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0679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4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活与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活与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活与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活与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docx

《生活与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docx

生活与哲学

课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理解: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运用:

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习重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学习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自主学习】

要求:

课前精读教材,独立完成。

一、请你通过自学,概括出本课的重点内容。

 

【合作探究】

要求:

1、先独立思考,整理答案,

2、答案要点整理好后进行小组讨论,统一认识。

3、统一认识后,小组可将答案在多媒体或黑板上展示,其他组可以补充、质疑。

但要杜绝重复。

探究一:

教材第4页。

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探究四:

慧能大师在山上修行,这一天有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来到山上向大师求助。

青年见到大师就跪倒在地痛苦的诉说自己的不幸,“大师,我年年赶考不中,回到家中没有生活来源,结果妻

离子散,父母也因此而病倒。

为什么别人同样是赶考却可高中,即使不是高中也不会像我这般潦倒?

慧能没有回答,只是叫青年背上一袋子盐跟着自己去个地方,一路上只管看,不要讲话。

他们从山顶一路走下,在山脚河边准备渡船过河,继续步行,傍晚十分他们又开始爬山。

青年觉得袋子越来越重但不敢多言,快到山顶时他终于忍不住问大师自己可不可以把袋子放下,大师说“放下吧,这样活得轻松多了。

”青年顿时大悟,快乐的回家了。

(1)这个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2)从这个故事你还能概括出哲学的哪个作用?

 

【达标测评】

要求: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3、哲学的任务是()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柏拉图说:

“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

A.只有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惊讶和困惑一样,都是一种哲学

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5

 

课题: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5)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学习重点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学习难点

(1)世界观的含义;

(2)哲学的含义。

【自主学习】请独立完成下列三表

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存在

 

联系

 

错误

倾向

 

注意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一座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幅,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

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塑神像”的。

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巅,是什么原因?

因为在她的心目中,“神”支配了世界上所有人的命运。

1:

这位老太太有没有世界观?

她的世界观怎样?

 

2:

她知道自己有世界观吗?

这说明了什么?

 

3:

老太太有自己的世界观,那老太太是哲学家吗?

 

【达标测评】

1.之所以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因为()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2.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D.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恩格斯说: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说明()  

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  

4.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方法论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世界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课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

(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3)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学习重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学习难点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整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1】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

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

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

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

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

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

范缜听后,哈哈大笑:

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1、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

2、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

“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3、探究结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4、探究结论: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达标测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①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②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是()

A、不可知论B、可知论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

4、恩格斯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⑴识记○唯物主义的含义。

○唯心主义的含义。

⑵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学习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学习难点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学法指导

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在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什么之间的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阅读教材,结合历史知识,查阅相关资料)

基本形态

观点

举例

合理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相同点

不同点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思维导图】

 

【合作探究】

探究一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

追求什么?

民工:

“打工。

家住深山里。

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学者: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请你就“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者,追求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者”为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二材料一:

王守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学者,在一次春游中,他说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

 

探究三材料一:

泰勒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希腊七贤之一。

他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

材料二:

原子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

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观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探究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材料一:

①王守仁,明朝哲学家,称自己的哲学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即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决定并产生一切。

②贝克莱,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

他认为,人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

材料二:

朱熹,南宋哲学家。

他说: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的世界本原分别是什么。

 

【达标测评】: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哪种哲学派别:

A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有,B属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有,C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D属客观唯心主义的有,E属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气者,理之依也。

5.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9.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11.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

12.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国》)

1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4.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15.物是观念的集合。

16.存在就是被感知

17.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18.上帝创世说1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21.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22.独立的心理实体是不存在的,心灵只是机械运动在人的身体上的一种现象或结果。

23.人的个性的不同,是由其身体决定的。

24.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

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动物和其它,其规律就是机械规律。

25.我思故我在。

2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7.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为气28.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29.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30.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答案】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客观唯心主义)

4.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客观唯心主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7.“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9.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1.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2.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国》)(主观唯心主义)

1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4.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5.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唯心主义)

16.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主义)

17.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8.上帝创世说(客观唯心主义)

1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观唯心主义)

2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主观唯心主义)

21.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客观唯心主义)

22.独立的心理实体是不存在的,心灵只是机械运动在人的身体上的一种现象或结果。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3.人的个性的不同,是由其身体决定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

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动物和其它,其规律就是机械规律。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5.我思故我在(主观唯心主义)

2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7.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为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8.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客观唯心主义)

29.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主观唯心主义)

30.天命主宰人间世界(客观唯心主义)

 

 

 

课题: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2、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3、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学习重点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学习难点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整理

1、 哲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2、 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

 

3、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

请结合上述论断,说明哲学与时代关系是什么?

 

【达标测评】

1、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材料充分说明(    )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②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④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

阅读材料回答2-3题 

1、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C.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D.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3、上述观点(    ) 

①是唯物主义观点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正确说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④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与一定形态的文化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②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③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④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文化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

据此回答5-6题 

5.哲学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就是说(   )  

A.哲学是经济政治的体现            B.哲学是思想文化的灵魂    C.哲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D.哲学是政治斗争的核心  

6.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意味着(   ) 

①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因素    ②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哲学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④ 哲学是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东方哲学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东方哲学史》最近完成并出版。

该书共5卷,约250万字。

 7.我们之所以重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D.哲学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8.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

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据此回答9-10题.

 9.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    ) 

A.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封建反神权 C.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

会宁五中高二级政治导学案

学案编号:

06主备人:

马向辉授课人:

段永雄、刘江、廖桂玲、马向辉

授课时间:

班级:

组别:

姓名:

课题: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2、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学习难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自主学习】

一.通过自学,概括出本课的重点内容

二.提出疑惑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中国共产党走过92年的光辉历程。

这92年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92年。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由。

 

探究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些统一?

 

【达标测评】

1、(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辩证法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相加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3、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4、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5、《求是理论网》载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