深度为19.2米,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抗震等级:

六度设防。

2.2.2混凝土强度等级

筏板基础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10。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考虑到部位为R1、R2、R3、R4主楼及其核心筒位置筏板,其中:

1)主楼筏板部分(除核心筒之外):

R1、R2、R3主楼部分1550mm厚筏板区域面积共计约1891m2,(按后浇带分为R1部分715.4m2,R2+R3部分约1175.6m2),R4部分1000mm厚筏板区域共计约1471.2m2。

2)核心筒筏板部分:

R1、R2、R3部分2000mm厚核心筒筏板区域面积共计约867m2,(R1部分约287.7m2;R2及R3部分约579.1m2);R4部分3000mm厚度核心筒筏板面积约440.8m2。

R1、R2、R3部分主楼及核心筒筏板,依照后浇带分两次浇筑,R4部分筏板及核心筒一次浇筑完成。

3)其中R1、R3、R4核心筒筏板由于塔吊布置在核心筒内,优先浇注塔吊基础,便于立塔,故核心筒内筏板分两次浇注,在施工缝位置设置止水钢板。

表2-2大体积混凝土方量汇总

筏板

核心筒

合计

R1

1,200m3

600m3

1,800m3

R2&R3

1,900m3

1,200m3

3,100m3

R4

1,500m3

1,400m3

2,900m3

总计

4,600m3

3,200m3

7,800m3

第三章施工重难点

3.1施工重点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一为:

做好各项保温措施,以保持混凝土内外温差;温度实时监测,以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度。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二为:

为保证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混凝土需保证连续浇筑。

为保证浇筑整体性,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同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

3.2施工难点

1.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浇筑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极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的产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也是本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之一。

2.本工程地处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场内空间十分狭小,场内无法停放罐车,且一次浇筑混凝土工程量大,如何科学组织交通、合理配备机械,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避免冷缝出现、避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是底板施工的难点之二。

第四章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4.1材料的选用

4.1.1水泥

水泥品种及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的高低,减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就可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水泥采用P.O42.5。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水泥进场时,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4.1.2骨料

粗骨料采用5-31.5卵石,含泥量小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颗粒级配及指标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有关要求;

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其它指标符合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3Kg/m3之内,采用低碱活性骨料。

4.1.3掺合料

应满足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Ⅰ~Ⅱ级磨细粉煤灰及矿粉,掺量不宜大于20%,其主要指标应符合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同时还应符合有关含碱量控制要求。

4.1.4外加剂

外加剂质量须满足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4.2优选配合比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配,在考虑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初步选出水灰比、水泥用量,求出用水量,再依据所选的砂率,求出砂、石的重量,得出初步配合比。

4.2.1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是:

4.2.1.1试配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4.2.1.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20Kg;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

4.2.1.3灰砂比宜为1:

1.5~1:

2.5;

4.2.1.4水灰比不大于0.5;

4.2.1.5砂率控制在35%~45%;

4.2.1.6混凝土坍落度160~200mm;

4.2.1.7混凝土到达现场的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内。

4.2.1.8混凝土初凝时间7小时,终凝时间10小时。

第五章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5.1混凝土供应商的确定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在准备期间,项目部通过对多家商品混凝土浇拌站的资质等级、生产能力、运输能力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调查比较,确定采用混凝土搅拌站。

5.2场地机械的布置及浇注线路的规划

本工程地处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属于长沙市的繁华地段,每逢周末人流量极大,加之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场内空间十分狭小,场内无法停放罐车,且一次浇筑混凝土工程量大,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避免出现冷缝,需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场区内机械的布置及浇注线路进行详尽的规划。

5.3混凝土的技术准备

项目技术部及早提出混凝土质量及强度要求,在与混凝土搅拌站商洽时,要求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的粒径和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石子、砂的含泥量、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均进行严格控制和优化配比。

采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并使用高效减水缓凝型泵送剂及缓凝减水剂。

与混凝土搅拌站签订合同时,必须注明工程名称、地点、使用时间、小时供应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原材料品种、规格、用量标准、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及掺量要求以及早强、抗裂、抗渗等要求,明确混凝土浇筑方式和施工部位,并根据厂家搅拌能力、运输道路、现场浇筑实际情况等影响因素向搅拌站提出供应速度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按计划浇筑。

提出混凝土搅拌及供应要求、混凝土需用计划,安排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要求进行试配工作,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检修等工作。

5.4施工机具、保温材料准备

表5-1主要施工机具、保温材料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备注

1

12m3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15台

运输混凝土

2

地泵

3台

浇筑混凝土

3

车载泵

3台

辅助浇注混凝土

4

潜水泵

5台

抽吸坑内水

5

φ30混凝土振捣器

12台

振捣混凝土

6

φ50混凝土振捣器

8台

振捣混凝土

7

电子测温仪

4台

测温(备用1台)

8

阻燃草帘

2000平米

底板混凝土养护

9

塑料薄膜

2000平米

底板混凝土养护

5.5现场施工准备

5.5.1泵机布置

针对浇筑部位结合现场场地特点,确定罐车的进出路线及泵车的布置,如图5-1所示。

1#地泵布置于坡子街近基坑东北角位置,用以浇筑R4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混凝土,泵车由东北角大门进入,沿坡子街返回湘江大道回搅拌厂。

2#地泵布置于基坑东侧,供浇注车库筏板混凝土使用。

3#地泵布置于湘江大道旁边施工大门位置,用以浇注R2、R3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混凝土,泵车沿湘江大道行车,浇注完成后沿湘江大道返回搅拌厂。

车载泵1#布置在现场西北角,坡子街入口处,用以浇筑R4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混凝土,泵车由湘江大道行车,浇注完成后沿湘江大道回搅拌厂。

车载泵2#布置在湘江大道旁施工大门北侧,用以浇筑R2、R3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混凝土,泵车由湘江大道行车,浇注完成后沿湘江大道回搅拌厂。

车载泵3#布置于泵房位置,用以浇注R1、R2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混凝土,泵车沿湘江大道行车,浇注完成后沿湘江大道返回搅拌厂。

泵机布置及行车线路见下图。

图5-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泵机布置

5.5.2泵送时间计划

考虑施工现场泵机降效,泵机泵送能力按40m3/h计算,R1,R4位置均一次浇筑完成,R2&R3位置中间留设施工缝;混凝土罐车容量为每车12m3,即每小时需要3~4车次混凝土罐车;浇筑开始时间尽量控制在晚上22:

00开始,白天视情况响应调整浇筑量(浇筑R4要尽量避免周末),依照预计方量,预计连续浇注时间如下:

表5-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间汇总

预计浇筑方量(m3)

连续浇筑时间(h)

R1

1800

23

R2&R3

(1)

1500

19

R1&R3

(2)

1600

20

R4

2900

37

由于每小时所需混凝土罐车车次较多,时间间隔较短,合理调度安排混凝土罐车运送是保证连续浇筑的重要因素之一。

浇注R1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时,采用2#车载泵和3#车载泵进行浇筑,混凝土罐车均沿湘江大道行车,罐车停车位设置在湘江大道路边,浇注完成后沿湘江大道返回搅拌厂,R1需持续浇注23小时,为保证浇注的连续性,需协调夜间、白天浇注混凝土噪音的控制,罐车行进道路及停车位置的要求,以及厂家混凝土的供应。

浇注R2、R3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时,采用3#地泵和3#车载泵进行浇筑,分两次浇注,施工缝位置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行车路线、停车位置及浇注持续性的控制、需协调注意的问题同R1的浇注。

浇注R4主楼及核心筒筏板时,采用1#地泵和1#车载泵进行浇筑,一次性浇注,混凝土浇注方量极大,罐车沿湘江大道行车,在坡子街入口位置1#车载泵浇注完成后,沿湘江大道返回搅拌站;另一条线路,罐车沿坡子街进入现场东北角施工大门,浇注完成后沿坡子街原路返回搅拌厂。

由于坡子街属于长沙市内较为繁华的街道,夜间车辆行人较多,周末人流量极大,在浇注R4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协调坡子街道路的使用,浇注时间尽量避开周末人流高峰期,并协调夜间、白天浇注混凝土噪音的控制,罐车行进道路及停车位置的要求,以及厂家混凝土的供应。

5.5.3保障措施

1.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均匀进行,合理组织劳动力,在施工过程中按施工方案施工,并在浇筑混凝土前组织召开一次班长以上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要注意的事项。

2.底板钢筋内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渣土、杂物及积水,待底板模板、钢筋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

3.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0.5m标高控制线,并用油漆划上红色三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4.由于基坑深度较大,为防止泵机泵空,拟定在基坑内泵管水平方向设置起弯,如图5-2所示。

在进行混凝土输送泵管搭设时,要充分考虑现场场地情况,泵管固定架位置要避开外墙位置,同时水平泵管不得直接搁置在梁板钢筋上,必须使用支架搁置。

图5-2泵管架设示意图

5.混凝土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及拆除工作中,采取必要的防倾覆临时固定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安全及成型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支设详见模板方案。

6.在浇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品保护要提别注意,项目工程部需指定专门的温控人员,实时监控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并填写测温记录,详细记录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存档备案。

7.现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布置测温线、测温点,混凝土表面加盖草帘、塑料布,不得随意少盖和漏盖,并设置维护装置在强度未达到要求时禁止随意踩踏。

第六章施工部署

6.1机械安排

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运到现场,根据本工程基础底板的轮廓形状、厚度、流水段划分以及现场场地情况,采用3台型号为HBT80混凝土输送地泵,辅助3台车载泵进行混凝土浇注。

根据施工平面图布置,考虑现场施工降效,每台混凝土地泵的输出量(40m3/h)泵送压力和骨料最大粒径及泵机型号,选定泵管的管径为φ125。

施工面层上敷设的水平管道末端配用长度不小于2m的软管,以利于混凝土浇筑和布料。

混凝土罐车数量应根据搅拌站距现场距离确定,综合考虑搅拌厂到现场距离和交通状况,必须保证现场每台泵车有6辆罐车,还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混凝土罐车数量。

6.2施工组织

1.为了浇筑及下料的一致,坑下负责布料的人员指挥停料或下料,坑上负责人员则综合坑下传来的信息指挥罐车的走向。

同时,在现场设指挥中心,人手配备手持对讲机,作为相互联络的工具,对全场全过程进行统一调度,并管理、监督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养护情况、施工质量。

2.每个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分两大班,要明确分工、职责,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

3.施工时现场工长应对混凝土的下料时间、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找平、养护等各道工序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控制执行。

6.3每次浇注底板混凝土劳动力数量安排:

6.3.1劳动力安排如下表所示

表6-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劳动力汇总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合计

1

混凝土工

2

25~30

30

50~60

2

架子工(监护工)

2

6~8

10~12

3

木工(监护工)

2

3~5

6~10

4

钢筋工(监护工)

2

6~8

10~12

5

养护工

2

4

8

6.3.2特种作业人员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合计

1

信号工

2

3

6

2

电工

2

2

4

3

机修工

2

1

2

6.4每次底板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员安排

6.4.1管理人员安排如下表所示

表6-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汇总

序号

管理职责

值班时间(白班)

值班时间(夜班)

1

施工总指挥

1人

2

工长

1人

1人

3

施工队管理人员

1人

1人

4

质检员

1人

1人

5

试验员

1人

1人

6

技术员

1人

1人

7

材料员

1人

1人

8

测温记录

1人

1人

9

标高、轴线测量

2人

2人

10

综合办

1人

1人

6.4.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施工,项目安全部设置专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监管,分包单位施工班组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人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管。

项目需成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6.5浇筑顺序

浇注混凝土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先从电梯井、集水井等深基坑开始,由中心向四周放射性浇注,再浇注主楼区域,浇注采取斜面分层浇注。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

7.1施工工艺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

7.2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必须认真核对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单、随车小票根据不同泵车编制流水号并记录好时间(要记录出机时间、运到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和浇筑完毕时间),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并做好坍落度的现场测试工作(每2h测一次),并做好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检测,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发现问题及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解决。

如因停滞时间过长导致初凝、离析等现象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2.泵送混凝土前,地泵用水冲洗湿润,将水采用吊斗吊出场外,再泵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1.5m3,将润管砂浆均匀分散开,防止过厚的砂浆堆积,确保泵管全部湿润畅通,方可泵送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较大或混凝土产生离析时,立即用压力水将泵管内的残存混凝土清除干净。

3.采用“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

下料时,混凝土应自然流淌,采用一个坡度(1:

6左右)斜向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50mm(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左右,每台泵车布3台振动器,并准备6台备用,分布在根部、中间和流淌范围。

图7-1大体积混凝土斜面分层浇筑示意

4.底板混凝土振捣时,先用型号为ZX-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有效半径的1.5倍约为45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冒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且必须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

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200mm,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

7.3混凝土浇筑要点

1.混凝土标高、平整度控制:

预先用水平仪抄平,抄出底板结构面+500mm控制线,用红油漆标注在四周柱筋上。

混凝土浇筑时将所标注点拉线控制标高,拉线点与点间不宜超过10m,并应在每柱跨内对角拉线,以此线为准用刮杠找平,再用木抹子提浆二遍,反复抹压数遍,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

终凝前再用木抹子搓压一遍,使收缩裂缝闭合。

2.表面泌水处理:

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泌水,使用小塑料桶将上表面泌水及时将其排除,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

3.表面处理工作: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用2m刮尺按控制标高边压边刮平,随后用木抹子粗平压实,2遍成活。

为保证混凝土的可靠连接及混凝土在间歇时不出现冷缝,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初凝时间控制在7小时左右。

浇筑时作好施工记录,混凝土交接班记录。

4.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3公分厚阻燃草帘养护。

经过覆盖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均控制在25℃以下,因此覆盖是有效的。

在18天以后中心最高温度降到与外界温度25摄氏度以下,可以除去覆盖草帘。

在18天以前,根据天气情况,白昼的温度高于5℃,可以达到10℃左右,从第6天起可以在日间减少覆盖量,至14天时日间可以不进行覆盖。

7.4特殊部位处理

7.4.1后浇带处理

后浇带模板选用快易收口网结合木梳模板,采用钢筋、架管加固,保证满足刚度要求,加固应牢固,防止发生混凝土鼓胀现象。

该模板安装方便,不用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沿后浇带两侧砌两匹砖,上用多层板背木方盖住后浇带并固定牢靠。

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防止杂物、泥土流入后浇带内。

7.4.2施工缝

1.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在外墙上(筏板面上300mm标高处)留置水平施工缝,在底板外墙300mm高处及后浇带处施工缝加3mm厚500宽镀锌钢板止水带,止水钢板链接搭接10cm满焊焊接成整体环状,保证防水效果。

2.施工缝第二次混凝土浇灌前对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将表面上松动的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剔除,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并冲洗干净,清除浮粒,将污染在反梁钢筋上的混凝土用钢丝刷刷干净。

在下道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混凝土浇筑时先铺一层30~50mm厚的同混凝土配比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并加强施工缝接缝处的振捣工作。

7.5现场试块制作

为了解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检验取样制作试块。

1.对进场预拌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每车应由现场质检员、试验员检查和随机抽样进行坍落度检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凝土做退场处理。

2.混凝土应在现场按每100m3取样制作1组试块,不足100m3时,按100m3考虑(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按每200m3取样制作)一组,为标养试块,根据同条件实体检验计划要求留置一组同条件实体检验用试块。

3.抗渗试件按每500m3取样,每次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留置1组,6个试件为一组,并送入标养室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天,不超过90天;混凝土的抗渗试块、强度试块的试样必须取自同一车次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

4.抽检试件时,应记录好车号、坍落度及抽检时间等情况。

7.6混凝土温度控制及养护: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其温差裂缝的形成是施工的关键。

因此,必须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作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超过25℃,如超过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温措施。

7.6.1混凝土测温

7.6.1.1本工程采用保温保湿法(综合蓄热法)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根据理论计算,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在其表面严密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并覆盖一层阻燃草帘。

覆盖薄膜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并且保持阻燃草帘湿润。

养护期间视测温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覆盖层数。

当实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值恒小于20℃时,才可撤除保温层。

7.6.1.2采用JDC-2型便携式电子测温仪进行混凝土温升情况的测定。

其优点是:

用途广、精度高、直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方法是每一测温点位传感器由距离板底100mm,板中,距板表面100mm各测温点构成,各传感器分别附着于Ф16钢筋支架上,测温线和测温探头用胶带固定在钢筋上,探头与钢筋之间用绝缘胶布隔离,测温线引出高度应超过混凝土面0.3米,测温线的另一端的插头依据编号贴好标签,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用塑料布包好,防止污染或损坏。

在混凝土有代表性的部位布设测温点,每个测温点设上、中、下共三个测温探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进行温升监控。

在2000mm厚的底板每10米左右距离设置一个测温点,分表面、中间和基础底面三层测温,测温点布置在每栋电梯基坑周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