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442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特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特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特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特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教案.docx

《特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色教案.docx

特色教案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斗争史实。

引导学生识别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成语典故,培养学生收集、阅读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技能,思考地图上形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讲述成语故事。

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胜负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要求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了解春秋战国的分期、基本线索和史实。

   难点:

分析争霸的胜负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这些制度的弊端有哪些?

   【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师】归纳:

世袭制使无能的人为天子,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想取代周天子,他们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国家陷入分裂之中。

  讲授新课:

   【师】西周灭亡后,东周开始。

东周又分春秋战国时期。

   〖屏幕显示〗

   春秋——五霸(前770——前476年)

   东周

   战国——七雄(前475——前221年)

   【师】有谁知道为什么把这一时期称作“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生】答略。

(可互相讨论)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前770~前476年)

   1、著名霸主:

  【师】同学们,关于春秋五霸,你知道些什么?

  【生】(踊跃发言)

   【师】归纳:

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2、齐桓公首霸原因

   影响

   【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归纳:

〖屏幕显示〗

   ①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原因②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前651年,葵丘会盟

   ③优越条件-------山海渔盐,经济富裕

   【师】何谓“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处?

   【生】答略

   【师】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

   【师】关于管仲,同学们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生】老马识途、管鲍之交等

   【师】引导学生认识:

齐桓公重视人才,知人善任。

齐桓公重用了人才,国家日益走向强盛。

   〖过渡〗齐桓公称霸为诸侯国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3、晋楚争霸——问鼎中原

   【师】在晋楚争霸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

   【生】城濮之战

   【师】对!

这场战役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有谁能讲述一下?

   【生】退避之舍!

(讲述故事略)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退避之舍这种策略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生】答略

   【师】〖屏幕显示〗

   作用①诚信:

实现诺言、报答谢恩

   ②战术:

避其锋芒、诱敌深入

   归纳:

晋文公“退避之舍”可谓是一箭双雕,诚信、歼敌两不误。

“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楚争霸持续了很长时间,到了楚庄王时期,打败了晋国,楚庄王取而代之,做了中原霸主。

   【师】关于楚庄王,同学们最熟悉的一个成语故事是什么?

   【生】一鸣惊人!

   【师】能否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生】讲述故事略。

   【师】春秋未年,江南吴越两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

   〖过渡〗从刚才的学习和思考中,同学们了解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等霸业的过程和不同方式。

现在请同学们谈一谈,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你能得出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启示吗?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

富国强兵的关键所在)

   【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言。

   【师】〖屏幕显示〗

   齐桓公:

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

   晋文公:

勤业治国,跃居霸主——勤业

   楚庄王:

选择贤能、问鼎中原——重才

   越王勾践:

雪耻复国,终成霸业——毅力

   归纳:

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所以,作为一名学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过渡〗在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为了问鼎中原,争当霸主,不惜展开咄咄逼人的争霸战争。

这种争霸战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经过春秋近三百年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周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几乎被遗忘,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了。

   二、战国七雄——七雄并立(前475~前221年)

   1、战国的形成:

   【师】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战国时期,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了解“战国”的形成。

   〖屏幕显示〗

   春秋原有的国家:

齐、楚、秦、燕

   历史角度三家分晋:

赵、魏、韩

   地理角度:

齐楚秦燕赵魏韩(挂《战国形势图》)识别其方位)

   (顺口溜)东南西北到中央

   〖过渡〗战国时期,大国之间战争频繁,除了战场上的武力较量外,各国还展开了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

   2、合纵连横

   【师】什么是“合纵”、“连横”的斗争?

战国时各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合纵”、“连横”的斗争?

   〖屏幕显示〗《战国形势图》,组织学生讨论。

   【生】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师】归纳:

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

   秦国在战国后期通过变法逐渐强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为抗击秦的攻势,曾一度“合纵”攻秦,使秦国受挫,放弃了一些占领地。

但“合纵”却不能善始善终,最终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为什么?

   【生】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师】归纳:

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又追随楚,反复无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朝秦暮楚”故事的由来。

   【师】有哪一位同学能讲一讲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生】自由发言。

   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春秋战国一课后,能否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一段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

   【生】战争

   【师】战争给整个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答略

   【师】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师】除了消极影响外,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呢?

   【生】答略

   【师】归纳: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年代。

从政治史的角度来讲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

从文史的角度来讲,是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源流。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秦国在战国末期,国力日益强盛,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攻势,是笑在最后的国家,但是不是笑得最好的呢?

请听下节课我们的分析。

板书:

一、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1.齐桓公称霸

原因:

①渔盐之利——有利条件

②管仲改革内政——根本原因

③提出“尊王攘夷”——外交手段

标志: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以少胜多)——晋文公成为霸主

邲之战——楚庄王成为霸主(问鼎中原)

二、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韩赵魏三家分晋

2.合纵连横的战略

轻松时刻

   请同学们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如老马识途、管鲍之交、退避三舍、一鸣惊人、朝秦暮楚、卧薪尝胆。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写历史小论文,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和书面语言论证、表现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岳飞的<满江红>词,让学生齐读,

刚才同学们满怀激情地朗读了岳飞的爱国词篇《满江红》,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当年那金戈铁马、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那么“靖康耻”是怎么一回事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二、靖康之变

1.女真族建立金国

请问女真族是由唐朝的什么族发展而来的?

(靺鞨),打开地图册18页,哪位同学来说一下,金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1115年、会宁、阿骨打)

我们来欣赏一下书上的彩绘砖雕,你能说出哪些重要信息?

(说明金国崇尚武力,勇猛善战)随着金的强大,金奋起抗辽,最后,金灭了辽。

2.金灭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辽是由哪个民族在何时、有何人建立的?

(契丹、916、阿保机)辽与宋的关系怎样?

(有战争,但和平为主,相互并立)。

当初强大的辽国已经衰落,在金建国十年后,被宋金联合攻灭,唇亡齿寒,金在灭辽时,发现了北宋的腐朽、虚弱,成了它攻战的下一个目标。

3.金灭北宋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怎样?

(掠夺性)。

可以结合上一节课的宋辽关系,让学生分析。

说明中国古代民族间战争是兄弟之间的战争,不能用侵略。

让学生了解“靖康之变”的时间,可联系《射雕英雄传》郭靖、杨康名字的来历,加深印象。

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了,它与金的关系怎样呢?

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南宋的建立

让学生了解时间、都城、建立者。

面对金军不停的骚扰,南宋军民纷纷抗金,有王彦的“八字军”,更有岳飞的抗金斗争。

2.岳飞抗金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岳飞的抗金故事。

思考题:

分析岳飞抗金的意义,为什么称岳飞为抗金将领?

而不是民族英雄?

为什么岳飞会被害呢?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结合上面民族间战争的性质说明岳飞只是汉民族的英雄,抗金将领。

岳飞的被害,说明了宋高宗、秦桧等人的屈膝投降,为了个人私利,如果抗金胜利了,徽、钦二帝回来,他就当不了皇帝,所以在抗金形势非常好的时候,他们谋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

放映杭州“岳王墓”片断,介绍岳飞的抗金斗争和屈死风波亭等情景,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弘扬浩然正气,形成爱憎分明的正确立场。

岳飞被害,宋屈辱地与金议和,偏安江南。

3.宋金议和

让学生分析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说明“战”与“和”中,“和”是主流,议和换来了一百几十年的和平,历史上,中华民族间的关系多是“和”为主流,即使在战争中,他们也在融合,不打不相识,在和平中各民族更加发展,宋金间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但是金国毕竟比较落后,所以金朝也与历史上所有落后的民族占领征服先进的民族一样,也进行了改革。

四、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结合思考题“金朝为什么要变革习俗?

”让学生讨论,说明落后的女真民族通过汉化,确立了封建制,巩固了它的统治,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可通过书上金国的“钱币”让学生分析。

无论是文字,还是形状都与宋货币一样。

这就是是汉化的例证。

今天我们学习了宋金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有过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但各族人民间一直是友好交往的,两族之间和平发展是主要的,多元文化在不断地交融与碰撞,两朝出现了南北对峙,社会经济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板书设计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一、靖康之变

1.女真族建立金国

2.金灭辽

3.金灭北宋

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南宋的建立

2.岳飞抗金

3.宋金议和

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二、作业

1,见课后。

2,填图册。

3,小论文:

评价岳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