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2202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四上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_1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教学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安排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教学的。

一方面,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升和毫升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接触和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范围,也有助于以后建立体积的概念。

因此,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教学。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毫升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1000毫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习题

认识容量和升:

例1、例2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一1-3

1

9.2

认识毫升:

例3、例4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一;4-6

1

9.3

练习一7-12、动手做

1

9.4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__2__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本套教材教学整数除法的最后一个单元。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和调商;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能正确解答连除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四舍”法或“五入”法试商后需要调商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根据简便计算的过程确定除法计算的余数。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表内除法的扩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商不变的规律,以及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授课

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习题

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例1

练一练及练习二1--5

1

9.7

除数是整十数,商两位数例2

练一练及练习二6—9;10--15

2

9.8-9.10

把除数看作接近整十数试商例3

练一练及练习三1--5

1

9.11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例4

练一练及练习三6—10;11—20、思考题

3

9.14-9.17

四舍调商例5

练一练及练习四1--4

2

9.18-9.21

五入调商例6

练一练及练习四5—8;9—20、思考题

5

9.22-9.30

商不变的规律例7

练一练及练习五1--5

1

10.9

10.1-10.8放假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例8

练一练及练习五6--11

2

10.10-10.12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1—13、思考题

4

10.13-10.16

探索规律:

简单的周期

1

10.19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__3_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学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以及用平面视图描述物体结构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对今后学习相关内容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教学重点:

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象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

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习题

观察物体:

例1

练一练1—2;练习六1—4

1

10.20

观察物体:

例2

练一练1—2;练习六5—7

1

10.21

观察物体:

例3

练一练1—2;练习六8—11

1

10.22

练习六12—17;动手做

1

10.23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_4_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单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经验,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习题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例1

练一练;练习七1

1

10.26

分段整理数据:

例2

练一练;练习七2

1

10.27

练习七3—7;动手做;你知道吗?

5

10.28-11.3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简单的平均数:

例3

练一练;练习八1-3

1

11.4

练习八4-10;你知道吗?

6

11.5-11.13

含期中考评2课时

综合与实践:

运动与身体变化

1

11.16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_5_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等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策略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按步骤实施解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根据需要合理确定解题思路;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乐于和他人合作等良好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习题

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

例1

练一练;练习九1-3

1

11.17

从条件和问题出发:

例2

练一练;练习九3-5

1

11.18

练习九6—10;

11—15;16—18及思考题

3

11.19-11.24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_6_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感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发展随机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学难点:

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使学生通过摸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3、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

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习题

简单的随机现象:

例1  

试一试;练习十1-3

1

11.25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例2

练一练;练习十4-6

1

11.26

练习十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