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u的物理性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85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eCu的物理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FeCu的物理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FeCu的物理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FeCu的物理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FeCu的物理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eCu的物理性质.docx

《FeCu的物理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eCu的物理性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eCu的物理性质.docx

FeCu的物理性质

学科:

化学任课教师:

张老师授课时间:

姓名

冯雪丽

年级:

高一

教学课题

Fe、Cu不活泼金属的性质

阶段

基础(√)提高()强化()

课时计划

第(6)次课,共(12)次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点:

Fe、Cu的基本性质,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重点:

Fe、Cu的相关计算

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

举例说明,讲练结合

辅助教具: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Fe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

密度为/cm3;

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

2、用途:

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纯铁的用途---电工纯铁广泛用于电子电工,电器元件,磁性材料,非晶体制品,继电器,传感器,汽车制动器,纺机,电表电磁阀等等产品。

它的最大用途是用于炼钢;也大量用来制造铸铁和煅铁。

铁和其化合物还用作磁铁、染料(墨水、蓝晒图纸、胭脂颜料)和磨料(红铁粉)。

还原铁粉大量用于冶金。

主要是在铁矿石中炼得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3、化学性质:

单质有还原性,体现在与非金属氧化物,和酸(包括氧化性酸),还有金属活动顺序排在铁后的高价金属态离子或氧化物:

1、铁在纯氧中燃烧:

3Fe+2O2=点燃=Fe3O4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放出大量热。

铁在空气中缓慢反应:

4Fe+3O2=2Fe2O3现象:

生成锈色的物质三氧化二铁。

2.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2FeCl3

现象:

铁丝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加水为黄色溶液。

3.铁与硫反应Fe+S==△=FeS

现象:

混合物保持红热(说明放热放应),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

4,铁与水反应3Fe+4H2O==高温=Fe3O4+4H2↑

现象:

可以观察到铁(如果是纯铁,为白色金属)变为黑色粉末状物质(Fe3O4).同时生成了气体---氢气.

5.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

Fe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6.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

现象:

Fe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空气中,无色气体迅速变红棕色)

7.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现象:

Fe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空气中,无色气体迅速变红棕色)

8.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

现象:

Fe逐渐溶解,有红色固体生产,溶液由蓝色转换为浅绿色。

9、Fe与FeCl3反应:

Fe+2FeCl3=3FeCl2

现象:

Fe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注意:

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与浓硫酸中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加热,氧化膜被破坏,Fe可以与浓硝酸反应。

浓硝酸过量则生成Fe(NO3)3,如果Fe过量,则生成Fe(NO3)2

Fe+6HNO3(浓)=△=Fe(NO3)3+3H2O+3NO2↑

Fe+4HNO3(浓)=△=Fe(NO3)2+2H2O+2NO2↑

4、铁单质的制取:

①直接还原法:

FexOy+y/2C=xFe+y/2CO2或者FexOy+yCO=xFe+yCO2

②高炉炼铁:

各种原料及其作用:

(1):

(一般为、)提供。

冶炼一吨铁大约需要—2吨矿石。

(2):

提供热量;提供还原剂;作料柱的骨架。

冶炼一吨铁大约需要500Kg焦炭。

反应方程式:

C(焦炭)+O2=CO2C(焦炭)+CO2=2CO

(3):

(、、)使炉渣熔化为液体;去除有害元素(S)、除去杂质

(4):

为焦碳燃烧提供氧、提供热量

原理(主要反应):

Fe2O3+3CO=2Fe+3CO2Fe3O4+4CO=3Fe+4CO2

二、铁的三种氧化物:

FeO、Fe2O3、Fe3O4

铁的氧化物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铁的化合价

+2

+3

+2、+3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物理性质

黑色粉末,熔点为1369℃,相对密度为,溶于酸,不溶于碱溶液。

极不稳定。

棕红(红)色或黑色粉末,熔点为1565℃,相对密度为。

溶于酸,不溶于碱溶液。

为黑色晶体,加热至熔点1594℃同时分解,相对密度为,具有很好的磁性,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化学性质

在空中加热,被迅速氧化:

6FeO+O2=△=2Fe3O4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O+2H+=Fe+H2O

与氧化性酸反应:

3FeO+10H++NO3-=3Fe3++5H2O+NO↑

与酸反应:

Fe2O3+6H+=3H2O+2Fe3+

在加热条件下,被C、CO、Al等还原:

Fe2O3+3CO=2Fe+3CO2

Fe2O3+2Al=2Fe+Al2O3

被C、CO、Al等还原:

Fe3O4+4CO=3Fe+4CO2

3Fe3O4+8Al=9Fe+4Al2O3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3O4+8H+=4H2O+

2Fe3++Fe2+

与氧化性酸反应:

3Fe3O4+28H++NO3-=9Fe3++14H2O+NO↑

用途

主要用来制造玻璃色料。

常用做颜料、抛光剂、催化剂和红粉等。

用来做颜料和抛光剂,还能用于制造录音、录相磁带和电讯器材等。

制取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草酸亚铁加热来制取。

灼烧硫酸亚铁、草酸铁、氧氧化铁都可制得,它也可通过在空气中煅烧硫铁矿来制取。

由铁在蒸汽中加热,或者将三氧化二铁在400℃用氢还原都可制得四氧化三铁。

注意:

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即Fe2+Fe3+(Fe3+O4)(即FeFe(FeO4)前面2+和3+代表铁的)。

在Fe3O4里,铁显两种,一个铁显+2价,两个铁原子显+3价,所以说可看成是由FeO与Fe2O3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FeO·Fe2O3,而不能说是FeO与Fe2O3组成的混合物,它属于。

三、铁的两种氢氧化物:

Fe(OH)2、Fe(OH)3

㈠、Fe(OH)3

1、物理性质:

棕色或红褐色粉末或深棕色絮状沉淀。

密度~cm3。

新制得的氢氧化铁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亦可溶于热浓碱。

不溶于水、乙醚和乙醇,溶于酸,在酸中的溶解度随制成时间的长短而定,新制的易溶于酸,若放置时间长,则难溶解。

2、化学性质:

①具有两性但其碱性强于酸性,新制得的氢氧化铁能溶于强碱:

Fe(OH)3+KOH=KFeO2+2H2O

②极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能将新制的氢氧化铁氧化成+Ⅵ氧化态的高铁酸钠Na2FeO4。

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③加热时逐渐分解而成氧化铁和水。

Fe(OH)3=△==Fe2O3+3H2O

④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OH)3+3H+=Fe3++3H2O

3、用途

氢氧化铁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也可用来做砷的解毒药、净水剂等等。

4、制取:

由可溶性Fe(Ⅲ)盐溶液加氨水沉淀来制取氢氧化铁或由氯化铁、硝酸铁溶液加入氨水沉淀而制得。

其粒子大小在1nm到100nm之间时会形成胶体。

5、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

(1)取1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

(3)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此时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丁达尔效应。

㈡Fe(OH)2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极微溶于水。

密度cm3。

受热易分解。

为中强碱,易溶于酸,难溶于碱。

易被氧化。

2、用途:

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工业上和生活上通常都是把它转化为氢氧化铁,再进行利用。

其用途有三种:

①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来净水

②制氢氧化铁

③还原水和硝酸

3、化学性质:

①大部分难溶性碱不溶于碱性溶液,但新制的Fe(OH)2例外(生成六羟基合亚铁离子)。

Fe(OH)2+4OH—=Fe(OH)64—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③暴露在空气中:

4Fe(OH)2+O2+2H2O=4Fe(OH)3

④与氧化性酸反应:

3Fe(OH)2+10H++NO3—=3Fe3++NO↑+8H2O

⑤隔绝空气加热:

Fe(OH)2=△=FeO+H2O

4、制取:

用强碱溶液跟亚铁盐溶液反应可制得。

⑴原理

①.制取硫酸亚铁

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如下:

CuSO4+Fe==FeSO4+Cu(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②.制取氢氧化亚铁

用制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过滤便得氢氧化亚铁,反应方程式如下:

FeSO4+2NaOH==Fe(OH)2↓+Na2SO4(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⑵①实验操作:

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②现象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白色沉淀:

Fe(OH)2;灰绿色沉淀:

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红褐色沉淀:

Fe(OH)3

⑶实验改进:

右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

①A试管中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②为防止氧化和得到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下一步夹紧止水夹

装置

③生成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FeSO4+2NaOH=Fe(OH)2↓+Na2SO4

四、Fe2+与Fe3+

㈠Fe2+

①颜色:

溶液中浅绿色

②化学性质: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

Fe2++Zn=Zn2++Fe还原性:

3Fe2++4H++NO3—=3Fe3++NO↑+2H2O

③检验:

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新制氯水

现象:

加入KSCN之后溶液不显血红色,再加入氯水后,溶液逐渐变成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㈡Fe3+

①颜色:

溶液中黄色

②化学性质:

具有氧化性

2Fe3++3Zn=3Zn2++2Fe

③检验:

加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则含有Fe3+

小结:

Fe、Fe2+、Fe3+的转化

Fe转化为Fe2+:

Fe+2H+=Fe2++H2↑

Fe2+转化为Fe:

Fe2++Zn=Zn2++Fe

Fe转化为Fe3+:

:

Fe+4H++NO3—==Fe3++NO↑+2H2O

Fe3+转化为Fe:

2Fe3++3Zn=3Zn2++2Fe

Fe2+转化为Fe3+:

3Fe2++4H++NO3—=3Fe3++NO↑+2H2O

Fe3+转化为Fe2+:

2Fe3++Fe=3Fe2+

五、Cu单质

1、物理性质

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cm3。

熔点±℃,沸点2567℃。

常见化合价+1和+2(3价铜仅在少数不稳定的化合物中出现)。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最好的纯金属之一,稍硬、极坚韧、耐磨损。

还有很好的延展性。

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2、化学性质:

铜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在潮湿的空气里在其表面可以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这叫铜绿。

可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略溶于盐酸。

容易被碱侵蚀。

①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现象: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②与氯气反应:

Cu+Cl2=点燃=CuCl2现象:

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③与S单质反应:

2Cu+S=△=Cu2S

现象:

(把铜丝表面的氧化物用砂纸打磨去后,伸入硫蒸气里面)铜丝红热,产生黑色物质

④与氧化性酸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现象:

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有无色气体生成。

⑤与Fe3+反应:

2Fe3++Cu=2Fe2++Cu2+

现象:

红色固体逐渐消失,黄色溶液变为蓝色与浅绿色的混合溶液。

3、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绕阻,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生产1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六、CuO与Cu2O

Cu的氧化物

CuO

Cu2O

Cu的化合价

+2

+1

物理性质

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

密度为g/cm3,熔点1326℃。

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酸、氯化铵及氰化钾溶液,氨溶液中缓慢溶解。

红色或暗红色八面立方晶系结晶性粉末。

相对密度。

熔点1235℃。

在1800℃失去氧。

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盐酸、氯化铵、氨水,微溶于硝酸。

化学性质

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歧化:

CuO+2H+=Cu2++H2O

与CO、C等反应:

2CuO+C=2Cu+CO2

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歧化:

Cu2O+2H+=Cu+Cu2++H2O

在氧化性酸溶液中:

3Cu2O+14H++2NO3—=6Cu2++2NO↑+7H2O

制取

2Cu+O2=△=2CuO

4CuO=△=2Cu2O+O2↑(1026℃)

用途

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

氧化亚铜用于制船底防污漆(杀死低级海生动物)。

用作杀菌剂(%铜大师WP、WG)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染色剂,还用于制造各种铜盐、分析试剂及用于电器工业中的整流电镀、农作物的杀菌剂和整流器的的材料等。

补充:

合金: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合金的优良性质。

硬度大于各成分金属,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

七、Fe与Cu有关的问题

【例题1】:

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其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Fe+Fe3+=2Fe2+

(B)Fe(OH)3跟盐酸反应:

Fe(OH)3+3H+=Fe3++3H2O

(C)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Fe2O3+6H+=2Fe3++3H2O

(D)足量的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2Fe2++Cl2=2Fe3++2Cl-

【解析】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元素守恒;②电荷守恒;③反应原理正确。

(A)此离子反应能发生,该离子方程式也符合元素守恒,但电荷未配平,正确的书写应为2Fe3++Fe=3Fe2+;(B)Fe(OH)3是难溶于水的碱,盐酸是强酸,两者能发生反应,且书写正确-。

CD正确。

【答案】A。

【例题2】:

将单质Fe、Cu与FeCl3、FeCl2、CuCl2溶液一起放进烧杯内,在下列情况下,指出有哪些阳离子(不考虑阴离子)或金属单质同时存在,填在空白处:

(1)反应完毕后,铁粉有剩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阳离子;一定没有____阳离子;固体干燥后,其中一定含有_____和_____.

(2)反应完毕后,铜有剩余铁粉无剩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阳离子,可能含有____阳离子,溶液中一定不含___阳离子.

(3)反应完毕后,溶液中含有Fe3+,则溶液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阳离子;有无固体存在?

_________.

【解析】:

因为还原性Fe>Cu,氧化性FeCl3>CuCl2,故发生反应的顺序应为:

Fe+2FeCl3===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

Fe+CuCl2===Cu+FeCl2。

(1)反应完毕后,铁粉有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一定没有Cu2+和Fe3+.剩余固体中一定是Fe和Cu;

(2)反应完毕后,铜有剩余,铁粉无剩余,故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一定不含Fe3+;

(3)反应完毕后,溶液中含有Fe3+,则溶液中一定还含有Fe2+、Cu2+,无固体剩余。

答案:

略。

练习1、把等物质的量的Cu、Fe、Zn粉末混合物一起放入一定量的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1)若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那么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______,金属粉末有无剩余?

_______。

(2)若溶液显蓝色,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金属粉末是________。

(3)若加入铁粉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那么溶液里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若加入的金属中还有Zn粉剩余,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粉末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有何变化________。

【答案】:

(1)Cu2+、Fe3+、Fe2+、Zn2+金属粉末无剩余;

(2)Cu2+、Fe2+、Zn2+Cu粉末

(3)Zn2+、Fe2+n(Zn2+):

n(Fe2+)=1:

2;(4)Zn2+、Fe2+粉末质量减少

【例题3】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试推断:

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_、D:

_________、E:

【解析】提示:

根据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可判断出A、C、D中都含有Na元素,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可判断出B中含有K元素,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是由白色沉淀Fe(OH)2转变成红褐色沉淀Fe(OH)3的一系列典型现象。

【答案】A:

Na2CO3、B:

KOH、C:

NaHCO3D:

NaCl、E:

Fe(OH)3

【例题4】在含有1mol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之,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A.Fe     B.FeO     C.Fe(OH)3  D.Fe2O3

【解析】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FeSO4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2Na十2H2O=2NaOH+H2↑;FeSO4+2NaOH

Fe(OH)2↓+Na2SO4。

Fe(OH)2沉淀不稳定,容易被氧化:

4Fe(OH)2+O2+2H2O

4Fe(OH)3。

滤出的Fe(OH)3沉淀再灼烧,发生的反应是:

  2Fe(OH)3

Fe2O3+3H2O。

所以,最终所得的固体物质是Fe2O3。

 【答案】D。

练习2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练习3在由Fe、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巩固练习:

1、下列氧化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与水能直接化合生成对应的碱,这种物质是()

A.Na2OB.CuOC.Al2O3D.Fe2O3

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③加入NH4SCN溶液:

()

A.①③B。

③②C。

③①D。

①②③

3、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KOH和Al2(SO4)3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D、Ba(OH)2和FeCl3

4、下列反应能生成Fe3+的化合物的是:

①过量Fe与HNO3②铁丝在硫蒸气中燃烧③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④铁与CuCl2溶液反应⑤Fe(OH)2露置在空气中。

()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D.③⑤

5、由FeO、Fe3O4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混合物中FeO、Fe3O4和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双选):

()

A.1∶1∶1B.2∶1∶1C.1∶2∶2D.1∶3∶1

6、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A.11.2gB.5.6gC.2.8gD.无法计算

7、分析磁铁矿时,将铁沉淀为Fe(OH)3,再灼烧至Fe2O3若灼烧后Fe2O3的质量(g)在数值上等于试样中Fe3O4的质量分数,则需取试样的质量是:

()

A、0.45gB、0.73gC、0.97gD、0.69g

8.固体甲与盐酸反应得到溶液乙,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丙,一段时间后,将丙加热又得到甲,则甲可能是()

A.FeC.FeOD.CuO

9、下列能够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氢氧化物是()

(OH)2B.Al(OH)3C.Fe(OH)3D.Mg(OH)2

10、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FeCl2、MgCl2、Al2(SO4)3、Cu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H2SO4溶液溶液

1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加的试剂和分离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A、FeSO4(CuSO4)试剂:

过量的Fe;分离的方法:

加热;

B、Fe2O3(Al2O3)试剂:

过量的HCl;分离的方法:

过滤;

C、Fe2O3(Fe(OH)3)试剂:

过量的NaOH;分离的方法:

加热;

D、Fe(OH)3(Al(OH)3)试剂:

过量的NaOH;分离的方法:

过滤;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Fe3+、Cu2+、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