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055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docx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题

2014—2015学年上学期2013级地理限时练习(第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命题人:

李雪云试做人:

候秋艳审核人:

地理组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2014.09.17编号:

016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3题。

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

2.a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3.b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

【答案】 1.A 2.D 3.B

【解析】 图示内容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系和轮廓,图中的a是位于东北耕作区中的辽河平原,其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松嫩平原的黑土因被冲刷变薄使得黑土的肥力急剧下降;图中的b是位于东北畜牧业区的呼伦贝尔草原,该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2013·江西百校联考)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界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界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4~5题。

4.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是制约条件是(  )

A.劳动力缺乏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黑河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这一信息可知,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与纬度高低有关,而纬度高低又直接与热量有关,故原来制约黑河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5.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全球气候变暖

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答案】 B

【解析】 现在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与气温升高以及适应这一纬度的新水稻品种的开发有关,而能够持续高产、稳产等强调水稻品种的优良,故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

下图是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

据图回答6~7题。

6.根据该区域尖锐的人地矛盾,如果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B.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C.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D.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答案】 A

【解析】 如果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向自然条件差的陡坡地以及林地、草地要粮,必会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7.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为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农业用地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

④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宜扩大农业用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包括:

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苹果、核桃、梨等)、薪炭林、用材林、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

读下图,回答8~10题。

8.图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

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实我国的(  )

①人口战略②资源战略

③环境战略④稳定战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打捆、集中回收后作为饲料出售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实我国的资源战略和环境战略。

9.图中所示的地理环境最不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B.辽河平原

C.河西走廊D.云贵高原

【答案】 D

【解析】 云贵高原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不是小麦。

10.图示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

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B.增加就业机会

C.减少大气污染D.推动循环经济

【答案】 C

【解析】 作为饲料出售,可以减少燃烧对大气的污染,故选C。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km2,1月均温为-21℃~-18℃,7月均温为21℃~22℃。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 ②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D

【解析】 结合该地区的气温数据和土地利用构成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50年来其耕地面积大幅增加,这与“北大荒”的开发(外来人口涌入)和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有关。

1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D.洪涝灾害更频繁

【答案】 D

【解析】 50年来该地区的沼泽地和滩地大幅度减少,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也有所减少,湿地和林草地的减少导致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使得旱涝灾害更加频繁。

13.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

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

【答案】 B

【解析】 该地草地面积比重小,不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读下面某地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对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A地区

B.棉花生产是B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C.C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

D.D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范围是我国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A地区),B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属于新疆南部,是我国长绒棉基地,天山(C地形区)由于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带来了大西洋的水汽,在北坡形成地形雨,导致北坡降水比南坡多。

因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较轻。

15.近年来,图示地区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与其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无关的因素是(  )

A.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

B.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

C.减少粮食生产中过多地对水源条件的依赖

D.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

【答案】 D

【解析】 扩大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不仅可以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而且能够减少粮食生产中对水源条件过多地依赖,更加充分地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读下图,回答16~18题。

16.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17.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防护林

C.春小麦D.温带草原

18.图例Ⅰ表示的地区冬春季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

A.寒潮B.低温冻害

C.沙尘暴D.森林火灾

【答案】 16.D 17.B 18.D

【解析】 图示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应为林地分布图;图例Ⅲ所示植被位于松嫩平原的西部,应是农田防护林;图例Ⅰ主要为天然林区,冬春季节东北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防火。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C、D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云贵高原不以畜牧业为主,华北为暖温带,不适合甜菜生长。

20.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A地区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云南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1~22题。

2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东侧坡植树种草,西侧坡修建梯田

B.两侧坡都修建梯田

C.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种植经济林木

D.两侧坡都植树种草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东坡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西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应当种植经济林木,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2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D

【解析】 低山丘陵区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应当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据报道 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能发展水田1306万亩,其中新增水田663万亩,改善水田643万亩。

据此回答23~25题。

23.三江平原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

A.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B.纬度低,生长期长

C.可耕荒地多D.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 C

【解析】 三江平原拥有面积广大的可耕荒地,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耕地扩大潜力仍较大。

24.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三江平原最大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以水稻种植为主

B.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水利设施完善

D.科技水平高

【答案】 B

【解析】 本题实际上问的就是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5.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  )

A.地形平坦,地广人稀B.机械化程度高

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黑土地的土壤肥沃

【答案】 C

【解析】 三江平原是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

2013年9月25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建成投产,同时全新高尔夫7也在佛山正式下线;9月28日,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工厂竣工,全新DS5正式下线。

广东汽车业在9月末迎来难得的沸点,成为中国汽车业关注的焦点。

自1998年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日系品牌先后落户广州以来,广州整车制造业迅猛发展,随着大众佛山投产、标致雪铁龙DS深圳国产,欧系汽车正式“加盟”广东汽车产业,佛山与深圳将继广州之后,正式成为另外两个汽车产业集群。

据此回答26~28题。

26.广东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有优惠的政策

B.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答案】 B

【解析】 汽车产业集群与资金、技术密切相关。

广东省汽车产业集群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27.广东省汽车产业的劣势是(  )

A.以加工贸易为主,缺少自主品牌

B.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

C.市场狭小

D.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答案】 A

【解析】 广东省汽车产业以加工贸易为主,缺少自主品牌。

28.广东省生产加工能力较强,在出口贸易方面,广东省今后应(  )

A.加大初级产品出口

B.加大原料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C.加大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D.加大能源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答案】 C

【解析】 广东依靠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今后应该加大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读下面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回答29~30题。

2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一直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上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情况,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引起的。

3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答案】 A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外来投资。

2013年7月1日,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做出的收入组分类:

低收入:

1,03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

1,036美元至4,085美元,上中等收入:

4,086美元至12,615美元,高收入:

12,616美元以上。

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

读下图回答31~32题。

31.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城镇化率较低,其原因是(  )

A.农民工进城不利于城镇化

B.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C.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入城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分析可知,2013年我国人均GDP5414美元,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我国城镇化率较低,原因是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行严格限制。

虽然城市的数量和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却未能成为城镇化按其固有规律正常健康发展的标志。

32.工业化能够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水陆交通便利

D.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 A

【解析】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是因为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

据此回答33~34题。

3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工业基础薄弱,能源资源不足。

3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D

【解析】 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但是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主导产业。

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经过10年的发展,珠三角的工业实力大为增加,再加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主导产业。

(2013·湖州高三期末考试)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

读图,完成35~36题。

35.图2中显示的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答案】 B

【解析】 据图2分析,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36.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B

【解析】 根据“网络城市”理论,结合该地区实际,大城市数量相对较多,应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下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37~38题。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电子设备

制造

96.61

仪器仪表

97.03

专用设备

制造

77.19

化学制品

79.92

电气制造

89.03

印刷业

65.53

交通运输

设备

87.47

家具制造业

80.00

黑色金属

冶炼

59.21

有色金属

冶炼

76.65

37.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较为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①电子工业 ②采掘工业 ③重化工业 ④核工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8.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

A.原料指向型B.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答案】 13.B 14.D

【解析】 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工业、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尤其电子工业发达。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  )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答案】 B

【解析】 图中阴影地区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40.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资源B.交通

C.政策D.技术

【答案】 A

【解析】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如石油等,但长三角地区却缺乏,因此该题选择A项。

二、综合题

13.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

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继续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

(2)ABCD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第

(1)题,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独特优势:

尽管纬度较高,但夏季高温多雨,且日照时间长,可以满足单季稻的生长需求。

(2)题,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主要优点是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第(3)题,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大量沼泽分布,沼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_______,“西大荒”主要是________。

“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答案】 

(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农业技术

(2)南大荒: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解析】 我国不同区域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开发时多以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为基础,确定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向,如结合“北大荒”的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发展商品粮基地,在“南大荒”发展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在“西大荒”发展商品棉的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