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69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610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管理69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过程管理69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过程管理69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过程管理69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过程管理69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管理691.docx

《过程管理6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管理69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管理691.docx

过程管理691

2008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二部分过程管理资料

 

过程管理资料目录

 

一、2008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1)

二、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8)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9)

五、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表(10)

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最终成绩评定表(11)

 

2008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学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姚齐水  余江鸿

学生姓名

王金羽

课题名称

微波炉固定板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一、设计的主要内容

(1)对模具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个清晰的认识;

(2)拟定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画出冲压工序图、画出待设计模具的排样图;

(3)计算冲裁力、确定模具压力中心、计算凹模周界、确定待设计模具的有关结构要素、选用模具典型组合等,初选压力机吨位,确定压力机吨位;

(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5)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毕业设计图纸

1.模具的排样图;

2.冲压模具装配总图及零件图。

三、设计说明书

1.模具的工艺过程分析;

2.模具的总体方案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中英文摘要。

 

1、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2、通过本次设计,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

3、通过本次设计,熟悉一种模具设计CAD软件的使用;

4、通过本次设计,熟悉常用文字处理、幻灯片制版软件的使用;

5、总结本次设计经验,熟悉模具的设计过程。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2007.12.15—12.31

查资料、写开题报告;

2008.1.1—2.1

毕业实习、翻译英语资料;

2008.2.1—3.1

冲压工艺方案确定

2008.3.1—4.1

主要结构的设计、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2008.4.1—5.1

绘制总配装图和零件图

2008.5.1—5.25

设计修改完善

2008.5.26—6.10

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准备答辩

[1]冯炳尧,韩泰荣,殷根海,蒋文森.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K].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翁其金,徐新成.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甘永立.公差与配合[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王孝培.实用冲压技术手册[K].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许发樾.冲模设计应用实例[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王新华.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K].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许发樾.国家标准模具设计手册[K].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薛启翔.冲压模具与制造[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王孝培.冲压手册[K].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0]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系(教研室)

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学院(部)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08届)

 

学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王金羽

班级:

机设042

学号0440520121

指导教师姓名:

姚齐水

职称教授

余江鸿

职称讲师

 

2007年12月26日

题目:

微波炉固定板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1、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度、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竟争激烈。

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材料,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总产出约为220亿元,其中出口0.75亿美元,约合6.2亿元。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共进口冲压模具5.61亿美联社元,约合46.6亿元。

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总规模约为266.6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260.4亿元,总供应约为213.8亿元,市场满足率为82%。

在上述供求总体情况中,有几个具体情况必须说明:

一是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中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低于冲压模具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是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格低许多,具有一定的竟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前景看好,2005年冲压模具出口达到1.4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94.7%就可说明这一点;三是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冲压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因此未能计入上述数字之中。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

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内也能生产了。

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

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1世纪开始CAD/CAM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都有了CAD/CAM技术。

其中部分骨干重点企业还具备各CAE能力。

模具CAD/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八五”、九五“期间,已有一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CAD/CAM系统。

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公司Pro/En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S,英国DEL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及space-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还引进了AutoCADCATIA等软件及法国Marta-Daravision公司用于汽车及覆盖件模具的Euclid-IS等专用软件。

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了CAD/CAM技术。

DL图的设计和模具结构图的设计均已实现二维CAD,多数企业已经向三维过渡,总图生产逐步代替零件图生产。

且模具的参数化设计也开始走向少数模具厂家技术开发的领域。

在冲压成型CAE软件方面,除了引进的软件外,华中科技术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已研发了较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并已在生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这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轿车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2.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选题依据:

在选此项设计时我综合考虑了以下内容:

1、了解各模具的性质、特点及要求,便于设计的拓展和定位点的寻找;

2、在模具的开发设计中,把企业的需求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3、所选课题设计方法多样,设计思路灵活,让自己有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比较,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有利于提高课题的质量;

4、所选课题应难度适中,使毕业设计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按时完成。

(2)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微波炉固定板的结构特点的分析,制订了零件的冲压工序。

针对工序成形过程中各种问题,对模具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实际生产实现了零件的成形工艺以及模具的结构设计。

以三维造型软件PRO/E为设计平台,建立了微波炉固定板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更真实地反映了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减少了实际模具设计的缺陷。

(3)研究思路及方案:

为了顺利地完成本课题,对设计过程应有一个具体的安排:

①采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

②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

③模具结构设计;

④绘制二维CAD装配图;

⑤画出模具部分零件图。

具体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

冲3个Φ2.7的孔及冲圆角长方形孔与落料复合

(2)第一次弯曲(3)第二次弯曲(4)3个Φ2.7的孔成形。

方案二:

(1)冲3个Φ2.7的孔及冲圆角长方形孔与落料复合

(2)一次弯曲两端(3)3个Φ2.7的孔成形。

方案三:

(1)落料、冲孔、成形复合

(2)一次弯曲。

方案四:

全部工序组合,采用带料连续冲压。

 

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1.2008年2.14~2008.2.28开题报告在2007年12月底完成

2.2008年3.1~2008.3.14实习阶段

3.2008年3.15~2008.4.11工艺方案论证及工艺参数计算、装配草图

4.2008年4.12~2008.5.14模具二维装配图

5.2008年5.15~2008.6.1模具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

6.2008年6.2~2008.6.10说明书、论文、翻译稿,准备答辩

4.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说明: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审查后签署意见生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填表日期:

2008年4月10日

学院(部)

机械学院

班级

机设04-2

学生姓名

王金羽

课题名称:

微波炉固定板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课题主要任务:

通过对微波炉固定板的结构特点的分析,制定不同冲压工艺,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确定最终冲压加工工艺方案。

方案确定后,模具类型也就随之确定,接着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主要设计一套倒装冲裁模及一套Z形弯曲模。

1、简述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进展或成果

具体工作:

阅读大量模具方面的书籍,增加对模具行业的了解,熟悉模具设计的步骤。

由于设计过程中要用到三维软件,学习三维软件Pro/E。

进行设计工作。

取得的进展:

初步拟订出四种冲压加工工艺方案,通过对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确定冲压加工方案。

绘制出二维零件图及零件三维模型图,完成各种工艺力的计算,选择压力机的类型。

2、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具体设想与安排

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

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及模具零件图,整理设计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设想与安排:

1确定模具结构,绘制装配图。

2进行二维零件图的绘制。

3绘制三维爆炸图。

4整理设计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

3、存在的具体问题

对模具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实际经验,对有些复杂的零件图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在脑海中想像出三维图。

还有图书馆关于冲压设计的资料比较少。

查阅资料比较困难,影响设计进展。

4、指导教师对该生前期研究工作的评价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

学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王金羽

学号

0440520121

班级

机设04-2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姓名

姚齐水余江鸿

课题名称

微波炉固定板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评语:

(包括以下方面,①学习态度、工作量完成情况;②检索和利用文献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③学术水平或设计水平、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是□否□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分值: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表

学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王金羽

学号

0440520121

班级

机设04-2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题名称

微波炉固定板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评语:

(对论文学术评语,包括选题意义;文献利用能力;所用资料可靠性;创新成果及写作规范化和逻辑性)

 

针对课题内容给设计者(作者)提出3个问题,作为答辩时参考。

1.

 

2.

 

3.

 

评分: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是□否□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最终成绩评定表

学院(部)(公章):

学生姓名

王金羽

学号

0440520121

班级

机设04-2

答辩

日期

课题名称

微波炉固定板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指导

教师

姚齐水余江鸿

成绩评定

分值

评定

教师

1

教师

2

教师

3

教师

4

教师

5

小计

课题介绍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设计(论文)有应用价值。

30

答辩

表现

思维敏捷,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知识面宽。

70

合计

100

答辩评分

分值:

答辩小组长签名:

答辩成绩a:

×%=

指导教师评分

分值: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b:

×%=

评阅教师评分

分值:

评阅教师评定成绩c:

×%=

最终评定成绩:

分数:

等级: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月日

说明:

最终评定成绩=a+b+c,三个成绩的百分比由各学院(部)自己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