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593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docx

工业技术经济学论文

 

摘要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当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

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及通过中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比研究,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1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

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

据统计,截止2002年,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有中小企业提供的。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

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2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

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历史演进

由于意识形态和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中小企业起步较晚。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经济制度的改变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发展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

在发展政策上重视大型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自力更生”的建国方针,实行大力发展基础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重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眼光主要盯在大型项目上,并且认为只有国有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有企业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由于政策取向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这一时期,国家在政策上、在资金投入上强调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倾斜”,因而使小企业的发展长期受到忽略。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对中小企业实施肯定性政策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人们对经济体制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抵制非公有制经济。

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乡镇企业开始崛起。

大批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环境下自由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出巨大作用。

  第三阶段,1997年至现在:

对中小企业实施鼓励扶持政策阶段。

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使其优越性逐渐体现,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补充的地位,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政策保障。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政府开始对中小企业实施鼓励扶持型政策,对其提供资金和服务体系支持。

为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提出创建一种特别基金,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2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无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来看,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研究开发投入、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大型企业的水平。

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人才短缺

技术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技术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

但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是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的现象。

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训练。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迄今为止,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人才竞争上仍然明显处于劣势。

2.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常常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中小企业都感到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1)资金获取来源过于单一,融资渠道越来越少

由于直接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要求较高,限制较多,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也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安排,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障碍大,从而转向间接融资方面。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有65.7%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种金融机构。

但目前,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向大型化、城市化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少。

(2)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企业  

随着国有银行的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为降低不良的资产比例、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各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信贷政策。

当前银行信贷主要向个人贷款和建设项目集中,对工业贷款减少。

且在对工业贷款的份额中,90%的新增贷款投向数量不足5%的AA级大型企业。

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银行普遍认为大多数是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资服务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担保机制及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当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没有向中小企业倾向。

3.信息资源短缺

外部信息是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重要基础。

大企业一般较易获得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服务,信息渠道也较多。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人才不足,搜集外部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导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集思广义和各种建议,往往不能有效地抓住机会。

3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定义,雇员人数不足500人、年销售额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均属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美国副总统戈尔甚至称其为美国经济的脊梁有资料表明,占美国企业总数(2100万家)90%以上的2000万个小企业创造了美国三分之二的新工作岗位,生产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9%,对于保持美国经济的低失业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还代表了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希望,美国半数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它们承担的。

中小高新技企业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产生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出口方面,美国出口总额只有30%来自50家最大的企业,其余70%左右来自中小、企业。

在美国,中小企业较早受到重视。

早在80年代初期,为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美国政府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小企业代表大会,制定了1981-1990年间必须实现的六项标准:

其一,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小企业以特别的优惠;其二,简化小企业申请贷款方面的手续,缩短审批贷款的时间:

其三,鼓励私人对于小企业在经济管理和发明创造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其四,在外贸、能源和技术发明与创造方面为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机会;其五,对难以从政府得到订货合同和贷款的小企业给予帮助;其六,通过各种渠道,使联邦政府能及时地听到小企业的声音。

1997年6月,美国政府又宣布了一系列鼓励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帮助中小企业上同推销产品,扩大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计划,向小企业提供免费财经咨询以及帮助小企业建立职工退休金计划等。

政府主要通过对于更多的小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增加资本供应的易得性、支持技术创新、减少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管制、为中小企业开拓国外市场以及加强美国的劳动力来扶植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有资料表明,到1995年底,参加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的有11个政府机构,共向该计划提供拨款55亿美元。

同期,中小企业创资助金额超过40亿美元以上。

目前,美国国会已经将该计划延期到2000年,并且规定联邦政府各部门用于本部门以外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经费可以逐年增加。

美国国会于1992年还通过了《加强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法》,并据此于1994年实施了一个实验性的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STTR)要求部分联邦机构拿出其开发经费的一部分用于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活动,其宗旨是促进中小企业与非盈利性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以此促进先进技术更好地向中小企业的转移,从而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4中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背景的比较

4.1文化差异形成不同技术创新模式

现代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样式进行的。

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潜在投资,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就能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加强技术创新。

在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社会文化因素是隐藏在深层的推动力。

尤其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态势,经济、产业、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不同的现代文化氛围,影响各个国家制定出不同的经济政策、创新政策。

1、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曾收集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过巨大影响的65项

发明和创新,发现它们基本上都先由个人完成,他们在取得专利后,办起自己的小企业,生产和销售这种新产品,最后,小企业发展为大公司。

杰出的美国公司普遍认为组织中的大部分成员必须是创新者,鼓励个人创新的冒险精神。

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在企业中表现为强调自我表现,强调敢于创新。

要自我表现,就要在工作上标新立异,追求卓越;要自我表现,就要敢于冒险、刻意创新。

要冒险、创新,难免有挫折与失败,而美国文化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硅谷是美国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聚集地,而中小企业是美国创新的源泉。

在硅谷,政府鼓励创业,鼓励创新。

所以,很多人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2、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深受儒家几千年文化思想的熏陶。

中国文化中既有儒家传统思想的精髓,也有儒家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儒家思想中有很强的保守与回避风险的思想,都是要人们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中国人害怕犯错误,害怕承担责任。

由于缺乏责任意识和冒险精神,中国企业必然不愿主动开拓进取,推陈出新。

中国企业里面等级观念很浓,职工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封建等级意识,崇拜领导权威,一般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求既不承担风险,又不得罪他人。

所以,中国的企业里面缺乏主动创新的精神。

即使有所创新,也是由于市场压力、竞争压力而被迫进行的。

4.2发展差异造成财政支持政策不同

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资金不足、融资能力差、应对风险能力差等因素,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根据本国在风险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点,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投资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1、美国的融资投资政策。

风险基金是政府或民间创立的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的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专项基金。

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多由民间创立。

由于美国的风险投资完全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企业在创新项目上的选择更加灵活,其风险投资越来越向高技术产业集中。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差,美国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性贷款,还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

《小企业技术创新法》规定:

每年研究开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政府部门,要将财政预算的1.3%用于支援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开发活动;小企业管理局可根据中小企业的申请,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总金额不超过15万美元、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的政策性贷款。

这是美国唯一的由政府直接出资而且利率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贷款。

2、中国的融资投资政策。

由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起步较晚,风险投资制度不够成熟,还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融资制度。

5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

5.1开拓中小企业创新的模式

1.跟踪型技术创新模式

跟踪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中小企业要关注并及时跟踪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最快的速度模仿,开发出与之相类似的新产品,借助领先企业的市场开拓成果,以较低的开发成分分享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中技术创新模式适用于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资金不足,又不愿承担创业风险的中小企业。

实行这种创新战略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握,努力在产品的差异上做文章,加以改进和完善,并加大售后服务和广告投入,从而分得较好的市场份额。

实施跟踪型技术创新应该是在学习基础上的二次创新,是在前人肩膀上再向上走一步的创造性活动。

2.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技术窗的物质基础条件和技术能力都比较薄弱,完全以自身的力量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创新的技术水平,而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

合作战略可以是纵向合作——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通过产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可以是横向合作——产品及规模均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研究中心,共同承担风险,获得利益。

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5.2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的一些对策

1.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目前已经提出的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建议主要有:

第一,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督促它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第二、允许国有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收取更高的利息,使大银行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第三、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等。

  2.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当前我国银行面临的障碍之一是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信息不透明,财务不明晰,运作不规范。

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重要手段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次的由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将由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逐步转变为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并接受政府机构监管的股份担保公司。

从试点

的情况来看,此类机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90%。

5.3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服务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对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汇集并不断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进而最大限度发挥其智力潜能,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从总体上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精神激励;既包括正激励,也包括负激励。

其中物质激励应是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

2.优化人才汇集环境

在企业内部,应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包括张扬个性、不求全责备、尽力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充分放权、授权,委以重任,予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倡导和营造创造性、自主性、人情化的企业,形成宽松和谐、奋进的独特的文化力,产生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3.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技术流动传递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为知识技术的供求提供一个适宜的场所。

最近几年来,政府推出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措施,以建设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体系。

 

结论

21世纪的今天,在新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等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了的环境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技术人才、融通资金以及市场信息的短缺成为了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扶持以及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的支持仍有很大的不足。

因此,若要我国的中小企业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开拓其新的发展模式、政府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以及大力推进人才开发与储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等措施,应当予以重视。

总之,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只有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2]刘国华,沈君.《转型经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刘车.《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罗崇敏.《论企业创新》.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5]陈凤杰.《中小企业创新》.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6]万兴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长春:

人民出版社,2001年

[7]陈乃醒.《中小企业成长》.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8]俞仁龙.《中小企业技术创新》[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9]崔琳琳.《试论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理论刊》,2002年

[10]郭玉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经济师》,2002年第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