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782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2016年6月

同学们在进行本课程复习时,可参考以下方法:

熟练本资料中的习题(至少看3次),要熟记打*号的题目;然后,全部完成教材每章书课后的复习题中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在此基础上做到全面复习,祝考试顺利通过!

一、相关信息

1.课程总评成绩=形考成绩×50%+考试卷面成绩×50%(双及格)

2.考试方式:

网络考试(机考)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1.单选:

2分×20

2.多选:

4分×5(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3.判断:

2分×20

第1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政治经济学是(A)A.经济学的原初形态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D.生产方式

  3.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是(B)B.矛盾分析

  *4.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矛盾分析是为(C)C.解决矛盾

*5.由抽象到具体是(C)C.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6.  政治经济学是( D)。

D.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D)。

D.以上各项都正确(阶段性、科学性、实践性)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E)

  A.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B.矛盾分析方法

  C.中介分析方法  D.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E.逻辑和历史的方法

  三、判断题(以下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1.研究政治问题离不开经济。

(√)

  2.研究经济问题离不开政治。

(√)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6.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7.矛盾分析构成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

(√)

  8.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方法。

(√)

第2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B)开始的。

B.商品

  2.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C)C.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C)C.价值

  *4.商品是(A)A.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5.商品的二重性是指(C)C.使用价值和价值

6.商品的价值是(B)B.交换价值的内容

  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D)D.抽象劳动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0.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C)C.具体劳动

  11.就不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A)为计量单位。

A.简单劳动

  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B.商品的价值量

  *1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D)D.成正比或成反比或无关

  1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B)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B)B.成反比

  16.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A)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17.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共同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其价值形式是指(C)C.一般价值形式

  18.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职能是(D)D.流通手段

  19.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其价值形式是指(B)B.扩大的价值形式

  *20.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D)D.特殊商品

  21.价值形式的发展顺序是(A)A.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2.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A)A.价值尺度

  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A)A.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4.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A.价值尺度

  25.用来偿还债务的货币,执行的是(C)C.支付手段的职能

  26.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B)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

  *27.货币流通速度是指(C)C.同一单位货币反复充当流通手段的次数

  2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

  29.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0.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是(B)B.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在开篇就讨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其原因包括(ABCDE)

  A.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B.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基础

C.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是资本的简单规定

D.资本主义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由简单商品经济转化而来的

  E.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

  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CD)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3.商品的使用价值(ABE)A.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E.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4.商品的价值是(ABCDE)

  A.交换价值的内容  B.交换价值围绕波动的中心  C.调节交换价值运动的规律

  D.商品的社会属性  E.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5.商品的二重性是(AB)A.使用价值 B.价值

  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DE)D.具体劳动 E.抽象劳动

  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ACD)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C.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8.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 ACE )

  A.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该部门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C.单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E.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 BC )

  B.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10.下列对货币职能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BCDE)

  A.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只需要头脑中有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B.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

  D.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E.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12.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可以(ABC)

  A.用作购买手段  B.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收支差额

  C.作为社会财富的化身,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13.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

  14.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

  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  D.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  E.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5.价值规律的作用是(ABC)

A.敦促生产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B.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

C.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16.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是(BE)B.社会分工 E.私有制

  三、判断题(以下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1.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

  *2.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既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劳动价值论。

(×)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剩余价值论。

(√)

  5.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基础。

(√)

  6.商品的二重性是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7.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

  8.商品的二重性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

(√)

  9.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10.交换价值不过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比例。

(√)

  *11.交换价值是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

(√)

  12.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1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

  14.马克思认为,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1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

  16.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17.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18.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

  *19.商品生产者首先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再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

  20.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

  21.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

  22.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这一命题中的价值量是指部门商品价值总量。

(√)

  23.单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

  24.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与该部门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

  25.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这一命题中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26.单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成反比。

(×)

  2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28.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这一命题中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29.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这一命题中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量是指部门商品的价值总量。

(×)

  30.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

(×)

  31.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

(√)

  32.复杂劳动是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

(√)

  *33.复杂劳动就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就是体力劳动。

(×)

  3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35.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与该部门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

  36.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37.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

  38.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

(√)

  39.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只限于金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信誉好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

  40.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流通手段。

(×)

  41.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态就是货币。

(√)

  42.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但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

  4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需要有观念的货币就行了。

(×)

  4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有观念的货币就行了。

(√)

  *45.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

  46.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

(√)

  4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支付手段。

(×)

  4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

  49.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

  50.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

  51.纸币代替金银货币来流通,其数量应该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

(√)

  5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53.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

(√)

  54.时间节约规律和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是人类社会的一般经济规律。

(√)

  55.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

  *56.只有用于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

(√)

  *57.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5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59.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社会化大生产。

(×)

  60.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定是商品。

(×)

  61.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

第3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原始积累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过程,是因为这一过程发生在(B)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

  2.小商品生产是指(D)D.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

  *3.资本原始积累是指(C)C.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

  4.资本总公式是(B)B.G-W-G′

  *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A.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C.劳动力成为商品

  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C)C.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被使用时(D)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9.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C)C.生产资料

  1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B)B.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

  11.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B)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A)A.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13.剩余价值来源于(A)A.工人的剩余劳动

  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C)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A)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6.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A)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17.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指(D)D.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18.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为(A)A.剩余价值率

  19.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B.劳动对象

  20.剩余价值率是指(A)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21.生产资料是指(A)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

  2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B)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2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D)D.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24.可变资本是(C)C.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的货币

  2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阶段是(A)A.简单协作

  2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C)C.劳动生产率不变

  2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B)B.工作日长度不变

  2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A)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取得的

  2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D)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1.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B)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2.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C)C.超额剩余价值

  33.工资实质是(D)D.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原始积累主要包括两个内容(CD)C.对小商品生产者土地的剥夺 D.货币财富的积累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途径是(CE)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E.资本原始积累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BCE)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E.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C)A.劳动者是自由人 C.劳动者一无所有

  5.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分为(AB)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6.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属于不变资本的是(ABDE)

  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D.厂房  E.运输车辆

  7.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BCDE)

B.剩余价值是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产生的

C.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D.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E.雇佣工人的劳动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

8.剩余价值率是(ACE)

A.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E.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

  9.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ACD)A.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10.相对剩余价值是(CDE)

  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E.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1.超额剩余价值(CDE)

  C.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D.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  E.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是(ADE)

  A.简单协作  D.工场手工业  E.机器大工业

  三、判断题(以下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1.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

(×)

  2.资本原始积累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

(√)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途径是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和资本原始积累。

(√)

  4.资本原始积累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

(×)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带来剩余价值。

(×)

  *6.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并非意味着一无所有。

(√)

  *7.劳动者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

(×)

  *8.劳动力价值决定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

  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

  *1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

  12.资本总公式是G-W-G′。

(√)

  13.并非所有货币都是资本。

(√)

  14.货币天生就是资本。

(×)

  15.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

  16.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17.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是由马克思首先划分的。

(√)

  18.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

  19.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剩余价值生产。

(×)

  20.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方面。

(√)

  21.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两方面。

(×)

  22.剩余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

  *2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24.剩余价值率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也可以表示为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之比。

(√)

  *2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统一。

(×)

  26.剩余价值的绝对量等于剩余价值率乘以预付资本总量。

(×)

  27.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28.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

  29.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

  30.剩余价值的绝对量等于剩余价值率乘以预付可变资本总量。

(√)

  3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

  *3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33.超额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

  *34.相对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

  3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是通过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这一机制实现的。

(√)

  36.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和结果都是相对剩余价值。

(×)

  37.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和结果都不是相对剩余价值,而是超额剩余价值。

(√)

  38.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目的,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

  39.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绝对延长工作日。

(×)

  *40.绝对剩余价值是指由资本家绝对占有的剩余价值。

(×)

  41.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42.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

(√)

  4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

  *44.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必要前提。

(√)

  45.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

  46.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

第4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C)C.商品资本

2.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D)D.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3.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挥生产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B)B.生产资本

4.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的阶段是(B)B.购买阶段

*5.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C)C.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列

6.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D)D.出售阶段

7.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C)C.生产阶段

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B)B.P···Wˊ-Gˊ-W···P

*9.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B)B.购买阶段

10.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C)C.Wˊ-Gˊ-W···P···W’

11.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D)D.商品资本变成货币资本

12.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C)C.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资本

1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D)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4.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5.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是(A)A.G—W···P···Wˊ-Gˊ

1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A.G—W···P···Wˊ-Gˊ

17.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B)B.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

*18.流动资本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B)B.机器设备

19.固定资本的实物要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