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481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docx

丽水泰河支教内容

丽水泰河4月支教内容

■关于论语选读的复习

一、4年题型回顾

年度

材料

题1

题2

0901

《诲人不倦》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子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

答案:

举一反三

考点:

基于理解的记忆

题型:

概括成语。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分)

答案:

教学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考点:

理解对话、联系教育评析

题型:

评析简答题

0902

《知其不可而为之》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桀溺)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1分)

答案:

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考点:

基于理解的判断

题型:

填空式解答

你赞成谁的观点?

为什么?

(3分)

答案:

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人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考点:

标明观点、申述理由

题型:

理由陈述题

1001

《君子之风》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答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考点:

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题型:

填空题

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答案: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解释)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共同点概括本质性的东西)

考点:

比较概括

题型:

简答

1002

《高山仰止》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

(1分)

答案:

升(登)堂入室

考点:

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题型:

概括填空

(2)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

(3分)

答案:

①共同特点:

每则文字中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有抑有扬。

比较概括②教育特色:

针对性。

(答"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亦可)③评析:

略。

每点一分。

考点:

理解、概括、评析

题型:

简答题

1101

《为政以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

使。

③不计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

答案: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考点:

理解基础上的概括

题型:

概括填空

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答案: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解释)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

(看法,判断)

考点:

理解、比较评析

题型:

简答

1102

《为政以德》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

(1分)

答案: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考点:

理解基础上的指认选择

题型:

填空

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分)

答案:

以民为本的思想。

  施行“彻”制,减轻赋税。

考点:

理解、概括

题型:

简答题

1201

《仁者爱人》

《论语乡党》:

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这段文字,根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为

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

问马。

分别指出上面两种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答案:

重人轻马,先人后马

考点:

理解、概括

题型:

简答

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标点的看法(3分)

答案: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本意。

因为孔子的人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考点:

理解和评价判断

题型:

简答

1202

仁者爱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

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1分)

答案:

爱人

考点:

比较归纳

题型:

简答

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4分)

答案:

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尊尊”“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

  

考点:

比较分析

题型:

简答

二、13年复习建议

(一)关于材料

1、取材的方式出现3种:

⑴两则均取自10篇课文中的一篇;

⑵一则取自10篇课文中的一篇,另一则取自课外文段;

⑶通过课外语段,考课内语段。

熟悉10篇课文为要务!

2、尚未考到的课文:

中庸之道、沂水春风、周而不比、克己复礼,要重点复习!

要注意一题3材。

(二)关于题型

1、一分为二已成定局。

第1题考点:

记忆、理解、概括、归纳。

题型:

填空、默写、简答形式。

难度:

字数有限;答案简明,有规定性,易得分;

分值:

1至2分。

第2题考点:

比较、联系、概括、阐释、评价;

题型:

简答题,要比较和联系作答;

难度:

综合性较强,思想理解准确,答案语言无规定性,言之成理。

分值:

2至4分。

2、重点考查:

解释原因、谈谈理解、阐发道理、评价思想、概括异同,尤其是要重视站在现代的、客观的、辩证的立场上评价(尚未要求)。

(三)关于能力层级:

1、考文意的翻译;

2、考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3、考能否运用比较和联系的思维方法来概括、归纳、分析和评价;

(四)关于复习重点:

1、重点文段的翻译,尤其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要背诵的章节。

2、10篇课文基本思想的梳理,以及古代相关人物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发展要求。

课文

核心概念

内涵要素

重点、难点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2.1、2.3德行。

13.9、16.1教化、12.7、1.5诚信、仁爱、平和、秩序、12.9、2.20重民、13.6端正等

已考:

德与法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12.1、3.3克己,仁和礼的关系;3.14和7.5礼和崇古;3.1和6.2礼乐和秩序;16.2道和礼乐;13,3礼和名分、正名;12.11礼和等级;1.2和2.8礼和孝悌、17.21礼和报恩

未考:

礼和仁、礼和孝、孔子礼乐观和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关系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与为政者的关系:

不合时宜,逆势而行。

正直、虔诚的卫道士。

孔子与隐士的关系:

知难而进的智慧,了解社会的明智,坚定的原则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的担当情怀,力求用世的人生态度

已考:

发展要求二条儒家入世和隐士出世

未考:

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1.6仁者以修身为要务;4.15仁爱的核心是忠恕;6.30实践仁爱的途径(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5.26仁者爱人;10.17仁爱是有级差的;15.42和9.10和7.27仁爱需关怀、怜悯和尊重生命;14.17仁爱是大爱,非狭隘的爱。

已考:

发展要求一条理解孔子的仁爱观

未考: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无欲,勿施于人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7.6道德、仁艺;15.18道义,礼仪、谦逊、诚信;15.9节操、7.19上进、14.28和6.23仁德、智慧、刚勇;8.7坚毅;12.8文质。

15.9不贪生怕死,4.9不贪锦衣玉食,17.15不患得患失,6.11不贪财,不忧贫。

已考:

君子小人的利义观

未考:

孔子、韩非子、董仲舒的义利观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

与人相处之道。

2.10、4.7如何识察人?

15.15、14.34如何对待别人?

15.17、16.4如何交际交友?

未考:

教材附录儒家的交往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

17.2、17.3、5.9对学生的认识理解;15.39、16.13有教无类的公正的教育价值观;7.34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11.3各擅所长的教育成果;7.8启发诱导的教育艺术;1.15、3。

8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5.9、1.15、3.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育要求;11.22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17.19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取向;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教育特色。

未考:

教学建议中的3个问题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5.22、11.13评价学生,主观感情不是客观,高兴中带有隐忧;7.11、11.15、5.7、6.28孔子与子路的关系;11.10、6.10孔子与颜渊伯牛的关系;9.11、19.23、19.24孔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6.28、17.4生动的活着的教育家与子路、子游的对话。

已考:

孔子与子路的关系

未考:

颜渊和子贡对于孔子的评价

沂水春风

沂水春风

深刻丰富的儒家教育哲学:

⑴孔子的话多还是学生的话多?

(学为主体、师为主导)⑵开始孔子的话是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⑶对学生的评价为什么有不同?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⑷为什么不详细地评价学生?

(含蓄委婉,点到为止)⑸从对话中看出怎样的师生关系?

(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人皆有志的儒家入世情怀

世界大同的儒家政治理想

未考:

为什么“吾与点也”?

曾皙的选择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曾皙的描述是儒家的社会图景;曾皙的志向扣动了孔子深藏于灵魂深处的情感。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11.16、4.10、叩其两端,中道行事;13.12稳妥稳健,合情合理;1.12以礼为用,以和为贵;13.23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未考:

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3、重点练习如何做评析

例子:

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标点的看法(3分)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于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

(看法)因为孔子的仁爱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理由)

孔子的仁爱观是有差别的爱,是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

(理由)我认为后一种句读不对,与孔子的思想相违背。

(结论)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解释)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共同点概括本质性的东西)

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解释)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

(看法,判断)

答案模式:

观点加上理由解释、例子证明。

观点可以是看法、判断、结论。

理由解释可以先是翻译式的陈述,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

例子可以是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例子。

■宁波复习会的资讯

1、象山中学张海霞(县优质课一等奖):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如何让高三课堂动起来

一、心动:

一言一行总关情

1面谈交流化烦忧

亲其师则近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动起来的一个前提。

高三的战场上,我们怎么样的情感投资都是不为过的。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手势都可以帮助学生,眼中有人,心中有情,一言一行总关情。

2随笔写作悟感动

高三的随笔写作,我对它们的要求不同于高一、高二的自由写作,而是要求两个主题词:

感动和快乐。

感动,让他们去发现身边的动情之事,快乐是让他们不要放大高三的所谓的痛苦。

每周写一次随笔,每两周我会抽一节课时间和学生共同分享他们的随笔写作,让他们从同学的文章中感受生活,体悟爱。

3家校互动增情感

我有一个坚持,一个主动:

坚持报喜少报忧;主动给家长打电话。

主动给家长打电话,主要是在学生有进步的时候,让家长分享这种进步的喜悦,也让学生有这种继续进步的压力和期待。

比如有个学生在平时的名言名句默写老丢分,抓了他很多次但起效不大。

在一次月考中,这孩子的默写是满分,我马上给家长打电话,报告这孩子在默写上的进步,更关键是让老师看到了他的努力和争取。

这之后,这同学的语文还真的就上来了。

主动给学生打电话:

主要是在寒暑假的时候(高三了,倒是学生电话比较多)关心了解一下学生的一些情况,是一种更轻松的情感的交流。

二、激动:

让学生对课堂有期待

1导入环节,以新促动

高三的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内的知识,也要两耳闻窗外事。

以时事导入课堂就好比一股活水注入课堂,活力无限。

以当下流行的时尚导入八卦一下也未尝不可。

在讲诗歌鉴赏复习的时候,我就以周杰伦唱的歌词导入,比如《烟花易冷》《东风破》等,让学生体会诗风余韵。

在讲字词注音的时候,给他们讲“央视《我要上春晚》,董卿把‘提供’说成‘提共’,把‘符合’说成‘府合,把‘气氛’说成‘气愤’”并在网上找来一段关于于丹等名人读错音的视频,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读音的兴趣。

有时下午的课,喜欢放一张几米的漫画,然后让学生配上相应的句子,再来读读作者的原句,既让学生动笔又励志,何乐不为。

2课前互动,以得促动

我认为高三的课前互动尤为重要。

高三,我尤其重视背诵和理解名家名言。

学生按学号在前一天将名家名言(学生自己找的经典的大家的语录)抄在黑板上,每天两句,其他学生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天语文课上或抽背或仿句或以该句为论点联想事例或启迪人生哲思。

3教学方式上,以变促动

教无定法,只要是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成为活动的、流动的过程都可以尝试。

比如字音字形教学上,听说读写外带编故事:

上课变着花样读;听写,易错、易混淆、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小组出卷考一考,各出奇招记字形赛一赛。

比如学生在出招记字形上有激趣记:

“家具是东西不是人(没有单人旁),有人谋划方能万事俱备(有单人旁)。

”对联记:

“门可罗雀喝雀巢咖啡,两只麻雀无处可逃;鸠占鹊巢想声名鹊起,双喜临门好不热闹。

”故事记:

“一只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抓住一个正在研究语言文字的间谍,嘴里喋喋不休只到吐出一滩血;又撞到一个被竹片通牒的罪犯,正坐在石头上看影碟。

”这样的课堂往往能听到学生久违的笑声。

成语运用和词语辨析多用造句法,联系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时事新闻,比如“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塔利班制造了这起骇人听闻的砍头行动,并且进行现场直播,这绝非耸人听闻。

主观题多用比较分析法。

在这之中,讨论式教学法是用的最多的。

在课前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特别是有的阅读理解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通过热烈的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可使答案渐趋明朗化,也使同学阅读理解、评价、质疑思辨和审题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刚刚结束的十校联考第5题,概括苏格拉底这段话的哲理:

苏格拉底:

“人要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啊!

”因为题目相对还是比较清晰,我就把它定位成材料作文审题,并且和前段时间所讲的“弯腰侧身过小门”这个材料作文联系,比较“最是那一低头的智慧”与“弯腰的智慧”的区别。

2、柔石中学应晓静(省教学能力一等奖):

议论文写作复习的三个维度:

时代性、文化味、思想性

一、分清自己的提升目标

从教师层面,我们给自己的班级先捋下分数分布情况,了解学生作文成绩情况,对症下药。

50分以上——

40分以上——

36分以下——

就目前而言,最关键的恐怕是要补这36分以下的缺口,消灭不及格,稳住42,多上几个50分。

我试着从三个维度上下点功夫。

二、从三个维度引领与提升

(一)给学生一个思想的基座——思想立则文立

帮助学生从教材中梳理出两条线:

一条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一条是西方文明精华。

懂得这两条线,一是能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去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曲直;二是最大程度上理解古往今来的人们言行背后的支撑点。

(1)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儒家、道家两大源流

(2)外国文明思想——民主、平等、自由、人道、博爱、科学

(3)真、善、美

(二)时代性——活在当下,写在当下

每班有一份报纸,给学生印发点如《南方周末》《青年时报》《宁波晚报》《杂文报》上的时评,在课堂引入一周新闻要点,一周评论。

让学生写一百字的短评。

如怎样看香港禁购奶粉令?

2012十大网络语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如何看“沙逼北京,猪投上海?

”“你怎么看江南STYLE的大火?

”“你眼中的2012十大新闻事件?

评选依据?

”“表叔”知多少?

(三)文学性——提升语言的文学品味

三、具体操作方法

(1)宗旨:

做一切题目都是在练作文。

不孤立地去大练作文,一没时间写,二没精力改。

(2)“挖空心思”,以点带面法。

把整体分成局部来加以训练,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认知,练结尾、练开头、练取题、练结构是骗骗改卷老师的,让学生能挤超40分,稳定江山。

而最简单的方法是“挖空心思”,填空法,把原文的头,尾,中心句,题目,过度句,经典句挖空,让他们填,既做了阅读,又练了作文。

再综合起来精写几篇,精改几篇。

(3)滚雪球似地积累。

我们语文组有一个自编的《悦读》,每周两份资料,集合全组语文老师之力,搜集好文好例。

可能有点用。

3、奉化中学浦晖关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两个基本点

1.抓住教材(基础)

高三第二学期利用早晚自修课,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两篇课内文言文的翻译工作,每周五通过检测形式对学生的翻译作业进行监督检查,每篇选择三个重要句子要求翻译,通过PPT打出原文,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翻译后让学生互换批改。

再次通过PPT显示译文,教师提点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每周两篇古文,共检测6个句子,每个句子4分,共24分,总分少于20分的属于不过关。

对未过关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辅导。

我总共筛选出19篇课内古文,去掉了诗、词、赋等讲究韵律的篇目。

大概花10周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

第一周:

1.《劝学》2.《师说》

第二周:

3.《始得西山宴游记》4.《六国论》

第三周:

5.《指南录后序》6.《五人墓碑记》

第四周:

7.《烛之武退秦师》8.《谏太宗十思疏》

第五周:

9.《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0.《鸿门宴》

第六周:

11.《季氏将伐颛臾》12.《寡人之于国也》

第七周:

1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4.《陈情表》

第八周:

15.《项脊轩志》16.《报任安书》

第九周:

17.《渔父》18.《兰亭集序》

第十周:

19.《逍遥游》

2.培养兴趣

(1)利用寒暑假,建议学生阅读《东周列国志》、《白话史记》等有文言文语境的非文言文著作,培养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如读小说一般的阅读体验中接近那些性格各异的历史人物。

(2)偶尔尝试把文言文阅读与文言文写作结合起来,连续学习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家的几篇代表性散文,让学生模仿其语言风格写一段文言文,或是让学生把文言散文改写成绝句、律诗。

二、一条原则

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觉得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做法上主要体现在:

(1)抓住课内文言文的学习,然后延伸到课外文言文材料的学习;

(2)在文后练习题的设置上,不要过早与高考接轨,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主要任务,以翻译为主。

到高三的时候再针对高考的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进行集中训练,加强应试能力。

4、鄞州中学颜军岳研究题目研究答案:

寻觅高考文言翻译的津梁

5、慈溪中学欧阳凯:

高考作文的备考管理

1、重视考场作文的示例与升格,建立优秀作文的感性标准;

2、组织开展作文的交流与互评,培养应试作文的三大意识;

3、进行考场写作的分解训练,确保学生应考的速度与心态;

4、组织日常的小练笔小辩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欲望;

5、引导学生开拓阅读的视野,促进学生考场作文气象更新。

6、余姚中学潘昭娣与“管理”同行:

高三“散文阅读”有效复习的一点探究

1、复习太重技巧讲解,导致散文支离破碎,文“心”消亡,学生之“心”自然缺席。

散文是用来表个性、抒情感、绘心态的艺术短文,是作者体验生命历程的产物,它最能撞击读者心灵,引发读者心灵震颤,如今却被高考压得变了形,被学生避之如猛兽。

2、高考压力造成学生的“功利性阅读”,学生情感难以代入,阅读时易游离在文章之外。

3、课堂外老师对学生散文阅读练习的管理监督较少,反馈也不及时。

4、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欠缺。

5、这一专题的榜样力量不足。

自己找文自己出题自己答题,并在组内相互考查、切磋,有的还借考查其他学生,试练“身手”,不知不觉扩大小组的影响。

在六位组员的带动下,组里成员慢慢增加到12名。

我们这个小团体愈发热闹起来,其他同学看到了我们这边的风景,也主动探过头来观望,甚至要求加入,我统筹规划全局,管理大方向,其他方面都交给学生来完成。

7、镇海中学高培圣学习困惑点与复习突破口

1.化难为易,攻坚克难

文言文虚词复习中的难点

(1)“以”有介词和连词之分,如何区分?

(从语法上去突破,化难为易,寻找谓语动词的主语)

(2)“以”如何区分“用、拿”和“把”(“把”有提宾作用,举个例子说“把衣服洗洗”可以说成“洗洗衣服”)

(3)疑问:

曰字前面什么时候该断开?

(从学生的疑问中寻找突破口,主语后面跟着一个动宾形式,如:

门下意张仪/曰)

2.有的放矢,追本溯源

例如:

08年-12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写人叙事类为主”,既然如此就关注核心词“叙述”,叙述内容、叙述视角(人称)、叙述场景、叙述形象、叙述结构、叙述语言、叙述技巧、叙述情感(主旨)。

3.去繁就简,纲举目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