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900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85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

文章阅读(585)

1.1.在文中的①里填一个最适当的词语()。

A.希望

B.实现

C.成功

D.盼望

1.2.>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1.3.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

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的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1.4.>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1.5.>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

两年前,这一幕也曾在南联盟上演过。

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愤怒的贝尔格莱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麦当劳餐厅的门窗玻璃,麦当劳不得不闭门歇业。

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多家麦当劳快餐店也受到了抗议八国峰会人群的冲击。

其实,麦当劳并无过错。

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还为成千上万人带来就业机会。

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而反全球化者则把其作为跨国企业统治世界的“代表”。

他们认为,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是经济全球化最鲜明的标志,它们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压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

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小国的渗透。

2.1.[a]恰当的措辞是()。

A.如履薄冰

B.身当矢石

C.首当其冲

D.祸从天降

2.2.[b]恰当的措辞是()。

A.本国

B.美国

C.原产国

D.所在国

2.3.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

2.4.文章中“它们”是指()。

A.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跨国企业

C.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

D.经济全球化

2.5.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麦当劳快餐代表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C.应全面看待跨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D.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霸权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

阅读下文,回答第以下题目: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译音为“克隆”。

现在,“克隆”的含义已不仅指无性繁殖,也包括“无性繁殖系”。

凡是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细胞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的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叫有性繁殖。

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一群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

克隆羊“多莉”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莫特等人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

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将它注入“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胸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

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莉”。

“多莉”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卵细胞中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细胞核。

这个结果证明:

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3.1.下列对“克隆”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植物通过无性繁殖而扩大繁衍后代

B.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

C.用人工的方法将生物胚胎融合而产生的后代

D.动植物“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的总称

3.2.对第三自然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多莉”是科学家利用两只羊的不同细胞核而“组装”成的克隆羊

B.“多莉”仍然是用母羊“护理”方法而生下的小绵羊,因而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克隆

C.克隆羊胚胎形成的过程与受精卵形成胚胎的过程是相同的

D.“多莉”是科学家利用试管受孕技术创造出来的小绵羊,因此被称为克隆羊

3.3.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体中的各种细胞在功能上实际是没有分别的

B.动物体中的某些细胞具有受精卵细胞的发育功能

C.动物体中特定的某些细胞与受精卵的功能相同

D.动物体细胞在执行特殊功能时与受精卵细胞具有同样的潜在能力

3.4.对文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正常情况下,动植物都是靠有性繁殖来繁衍后代的,克隆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对原有繁衍方式改造的结果

B.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在于,有性繁殖是受精细胞经过分裂而长成胚胎,无性繁殖是通过细胞核的分裂而长成胚胎

C.“多莉”是科学家用它父母的体细胞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组装”出的克隆体,因此克隆羊“多莉”没有亲生父母

D.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这种技术表明利用动物的体细胞也能发展成完整的生命个体

科学家创造出一台DNA计算机,并让它解决一些较复杂的运算问题,他们认为,这台寿命很短的计算机虽然不实用,但它正走出科幻世界,成为一种现实的DNA计算技术。

史密斯教授说:

“这是一种非自动化的计算机——就像算盘那样,但我们相信它可以像常规计算机一样实现自动化。

”常规计算机的技术正在迅速接近微型化的极限,科学家梦想对DNA及RNA的用于保存复杂生物信息的巨大储存能力加以利用。

尽管这一技术研究取得了成功,但在大多数试验中,DNA分子是悬浮在充满液体的试管中的。

史密斯小组把DNA分子的活动限制在固体表面上。

这使技术得到简化,尽管仍无法用它造出可像常规计算机那样解决复杂问题的大型DNA计算机。

经数年研究,史密斯小组造出了几台DNA计算机,每台都由100万亿个人工合成的NDA链状结构组成,研究人员对DNA链状结构进行编码,使之针对某个待解决问题能包含所有可能的答案。

这些结构能反复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人工帮助把这些DNA链栓到一块盖着薄薄的金片的玻璃上,然后反复地浸入不同的酶溶液中,使酶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剔除掉不当的答案。

每台“计算机”在数天时间里可以进行数项不同的计算。

美国自1994年起就有十来个研究小组从事分子计算研究。

杜克大学的教授说: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方法有多种,目前还不大清楚哪一种方法将脱颖而出。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劳拉的小组致力于开发利用RNA分子的计算潜力,她的小组最近改造了RNA链,使其能处理类似于下国际象棋时遇到的复杂问题。

她说,史密斯小组的化学计算机可以解决16种可能答案的问题,而普林斯顿的RNA计算机可以搜索到512种可能的答案。

4.1.对“DNA计算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DNA计算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技术

B.DNA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涉及生物学与化学领域

C.DNA计算技术是根据DNA对生物信息的加工储存原理设计的

D.DNA计算技术的研究正逐步深入,但目前尚未取得成功

4.2.

A.性能

B.结构

C.功能

D.发展前景

4.3.文中认为DNA计算机“是一种非自动化的计算机”,下列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每台都由大约100万亿个人工组成DNA链状结构进行编码

B.为解答某个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对DNA链状结构进行编码

C.需人工帮助把拴在玻璃片上的DNA链反复浸入不同的酶溶液中

D.每台DNA计算机在数天时间里可以进行数项不同的计算

4.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1994年史密斯小组从事分子计算的研究并制造出几台DNA自动计算机

B.常规计算机的技术接近微型化的极限,所以科学家们致力于DNA计算机的研究开发

C.DNA计算机正走出科幻时代,成为一种现实可行的计算机新技术

D.目前对RNA计算潜力的开发利用比DNA分子大,能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

据《星期日商报》报道,2月4日,英国航空航天部在对包括通讯卫星在内的一切通讯情报设施进行检测中,忽然发现军用卫星“天网”系统的一颗卫星不是拒绝接受信号,就是反应迟钝。

当天,英国航空航天部组织专家研讨,就在这时,忽然来了一封电子邮件,声称他们劫持了“天网”卫星!

电子邮件称,一个黑客团体已经控制了“天网”卫星。

他们是一群由电脑专家、密码专家和航空航天专家组成的团体。

他们并不想搞破坏活动,由于经费不足,目前急需资助。

他们成功地窃取了一颗“天网”卫星的资料,并对它进行遥控,切除了它和航天部的联系,改变卫星飞行的轨道。

英国政府如果要收回卫星的控制权,必须交出赎金,否则他们就要把这颗卫星变成废铁。

由于英官方并没有公开澄清此事,所以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

虽然有人强调“天网”系统是封闭的系统,不可能由Internet入侵,但事实上,控制卫星的微波是开放的,截获卫星信号,夺取卫星控制权并非天方夜谭。

一套信号发射系统只需要两只手提箱就可以装下,它们可以在任何地点被组装起来。

而不间断地截获卫星信号,许多大学里的卫星天线就可以做到。

所以单从技术上讲,“俘虏”卫星并非不可能。

“信息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预言”,人们都相信它的可能性,但没有人知道它来得究竟有多快。

据报道,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军曾经利用藏在打印机里的病毒破坏伊拉克的防空系统。

俄罗斯卫星专家伊万诺夫·塔里夫说:

现在争论“劫持卫星”事件的真实性已经没有意义,这条消息可以提醒各国政府,黑客已经开始对军事设施展开攻击。

5.1.前两段的综合要义是()。

A.英国航空航天部发现军用“天网”系统的一颗卫星不是拒收信号,就是反应迟钝

B.一个黑客团体已经控制了英国“天网”系统中的一颗卫星,并想将它变成废铁

C.一个黑客团体想获得赎取经费,已挟持了“天网”系统中的一颗卫星

D.英国政府如不交出赎金,“天网”系统中的一颗卫星将会变成废铁

5.2.文中提到“劫持卫星”,“劫持”的具体含义应是()。

A.使卫星拒收信号,或者是反应迟钝

B.一群电脑专家、密码专家和航空航天专家组成的团体,因急需经费资助而挟持了一颗“天网”卫星资料

C.窃取卫星资料,并对卫星进行遥控,切断它与航空航天部的联系,并改变卫星的飞行轨道

D.英国政府如果要收回卫星的控制权,必须要向黑客集团交出赎金

5.3.能“劫持”别国卫星,最主要的依据是()。

A.因为控制卫星的微波是开放的

B.一套卫星发射系统只需两只手提箱就可以装下,且便于组装

C.许多大学的卫星天线就可截取卫星信号

D.单从技术上讲,“俘虏”卫星并非不可能

5.4.末段中“现在争论劫持卫星事件的真实性已经没有意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A.卫星能被“劫持”是不可能的,争论这个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B.卫星已经被劫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再争论它是没有意义的

C.劫持卫星事件虽是真实的,但“劫持”它已没有实际意义了

D.争论“劫持卫星”有什么意义,这种争论是不真实的,是新闻媒体“炒”起来的

1.1.答案:

B

解析:

A、D项明显不正确,然后根据语境判断,①处填入“实现”一词比“成功”一词更恰当,符合用语习惯。

1.2.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人造金属”实际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属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

C项错误,“人造金属”的导电传热性和金属光泽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

D项错误,原文说“人造金属”只是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排除D。

由“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1.3.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原文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排除A。

B项错误,原文说的是“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而不是已经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排除B。

D项错误,由原文“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可知,“人造金属”不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排除D。

由“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

1.4.答案:

A

解析:

>B项错误,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属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属却随着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而未将二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做比较,排除B。

C项表述片面,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导电性增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外围“自由”电子释放并不再越来越多时,导电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

D项错误,原文提及超导尝试要求是“常温下”,而不是“常温以下”,排除D。

>

1.5.答案:

C

解析:

>由“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属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属,排除A。

原文谈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而未提及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排除B。

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导电性,故C项正确。

从原文中不能推断出D项内容。

>

2.1.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和填空。

文章讲的是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多家麦当劳快餐厅被打砸,可见空格处缺少的成语是与“攻击”“损失”有关,“首当其冲”是指首先遭受攻击,符合语境,C正确。

“如履薄冰”是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明显不符文意,A不选;“身当矢石”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多用于形容人,不符语境,B不选;“祸从天降”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

文章中麦当劳餐厅被砸是因为反西方抗议,不是“意外”,所以不符语境,D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根据文章“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中的转折词“但”可知后面跟前文构成反对关系,所以可知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

虽然牌子是美国的,但原料却不一定是美国的。

明显排除BC。

A项“本国”本身有歧义,可以指原产国美国,也可以指所在国,所以不选。

通过阅读可知,麦当劳的餐厅存在马其顿、热那亚多等多个国家城市,所以用的原料应当是“所在国的原料”,D项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阅读全文可知,“其实”和“实际上”这两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只是说了经济全球化会带来一些好处,并没有说经济全球化没有弊端,A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当选。

“但反美人士认为……而反全球化者……他们认为……”这两句表明了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分析可知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一个反对美国的经济霸权,一个反对跨国企业统治世界,所以可以推断BCD正确,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词句理解题,考查代词指代。

定位原文,“它们”出现在倒数第二句话,根据就近原则可知,“它们”指的就是前句所说的汉堡包和可口可乐,是汉堡包和可口可乐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下千篇一律的口味,而不是美国的经济霸权、跨国企业或经济全球化。

所以C项表述正确,AB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句为主旨句,作者通过介绍麦当劳餐厅的遭遇是为了说明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小国的渗透这一现象应得到警惕,B项正确,当选。

A项仅是反美人士的观点,C项是仅反全球化者的观点,D项“世界反美”属于无中生有,主观臆断,材料并没有提到这些。

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C

解析:

A、B、D项可以第一自然段中得出,C项文中并未提及,故正确答案为C。

3.2.答案:

C

解析:

A不正确,“多莉”仍用的是一只羊的体细胞核。

D不正确,试管受孕仍然是精卵结合,不是“换核卵”技术。

C正确,虽然“换核卵”与“受精卵”本身不同,但它们形成胚胎的过程一样。

3.3.答案:

C

解析:

A、B明显不正确,D项是对原文的曲解,将定语换成谓语用,导致意思错误。

3.4.答案:

C

解析:

A错误,不仅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也是动植物的繁衍方式。

B错,无性繁殖是通过细胞的分裂而不是通过细胞核的分裂来繁殖,也不形成胚胎。

D中震惊的原因在于卵细胞中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

4.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定位材料,由“尽管这一技术研究取得了成功”一句可知,D项中“>但目前尚未取得成功”与原文不符,故D项正确。

由“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方法有多种,目前还不大清楚哪一种方法将脱颖而出。

”可知,A项符合原文;由“DNA”“RNA”‘酶溶液’等词可知,>DNA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涉及生物学与化学领域,B项符合原文;由“科学家梦想对DNA及RNA的用于保存复杂生物信息的巨大储存能力加以利用。

>”可知,C项符合原文。

>故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这使技术得到简化,尽管仍无法用它造出可像常规计算机那样解决复杂问题的大型DNA计算机”可知,常规计算机也可解决复杂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原文“但需要人工帮助把这些DNA链拴到一块盖着薄薄的金片的玻璃上,然后反复地浸入不同的酶溶液中,使酶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剔除掉不当的答案。

”可知,DNA计算机为“非自动化的计算机”,故C项正确。

A、B、D项为DNA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与计算效果,不能为“半自动化”提供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经数年研究,史密斯小组造出了几台DNA计算机”和“美国自1994年起就有十来个研究小组从事分子计算研究”并无直接关系,无法推出史密斯小组何时造出计算机,A项将两处杂糅在一起,表述错误。

B、C、D项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5.1.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前两段的主要内容是英国的“天网”卫星被劫持,黑客声称要政府用赎金来换取控制权。

其中的要点包括“劫持”和“赎金”。

A项只概括了“天网”卫星的反应情况,是一个非常初级的信息,不具有概括性;B项中“想将它变成废铁”只是黑客用来威胁的话语,他们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取赎金,所以B项错误;D项只表述了黑客所威胁的后果,而没有表述文段中关于“赎金”的关键信息,所以也不对;C项的表述概括了前两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并且包含了所有关键点,全面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劫持”简单来说就是黑客窃取信息掌握了“天网”卫星的控制权,C项所表述的内容即掌握这种控制权的各种表现;A项讲的是卫星被劫持后英国方面对此的发现;B项只是叙述了劫持的事实,而没有具体阐述“劫持”的具体含义;D项是黑客劫持卫星后开出的赎买条件,而不是其含义。

故正确答案为C。

5.3.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中原句“但事实上,控制卫星的微波是开放的,截获卫星信号,夺取卫星控制权并非天方夜谭”可知,夺取卫星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微波是开放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B、C、D三项中所表述的内容都只是在劫持卫星时的细节性技术问题中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主要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