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648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炼铁B.水车灌溉C.活字印刷D.雕刻石像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2CO——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D.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浑浊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5.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A.

B.

C.

D.

6.“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的认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钠

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8.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含碳元素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10.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B.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二、填空题

11.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填化学式),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3)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S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Na2SO3中S的化合价为_____。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

(2)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_____。

13.【最新】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50年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如图是九年级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I3+

D锗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2)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_____。

R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4.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反应实质是_____。

(3)用硫酸铜溶液验证性质③,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化学实验的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

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和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_____。

(2)观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

、_____、

三、实验题

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发生装置,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

(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个步骤:

①检在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仪器Ⅰ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数字序号)。

四、科学探究题

17.如图所示,小娟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娟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NaOH和HCl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方案一

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上pH为7处的颜色一致(浅黄色)

_____

方案二

取反应后的水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颗锌粒

_____

盐酸已完全反应

再取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

_____

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

五、计算题

18.人体缺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

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现有两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共含葡萄糖酸锌91mg,则这两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共_____mg。

19.小伟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测定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①向烧杯中加入50g除锈剂;

②向除锈剂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至不再有气泡放出,共消耗碳酸钠溶液40g;

③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87.8g(除锈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矿石炼铁过程中,Fe2O3变成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雕刻石像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D

【详解】

A、氦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故符合题意;故选D。

3.C

【详解】

A、“H2O”可以表示1个水分子,或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4H”表示4个氢原子,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2CO”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

”中数字2的含义为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书写错误,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浑浊,A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C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D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现象的描述,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识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使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注意在现象的描述中不能出现具体的物质名称。

5.B

【详解】

①根据: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故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20g×10%=2.0g,说法正确;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说法正确;

③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该说法错误;

④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20g-2g=18g(合18mL),应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量筒量程选择有误,该说法错误;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该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③④⑤说法错误,故选B。

6.B

【详解】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都能离解出氢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试管中温度降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C

【解析】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酸性变弱,pH升高,正确;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正确;C.混合使用,二者会发生反应,能降低两者的清洁效果,错误;D.厕所清洁剂的pH=1,溶液呈酸性,可能含有某种酸,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正确。

故选C。

9.A

【详解】

A、含碳元素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A选项推理合理,符合题意;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B选项推理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指的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是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是置换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选项推理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纯净物指的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因此纯净物可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还有可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例如单质铁等,D选项推理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曲线图可知:

A、反应的起始pH值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由小于7到等于7,最后大于7,则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A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变化图中是曲线,尤其是接近反应完全的时候,pH值是突变的,因此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盐酸还没有反应完,由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氯化钠两种溶质,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盐酸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此时溶液pH值大于7,约为12,溶液呈碱性,此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由pH变化曲线图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根据pH值的变化分析反应过程,反应的起始pH值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由小于7到等于7,最后大于7,则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pH值等于7,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再结合反应的情况分析溶液的性质。

11.

蒸馏+4价

【详解】

(1)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沉淀和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还有可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有颜色、气味的物质,还有易溶于水的无色物质,蒸馏操作得到蒸馏水,因此以上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3)Na2SO3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S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

,解得x=+4,因此Na2SO3中S的化合价为+4价。

12.

【详解】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

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3.BE31R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详解】

如图所示,图中有铝、硅、锗三种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1)A、表中铝、锗元素名称都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硅元素名称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

,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锗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则质子数为32,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3-32=41,质子数与中子数不相等,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E、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层的分布与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有关,离核由近及远,电子的能量由低到高,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E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E。

(2)由图可知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比锗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少1,即为32-1=31,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R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铝元素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铝,铝元素显+3价,则R在空气中被氧化,其氧化物中R显+3价,化学式为

,则R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14.红色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详解】

如图所示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为: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③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④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

(1)为验证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3)用硫酸铜溶液验证性质③,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B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定量实验Ne

【详解】

(1)由图可知A图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是定性实验,B图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的实验是定量实验,C图甲烷在空气里燃烧实验是定性实验,D图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是定量实验;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和B分为一类,依据是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定量实验。

(2)由所给粒子排列“

、_____、

”可知,按照所给粒子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且都为10电子的微粒,因此空白处的微粒为原子序数为10的微粒,可以是氖原子,符号为Ne。

16.锥形瓶水槽A节约药品(合理即可)bgfe②①④③⑥⑤

【详解】

(1)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锥形瓶、水槽;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发生装置,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打开活塞使盐酸滴入锥形瓶中即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使用长颈漏斗加入盐酸要没过长颈漏斗下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因此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节约药品;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收集之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装置顺序为BFE,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e;

(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个步骤: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①检在装置的气密性;④向仪器Ⅰ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⑥收集气体;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17.否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不变色;若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也不变色;因此不能说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锌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或无明显现象酚酞溶液不变红或无明显现象

【详解】

(1)由题意小娟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故填否,理由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不变色;若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也不变色;因此不能说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2)探究“NaOH和HCl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一

实验方法:

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上pH为7处的颜色一致(浅黄色)

结论:

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二

由实验方法可知是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结论是盐酸已完全反应,可推测现象为锌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或无明显现象,则有:

实验方法:

取反应后的水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颗锌粒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锌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或无明显现象

结论:

盐酸已完全反应

由实验结论可知是为了验证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加入酚酞试剂后不会变红或无明显现象,则有:

实验方法:

再取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溶液不变红或无明显现象

结论:

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

18.455;13

【详解】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

(2)91mg葡萄糖酸锌中含锌元素的质量为:

=13g。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8%。

【详解】

由题意除锈剂中的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逸出,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差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40g-87.8g=2.2g。

设生成2.2g二氧化碳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4.9g;

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

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