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947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docx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定

目录

1概述1

2施工工艺1

2.1施工工艺流程1

2.2施工工艺标准1

3过程质量控制要点1

3.1施工准备1

3.1.1机具准备1

3.1.2场地准备1

3.2施工过程控制2

3.2.1预拱度设置3

3.2.2支座安装4

3.2.3梁体钢筋安装、模板安装及预埋件安装5

3.2.4混凝土浇筑7

3.2.5预应力张拉及压浆9

3.2.6移动模架过孔及定位11

3.2.7系统预压12

3.2.8徐变观测13

 

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过程控制手册

1概述

为明确移动模架制梁施工工序、工艺流程、各工序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特编制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质量控制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成都至绵阳至乐山CMLZQ-1标段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

施工前必须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评审和有关部门、单位审批后实施。

2施工工艺

2.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2.2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工艺标准见表1。

3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3.1施工准备

3.1.1机具准备

移动模架设备按照拼装顺序进场。

模架进场后应进行验收,尤其是对液压系统、焊接部位应重点检查。

3.1.2场地准备

在墩台间进行拼装,需平整出35m(横桥向)×70m(顺桥向)拼装场地,满足移动模架拼装要求,达到线路两侧均可起吊作业条件。

3.2施工过程控制

图1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表1梁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梁全长

±20

检查桥面及底板两侧,终张拉30天后测量

2

梁跨度

±20

检查支座中心至中心,终张拉30天后测量

3

桥面及防护墙内侧宽度

±10

检查1/4跨、跨中、3/4跨和梁两端

4

腹板厚度

+10,-5

通风孔测量、跨中、1/4跨、3/4跨各2处

5

梁高

+10,-5

检查梁端

6

梁上拱

L/3000

终张拉30天时

7

顶板厚

+10,0

1/4跨、跨中、3/4跨、梁两端各2处

8

底板厚

+10,0

9

防护墙厚度

±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10

防护墙表面垂直度

每米高度偏差3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11

梁面平整度

每4米长度偏差3

4m靠尺检查不少于15处

12

底板顶面平整度

每米长度偏差10

1m靠尺检查不少于15处

13

钢筋保护层

不小于设计值

跨中和梁端的顶板顶底面、底板顶底面、腹板内外侧、防护墙侧面和顶面以及梁端面各1处(每处不少于10点)

14

上支座板

支座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

3

尺量

螺栓孔

垂直梁底板

螺栓孔中心偏差

2

尺量每块板上四个螺栓中心距

外露底面

平整无损、无飞边、防锈处理

观察

15

防护墙、竖墙预留钢筋

齐全设置、位置正确

观察

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

齐全设置、位置正确

泄水管、管盖

齐全完成、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桥牌

标志正确、安装牢固

3.2.1预拱度设置

3.2.1.1质量标准

结合系统预压弹性变形数据和设计文件给出的张拉起拱度、残余徐变值和梁体允许上拱值等,计算并设置预拱度。

预拱度设置原理:

预拱度值=弹性变形值-张拉起拱值。

3.2.1.2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通过移动模架支撑系统调整模板标高满足施工要求。

3.2.1.3注意事项

模板预拱度微调整通过底支撑进行,如需大调整则通过液压油缸升降调整。

翼缘板也应设置纵向预拱度。

3.2.2支座安装

3.2.2.1质量标准

表2支座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盆式橡胶支座

支座板四角高差

1

测量

上下座板中心十字线扭转

1

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

1

一孔箱梁四个支座中,一个支座不平整限值

3

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及中线的纵、横错动量

1

活动支座中线的纵横错动量

3

3.2.2.2检查方法

水准仪标高测量;钢尺、垂球、1m靠尺检查。

按照暂行标准要求及成绵峨公司用表要求,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3.2.2.3注意事项

固定支座、横向支座、纵向支座和多向支座相互间位置要正确,下坡方向、曲线内侧处安装固定支座。

纵向活动支座和多向活动支座应按设计要求和实测气温设置预偏量。

支座安装前应复测墩台及垫石的平面位置、高程,清理螺栓孔中的杂物和积水。

严格按配合比拌制支座灌浆料,确保支座灌浆符合要求。

3.2.3梁体钢筋安装、模板安装及预埋件安装

3.2.3.1质量标准

表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4

钢筋标准弯钩端头顺直段长度

≥3d

5

成形后钢筋不在同一平面偏差

圆钢≤8mm,螺纹钢≤15mm

注:

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表4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

1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8

3

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15

4

腹板箍筋的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

15

5

钢筋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

+5,0

6

其他钢筋偏移量

20

表5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侧、底模板全长

±10

尺量检查各不少于3处

2

底模板宽

+5,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3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2

拉线量测

4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10

5

腹板中心线位置偏差

10

6

模板垂直度

每米高度3

吊线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7

侧、底模板平整度

每米长度2

1m靠尺和塞尺检查各不少于5处

8

桥面板宽度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9

腹板厚度

+10,0

10

底板厚度

+10,0

11

顶板厚度

+10,0

12

端模板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

3

尺量检查

表6预埋件在模板上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支座板

箱梁每一端两块支座板的高差

2

尺量

每一支座板四角高差

1

每一支座板的十字线或相交边缘的扭转

1

支座板中心偏离设计位置

3

2

螺栓

螺栓外露长度

+10,0

支座螺栓中心位置

2

3.2.3.2检查方法

50m钢尺、5m钢尺检查;水准仪标高测量;1m靠尺检查。

按照暂行标准要求及成绵峨公司用表要求,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3.2.3.3注意事项

支座板与支座通过螺栓连接要紧固到位。

钢筋加工前进行下料计算并对操作人员交底,加工采用模具、胎具或卡具制作成型。

梁体钢筋安装与波纹管安装存在干扰时,要优先保证预应力孔道线型准确。

应合理安排钢筋安装先后顺序;各网片间联系钢筋必须按设计和验标要求安装;钢筋绑扎用绑丝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钢筋保护层垫块强度不得低于梁体混凝土强度,尺寸满足设计保护层厚度要求,严格按照不少于4个/m2安装。

每次拆模后必须对模板进行检查和整修,消除错台;变形严重的模板、支撑杆件必须更换;整修后模板连接螺栓必须上齐。

腹板(4:

1)坡度要利用订做的靠尺逐个断面进行检查,确保腹板位置准确。

在钢筋安装、内模安装和预埋件安装过程中,尽可能少进行电焊,如需电焊则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严禁电焊作业损伤金属波纹管。

3.2.4混凝土浇筑

3.2.4.1质量标准

表7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

序号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水泥、矿物掺和料

±1

2

粗、细骨料

±2

3

外加剂、拌和用水

±1

表8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项目

序号

项目

检验数量及方法

检验标准

1

砂、石含水率

每工班检查不少于1次

/

2

坍落度

每50m3不应少于1次

偏差不宜大于20mm

3

入模含气量

每50m3不应少于1次

大于等于2%

4

入模温度

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

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宜超过30℃

3.2.4.2检查方法

原材料检查由工地试验室实施。

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检查分别在拌和站和混凝土浇筑现场进行。

入模温度检查应采用水银温度计。

梁面采用水准仪标高测量,4m靠尺检查、1m靠尺检查检查平整度。

3.2.4.3注意事项

每次梁体混凝土浇筑要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现场地形、劳动力人数、熟练程度、运距及其他因素,合理确定混凝土汽车泵和混凝土运输罐车数量,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筑。

为保证箱梁腹板与底板倒角部分的混凝土密实,局部配置附着式振动器。

附着式振动器的振动时间长短和振动力大小,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手动控制。

支座板处混凝土采用30型振捣帮重点振捣,确保该处混凝土密实。

梁面加高平台部分(宽度为3.1m)平整度通过整平机整体整平达到相关要求。

侧向挡块内(120个)预埋套筒和剪力槽内(28个)预埋套筒的直径、平面位置、相对位置、标高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定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箱梁中心线顶板泄水孔(125mm)与底板泄水孔(145mm)尽早连接,完善排水系统。

通过对箱梁起拱度和残余徐变值数据的分析,合理调整模板预拱度。

按照暂行标准要求及成绵峨公司用表要求,认真填写质量记录。

冬季、夏季施工应启动冬季、夏季专项混凝土施工方案。

3.2.5预应力张拉及压浆

3.2.5.1质量标准

具体质量检查标准见下表:

表9预应力材料检验标准

序号

材料名称

检验标准

检验数量

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

不大于30吨

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2000

不多于1000套

3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JG225-2007

不大于50000米

表10预应力筋孔道位置允许偏差

检测范围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距跨中4m范围

不大于4

跨中一处、且不少于5根

其余部位

不大于6

梁端、1/4跨、3/4跨各一处,且不少于5根

预应力筋张拉工艺应按设计要求中锚外张拉控制应力、张拉顺序进行。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相差不得大于±6%。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落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结构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根。

预应力筋内缩量应控制在6~8mm。

3.2.5.2检查方法

预应力材料通过外委试验进行检验;

孔道位置用5m钢尺进行检查;

伸长值、夹片和预应力筋内缩量用钢直尺量测;

检查孔道总数的3%,且不少于5根。

3.2.5.3注意事项

首孔箱梁浇筑后,根据摩阻试验数据,设计单位重新验算张拉控制应力,现场严格按照调整后的张拉应力值进行预应力施工。

整体张拉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当采用张拉千斤顶预施应力时,千斤顶再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且纵向张拉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应选择防振型产品,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级。

千斤顶与油表经标定后,必须配套使用,且按照“左右对称、两端同时张拉”原则进行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管道压浆宜在张拉完成48小时内进行。

预应力管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

压浆前,管道真空度应确定在-0.06—-0.1MPa之间。

为保证管道中充满浆体,确认出浆浓度和进浆浓度一致时,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

预应力管道压浆顺序要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

按照暂行标准要求及成绵峨公司用表要求,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3.2.6移动模架过孔及定位

3.2.6.1检查内容

表11过孔前和定位移动模架检查表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整改情况

检查人签字

1

操作人员岗前是否培训;人员是否到位

2

钢轨是否铺好,轨距及钢轨位置是否正确

3

移动模架构件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4

启动、停止、急停按钮的功能是否正常

5

检查后驱动轮的走行方向是否一致

6

设备四周有无影响纵向前移的障碍物

7

支座中心纵向距底模板边65cm

8

支座中心横向距底模板中线接缝225cm

3.2.6.2检查方法

逐项现场检查记录,距离采用5m钢尺量测。

3.2.6.3注意事项

移动模架落模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初张拉,且消除所有竖向约束后方可进行。

移动模架过孔前,必须按照移动模架过孔前检查表逐项进行检查,全部准备工作到位,方可进行移动模架过孔工序。

移动模架过孔按照制定的工艺流程、人员分工进行。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核成绩合格且持证后方能上岗。

3.2.6.4移动模架过孔示意图(见图1、2)

3.2.7系统预压

3.2.7.1质量标准

预压总重量:

837t(梁体重量)×110%+35t(内模重量)=955.7t。

3.2.7.2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对加载前、稳定期、卸载后三个阶段模板标高进行测量,得出总沉降值和弹性变形值。

对预压物进行称量,确保预压总重量达到质量标准。

3.2.7.3注意事项

移动模架系统预压按照“堆载预压、分级加载”的原则进行,根据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分四级进行加载。

第一级加载重量:

174.5t(底板混凝土重量加内模板重量);第二级加载重量:

279t(腹板混凝土重量);第三级加载重量:

418.5t(顶板及翼缘板混凝土重量);第四级加载重量:

83.7t(超载重量)。

整个加载过程尽可能模拟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

系统预压采用水平、分层加载,严禁在某处集中堆载。

卸载过程严格按照分层水平进行卸载。

3.2.8徐变观测

3.2.8.1质量标准

⑴观测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01mm,高程中误差±1.0mm,相邻点高程误差±0.5mm。

⑵观测点的布置和埋设

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设置6个,具体布置位置如图2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所示。

 

图2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变形观测点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设置位置参考见图3。

 

图3徐变观测标示意图

⑶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见表12

表12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表

观测阶段

观测周期

预应力终张拉

张拉前、后各1次

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砟轨道铺设前

张拉完成后第1天

张拉完成后第3天

张拉完成后第5天

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

1次/周,要求安装前、后必须各有1次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1次/周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

第0~3个月,每1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第4~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注: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

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

3.2.8.2检查方法

由测量人员成立专门徐变观测班组,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按照观测频率进行测量。

观测仪器应采用DS05或DS1型电子水准仪,仪器在使用前均需经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次测量均采用此套仪器,采用定人定机观测。

对于每孔箱梁可以将梁部某一个观测点设置为基准点,然后假设该点的标高为0.00mm,以此计算其它五个点的相对标高并计算箱梁的徐变上拱变形量。

每孔箱梁采用两站观测,即每次测量时仪器架设两次,仪器架设位置分别在箱梁桥面中心线的L/4和L3/4处,一次测量1、2、3号点,一次测量5、6号点,均以跨中4号点为工作基点。

3.2.8.3注意事项

每套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预设攻读的精度。

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空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图4上行式移动模架过孔示意图

 

步骤1落模、横向移动

 

步骤2纵向移动至下一孔

 

 

步骤3模板合拢、前支腿就位、模架定位

 

图5下行式移动模架过孔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