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679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计量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计量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计量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计量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量管理手册.docx

《计量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管理手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量管理手册.docx

计量管理手册

计量管理手册

版本

(2)

HYDB206001—2005

2005-1-25发布

2005-1-25实施

1前言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的股份制企业。

其前身为宁波华业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于1999年9月29日成立。

公司现有注册资本7500万元,为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

电力工程、市政工程、环保工程、管道工程、防腐保温工程、机电设备工程、工业设备工程的施工及设备的检修和调试等。

公司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火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及锅炉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安装2级及修理改造1级锅炉资格,压力管道安装资质(GB类+GC2)。

公司拥有一大批高技能的专业施工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装备。

公司信誉优良,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公司具有较好的施工业绩,曾参加浙江北仑发电厂一、二期工程(5×60万千瓦)、嘉兴发电厂一期工程(2×33万千瓦)、台州发电厂四期工程(2×33万千瓦)、长兴发电厂四期工程(2×33万千瓦)、温州发电厂一、二期工程等大型火电机组的设备安装,以及参加了镇海、温州龙湾燃机工程和桐乡热电厂、湖州新能热电厂、众茂杭州湾热电厂等热电机组安装;电厂的设备检修工作已遍布全省各大电厂,检修工程业绩优良,取得了业主的良好评价,并已获得各业主授予的奖牌7块。

计量工作是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贯彻ISO9001:

2000标准,在运行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同时,建立测量设备确认体系,按GB/T19022.1-2003/ISO10012:

2003标准,结合公司工程建设实际,对第1版《计量管理手册》进行修订,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代替原标准。

 《计量管理手册》是公司测量设备确认体系的规范性文件,是公司计量管理、监督的依据,它具有强制性。

本手册第一版主要起草人:

姚雪玲

本手册第二版主要修订人:

姚雪玲

本手册审核人:

俞春芳滕先梁

本手册批准人:

沈银根

本手册由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

计量管理手册

1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1.1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

覆盖范围为电力安装、火力发电厂检修、环保工程、防腐保温工程、管道工程及医疗卫生和安全监督所涉及的测量设备。

1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规章制度。

GB/T19000-2000idt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idtISO14001:

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19022-2003/ISO10012:

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2000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2 总则

12.1 概述

本章阐述本公司的计量方针和目标,规定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计量职责,明确公司管理者代表及其职权。

12.2 计量方针和目标

12.2.1 计量方针

公司计量方针是:

强化计量基础管理,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科学管理和准确计量服务工程建设。

12.2.2 计量目标

公司的计量目标是:

计量管理科学化,器具配备规范化,保证量值准确可靠。

12.2.3 计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执行

2.2.3.1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支持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础。

2.2.3.2公司采取发布文件、培训、会议和内部报告等手段大力宣传计量工作的方针、目标。

2.2.3.3公司综合办公室应根据总经理的指令,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计量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并对计量工作进行督促与检查。

12.3 组织机构和计量职责

2.3.1公司计量管理机构,见附录A。

2.3.2各部门和员工的计量职责见附录B。

2.3.4资源

公司应根据计量体系运行的要求和工程项目安装检修施工、调试的具体需要,确定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的设备、设施、资金、技术、方法和经过培训的人员。

2.3.5管理者代表

公司任命公司总工程师为计量体系管理者代表,受总经理委托,全权负责公司计量体系的有关工作。

除原有职务的职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权外,管理者代表还具有以下职权:

(1)按GB/T19022-2003idtISO10012:

2003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计量体系。

(2)向总经理报告计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计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3)领导进行内部计量审核和计量监督。

(4)负责公司计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联络。

(5)有权处理公司计量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布停止使用某种测量设备的命令,直至计量问题得到解决。

13 测量设备

13.1 概述

测量设备是计量确认体系确认的对象,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计量确认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测量设备的管理要求是使测量设备具备规定要求的计量特性。

本章对测量设备的分类、台帐建立及流转管理作了必要的规定。

13.2 职责

3.2.1经营管理部是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公司计量管理网络,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调配及公司测量设备(A、B、C类)总台帐建立,负责部分测量设备的送检,并对各项目(部门)测量设备送检进行监督。

3.2.2综合办公室是测量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监督部门,制定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文件,并进行管理监督。

3.2.3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所属测量设备的分台帐建立及送检、管理和保养。

13.3 测量设备的分类

3.3.1A类测量设备:

——用于量值传递的测量标准;

——用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贸易结算、关键数据测量的测量设备。

3.3.2B类测量设备:

——用于安装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检测、设备系统调试,且有计量数据记录要求、或测量的结果需要记录并移交给顾客的测量设备;

——用于物资管理、库房环境控制的测量设备。

3.3.3C类测量设备:

——进口设备配备的且不能拆卸的测量设备;

——不能单独使用,仅作为A、B类测量设备的辅助配件;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易拆卸的,而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只作为一般指示性测量设备。

3.3.4N类测量设备

——与安装工艺过程、质量检测、设备系统调试无直接关系的其它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

——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属于个人配备的测量设备。

13.4 测量设备的配置

3.4.1使用项目应根据公司工程建设的需要,提出书面配置申请,由经营管理部负责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测量设备,项目部按照使用性质划分类别进行存放、保管、使用、维护等。

3.4.2所配置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13.5 测量设备台帐

3.5.1经营管理部根据测量设备的分类负责建立、保存公司A、B、C类测量设备总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

3.5.2测量设备台帐内容应包括项目(部门)、分类代码(其组成见附录C)、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编号、管理类别、确认间隔(见附录D)、确认单位、历次确认日期、状态、备注、制表人和审核人等内容。

制表人应由专职或兼职计量员承担,审核人应由该项目(部门)计量主管领导承担。

3.5.3各项目(部门)负责建立、保存本项目(部门)的测量设备分台帐。

项目(部门)计量员负责保管测量设备的说明书(当测量设备有说明书时)、两个确认周期的检定证书或校验报告的复印件,并负责在每月的25日—30日把所属项目的当月台帐报于经营管理部,便于经营管理部对台帐及时更新。

13.6 测量设备的送检

3.6.1送检的原则是谁使用谁送检,由项目负责就近送检。

对特殊的、精密仪器及送检确实有困难的可委托经营管理部进行。

3.6.2测量设备使用项目的计量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月或二个月送检一次,送检时应填写送检单。

3.6.3当测量设备使用有效期满但送检不便时,应把此测量设备放入待检区,以免混淆使用。

3.6.4测量设备送检后,项目计量员应及时在测量设备台帐上注明。

3.6.5测量设备经确认后,使用项目根据确认结果及时将信息在台帐上注明,当需要办理不合格测量设备、降级、报废时,及时办理各种手续。

13.7 测量设备的降级、报废

3.7.1测量设备使用时发生损坏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贴上禁用标记,能修复应及时联系修理。

经修复后,检定结果达不到原精度的,并在允许使用精度等级内,予以降级使用(由检定单位确定)。

3.7.2对于降级的测量设备,在测量设备上必须贴上降级标志,同时检定证书上注明降级后的级别。

3.7.3降级后的测量设备应与原同精度的测量设备隔离存放,防止误用。

3.7.4由于各种原因使测量设备已无使用和修理价值,或是无法修复,可予以报废。

对报废的测量设备应隔离存放,以防止错用、误用。

计量员对报废的测量设备应及时在台帐中注明,并将信息及时报告经营管理部。

13.8 测量设备的封存和启封

3.8.1对暂不使用的且已满一年不用的测量设备,可予以封存。

封存的测量设备应由计量员贴上封存标志。

3.8.2封存的测量设备启封时,使用项目(部门)应送检定部门确认,经确认合格后换贴合格标志,投入使用。

13.9 测量设备的遗失

3.9.1当测量设备在流转中出现遗失现象后,由计量员填写测量设备遗失记录,并报使用项目(部门)主管领导签署意见。

测量设备遗失记录由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保存。

3.9.2在办理测量设备遗失手续后,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应及时在台帐上修正,并将信息报予经营管理部。

13.10 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调整和修复

3.10.1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项目(部门)仓库保管员或计量员负责。

3.10.2测量设备的调整和修理,由计量员联系调整和修理,使用人员不得进行调整和修理。

14 确认体系

14.1 概述

建立文件化的计量确认体系,是确保所有受控测量设备的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

14.2 体系运行

4.2.1综合办公室负责计量确认体系的建立、保持、运行,负责本手册的制定、维护及修订。

4.2.2经营管理部负责组织计量确认体系的运行,负责建立和保持公司计量设备台帐,制订和安排周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4.2.3公司测量设备使用项目(部门)应与经营管理部保持联系,建立和维护测量设备分台帐,按周检计划及时送检。

4.2.4测量设备送外确认时,应保证这些单位也采用ISO10012-1的要求或有相应计量确认授权,以确保测量设备的确认质量。

4.2.5公司测量设备使用项目(部门)应按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标准,对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控制。

15 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

15.1 概述

内部审核和评审的目的是验证计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并确保计量确认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本章对内部计量确认体系审核的特性,审核计划的制订,审核频次,审核人员资格,适合的组织实施,审核结果的报告及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内容,评审方式、频次等作了规定。

15.2 职责

5.2.1内部计量确认体系审核

5.2.1.1公司管理者代表领导和组织内部计量审核工作。

5.2.1.2综合办公室负责制订审核计划,组织审核员编写检查表等具体工作。

5.2.1.3审核组长按计划和检查表组织审核、编写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

5.2.1.4综合办公室负责分发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

5.2.2管理评审

5.2.2.1公司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实施。

5.2.2.2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

15.3 内部计量确认体系审核

5.3.1审核计划的制订

综合办公室负责制订公司年度审核方案,管理者代表批准。

应根据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来安排审核顺序和频次。

方案应包括审核项目、时间安排等内容。

5.3.2审核频次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以进行体系审核为主,并与其他体系审核同步进行,一般每年至少一次。

需要时可增加内部审核的频次。

5.3.3审核人员

5.3.3.1审核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可,且与被审核的项目和部门没有利害关系。

5.3.3.2进行内部计量审核时,如需要可聘请公司内外的专家参加。

5.3.4审核的实施

5.3.4.1每次审核均应成立审核小组,确定组长一名,小组成员应与被审核的领域无直接责任。

5.3.4.2审核小组长应按年度审核方案制订审核实施计划,并提前一周送达受审核单位。

5.3.4.3审核员应编写检查表。

5.3.4.4按内部计量审核程序和审核实施计划、检查表实施审核。

5.3.4.5审核中查出的不符合项,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并取得受审核单位的确认。

5.3.5审核报告

5.3.5.1每次审核均应记录审核结果,并由组长写审核报告。

5.3.5.2审核报告应分发给被审核单位、分管领导、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并提交给管理评审。

5.3.6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

5.3.6.1责任单位应按不符合项报告、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3.6.2综合办公室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并作记录。

5.3.4审核记录

综合办公室负责审核记录的收集、管理和归档。

15.4 管理评审

5.4.1评审内容

(1)计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宜性;

(2)测量设备的控制情况与规定要求的符合程度;

(3)内部计量审核及其纠正措施的效果。

5.4.2评审方式

公司总经理组织各项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般以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管理评审。

5.4.3评审程序

a)总经理确定评审日期;

b)综合办公室根据总经理要求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并发出评审会议通知和评审计划;

c)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按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评审;

d)综合办公室负责作评审记录、编写评审报告及纠正措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e)总经理审定评审报告和纠正措施计划;

f)综合办公室负责将记录和报告分发有关人员和部门,并组织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

5.4.4评审频次

管理评审一般每年一次,与其他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同时进行。

在总经理认为需要时,可增加评审频次,适时进行管理评审。

5.4.5纠正措施跟踪与验证

对评审中提出的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主要责任部门应制订具体措施,认真实施。

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督和跟踪检查,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5.4.6评审记录和报告

每次评审均应做好评审记录,评审结果应写成报告,记录和报告按规定分发和保存。

16 测量设备的策划

16.1 概述

测量设备策划的目的是为满足工程需要,在投入使用前对所需的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数量进行评审,保证及时得到必需的测量设备,并保证其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辨率满足规定的要求。

16.2 职责

6.2.1各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本项目(部门)年度测量设备的添置策划;

6.2.2经营管理部负责测量设备添置策划的审核。

固定资产类测量设备年度策划评审一般由经营管理部组织以会议评审方式进行。

6.2.3工程管理部负责新开工项目测量设备的策划,在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资料中必要的地方注明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名称或型号。

16.3 策划程序

6.3.1一般测量设备由使用项目在每年的12月份提出次年度申购计划,经项目(部门)领导及经营管理部审核后,由经营管理部根据类别报批购买或项目自行采购。

6.3.2对重要、特殊的测量设备(包括固定资产类)由使用项目提出申请,经公司评审后,主管领导批准,经营管理部采购。

6.3.3对情况特殊(工程急需、新开工项目等)采购的一般测量设备(N类除外)由使用项目(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单》(见附录D)(一式两份,一份项目自己留底,一份交于经营管理部),经经营管理部审核,按照《工程物资采购控制程序》进行。

17 测量不确定度和累计影响

17.1 概述

在进行测量和使用测量结果时,应充分考虑由测量设备,人员的操作和环境引起的不确定度的影响。

本章对这方面的职责和尽可能减小不确定度影响的方式作必要的规定。

17.2 职责

各使用项目(部门)应负责测量设备使用或分析结果时的不确定度影响的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17.3 减轻不确定度影响的方式

7.3.1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

7.3.2采用多次测量,按规定取值;

7.3.3由有相应资格的测量人员分别测量,并进行分析;

7.3.4用不同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

7.3.5使用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测量。

18 计量确认体系文件

18.1 概述

公司计量确认体系文件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使测量设备使用场合都能得到适宜、有效版本文件。

18.2 职责

8.2.1综合办公室是确认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计量管理手册及计量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并提供有关计量方面外来文件的最新修订状态信息。

8.2.2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本项目(部门)所使用的文件的管理。

18.3 文件分发、更改、使用控制

所有文件都应确定分发范围,按批准的分发清单及时分发;文件更改的内容、日期应在原文件或其附件中标明,并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使用部门应使用有效版本,对失效文件应及时撤出,具体可参照公司HYDB21001《文件控制程序》

19 记录

19.1 概述

记录是证实计量体系有效性的客观证据,真实反映测量设备确认水平和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必须进行控制。

本章对计量确认体系内记录的管理职责、范围、编制、收集、储存和保管等作了必要的规定,此规定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的控制是完全一致的。

19.2 职责

9.2.1工程中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计量数据记录(质量记录、安全记录),经相关部门检查审核,竣工时上交资料室,并进行汇总、编目、储存、保管、移交和归档。

9.2.2测量设备的确认记录、设备记录由各编制项目(部门)编制、汇总、编目、储存和保管。

19.3 记录的范围

9.3.1工程中的测量记录,如原始记录、试验报告、检验报告、安装(质检)记录或其他有测量数据的记录(安全数据、经营数据)。

9.3.2测量设备的台帐、采购、借用、确认、报废、证书报告、环境、封存、启封、遗失、调动等记录。

19.4 记录的编制

9.4.1记录一般为书面形式,也可用其他媒体形式。

9.4.2工程中的测量记录应尽可能包括以下信息,以证明所用的测量设备均能溯源。

——工程设备的说明及其专用标识;

——测量设备的说明及其专用标识;

——有关的环境条件和如果需要时的修正说明;

——测量人员的标识;

——负责确保信息记录正确的人员的标识。

9.4.3确认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

——设备的说明及其专用标识;

——完成每一次确认的时间;

——调整和修理前后的校准结果;

——规定的允许误差极限;

——必要时注明为溯源性的校准源;

——有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必要时注明确认间隔;

——必要时注明确认程序;

——必要时说明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及其累计影响的说明;

——必要时详细说明维护保养,如使用、调整、修理或改进的有关信息;

——当需要时说明使用的任何限制条件;

——确认人员的标识;

——负责确保信息记录正确的人员的标识;

——必要时注明确认证书和有关文件的专用标识。

9.4.4其他记录可根据需要增减项目

19.5 记录的管理

9.5.1工程记录按相应质量管理程序执行管理。

9.5.2确认记录、确认证书、确认报告的原件由各使用单位自行保管和储存。

9.5.3公司总台帐由经营管理部保管。

9.5.4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蛀、防丢失等条件。

9.5.5工程测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按档案规定。

9.5.6测量设备的确认记录保存至少2个确认周期。

9.5.7处理:

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存单位处理,并做记录。

110 不合格测量设备

110.1 概述

对不合格进行控制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非预期使用,本章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定义、标识、处置作出了规定。

110.2 职责

10.2.1任何使用、保管测量设备的人员,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应立即停用,并上交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

10.2.2各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后应予以标识、隔离、送检(确认、修理或调整)。

10.2.3计量管理员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确认、外检校准、修理协调。

10.2.4任何环节的人员均不得使用任何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110.3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定义

任何测量设备若出现以下状况,均被认为是不合格测量设备:

a)已经损坏;

b)过载或误操作;

c)显示不正常;

d)功能出现了可疑;

e)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f)超过了规定的间隔。

110.4 处置

10.4.1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隔离

当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都应停止使用,由使用部门计量员隔离存放、填写《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贴上“禁用”标记。

10.4.2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检定

所有不合格测量设备由使用项目计量员负责送检事宜。

10.4.3不合格测量设备检定后的处理

10.4.3.1不合格测量设备经检定,数据符合要求时,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10.4.3.2不合格测量设备经检定,数据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由检定单位进一步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方法进行鉴定。

10.4.3.3不合格测量设备经鉴定,确认无法修复时,或修理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时,按以下报废程序处理:

——计量器具价值属低值易耗品,由使用项目直接办理报废手续;

——计量器具价值属于公司固定资产时,按经营管理部固定资产报废程序执行。

10.4.3.4不合格测量设备经鉴定,确认无法达到原定精度要求时,可以降级处理,按降级后的标准进行确认,并应有明显标识。

10.4.4合格测量设备修理调整后的重新检定

不合格测量设备经修理调整后,应重新进行检定确认。

110.5 不合格测量数据的追溯

10.5.1不合格测量设备在未经修理和调整前,通过确认,得出的校准数据为不合格时,使用该不合格测量设备所进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存在着明显的误差风险,使用部门必须对已经完成的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进行追溯,采取复测、复核措施予以纠正和处理。

10.5.2对已经使用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产生的不合格测量记录,应作出明显的“数据无效”标识。

10.5.3对不合格测量数据的追溯范围和时间,应使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具体由使用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

110.6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见图一。

110.7 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

10.7.1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见附表。

10.7.2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填写注意事项

10.7.2.1使用部门填写编号、设备名称、型号、量程、精度、制造厂家、出厂编号、类别、使用部门、确认间隔、不合格情况、发现日期、发现人、不合格原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