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572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docx

1010高一生物月考试综合试题

高一生物12月考试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一卷

一、单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蓝藻、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    

D.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

3.以下四种元素中,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氢B.氧C.碳D.氮

4.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了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5.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g/mL的CuSO4溶液

B.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C.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g/mL的NaOH溶液

D.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液

6.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7.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

A.糖原 B.淀粉C.乳糖D.麦芽糖

8.人体的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虽然相近,但形态却不相似。

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现出坚韧的状态;血液的含水量约为82%却为流动的液体状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A.心肌内多是自由水     B.血液中多是结合水

C.心肌内多是结合水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9.人体体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系统(如H2CO2和HCO3-、HPO42-和H2PO4-等),它们既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又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这说明无机盐

A.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能够维持生物体体液的酸碱平衡

C.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10.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具有98个肽键。

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接近

   A.11036B.12288C.12544D.12800

11.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正确是

A.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

12.在草履虫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中心体

C.高尔基体和中心体D.内质网和核糖体

13.在人体的表皮细胞中可以找到,而在蚕豆叶表皮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B.高尔基体C.叶绿体D.内质网

14.在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时,要除去细胞壁,最好应选择

A.淀粉酶和果胶酶B.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D.盐酸

1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D.胞吞、主动运输

16.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

A.紧紧靠在一起B.充满细胞液

C.充满蔗糖溶液D.充满清水

17.有氧呼吸全过程的3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A.ATP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D.乳酸和ATP

18.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

A.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19.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注:

V为反应速度,t为反应温度)

 

20.下列有关细胞膜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

C.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 D.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侧表面都有亲水性

21.右图为4种不同的酶(分别以a、b、c、d表示)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变化的曲线。

在37℃时酶活性最高的是

A.aB.bC.cD.d

22.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是具有高效性

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23.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

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参加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2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中,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彻底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25.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

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1:

2B.2:

1C.3:

1D.1:

3

二、填空及分析简答题:

(总共50分)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A表示,D表示。

(写出基团的中文名称)

  

(2)由氨基酸分子形成该化合物的反应叫做。

  (3)图中表示R基团的字母是,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4)该化合物是由种氨基酸组成的。

2、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5分)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膜的混杂。

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

蛋白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两倍。

(1)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质主要是___________,它构成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

(4)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辅在空气—水界面上的,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___组成。

3、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下图中1、2、3、4、5、6、7部位。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1]、[4]分别代表的结构是:

、。

(注:

[1]指向的是小黑点,[2]指向的是小黑点附着的场所)

(2)图中[7]的化学本质是。

(3)[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要的大量能量是由

[]供给的。

(1分)

(4)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

(5)此图说明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关系特点是:

(6)据统计,1mL的肝细胞中含有的内质网的总面积达11m2,相当于细胞膜面积的30-40倍,这种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关系?

(7)[7]排出到细胞外的方式叫。

这一功能主要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8)与[6]的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5.为验证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共4分)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都在37℃恒温?

(1分)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1分)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1分)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分)

6、下列A、B、C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的水浴锅中,20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情况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7、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共8分)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1分)

(3)在微生物体内丙酮酸可以转为α-酮戊二酸,该酸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谷氨酸,当谷氨酸增多并与酶结合时,可导致谷氨酸合成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4)水稻长期被水淹后,根会变黑腐烂,其原因是:

(1分)

(5)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影响。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__________的产物;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8、(5分)请根据下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

1瓶10%的蔗糖溶液、1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的烧杯1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1个、刻度玻璃管1支、细线1根、支架1个。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江西财大附中12月考试高一生物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B

B

A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C

A

C

A

B

D

B

21

22

23

24

25

D

C

C

D

D

二、填空及分析简答题:

(总共50分)

1.(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A表示氨基,D表示羧基。

  

(2)脱水缩合反应。

  (3)B、C、G,E、F。

(4)两种氨基酸组成的。

2、

(1)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

(2)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渗透吸水而胀破

(3)磷脂基本支架(4)两层磷脂分子

3、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C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3)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4、(每空1分,共10分)`

(1)核糖体、高尔基体。

(2)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8]线粒体。

(1分)(4)共同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5)关系特点是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6)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增大核糖体的附着面积,增大物质合成与加工的场所

(7)胞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糖蛋白

5.(共8分)

(1)(2分):

1、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反应,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2)(2分):

此时淀粉被完全分解,加碘后呈现出碘液的颜色。

(3)(2分):

加大唾液的稀释倍数。

(4)(2分):

1、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在6.2到7.4之间。

2、pH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5、(共5分)

(1)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抑制

(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pH升高,酶活性下降(4)速度加快不反应

6.(共13分

(1)①②④。

(2分)(2粮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

(2分)

(3)由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2分)

(4)水稻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引起中毒。

(2分)

(5)无氧呼吸的产物;氧含量增多,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氧气含量增加,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加强(各1分);____B点___。

(2分)

8、

(1)实验步骤:

①将一瓶溶液倒入烧杯中

②将另一瓶溶液装满透析袋,并将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的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

③将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在支架上,记录刻度玻璃管液面刻度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

(2)结果分析:

如果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是10%的蔗糖溶液;反之,可推知透析袋中的溶液是1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中30%的蔗糖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