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简答题.docx
《生理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简答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
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状态反射:
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氧解离曲线:
氧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与血液中P02的高低,反应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
肺活量:
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每分通气量:
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肺泡通气量:
是指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排出的血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能够随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
动脉血压:
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
每搏输出量:
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最大摄氧量: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的肌肉功能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
相对力量:
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
极点:
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与躯体神经系统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的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
第二次呼吸:
“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器官中不但对氧需要量减少,而且也减少了传向大脑的向心冲动,从而躯体性和植物性神经中枢间协调关系改善,动力定型恢复,就出现了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超量恢复:
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以及降低的身体机能在运动结束后不仅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而且还可以继续上升并且超过原有水平。
运动性疲劳:
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简答题
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
①面积保证 ②设备保证 ③时间保证 ④动力保证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①食物中糖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非糖物质糖异生转化
去路:
①氧化分解供能②合成肝糖原,肌糖原③转变为非糖物质
三个能量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磷酸原系统(ATP-CP)
乳酸系统
有氧系统
无氧代谢
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
十分迅速
迅速
慢
化学能源CP
食物能源糖原
食物能源糖原、脂肪、蛋白质
ATP生成很少
ATP生成有限
ATP生成较多
肌肉存贮量少
乳酸致肌肉疲劳
无致疲劳副产品
高功率短时间
用于1-3分钟
耐力运动
试比较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的力学特征,指出他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缩短收缩力学特征:
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又称向心收缩。
应用:
缩短收缩又可分为等动收缩和非等动收缩。
用非等动收缩发展力量关节力量最弱点得到最大锻练,等动收缩练习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最有效手段。
拉长收缩力学特征:
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又称离心收缩。
应用:
在人体运动中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
等长收缩力学特征:
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应用:
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某种姿势起重要作用。
突触传递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1.钙离子通道打开2.Ach释放3.R-Ach结合4.产生终板电位
从整体而言最先引起肌肉活动的神经过程是什么?
在运动中各级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是如何整合进行的?
II.简答题(共32题,0分)
1.(0分)试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从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的感觉投射系统。
经典的感觉传导通路都属于特异性投射系统,每种感觉的投射系统都是专一的。
其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由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发出的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上行传导系统。
经典感觉传导路中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上行到达髓板内核群,然后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所以,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行通路,其功能是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保持大脑皮质处于清醒状态,但不产生特定感觉。
特异性投射系统传递特异感觉冲动,产生特定感觉,有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提高皮质的兴奋水平及其所保持的觉醒状态;而非特异性传入冲动又来源于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感觉传入信息。
3.(0分)微循环有哪几条流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如何?
微循环的通路有:
①直捷通路,其作用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经静脉回流心脏。
②迂回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③动-静脉短路,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
4.(0分)觉醒和睡眠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
觉醒和睡眠都是生理活动所必要的过程,只有在觉醒状态下,人体才能进行劳动和其他活动;而睡眠可以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后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的维持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睡眠是由中枢内发生了一个主动过程而造成的,有产生睡眠的中枢,有人认为,在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
这一中枢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有人称之为上行抑制系统),并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5.(0分)何谓心脏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
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节律性冲动按一定顺序传播,引起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和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兴奋,产生与窦房结一致的节律性活动,因此,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
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较低,通常处于窦房结的控制之下,其本身的自律性并不表现出来,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故称为潜在起搏点。
6.(0分)何谓脊休克?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脊休克的产生并不由于切断损伤的刺激性影响引起的,因为反射恢复后进行第二次脊髓切断损伤并不能使脊休克重现。
所以,脊休克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这里主要指大脑皮层、前庭核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易化作用。
7.(0分)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其中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属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收缩性则属机械特性。
10.(0分)简述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当机体血中O2分压降低,CO2分压增高和H+浓度升高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放冲动增多,以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到延髓,兴奋交感缩血管中枢,经缩血管神经使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血压升高,此反射只能使血压升高,故称加压反射。
11.(0分)试述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主要区别。
答:
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主要区别在:
①结构基础不同: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突一轴突式突触活动产生抑制,突触后抑制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产生抑制;②抑制产生的部位不同:
突触前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突触后抑制发生在突触后膜;③释放的递质不同:
突触前抑制是γ-氨基丁酸,突触后抑制是抑制性递质;④产生的突触后电位不同:
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是EPSP,又称为去极化抑制;突触后抑制产生的是IPSP,又称为超极化抑制;⑤产生抑制的机制不同:
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先产生的去极化,使膜电位变小,当神经冲动传来时末梢释放的递质量减少,使突触后膜不能发生兴奋而呈现抑制。
突触后抑制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
12.(0分)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异同。
答:
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其相同点是:
(1)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
(2)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状态的改变;(3)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该电位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即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改变。
不同点是:
(1)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2)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
(3)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即EPSP;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即IPSP。
(4)前者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13.(0分)一个心动周期有几个心音?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心动周期中有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初期,标志心室收缩开始,是由于心室肌收缩,房室瓣突然关闭及随后射血入动脉等引起的振动而形成。
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开始,由于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形成。
14.(0分)简述房-室延搁及其生理意义。
房室交界处兴奋传导速度较慢,使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延搁的时间较长,称为房-室延搁。
其生理意义是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兴奋,从而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15.(0分)简述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健康成人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为12.0~18.6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0~12.0kPa(60~90mmHg);脉搏压为4.0~5.3kPa(30~40mmHg);平均动脉压为9.3~13.7kPa(70~102mmHg)。
16.(0分)心肌收缩有哪些特点?
①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②不发生强直收缩;③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
17.(0分)何谓内脏痛?
其与皮肤痛相比,有何特点?
答:
内脏痛是指内脏本身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内脏痛有与皮肤痛相比较有下列特征:
①缓慢、持续、定位不清楚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
例如,腹痛时常不易明确分清疼痛发生的部位。
②能使皮肤致痛的刺激(切割、烧灼等),作用于内脏一般不产生疼痛;而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作用于内脏,则能产生疼痛。
例如,内脏器官发生管道梗阻而出现异常运动、循环障碍、炎症时,往往使内脏的感觉上升至意识并引起剧烈的疼痛。
和躯体痛一样,内脏痛也可能是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的。
18.(0分)试述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答: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各种感受器各有自己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这一刺激形式或种类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如波长为可见光范围的电磁波是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适宜刺激。
所谓“适宜”,除刺激的性质需适宜外,还需要一定的刺激强度和一定的持续时间,皮肤触觉感受器所接受的机械刺激,还必须达到一定的面积;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是指各种感受器都能把所接受到的各种刺激能量转变为以电能形式表现出来的神经动作电位,这种作用称为换能作用;(3)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称为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表现在对外界刺激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其他属性的编码。
编码过程不仅发生在感受器部位,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元网络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也不断进行编码;(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是指感受器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对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诚少,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适应。
19.(0分)何谓肺表面活性物质?
其生理功能和意义是什么?
答:
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1)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正常肺表面活性物质不断更新,以保持其正常的功能。
(2)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存在,降低了肺表面张力,从而使回缩力减小,吸气肌收缩引起的胸廓扩大的力较易带动肺扩张,吸气阻力减小。
(3)生理意义:
①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由于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表面张力小,使小肺泡内压力不致过高,防止了小肺泡的塌陷;大肺泡表面张力则因表面活性物质分子的稀疏而不致明显下降,维持了肺泡内压力与小肺泡大致相等,不致过度膨胀,有利于吸入气在肺内得到较为均匀的分布。
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弱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了液体渗入肺泡,防止肺水肿,使肺泡得以保持相对干燥。
有利于吸入气在肺内得到较为均匀的分布。
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小吸气做功。
④表面活性物质除能降低表面张力外,还可吸引单核细胞迁移入肺泡腔,促进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从而有助于加强肺的防御功能。
⑤另有报道,肺表面活性物质还具有抗氧化、促进肺内异物排出,减轻变态反应及弹性蛋白酶所致的肺损伤等防御、保护功能,是肺内特有的生理性抗损伤因子。
20.(0分)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和复极过程分为5个时期:
①0期:
去极过程,其形成机制是由于Na+快速内流所致。
②复极1期:
由K+为主要成分的一过性外向离子流所致。
③复极2期:
由Ca2+负载的内向离子流和K+携带的外向离子流所致。
④复极3期:
K+外向离子流进一步增强所致。
⑤4期:
又称静息期,此期膜的离子主动转运作用增强,排出Na+和Ca2+,摄回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时的状态。
21.(0分)何谓中心静脉压?
正常值是多少?
它的高低取决于哪些因素?
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39~1.18kPa(4~12cmH2O)。
其高低取决于①心脏射血能力;②静脉回流速度。
22.(0分)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有哪些主要指标?
它们有何价值?
答:
主要有以下指标:
(1)肺活量:
指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等于潮气量+补吸气量+补__________呼气量。
反映一次呼吸时可达到的最大通气量,是最常用的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之一。
肺活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与身材大小、性别、年龄、体位、呼吸肌强弱以及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等因素有关。
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为2500ml。
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
(2)用力呼气量:
也称时间肺活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通常以它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分别称为第1秒、2秒、3秒的时间肺活量,正常人各为80%、96%和99%。
即正常成人在3s内基本上可呼出全部肺活量的气体。
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需要5~6s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
(3)最大通气量:
指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为最大通气量。
它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能达到的通气量,是估计一个人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之一。
与胸廓和呼吸肌的健全、气道的通畅、肺的弹性正常与否有关。
(4)通气贮量百分比:
比较平静呼吸时的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可以了解通气功能的贮备能力,通常用通气贮量百分比表示:
通气贮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
正常值等于或大于93%。
低于80%表示肺通气功能降低,不能胜任剧烈劳动。
测定的意义同最大通气量。
23.(0分)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是指滤过力量与回流力量之差。
它与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有关。
24.(0分)简述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答:
(1)完整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被麻醉药作用,均可使兴奋传导受阻。
(2)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内有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每条纤维传导兴奋一般互不干扰,表现为传导的绝缘性。
这是因为局部电流主要在一条纤维上构成回路,加上各纤维间存在结缔组织的缘故。
(3)双向性:
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可同时向两端传导,表现为传导的双向性。
这是由于局部电流可在刺激点的两端发生,并继续传向远端。
(4)相对不疲劳性:
相对突触传递而言,神经纤维的传导不容易发生疲劳。
这是由于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耗能远小于突触传递。
25.(0分)简述冠脉循环的特点。
冠脉循环特点有:
①冠脉血流丰富,流速快,血流量大。
②冠脉血流随心肌节律性舒缩呈现相应波动,冠脉血流量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
26.(0分)试述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答:
(1)支持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和脑内构成支架,支持神经元的胞体和纤维。
(2)修复与再生作用:
当神经元变性时,小胶质细胞能够转变为巨噬细胞参与碎片的清除;再由胶质细胞的增生来填充,从而起到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3)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终止于毛细血管壁上,其余突起贴附于神经元的胞体与树突上,对神经元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的作用。
(4)绝缘和屏蔽作用,施万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可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防止神经冲动传导时的电流扩散,使神经元活动互不干扰。
此外,神经胶质细胞还构成血-脑屏障。
(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泵K+活动,缓冲细胞外液中K+浓度,使神经元活动正常进行。
(6)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28.(0分)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答:
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吸入气中,CO2的浓度适当增加,可使肺通气量增加。
例如,在海平面,吸入气中CO2的浓度增加到1%时,肺通气量即明显增加;吸入气中CO2的浓度增加到4%时,肺通气量将加倍;但吸入气中CO2的浓度进一步增加并超过一定水平时.肺通气量不再相应增加,甚至出现CO2麻醉。
总之,CO2在呼吸调节中是经常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化学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的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压抑和麻醉效应。
CO2刺激呼吸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
其中前者是主要的。
但由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反应较慢,所以当动脉血PCO2突然增高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可起重要作用;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到抑制,对CO2的反应降低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就起重要作用。
29.(0分)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包括哪几个时期?
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包括:
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其中,有效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
31.(0分)何谓氧离曲线?
该曲线为何成“S”形?
曲线的各段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答:
氧离曲线是表示PO2和Hb氧含量或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表示不同PO2下Hb和O2的结合情况或者是Hb和O2的解离情况。
氧解离曲线呈“S”形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
Hb的珠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以一定的分子立体构型而发生作用。
Hb的4个亚单位无论在结合O2或释放O2时,彼此间有协同效应:
即一个亚单位与O2结合后,由于变构效应,其他亚单位更易与O2结合;反之,当HbO2一个亚单位释放O2后,其他亚单位也更易释放O2。
因此,氧离曲线呈“S”形。
“S”形的氧离曲线可以人为地分成3段:
(1)氧离曲线的上段:
相当于PO28~13.3kPa(60~100mmHg),即PO2较高的水平,是Hb和O2结合的部分。
这段曲线的特点是比较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O2的变化对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其生理意义是在
吸入气或肺泡气的PO2有所下降,如在高原或患某些呼吸疾病时,只要PO2不低于8kPa(60mmHg),血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携带足够的O2,很少发生低氧。
(2)氧离曲线中段:
相当于PO25.3~8kPa(40~60mmHg),是HbO2释放O2的部分。
这段曲线的特点是较陡。
PO25.3kPa(40mmHg),相当于静脉血的PO2,此时血氧饱和度达75%,血氧含量为14.4ml/100ml血液,即每100ml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5mlO2。
其生理意义是血液流经组织时可释放适量的O2,保证安静状态下组织代谢的O2需要。
(3)氧离曲线下段:
相当于PO22~5.3kPa(15~40mmHg),是氧离曲线最陡的一部分,在这一段范围中,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有较大的下降。
其生理意义是保证组织活动加强时有足够的O2供应。
该段曲线所表示的范围可看作是O2的贮备。
【依据】见《生理学》(第6版)教材第154页“氧解离曲线”部分。
III.问答题(共36题,0分)
1.(0分)肾血流量受何种因素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对肾血流量有何影响?
肾血流量受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一般认为肾脏无副交感神经末梢分布;交感神经兴奋通过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2.(0分)甲状旁腺激素与降钙素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
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它是通过加强溶骨过程,动员骨中Ca2+人血;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并抑制磷的重吸收以及促进小肠对Ca2+的重吸收来实现的。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是加强成骨过程,使钙盐沉积;还可抑制小肠和肾小管对Ca2+的吸收,从而使血钙降低。
3.(0分)尿液是如何被浓缩和稀释的?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均发生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肾髓质部组织间液呈高渗状态,且愈往内髓部渗透压愈高,形成渗透压梯度;髓质部的远曲小管和整个集合管处于高渗梯度之中。
在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因管外高渗而被重吸收,于是尿被浓缩,形成高渗尿;相反,在无血管升压素作用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不易通透,而从髓袢升支细段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低渗小管液,由于Na+继续被主动重吸收,其渗透压进一步下降,最后形成了低渗尿。
甲状腺功能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和自身调节来调控。
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经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
4.(0分)甲状腺功能是怎样调节的?
系统运送到腺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腺泡增生,腺体增大,T3、T4分泌增多,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变化通过负反馈调节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从而控制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保持相对稳定;②自身调节:
食物中碘过量时,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强,保证腺体内合成激素相对稳定。
5.(0分)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答:
①神经调节:
其特点是迅速、短暂、精确(局限);②体液调节:
其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③自身调节:
其特点是调节幅度小,也不灵敏,但对某些生理功能调节仍具有一定意义。
6.(0分)简述在应激刺激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意义。
在__________应激刺激下,下丘脑促肾L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合成和释放,血中ACTH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在这一反应中,除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参与外,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亦大大增加,此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心脏的活动、血流的速度、糖原的分解均明显提高。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7.(0分)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