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190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6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docx

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

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①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②内环境可能存在的物质:

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核苷酸、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神经递质、CO2等。

不存在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呼吸作用有关酶、转录翻译酶、H2O2酶等。

4、①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770kP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Cl-。

②血浆PH:

7.35---7.45。

调节:

缓冲溶液(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③正常的温度:

37℃

6、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7、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

①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8、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组织水肿的原因: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受阻、代谢产物积累增加。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神经调节过程: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冲动)

①传导过程:

 

②特点:

双向传导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神经递质)

①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传递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刺激突触前膜

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

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③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④特点:

单向传递;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⑤递质释放过程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递质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大脑的高级功能:

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4、体液调节:

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5、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性质

作用部位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多肽

肾小管、集合管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控制甲状腺的活动

促性腺激素

性腺

控制性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含I)

氨基酸衍生物

全身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多肽

免疫器官

促进T细胞发育,增强T细胞功能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全身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肝脏

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浓度

性腺

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及性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6、血糖平衡的调节:

(1)来源与去向:

 

(2)调节过程:

 

7、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

 

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调节

8、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9、体温调节:

10、水盐平衡调节:

 

11、下丘脑调节内分腺的枢纽:

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既能释放神经递质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还是渗透压感受器、血糖感受器等。

1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激素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1)区别:

 

(2)联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

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14、人体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特异性免疫

15、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6、抗原: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外来的病原体,也可以是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抗体:

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17、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区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效应。

联系

①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③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

18、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①原因: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把自身物质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②举例: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

①原因:

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外来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过敏原。

②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③过程:

 

(3)免疫缺陷病:

①原因:

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②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如: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如:

艾滋病。

艾滋病:

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艾滋病毒:

全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激素:

是指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思考:

实验①(与黑暗情况下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实验①与②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实验①与③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实验③与④对照说明什么?

植物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达尔文的推论是:

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从顶端向下传送,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结果:

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

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生长。

(3)实验结论小结: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4)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

直立生长

不均匀:

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5)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根尖。

(2)运输:

①横向运输:

单侧光作用,由向光侧→背光侧运输。

重力作用,由远地侧→近地侧运输。

②极性运输:

由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

(注意: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验证实验:

 

③分布:

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4、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光影响了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

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

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

植物生长,又能抑制植物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

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浓度的关系:

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②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大小:

根>芽>茎。

③曲线上A、B、C三点所对应的浓度分别表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④曲线上小于A′、B′、C′三点所对应的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大于A′、B′、C′三点所对应的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等于A′、B′、C′三点所对应的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不要将图中AA′、BB′、CC′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3)与生长素生理作用相关的图:

 

 

6、两重性实例:

(1)顶端优势:

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①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②应用:

对果树修剪,对棉花、番茄摘心。

(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7、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除草等

思考:

用此方法获得的无子果实与无子西瓜的获得在方法和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8、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分布: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①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②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③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

量,而是各种激素间的相对含量。

如:

细胞分裂素配比>生长素配比:

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细胞分裂素配比<生长素配比: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细胞分裂素配比=生长素配比:

愈伤组织只生长不分化。

9、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材料:

烧杯,花盆,细沙,山茶花枝条,萘乙酸(NAA),蒸馏水等。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如右图):

实验结论:

300-500mg/L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遗传特征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

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

种群:

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同一的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J”型增长曲线

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状态)。

其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t

(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②“S”型增长曲线

条件:

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其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

 

5、K值(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应用:

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6、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

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7、种间关系竞争(如图丙):

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

蛔虫,绦虫、虱子蚤,病毒菟丝子寄生性细菌

下图依次为: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

垂直结构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8、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9、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山喷发,冰川泥

过程:

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

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后的森林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无机环境)

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光合细菌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消费者:

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寄生生物,菟丝子

1、结构

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

(细菌、真菌、腐生生物蚯蚓蟑螂)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

生产者植物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2、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

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

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10%~20%

(1)起点: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总量: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渠道: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

(4)形式变化:

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解图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

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是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

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7、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

光、声、热、电、磁、温度等。

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

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

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②:

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

基础是负反馈能力。

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

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

①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②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

③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④生态瓶要密封;

⑤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⑥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1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13、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

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14、生物多样间接价值:

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性的价值直接价值:

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1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