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30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学思堂教育语文学科辅导讲义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班主任

上课日期

时间段

年级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知识详解

九(上)文言文练习

一.《陈涉世家》

1.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B.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C.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D.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A.今亡亦死          古义:

逃亡。

  今义:

死亡。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

暗地。

  今义:

空隙或中间。

C.卒中往往语。

古义:

到处。

 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D.等死,死国可乎古义:

同样今义:

等待

E.比至陈古义:

等到今义:

比较

F.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

集会、商量;今义:

掌管财务的人员称谓。

3.词类活用

A.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以……为苦”,即“认为……苦”的意思。

B.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用眼睛注视。

C.忿恚尉。

  (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忿恚”的意思。

D.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E.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F.夜篝火(“篝”,笼,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4.一词多义:

会会天大雨:

适逢将项燕为楚将:

将领

与皆来会计事:

集会上使外将兵:

率领

次皆次当行:

编次

之次所旁丛祠中: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

书乃丹书帛:

写乃陈胜、吴广乃谋曰:

于是、就

得鱼腹中书:

字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佣者笑而应曰:

答应故广故数言欲王:

故意

杀之以应陈涉:

响应扶苏以数谏故:

缘故

令乃令符离人葛婴:

派数以数谏故:

屡次

陈守令皆不在:

县令卒数万人:

道道不通:

道路为为屯长:

担任

伐无道:

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为天下唱:

向、充当

之辍耕之垄上:

动词,去为坛而盟:

怅恨久之:

音节助词,不译项燕为楚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结构助词,的士卒多为佣者:

替、给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2)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3)“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

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

燕雀: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

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苟富贵,无相忘。

(4)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桃花源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豁然(huò)⑵俨然(yǎn)⑶垂髫(tiáo)⑷阡陌(qiānmò)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诧异⑵欲穷其林:

⑶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⑷才通人:

⑸俨然:

整齐的样子⑹桑竹之属:

类⑺悉如外人:

⑻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⑼咸来问讯:

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详细⑾皆叹惋:

感叹、惋惜

⑿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⒀此中人语云:

告诉⒁诣太守:

拜见

⒂寻向所志:

标记⒃欣然规往:

计划,打算

⒄寻病终:

不久⒅后遂无问津者:

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3.下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词古义今义

交通交错相通指运输业等

妻子妻子和儿女指妻子一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4.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得、无人问津

5.将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①(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中人)便要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村中人)皆出酒食。

(渔人)停数日,(渔人)辞去。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7)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③余将告于莅事者(向,介词)④吾祖死于是(在,介词)

6.写出“以”字的意义。

①可以已大风(用)   ②今以蒋氏观之(凭)

③以捕蛇独存(因)   ④以啮人无御之者(如果)

⑤太医以王命聚之(用) ⑥以尽吾齿(来,用来)

7.写出“其”字意义和用法。

①当其租入(他,指捕蛇者) ②视其缶(代词,那)

③今其室(代词,那) ④其真不知马也(难道,大概)

⑤专其利(代词,这种) ⑥竭其庐之入(代词,他们)

8.写出“焉”字意义和用法。

①时而献焉(代蛇) ②虽鸡狗不得宁焉(啊,语助词)

③争奔走焉(代捕蛇之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写的这篇文章)

9.译句。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忧(乡间)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啊。

③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哪里像我的乡邻天天有这样冒着死亡威胁的事!

④苛政猛于虎也。

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谁知道搜括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三.《与朱元思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泠泠作响(líng)嘤嘤成韵(yīng)

千转不穷(zhuàn)鸢飞戾天者(yuān)(lì)经纶世务(lún)

2.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蝉则千转不穷。

(尽,完)欲穷其林。

(走完)

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果如鹤唳云端。

(叫)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2)猛浪若奔奔跑的马 

(3)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4)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

四.《捕蛇者说》

1.解释加点部分字词。

①貌若甚戚者(好像)若毒之乎(你)

②安敢毒耶(怨恨) 孰知赋敛之毒(毒害)

③哀而生之乎(语助词,吗)叫嚣乎东西(介词,在)

④则已后矣(已经)  可以已大风(止,治愈)

⑤呼嘘毒疠(呼吸)  号呼而转徙(呼叫)

⑥触草木,尽死(全部) 以尽吾齿(过完)

⑦谨食之(喂养)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食)

⑧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乡邻之生日蹙(生活)

2.指出加点词用法。

①哀而生之乎(代词,指我)殚其地之出(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向吾不为斯役(做,干,动词)其印为子群从所得(被,介词)

③汪然出涕曰(……的样子,词尾)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而)

④吾父死于是(在这件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表承接的连词)

3.指出加点词在文中词性的变化。

①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名词作状语)②竭其庐之入(动作名,收入的粮食等)

③殚其地之出(动作名,生产的粮食)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动作名,种的粮食等)

⑤岁赋其二(名词作动词,征收)⑥腊之以为饵(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

4.写出下列“而”字用法。

①黑质而白章(并连,不译)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顺连,不译)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并且,递连)④吾恂恂而起(修饰连词)

⑤而吾蛇尚存(假设连词)⑥而吾以捕蛇独存(然而,转连)

⑦人不知而不愠(却,转连)⑧面山而居(表修饰连词)

5.写出下列“于”字的意义或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比,比较介词)②积于今六十岁矣(到,介词)

五.《岳阳楼记》

1.注音:

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

2.写出下列多义词在各句中的意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言和而色夷(温和)

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

一碧万顷

(一)长烟一空(全)

⑹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

⑼开:

连月不开(放晴) 开我东阁门(打开)

3.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4.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古义:

景象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微斯人古义:

没有今义:

细小

6.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

⑸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7.流传至今的成语:

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百废具兴。

8.解释:

增其旧制(规模)横无际涯(边)朝晖夕阴(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山岳潜形(隐没)薄暮冥冥(迫近)春和景明(日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品德)把酒临风(持、执)

9.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

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重点词:

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

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

(重点词:

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

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重点词:

景,日光。

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重点词:

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重点词: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重点词:

求,探求。

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重点词:

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译:

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译:

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10.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六.《醉翁亭记》

㈠字音:

环滁(chú) 琅玡(lángyá) 林壑(lè) 辄醉(zhé)穴暝(míng) 

伛偻(yǔlǚ)酒冽(liè)山肴(yáo)野蔌(sù)觥筹(gōng)阴翳(yì)

㈡根据注释,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绕,包围)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秀丽)

3.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4.名之者谁(给……命名)

5.饮少辄醉(就)6.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8.云归而岩穴暝(聚集)

9.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跟从)10.吾谁与归(归依)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香花)(开)(繁荣滋长)

12.休于树(在)13.宴酣之乐(尽兴的喝酒)

14.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15.弈者胜(下棋)

16.觥筹交错(酒杯)(酒筹)17.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于)

18.树林阴翳(遮盖)19.太守谓谁(是)

㈢句子翻译: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座亭子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

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㈣文中现在还在用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觥筹交错

㈤文章的名句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

日出而林霏开

②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云归而岩穴暝

③写春景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

④写夏景的句子是:

佳木秀而繁阴

⑤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⑥写冬景的句子是:

水落而石出者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⑧“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⑨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真题在线

陈涉世家

一、根据汉字写拼音:

阳夏()辍耕()怅恨()嗟乎()鸿鹄()闾左()

谪戍()()罾()烹食()间令()篝()

忿恚()()笞()袒右()蕲()徇()铚()酂()柘()谯()弗()胜社稷()长吏()

二、解释加点词词义

1.度已失期___________2.楚人怜之_____________3.卒中往往语___________

4.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__5.天下苦秦久矣___________6.置人所罾鱼腹中__________7.尉果笞广____________8.失期,法皆斩_____________

9.乃丹书帛曰__________10.狐鸣呼曰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虚词虚词用法:

“之”:

1、辍耕之垄上()“而”:

1、佣者笑而应曰()

2、怅恨久之()2、夺而杀尉()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楚人怜之()4、收而攻蕲()

5、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1.乃入据陈:

()2.乃行卜:

()3.乃公子扶苏:

()

四、解释古今异义:

1、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

古义:

今义: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往往:

古义:

今义: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

古义:

今义: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亡:

古义:

今义: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

古义:

今义:

4.与“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是()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固以怪之矣

C.祭以尉首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填空:

(1)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等人绝不只是逞匹夫之勇,陈胜等人对朝廷、庶民的情形、庶卒的心理都有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他采用了哪些正确的策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概括)四字短语。

(5)本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然()

(2)俨然()(3)阡陌()()

(4)问津()(5)邑人()(6)诣太守()

(7)垂髫()(8)发髻()(9)两鬓()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来问讯B.便yāo()还家

C.yuán()溪行D、xún()病终

E.欣然ɡuī()往F.后suì()无问津者

3.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古义今义

B.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

C.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D.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

E.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F.芳草鲜美古义今义4.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

文章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欲穷其林。

()

(2)便扶向路。

()(3)此中人语云()(4)处处志之()(5)芳草鲜美()(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6.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ɡ)

  C.嘤嘤成韵(yīnɡ)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二)[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加点的字。

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泠泠作响()经纶世务者()

11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

写水是按(顺序)写的。

乙文则是按顺序来写的。

12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13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

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

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

14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