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327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docx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

总部经济该怎么做

总部经济是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经济在城市经济的表现形式。

城市化进程需要产业支撑,否则很容易出现城市经济的“空心化”。

但现代城市化又是一个与工业化在国土空间上相分离的过程,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过程和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相分离,总部经济为这种“分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链接”,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实现不同区域的分工协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

  从总部经济的发展生态看,由于福建现有的城市在国内都属于“二、三线”城市,发展总部经济要热情更要理性,着力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着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应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总部经济应有利于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空间结构高效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坚持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坚持国企(央企)、民企、外企“三维”协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和生产力空间结构、行业内部的企业结构以及国民经济产出的市场结构,统筹优化总部经济的区域结构与行业结构,壮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

  要有利于优化产业链。

总部经济处在产业链的高端,在产业市场、产业配套、政府政策的“加持”下,培育和构建总部经济将实现“集聚企业、培植核心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功能,实现产业链的优选、优化。

新时期发展总部经济要有利于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高端化,推进轻工、纺织、建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围绕重点行业发展总部经济;同时,结合工业化进程的需要,配套发展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五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部经济。

  要有利于产业升级。

从产业链演进的历史进程看,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

产业转移的基本路径有三:

一是省内转移,通过省域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国内转移,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国际转移,面向东南亚以及其他低端劳动力资源富集国家转移。

通过产业转移,将产业链中的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将力量集中到研发和市场力控制上,走向产业链的高端。

这正是发展总部经济的要义所在。

  当前,福建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总部经济要避免“一哄而上”,不切实际,无序发展。

  不要眼睛盯着钱。

由于企业总部迁移,牵涉到地方的财政收入、政府官员升迁、社会就业等问题,引入企业总部的多少成了一些城市间攀比的新筹码。

结果,总部经济的发展过程变成了社会财富(特别是财政收入)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再分配过程,而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发展总部经济对财富创造的“乘数效应”放大过程。

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要有全局观念,切实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不要都想当主角。

总部经济分为不同层级,既有面向世界、面向全国的总部,也有面向区域、面向不同功能的总部,对人才、商务成本、政府服务、基础设施有较高的要求,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发展总部经济。

目前,福州、厦门、泉州都有自己的总部经济聚集区规划,省里应进行统一规划,从集约化的角度对全省总部企业的区位分布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各个区域对总部企业资源的无序竞争,避免以总部经济为名的地产商业炒作。

对于发展条件不充分的总部经济区应及时予以制止或叫停。

  不要“拉郎配”。

企业总部一般履行投资中心、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职能,地方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要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实现经济做大与产业升级的双赢,避免出现忽视产业基础、忽视总部基地中完整产业链的打造,导致进驻基地的企业各自为政的总部经济发展不利局面,形成总部经济体内企业高度关联的产业集聚效应。

 

推动总部经济成为西部大开发重要引擎

 8月1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成华区政府承办的“2010中国(成都)总部经济论坛”在成都市召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上说,新形势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积极发展由总部功能集聚而形成的总部经济。

  我国经济增长远虑大于近忧

  刘世锦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回升向好向稳定的转变中。

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增长初期大规模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后,市场导向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二是在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后,部分城市一度过快上涨的房地产价格趋稳,消费物价较为平稳,经济增长在季度高增长后,二季度开始有所回调,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现在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经济会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刘世锦认为可能性不大。

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具有了可持续性。

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增长速度会有一定幅度回调,但仍属于高位调整,季度GDP低于8%的可能性不大,今年全年仍可保持9.5%以上的增长率。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种概率不大的可能性,即如果国际经济复苏进程严重受挫,对我国外贸形成较大冲击;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回调幅度较大;再加上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影响到一些地方建设项目,这几种情况同时发生,“几碰头”,出现叠加效应,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有较大幅度回调。

对这种情况要有一定的应对性政策储备。

  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表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正面临在一些重要挑战。

一是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我国经济能否实现竞争优势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二是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价格上涨,我国经济将长期面临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三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台可能出现小幅下调,中长期则会进入中低增长期。

上述挑战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可能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为严峻的。

从国际经验看,并非所有踏上工业化征程的经济体都能顺利进入发达经济阶段。

拉美等国大都是在与我们当前相同或相似的阶段,由于未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使发展迟缓、波动甚至倒退。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远虑大于近忧。

当然,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很大潜力,问题是如何使这些潜力充分有效、可持续地得以发挥,进而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平稳而质量更高的增长阶段。

  推动总部经济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

  刘世锦坦言,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就是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

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积极发展由总部功能集聚而形成的总部经济。

  他告诉记者,总部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具有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点,不仅是中心城市实现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的必然选择。

基于区域内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生产制造基地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也引起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刘世锦还说,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总部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通过发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正在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高地。

  他说,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十年中,随着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成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发展总部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形成舒适惬意的人居环境,促进绿色、低碳的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另一方面,有利于成都市承接产业高端环节的转移,在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总部经济就是中高端人才经济

  刘世锦认为,新形势下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吸引和用好高端人才,因为总部经济实际上是中高端人才经济。

  他强调要注意三方面的事情。

第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第二,重视人力资本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加强职业培训;第三,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给各种创新活动一块自由的天地。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环境宜人、事业留人、创新催人”的独特的城市竞争优势,从而为总部经济的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论坛承办单位之一的成都市成华区区委书记何立斌告诉记者,作为成都总部经济试验区的成都龙潭总部经济城规划面积8.13平方公里,是以总部企业的核心技术、重点企业的国家级核心实验室等核心优势为先导,将逐渐构筑结构合理、体系庞大的产业集群,并将逐渐形成独自己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该总部城已引进总部项目484个,预计2012年入驻企业将达2000家以上。

重点发展“机械设备、电子通讯为主的生产型服务业”,着力引进以机械电子、医药食品、钢铁贸易、环保产业等企业的研发、销售、结算中心。

  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琳告诉记者,这次总部经济论坛的典型特征就是中高端人才经济论坛,也是成都发展会展经济、搭建开放合作经贸平台的又一次实践,并促进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再创开放经济新优势

——在2010(第三届)中国开放论坛上的发言(2010年6月6日)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 毛光烈

今天,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以“经济率先回升之后的中国对外开放——拓展深度与广度”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探索对外开放的新思路与新战略。

下面,我谈点自己的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总趋势和大方向

  当前,在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性胜利后,中国的开放型经济走向有三大趋势值得充分关注。

一是国际市场的货物贸易不可能有更大的增速。

在国际货物贸易市场上主要取向是“保市场份额,提升竞争水平”。

争取市场份额中我们需要积极的态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就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产业,这种总趋势可以概括为:

适应物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智能化产品;适应应对气候危机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品。

如果我们的出口产品能同时具备智能化和节能环保双重优势,就一定能在保持国际市场份额中把握主动权。

二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仅仅是货物贸易大国,而远非是服务贸易大国。

在巩固货物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如果再用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大国,那么中国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现在在许多服务领域,我国的发言权还不多,地位还不高,与我们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需要进一步努力。

三是从发展开放型经济向发展内外对接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转变,努力创造开放型经济的“体系”新优势。

大力构建内外对接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营销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等,这样可以使我们从长期被动地接受订单加工出口,转变为具有“体系”的新优势,从而有能力向人家、向自己下订单,获取我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更加主动的定价权、网络营销权和知识产权。

  二、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要从发展企业总部经济抓起

  第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总部企业或跨区跨国集团企业是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设主体。

只有众多的跨地区、跨国家的企业组织体系不断形成和完善,才能使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更具有竞争力。

所以,一个企业的总部经济是一个城市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并提升完善的基石。

如杭州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去年实现销售达2000亿元,如果杭州能有10至20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国际网络贸易的大企业,杭州就可能成为世界贸易最有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城市之一。

  第二,完善企业总部在国内外城市合理布局的组织体系,有利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市企业收购了全球1000多家长期战略合作企业的品牌和营销渠道,大大提高了我市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第三,企业总部经济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总部经济的企业,在跨城市、跨地区、跨国家生产体系营销布局中,必然会不断把总部经济整体获取的专利、标准、品牌、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延伸出去,以此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市场美誉度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再创开放型经济的体系新优势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

  第一,加强企业先进制造、营销组织体系的建设合作,促进城市间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完善。

各类城市都要为企业总部经济生产营销组织的合理布局提供支持服务,促进优势互补。

如宁波是国际港口城市,应该为腹地城市的企业总部在宁波设立进出口贸易分支机构提供服务。

  第二,加强城市间现代物流业合作发展,为总部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创造条件。

发展跨区域、跨城市间的制造、营销总部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瓶颈制约在于物流成本过高。

为此,要发展总部型跨地区、跨企业的生产营销合作,就要大力加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合作,为总部经济发展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配送,提高物流效率。

  第三,加强城市间总部金融信贷、结算服务的开放合作,为总部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现在的金融信贷等按照行政区域布局实施监管,而总部经济具有跨区跨国布局的特性,现有金融服务模式容易造成总部经济财务成本高、资金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总部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总部经济逐步进入大发展的阶段后,需要我们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金融服务和监管模式来改革。

我们希望有关单位给予宁波积极支持,大力发展宁波的离岸金融服务。

  第四,加强城市间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开放合作,为总部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可靠、全新的信息服务。

总部经济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之上的实时高效经营管理的经济,物联网、云计算等是现代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宁波要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2010上海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这个主题论坛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第五,加强城市间产业基地建设的开放合作,为总部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集群发展提供服务。

现代总部经济的跨地区发展必须遵循集群化发展的要求。

加强产业基地之间的合作,以适应总部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城市间深化合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宁波将与国内外城市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地合作,为总部经济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加强城市间的政策、服务等方面的政务合作,为总部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更好的市场、政策、法制和人文环境。

经济越开放,要求政务服务水平就越高。

经济合作越广泛,要求政府服务越要按照国际和市场的通行规则办事。

经济一体化发展越加深,要求投资、生产经营方面待遇越公平,环境越优良。

为此,要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合作和创新,这也是再创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势的必然选择。

  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和总部经济的大发展,我们一定会像前些年加入世贸组织那样,把相对落后的货物贸易大国建设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大国。

我相信,再用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一定能在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新优势上实现更大的作为,推进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城市群因“总部经济”而富有竞争力

以“发展总部经济 创新城市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武汉召开。

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知名总部企业代表35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主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多层面的深入研讨与交流。

现择要发表论坛发言。

——编者

  带动中心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张榕明(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地区资源要素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重组,使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总部经济现象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更需要我们加强对总部经济的深层次探索与实践,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发展。

  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冲击后,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在中央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出现了积极变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

但是在珠三角等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许多企业依然面临困难甚至停产倒闭,低端、低层次的出口型加工制造业遭受重创。

这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从这几年的探索实践来看,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中心城市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创新成果,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并且通过“总部——制造基地”链条,把创新成果向周边区域辐射,既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力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

因而发展总部经济十分契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推动中心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区域合作发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现阶段中心城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

  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产业升级

  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总部经济是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地位的一种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许多地区是靠自己的低成本和区位优势招商引资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包括资源代价、环境代价、人工成本被人为压低的血汗代价等。

当传统优势逐渐弱化,我国要提升自己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层次,就必须构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把总部、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地区研发中心吸纳进来,占据产业分工的高端。

总部经济对区域新优势构造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值得我们挖掘。

  发展总部经济是增强城市功能素质、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城市转型提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等思路,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包括城市的规划、功能区的布局、城市原有优势的发挥、拆迁当中存在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等。

总部经济为各个城市未来的城市功能合理化、城市产业高端化提供了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路径。

  发展总部经济是我国跨越危机的重要举措。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一开始就把应对危机和跨越危机融合在一起,制定10年-20年的先导型战略安排。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际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密度减少,我国要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还停留在应对危机层面远远不够。

总部经济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发展总部经济要有跨越危机的长远眼界,让各个城市不再把眼界仅仅局限在吸引大项目上,而是要考虑通过低碳的、可循环的、可持续的、绿色的理念来发展本地经济,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在领航产业,先进技术和道德评判上占据一席之地。

为解决金融危机所暴露的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契机

  刘牧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后,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复苏轨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期全球经济在2009年收缩1.1%之后, 将在2010年实现3.1%的正增长。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说的,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通过实施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经济增长逐步改善,实现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大有希望。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次金融危机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一些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等。

  发展总部经济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重点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发展总部经济优化了资源配置,特别是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的创新资源效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同时,总部经济是一种跨区域存在的经济体系,既涵盖总部所在区域,又涵盖生产基地所在区域,而生产基地可以遍布全国,甚至可以遍及全世界。

作为一种跨区域、跨国界、跨产业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在稳定经济发展、抵御经济风险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创新为主导、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甚至在全球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体系,这是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根本之策,也是在金融危机时代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之策。

  城市群因“有特色的总部经济”而富有竞争力

  赵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演进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撑点,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平台。

  纵观纽约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巴黎城市群、东京城市群、伦敦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世界著名城市群的发展过程,总部经济是其实现内部城市间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如东京城市群,各城市之间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东京是总部中心,向周边小城市迁移生产制造工厂,周边小城市通过承接东京的制造基地转移,成为特色产业基地,如神奈川和千叶地区成为东京都市圈的工业和物流业集聚地、多摩以高科技产业为特色、名古屋成为汽车产业制造基地。

  从城市自身发展来看,我国一批中心城市进入经济转型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求与其他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快速扩张的城市规模使得原有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与城市发展出现矛盾,加之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制造成本不断攀升,中心城市制造业“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

中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与其他城市及区域之间的合作,寻找新的出路;欠发达地区也需要在中心城市转型中寻找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发展的机遇。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快速发展,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2008年东部GDP比东北、中部、西部GDP之和还高4.78万亿,人均GDP差距更为明显,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为32089.14元/人,东北地区约为东部的67%,中部约为东部的46%,西部约为东部的41%。

由于城市之间发展阶段落差过大,城市间的合作推进存在对接上的困难。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2008年人均GDP达到9075美元,第三产业占比重为73.2%,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唐山、石家庄等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则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周边区域与北京、天津的工业化阶段差异较大,导致京津冀地区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接续和产业配套,区域经济合作不能深入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另外,在人才等高端资源竞争力方面,大城市明显优于中小规模的城市。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亟待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合作新路径。

  总部经济通过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演进和强力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中心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模式。

从区域分工合作角度来看,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总部集中布局在中心城市,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在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周边区域,能够实现中心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