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163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docx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划分依据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类型

类型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特征

高出生率

高出生率

高出生率

低出生率

高死亡率

较高的死亡率

低死亡率

低死亡率

很低的自然增长率

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自然增长率

很低的自然增长率

分布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非洲的布须曼人)

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津巴布韦,多米尼亚)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发达国家(德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

注:

人口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发达国家: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德国,匈牙利多年为负增长)

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0.8%

中国、韩国、古巴已经成为现代型。

注:

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

1、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2、.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注:

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

 1、.生育率: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 

2、死亡率: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  

(2).废弃物增多(包括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判断对错:

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答:

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

  

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

一、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体现最大人口数量)  

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资源(首要因素) 正相关

2、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3、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

4、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三、估计

1、特点

(1)、.不确定性:

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  

(2)、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

注:

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如用土地资源。

2、合理容量(体现合理数量)

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3、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  

悲观:

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乐观:

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两种看法之间:

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理容量为7亿

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

(1)人均耕地少。

解决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

(2)人口与淡水。

解决措施:

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第四节人口素质与环境

一、人口素质

指的是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2、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

(2)自然环境因素

原生环境因素:

地形、气温、湿度、降水

次生环境因素:

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1、从整体上影响着人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

结论:

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人口素质提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控制,环保实现。

人口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实现)

第五节人口迁移与环境

一、人口迁移

1、分类  

(1)地理范围: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小范围的有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2)迁移方向:

城市至城市、乡村至乡村、城市至乡村(逆城市化过程、知青下乡)、

乡村至城市(城市化过程)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3、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影响的程度不同过去:

自然环境为主

现在:

社会经济环境为主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对迁入地:

①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②改善综合经济环境或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2)对迁出地:

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②缓解人地矛盾。

第6节中国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

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2、迁移的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1、特点

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自发迁移和流动少

2、原因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净迁出地区:

辽、鲁、沪、蜀

迁入迁出持平:

3、三个阶段:

1954—1960年活跃时期

1961—1976年低潮时期

1977—1984年回升时期

4、人口迁移主要形式

(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

(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特点:

数量大量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2、方向:

A农村到城市B内地到沿海城市、工矿地区

3、原因 

(1)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多剩余劳动力

(2)1984年推出“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政策 

(3)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根本原因)

4、目的:

务工、经商、求学

〖第二单元〗

第1节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3、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与等级的关系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3、城市的地域形态

1、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2)社会经济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

2、类型

项目

类型

形成条件

优点

缺点

集中式

地形平坦、开阔

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易造成环境污染

组团式

受河流、山脉、

沟或农田的分隔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环境保护

用地比较分散,各区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较高,

条带式

(放射状)

受山地、河流和

主要交通干道影响

联系不便,不便于行政管理,市政建设投资大

环境污染小

第二节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一、功能区

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特点

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它功能,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2、住宅区

1、地位

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发展趋势

建筑质量: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

位置:

背向发展

3、卫星城

一般特大城市才有,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

三、商业区

1、特点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颁布于街道两侧

2、区位因素——交通便捷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道路口处。

3、中心商务区特点

 

(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稠密 (4)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平面中心、垂直底层均为零售活动)

4、工业区

2、工业集聚的意义

(1)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

(2)拓宽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3、区位特点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到环境)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考虑到经济)

5、其它功能区

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

第三节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原因

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自然环境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考虑经济——距市中心远近)

扇形模式(考虑环境因素)

多核心模式(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的核心点)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1、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影响深远

昔日的土地利用也可能完全改变

2、经济因素

(1)地租高低决定土地利用类型

(2)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交通通达度、跳高市中心的远近

(3)付租能力高低

市中心:

商业>住宅>工业

靠近市中心:

住宅>工业>商业

远离市中心:

工业>住宅>商业

(4)功能分区——同心圆结构

3、社会因素

(1)对住宅区的影响最明显

(2)影响因素

收入、知名度、宗教信仰、种族

4、行政因素

第四节城市的合理规划

一、城市规划

1、概念: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2、目的:

是为了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集中紧凑式(中小城市):

利于节省建筑投资、利于行政管理、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分散疏松式(大城市、特大城市):

形成主要是因为受自然地形、矿产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

3、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合理组织

1、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用地分布在交通便捷处,降低成本;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联系要方便)

2、要减少工业区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有污染的企业分布在城市的下风向和下游)  

3、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防护带可以是树木、河流、空地等)

4、留有发展余地。

〖第三单元〗、

第1节文化景观的构成

1、文化

1、概念

(1)狭义:

精神文化

(2)广义: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度财富的总和)

2、分类

物质文化:

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

精神文化:

语言、文字、艺术、制度、法律、宗教、风俗等

2、文化景观

1、景观分类

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2、自然景观

是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很少受到人类直接影响或者未受人类的影响。

3、文化景观

(1)概念

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

(2)分类

物质文化景观:

反映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文化景观,如农田、矿山、道路、城市、村落

精神文化景观:

反映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化景观,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

注:

物质文化景观一定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不一定是物质文化景观。

精神文化景观一定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不一定是物质文化景观

第2节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1、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功能意义(指人们创造文化景观的目的)

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的功能

烽火台可以传递信息

寺庙是宗教活动的场所

城市:

既是人民居住的聚落,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

2、空间性

1、占有一定的空间

2、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旱地为主

以南地区水田为主

3、时代性

1、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2、功能意义的变化

寒山寺:

佛教的圣地→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居庸关:

军事重地→旅游观赏的对象

第3节文化景观与环境

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

(1)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2)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2、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正面影响:

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将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负面影响:

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2、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景观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

第4节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1、文化源地

1、概念

文化源地是指某一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

2、类型

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

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地

文化系统的源地:

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牲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

2、文化区

1、概念

广义:

文化事物(或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如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造纸技术。

狭义:

仅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覆盖的范围,如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分布、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2、类型

语言文化区、经济文化区、政治文化区、宗教文化区、中华文化区

3、特点

(1)范围有大有小

(2)边界有虚有实(3)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4、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地区:

经济活动类型亚区:

大地理单元副区:

地域单元

第5节文化的空间扩散

1、文化传播

包括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承。

文化扩散强调的是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洋为中用)

文化传承强调的是文化在时间上的继承和发扬(古为今用)

2、文化扩散

1、概念

是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2、分类

(1)扩展扩散:

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人们接力似的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具体可分为传染扩散(人传人,一传十、十传百)

等级扩散(级传级)

刺激扩散(不照搬)

(2)迁移扩散:

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

可能创造新的分布区。

3、身边的文化扩散

1、利用文化扩散规律,促进文化扩散。

2、利用文化扩散规律,促进企业发展。

拓展商品销售地区,扩大广告范围----等级扩散;

仪器仪表企业针对特殊用户的广告----传染扩散;

大企业向外地新建分支机构派遣骨干管理人员,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迁移扩散。

〖第四单元〗

第1节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1、基本要素

旅游者:

要有动机、时间、经济条件(旅游主体)

旅游资源(旅游客体)

旅游业(旅游媒介)

2、旅游活动的发展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3)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4)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3、旅游活动的作用

1、满足人类需求

2、促进经济发展:

(1)增加外汇

(2)回笼货币、稳定市场(3)扩大就(4)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扩大交流

第2节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2、非凡性3、可创造性4、长存性

其它特性:

自然景观还有地域性、季节性;

人文景观还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特点

3、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

2、科学价值(地质地貌景观等自然景观大多具备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4、经济价值(是特指对旅游经营者来说)

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

(一)

1、选择观赏位置 

 山峰——远眺;

峡谷、洞——近观(置身其中);

 瀑布——仰视;山水相间——乘船水路观赏; 

大的江河湖泊——建高楼俯瞰;

小的河流池塘——建低矮的亭台楼阁就近欣赏

2、把握观赏时机 

 高山或者北方景区——夏季;

日出日落——雨过天晴;

青海湖鸟岛——5月

3、抓住景观特点 

注意主配景(主景:

鲜明、突出;配景:

烘云托月)

以隔景法、障景法来丰富景区的层次

用框景法来取景

用借景法扩大景区

第四节旅游景观的欣赏

(二)

1、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五种感官;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3、了解景观、把握节奏

第五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生活废弃物、交通工具尾气、游客乱抛的垃圾) 

 

(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服务设施建立对背景环境的影响——不和谐) 

 (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意——游客不文明行为;无意——呼吸、汗水、践踏) 

 (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难点解析:

旅游资源真的是“无烟产业”吗?

  

就旅游活动本身,一般情况下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大,但也有污染的存在;而且游客层次不一,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的进行,为满足游客的需求,肯定会有其他产业存在,而如交通业、旅店业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标准:

(1)游览价值(资源本身质量、和周围资源的集群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间的关系——是否非凡)

(2)市场距离:

旅游资源分布地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经济距离:

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

越长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弱)————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4)地区接待能力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旅游活动的规模过大:

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

旅游活动的规模过小:

显示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造成资源浪费

〖第五单元〗

第一节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

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英、法、俄)  

发展——意大利脱离同盟,俄国退出战争,美、日、中宣战  

结果:

协约国胜利  

影响:

德国缩小、奥匈崩溃、俄国革命、英法衰败、美日兴起

※难点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地理格局变化的原因?

 

 战前,由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工业革命的地区,所以当时是世界上政治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

战后,德国和奥匈帝国是战败国,所以德国缩小、奥匈崩溃,而英国、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由于战争影响,也是元气大伤。

美国是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在的北美洲又远离其他大陆,所以大发战争财,迅速发展起来。

俄国经过十月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战双方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和反法西斯同盟(苏、中、美、英、法)

结果:

轴心国失败

影响:

美、苏强大,构成两极。

英、法严重削弱,德国一分为二、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殖民体系瓦解,殖民国家纷纷独立。

2、目前,世界已经由两极转变为多极(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

3、总体:

维持和平(中美关系的变化)。

全球性对抗减少、局部地区的冲突增多

4、主要地区矛盾:

阿以冲突

和平进程的影响因素

①巴勒斯坦问题: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后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1948年5月,建立了以色列国,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目的:

争夺土地

②耶路撒冷问题:

中东和平的关键。

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

而犹太人则称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因而耶城应归他们所有。

③被占领土问题:

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先后占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埃及、叙利亚等国领土

④水源问题:

以色列境内无大河,缺水问题严重

第2节世界经济全球化

1、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

西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科技进步、跨国公司

3、对发达国家投资吸引力大的地区:

拉美国家和地区、东亚、东南亚

※难点解析:

各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投入的吸引力大小的分析

拉美国家和地区:

持续的国内改革,使吸引投资的能力加强

东亚、东南亚:

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较多

撒哈拉以南非洲:

工业基础薄弱、竞争力弱,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能力较弱

北非和西亚:

政治局势动荡,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能力较弱

第3节区域经济一体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1994年运转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成立,是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参加者:

各成员国外交部长以

及主管经济和贸易的部长,中国于1991年加入

欧盟:

成立于1993年,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减弱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

第4节综合国力竞争

1、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

①基本实体(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质量)

②经济力量(工业、农业、交通和通讯)

③军事力量

④内政和外交

⑤科学和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①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

③坚持改革开放

④实行计划生育

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

选修2

第一.二单元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界限:

东部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3000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

青藏高原

自然因素

地貌

二、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地、丘陵、盆地海拔较低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

海拔高,一级阶梯,有世界高大山地

气候

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9月

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大风天气多

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力大

植被

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

多为林下发育,淋溶作用强

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

土层薄,发育差

河流

多外流河、多大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冰雪融水补给

多为内流河,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人类

影响

广泛、深刻,主要农耕区

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类活动,有绿洲农业、牧场

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以畜牧业为主

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地区

分界(活动积温)

地形

温度带

景观

土壤

农作物

耕作制度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3200

 

4500

 

7500

山环水绕

平原广布

寒温带

中温带

针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