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823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热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申论热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申论热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申论热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申论热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热点.docx

《申论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热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热点.docx

申论热点

2011年申论热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键词

Tag:

申论热点2010-11-0310:

05:

50  来源: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字号:

T|T|T

我要提问

  刚刚闭幕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一:

转型

  对于中国而言,2010年非同寻常,在“十一五”收官之际,“十二五”即将开启。

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五大坚持,这意味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成为我国政府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全会公报中叶没有出现GDP的指标,而是说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

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正是十二五与十一五规划的最大区别。

此次政策的制定,考虑的是效果,而不是速度,这是此次全会公报中最大的亮点。

这与中国国家主席9月16日在北京举办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致开幕词时提到“包容性增长”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和近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意指不能单纯发展经济,而需要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2008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是“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是“产业结构转型和粮食安全”、2010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三次国考的题材都涉及到了经济方面,可以说经济建设是国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不排除2011年国考申论仍以经济建设为主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二:

民生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收入分配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管理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被提出,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格局正在确立,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二元体制都归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此次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意味着政府未来将会花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从近10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来看,仅2001、2003和2006年考察过三次民生类题材,但均不单单是涉及社会领域的问题,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

2010年关于居民收入差距、高房价问题、城市交通大拥堵等常见诸报端,并引发了全社会大讨论。

2011年国考申论主题极有可能以民生问题为题材,考察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

  关键词三:

文化产业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愈发强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看成是金融危机期间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

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明确了政府未来要加大力度发展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既能进一步带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也能带来调整结构、提振产业、拉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经济效益。

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通常在8%以上,而我国大陆只有4%,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2001年开始,国考申论中只出现过一次以文化为题材,即2002年的“网络监管”。

虽然考察次数少,但这正说明了未来国考申论考察文化建设题材的可能性很大。

考生要多关注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做好准备。

  关键词四:

环境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自然灾害,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命题人的青睐,这与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和政府执政根本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2010年国考申论以“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为题材、浙江申论以“低碳经济”为题材,这体现了环境保护往往是与发展经济联系在一起。

2011年的国考申论可能是复合题材,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命题是一大热门。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2011国考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考生务必深刻理解会议精神,以期在考生中灵活运用相关政策。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测评要素

Tag:

公务员考试申论2010-08-1109:

44:

47  来源: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字号:

T|T|T

我要提问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福建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试应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测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材料要求的首要和基本能力就是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方法顺利地进行阅读文字的能力,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认读语言的能力

  认读语言的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即对阅读材料中的单字、词语、句子的认识能力。

它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础,也是阅读的最起码要求。

顺利进行认读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

一是视读的广度,即视知觉范围的大小;二是认读的准确度,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错读、错写的字以及对同义、反义词的辨析等,同时注意在认读时避免增字、减字、重字。

读得准确,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等。

  2)理解语言的能力

  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衡量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是考查理解能力。

  理解语言的能力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

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语言结构的能力、理解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等。

整个理解过程是从对语言形式到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对部分的理解到对整体的理解,继而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内容的理解的这样的规律来进行的。

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字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材料主旨的理解。

  3)评价语言的能力

  评价语言的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把握和评价能力,包括从材料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写作风格等进行评价,就是能从评价的角度进行阅读。

  4)应用语言的能力

  应用语言的能力指通过阅读后,将获取的种种信息加以灵活使用,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应用语言的能力的最大特征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这是一种较高的思维活动,需要掌握精读、速读、浏览、质疑、比较等方法,具有独立性和研究性。

  5)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阅读的文字量。

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所不可缺少的。

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文字信息浩如烟海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阅读的内容急剧增加,必须有较快的阅读速度与之相适应。

阅读速度在申论考试中尤为重要,因为申论考试有时间的限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所以阅读速度也是申论所要考查的能力之一。

  2.综合分析能力

  1)分析理解能力

  分析理解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申论考试着重考查的能力之一。

从思维学意义上说,分析理解能力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意义重大,它可以使人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面对申论资料,我们需要完成的分析与理解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分析给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或层次;二是分析质的方面,即给定材料表达的观点和意见。

在实际应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给定材料的内容可能是多方面的,包含的意思可能是多层次的,反映的观点可能差别甚大,这就需要应试者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根据给定材料包含的特殊环境、特定条件进行理解、分析、综合。

  ②要充分考虑材料包含的两极,避免片面性、绝对化。

给定材料反映的论点可能带有明显的侧重性,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到这个侧重面,还要考虑到与之相反、相对的另一侧重面,以免走极端。

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在回答本部分概括内容时需要涵盖不同方面,对于后面的提出对策部分,尤其是议论部分,都有基础性的作用。

  2)综合概括能力

  分析,是指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认识和思维;综合,是指把对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思维。

分析和综合是统一思维过程的两个侧面,分析是从对事物的外部观察和思维出发,然后深入到事物内部探求其本质;综合则是从事物本身出发,通过事物内部联系把各个部分综合成整体。

就思维的一般过程而言,分析理解是第一位的,综合概括是第二位的,先有分析,后有综合,而分析的结果又必须依赖综合概括表现出来。

就应对考试而言,就是通过对一类事物的全体进行面的归纳,找出其共同点,予以归类。

当然,这里的概括和归类与专门的科学研究不同,既不可能又不必要对各种事物都进行完全的归纳性研究,更多的时候是对事物或事物的部分属性作分析和概括。

因此要求应试者不仅要立足于给定资料进行整理,还要跳出资料予以归纳。

  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说到底,也就是综合分析能力。

这里所说的综合分析能力,应通过下面具体的阅读目的和阅读行为来体现:

  ①应弄清“材料”反映的问题。

  ②善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分清有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分清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

  为此,必须了解、熟悉申论考试材料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申论考试的材料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材料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一定影响面而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客观陈述为主。

这类问题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双边的、具有“案例”的某些因素,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

第二种,材料是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的。

它可能是影响范围很大的突发性事件,也可能是久积未解的社会“难题”,与“新闻综述”有些相似,但决非是成型的新闻综述。

  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申论考试材料是由诸多信息“拼合”而成的。

这些信息(无论是客观陈述的,还是评析议论的)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但有些材料之间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申论考试材料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是各则“子材料”的码放,不一定体现严格的时空顺序或严密的逻辑顺序。

  申论对应试者提出的综合概括能力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合理的要求,能考查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处理各种材料的能力。

  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考试给定的材料一般都很长、很复杂,必须认真阅读才能掌握材料内容,提取有用的信息。

提出问题一定要正确、恰当。

正确就是要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准确的把握。

恰当就是要求提出的问题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全面的、系统的。

有了问题就要加以解决,申论考试的这部分内容多数是模拟行政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利用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了公务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及方案等要切实可行,具体翔实,并要论证这样实施的充分理由。

解决问题是一个包含了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机械地予以实行的过程。

随着问题解决活动的深入,新的关系的暴露,已有的想法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并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原先被认为很有希望的途径可能成为没有前途的“死胡同”,所以必须对自己提出的对策进行评估,即对初步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最佳的方案。

在实践中,为了评估好各种方案,要求决策者多采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旨在多挑问题、多找漏洞。

对评估方案进行思维时,又要多采取收敛思维、正向思维和求同思维,目的在于齐心协力,产生思维共振,共同克服方案带来的问题,以求得方案的最优化。

  方案评估的两个最主要指标,就是效益和可行性。

所谓效益评估,就是按照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目标的要求,综合评价和估计每个方案实施后,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效益和能够带来多大效益。

此处的效益可能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社会效益,这实际上是一种利害得失分析。

原则上,在实现目标的各种条件中,不可控制因素所占的比重越大,欠缺的必要条件越多,其风险也就越大。

因此,要综合比较,求得最佳方案。

  在进行可行性评估时,一般要考虑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能否保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二是付出的代价尽可能小;三是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四是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小;五是获得的收益尽可能大等等。

  4.论述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时我们都写过议论文,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

但申论的议论问题不同于简单的议论文章,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引发的议论要立足于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根据这一主要问题,展开论述,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而有更强的能力要求,主要是论证表述能力。

这一能力要求在对所给材料精读和理解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出主题,再用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自拟的标题,论述要准确,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精练。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紧密的联系,二者要相辅相成。

这里要用到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思维过程要重点突出,有详有略,整体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而不能出现突兀性的跳跃和转折,也就是必须遵循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

  5.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也就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人才都具有非凡的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有条理、有层次、有说服力。

当然,在写作时也要注意文章的行款格式、标点、字迹等,不能“一逗到底”或“一点到底”,也不能“龙飞凤舞”,更不能“信手涂抹”。

在整个做题过程中,辞能达意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一是多听,从听别人的说话中学习其好的技巧。

你可以留意,什么样的说话技巧及内容会让人觉得很舒服愉快,并且会深深打动或说服你,要多注意说话的内容、声调及态度等问题。

二是多读好书,知识会增加语言的素材,以及增进一个人的气质涵养。

多读书就会对语言有一种灵感,就能更好地驾驭语言这种工具。

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五大攻略

Tag:

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2010-07-1509:

15:

14  来源: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字号:

T|T|T

我要提问

  相当一部分考生总觉得申论“假、大、空”,即使是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动笔写申论却并不多,申论成绩一直徘徊在平均分之下。

这是为什么?

再好的理论没有练习都是空谈,申论是写出来的,就好像学游泳是游出来的一样,只站在岸上看,永远学不会游泳。

基于此,福建公务员考试专家提出了以下公务员备考申论复习五大攻略。

  1、反复练习

  这里的反复练习,就是一道题写一遍,改一遍,再改一遍……一直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写之前不要去对什么参考答案,许多参考答案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这并不是说所有参考答案都有问题。

写到你认为满意了,再去对应,自然会发现问题。

有些人因很多年都不写作了认为自己写得很差,简直惨不忍睹,根本就不想修改,这是完全正常的。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有勇气直面自己惨淡的写作能力,并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写好。

没有不会写的,只有不愿写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练习时很投入,一天就做一套题,十天做了十套题,每套题都是50分,最后加起来还是50分。

如果十天都在做一套题,并且不停地修改,第一天是50分,最后一天可能修改到及格甚至更多,这样不仅学会了做这套题,还掌握了可以考到及格的方法。

这正是《老子》中所谓的“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通过一套或者几套题作为申论写作的范式,然后按照这样的范式去写各种不同的申论。

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是同样的道理。

  2、多角度、多层次练习

  申论题型同样有多种,字数要求也有不同,就好像游泳的方式有很多种,长短距离也会不一样。

有的人写文章永远只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并且只能写到800字,就好像游泳只会仰泳,只能游到100米远,有一天要考的是蛙泳、要游200米就傻了,最后还是按照仰泳来游,这些人的心态是反正我能够游到终点就是了,哪里还管什么样式。

这和很多人写文章是一样的,反正凑够字数就行了,哪里还管什么样式。

这样的做法过于消极保守,很难做好事情。

唐太宗在写给儿子李治的《帝范》中说到: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申论练习时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比如一道概括题,要你写300字以内,你就先写300字。

写完了,修改到你自己比较满意了,你再想一下,如果要求你写200字怎么写,如果要写500字甚至更多,你又应该怎么添。

在概括题中,既有3000多字的材料要求用200字以内来概括的(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也有3000多字的材料用1000字来概括的(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因此在练习时就必须考虑到题目本身可能的变化。

另外一个就是语言表达,很多时候语言表达都千篇一律,也就是所谓的语言表达的套话,这并不是套话就一定不好,即便是套话,也会有很多种,所以学套话也要多学几套,不要总是那一套,这样写作时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除了套话之外,还有些非套话,可以试一下如果不用套话,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流畅地将题目写出来。

再一个就是文章结构,用一种结构写,写了1000字,可以再想想,可不可以换一种结构,写到1500字甚至更多。

通过这样的练习才可以做到厚积而薄发。

  3、分类练习

  能力和知识没有直接的逻辑上的联系,但对相关主题背景的了解对我们的答题会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有很多申论参考资料对申论考试的话题做了很多主题的分类,这是值得借鉴的。

在练习时,最好集中一段时间练习一个话题,不要今天练习的是农村问题,明天又变成了网络治理,后天又是环境污染。

其实,完全可以一个星期都死盯住农村问题,所有和农村问题相关的背景材料、文章、练习题和文件,新的旧的、中央的地方的、官方的民间的,都收集起来,看到好的关键句子,还可以摘抄下来,可以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它们进行加工。

总之,那段时间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或者把自己当做一个村长,甚至就是一个农业部长,切切实实地深入思考一下我们的农村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通过移情,让自己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和农村考虑,做的和想的全是农村和农民,直到你晚上做梦都在为农民诉苦、为农民流泪、为农民愤怒,你就赢了,你就把这类问题撅入你深层记忆中了。

如若考到相关的主题,这些深层的记忆就会潜移默化地对你产生作用。

其他的主题也是一样的。

有的人会想,这不是需要很久的时间?

如果你想做公务员,这点时间都不愿意花,试问又怎么敢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交给你?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只是想准备考试,集中精力和时间,一个星期攻克一个主题就差不多了,申论考试的中心主题并不多,就那么十多个。

  4、有针对性地练习

  每个考生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有的人写作功夫不错,但是阅读能力欠缺,在练习时要着重练习自己阅读材料的能力,否则答题时就容易偏离材料,使答题缺乏针对性。

还有的考生想得很多,但就是表达能力欠缺,这就需要多看官方的新闻报道和文章,必要时还可以读一读、背一背;有的人概括能力很好,但是缺乏发散性思维,就要多看、多想,在扩展自己知识面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否则就会出现答题重复啰嗦,总是凑不够字数;有的对策题答得很好,但概括题很差,这就需要多练习自己的归纳能力;有的对策写得很宏观,但缺乏具体内容,这就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从中观、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信息;有的正好相反,对策写得过于具体,但缺乏概括性,就要多阅读一些宏观论述问题的公文。

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奠定在反复练习,多角度、多层次练习和分类练习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前面的练习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主观地判断自己哪里不足。

  5、全真模拟练习

  在经过了上述的打磨之后,全真模拟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前面几个阶段的练习都是不计时间,不计代价,而全真模拟练习就是找一套难度适中的模拟试卷或真题,在规定时间内将题目做完。

有的人会说,我们怎么知道什么题目是难度适中的?

福建公务员考试专家建议考生在练习时尽量去找各地公务员考试真题,最重要的是要看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真题。

若是模拟练习题,就需要大家仔细辨别了。

做题时,计算时间和不计算时间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考生答题时都会出现时间不够,导致写文章只有半个小时甚至更少,这就要求考生在全真练习的过程中摸索出节约时间的方法,学会尽最大努力节约时间。

  上述关于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的五大攻略,希望能对参加2010年福建秋季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备考有所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