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电现象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科学电现象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电现象复习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电现象复习教案
教师备课记录表
电现象
(1)
*教学目标:
1、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及符号,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辨认分析串、并联电路。
3、掌握电流的相关知识,知道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知道电阻的概念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5、掌握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原因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区别,能正确简化分析串、并联电路。
3、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对比。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分析含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路。
2、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化正确分析电路的变化。
教学模式设置:
*学科活动:
*导入呈现:
【知识点1】:
电路
1、组成: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② 用电器:
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常见的用电器有:
电灯,电炉,电视机等;
③ 开关:
它是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用电器工作的作用。
开关闭合,用电器工作;开关断开,用电器不工作。
常见的开关: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
④ 导线:
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运动的通路。
常用铜,铝作导线,导线的外壳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2、电路的三种形态及短路的危害
① 通路:
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通路。
这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工作;
② 开路:
又叫断路。
断开的电路叫开路,即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常见造成开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开关没有闭合;
b.导线与其他电路元件连接处线头脱落或接触不良;
c.导线断了;
d.用电器损坏
③ 短路:
闭合开关后,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中间没有用电器,这样的电路叫电源短路。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会很大,会烧坏电源或发生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3、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将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元件相互影响。
并联电路:
将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流至少有两条路径,各元件互不影响。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
在识别电路时,电流:
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
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
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6、正确分析含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
我们经常遇到复杂电路的习题,包含多个用电器、多个电流表,电压表、为了准确进行判断、计算,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电路结构:
电流表当做导线(电阻为零),电压表当做断线(电阻无穷大),然后观察电流有几条通路,以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所示电路,灯Ll、L2、L3是串联的,若去掉电压表V2,三盏灯能否继续发光:
能,V1的读数如何变化:
不变.
【例2】:
(2013•兰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则( B )
A.灯泡L1亮,L2不亮B.灯泡L2亮,L1不亮
C.灯泡L1、L2都不亮D.灯泡L1、L2都亮
【例3】:
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l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课堂巩固:
练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并联,各灯泡和电表都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甲、丙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D.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练2、(2013•重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 A )
A.若A表是电流表,B表是电压表,则电阻R1、R2并联
B.若A表是电流表,B表是电压表,则电阻R1、R2串联
C.若A表是电压表,B表是电流表,则电阻R1、R2并联
D.若A表是电压表,B表是电流表,则电阻R1、R2串联
【知识点2】:
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他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他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电子的转移。
3、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也就是说:
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吸引轻小物体。
4、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与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负电。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意:
排斥的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不一定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要分清:
异种电荷间可以相互吸引;正、负电荷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6、验电器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例题讲解:
【例4】有A、B、C、D四个带电小球,若A吸引B,B排斥C,C吸引D,已知D与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球相排斥,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C )
A.A球带负电B.B球带正电C.C球带负电D.D球带负电
【例5】(2005•连云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和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与甲互相排斥、跟乙相吸引.于是可以判定( C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课堂巩固:
练3、(2011•苏州)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练4、三只悬挂的小球,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这三只球的带电情况是( D )
A.三只都带正电B.两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
C.一只带正电,两只不带电D.一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一只不带电
【知识点3】:
电流
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酸、碱、盐水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的方向:
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注意电流方向与电荷移动方向的区别:
电流可以是负电荷(电子或阴离子)定向移动而形成的,也可以是正电荷(阳离子)定向移动而形成的。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两者缺一不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要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电流的效应。
电流有三种效应:
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电流强度:
我们已经知道,电子在导线中朝一个方向的运动会形成电流。
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的多少,用字母I表示。
6、单位:
(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
mA、μA
(3)、换算关系:
1A=1000mA1mA=1000μA
7、测量:
我们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值。
(1)、仪器:
电流表。
符号:
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
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一般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对不同量程的电流表来说,最小刻度所表示的电流值是不同的。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
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填正偏或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Ⅰ危害:
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电流表会因为通过的电流太大而损毁。
Ⅱ选择量程:
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是电流表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使电路短路。
*例题讲解:
【例6】:
(2010•玉林)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正电荷的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B.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负电荷定向移动时形成的电流方向无法确定
D.只要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例7】:
(2006•威海)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验电器,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B.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C.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D.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例8】:
(2012•荔湾区一模)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
(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L1的电流(选填“L1”或“L2”);
(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0.36A;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应将导线b(选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选填“正”或“负”).
*课堂巩固:
练5、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C.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D.金属导体导电的时候,导体中电荷的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同
练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B.S,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L2中的电流强度
C.S,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强度
D.S,S1和S2都闭合时,电压表只能测量L2两端的电压
【知识点4】: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
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锗,硅.
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
4、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几乎不能导电。
5、“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6、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
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2)、符号:
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
欧姆。
规定: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
千欧、兆欧。
(3)、换算:
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
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金属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结论理解:
①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②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
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
电路符号:
。
(2)、可变电阻(变阻器):
电路符号。
①滑动变阻器:
1、构造:
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
2、变阻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使用方法:
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
“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
②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
④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铭牌:
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3、作用: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4、应用:
电位器
优缺点:
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
1、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2、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例题讲解:
【例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导体中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C.导体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绝缘体则用得很少
D.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例10】:
(2013•重庆)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C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例11】:
(2012•泰安)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课堂巩固:
练7、(2011•安徽)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B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练8、(2009•南昌)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 C )
A.电压表V示数变小B.电流表A1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示数不变D.电流表A2示数变小
【知识点5】:
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
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伏特常用单位:
kVmV、μV
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1mV=1000μV
(2)、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A、一节干电池:
1.5V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36V
C、照明电路电压:
220VD、一只蓄电池:
2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
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
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
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时,。
Ⅱ选择量程:
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例题讲解:
【例12】:
(2010•毕节地区)小红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时,连好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L1正常发光,L2只能微弱发光,以下对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D )
A.灯泡L2发生了断路
B.灯泡L2发生了短路
C.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
D.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
【例13】:
(2011•三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画出与图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上Ll、L2;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1.91.9V;
(3)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 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课堂巩固:
练9、(2010•威海)如图甲所示,当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B )
A.1.2V,6VB.4.8V,1.2VC.6V,1.2VD.1.2V,4.8V
练10、(2010•阜新)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4.5V,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读数变为3V,灯泡Ll和L2两端电压分别是( B )
A.3V和4.5VB.3V和1.5VC.3V和3VD.1.5V和4.5V
*小组讨论:
1、一起快速回顾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知识。
2、总结简化复杂电路图的方法以及实物图与电路图之间的转换。
3、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总结回顾(归纳整理):
1、电路的组成: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通路:
接通的电路(闭合开关)
开路:
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短路:
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4、电流
(1)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外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符号:
I
5、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串联
6、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
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
(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
7、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
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
8、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锗,硅.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
9、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10、电阻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
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C、电阻用字母R表示。
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
1兆欧=103千欧=106欧
11、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
12、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13、同样条件下,银、铜、铝的电阻很小,又较便宜,一般用来做导线;电木和橡胶的电阻很大,可用来做绝缘体。
14、滑动变阻器:
(1)原理和作用:
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使用方法:
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②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15、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A、 有电源存在电压B、闭合电路
16、电压:
(1)电压用字母U表示
(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更大的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换算关系式:
1千伏=1000伏1伏=1000毫伏1毫伏=1000微伏
17、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A、一节干电池:
1.5V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36V
C、照明电路电压:
220VD、一只蓄电池:
2V
*备注:
无
*所教课程与小升初/中考/会考/高考的衔接点(知识点例题):
详见各例题与练习题
*教师对课程的评价:
*作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