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794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docx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疏通文意,理解三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2、聚焦语言赏析,分析人物的性格。

3、感悟交友之道,体会友谊的真谛。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感悟朋友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

师:

当伯牙遇见钟子期,用琴声演绎了千古传诵的名曲——《高山流水》;当廉颇遇见蔺相如,用自省成就了流传至今的佳话——负荆请罪;当李白遇见汪伦,用妙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千七百年前,当道家的大师庄子遇见名家的代表惠子,又会发生怎样的传奇故事?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群文阅读课一探究竟。

一、读文题,明大意。

请全班同学齐读三个标题,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一:

标题揭示了遇见的双方,也就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庄子与惠子;

生二:

点明了遇见的地点,分别是濠梁之上、梁国和墓地。

生三:

概括了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篇是写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第二篇是写惠子在梁国做宰相;第三篇是写庄子给惠子送葬。

生四:

不对,第三篇不是写庄子给惠子送葬,而是写庄子送葬的时候,经过惠子的坟墓。

生五:

准确地说,三个标题应该是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师:

后两位同学补充得特别好,不仅文章读得仔细,而且有自己的个性思考。

二、读课文,晓故事。

师:

当庄子遇见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第一篇

1、学生齐背。

2、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提示:

表演的时候可以添油加醋,可以眉飞色舞,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师:

背得流利,演得出彩!

愚人的争辩往往令人嗤之以鼻,但智者的对话却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

当庄子遇见惠子,两人唇枪舌战,诞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濠梁之辩。

孰胜孰负?

文章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

第二篇

1、点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点名讲述故事。

要求遵照原文并结合自己的理解。

师:

同学们有没有听懂这个故事?

惠子为何要搜捕庄子?

庄子何以要讲述鹓鶵的故事?

生一:

听懂了,惠子因为听信流言,以为庄子到梁国来是图谋自己的宰相之位,所以感到恐惧,全城搜捕庄子。

生二:

庄子讲故事是为了讽刺惠子看重功名、无端猜忌的丑态,同时以鹓鶵自比,表明自己高洁的志趣。

师:

在梁国,庄子与惠子的遇见有浓浓的火药味,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了吗?

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第三篇

1、点名朗读(ppt展示已经去掉标点的课文)。

 

提示学生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古文断句莫畏难,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固定结构莫拆散。

2、庄子送葬,见惠子之墓,感慨万千。

打开手机,发了一条朋友圈。

假设你是庄子,你会发一条怎样的朋友圈?

生一:

如果说我是运斤成风的匠石,惠子就是面不改色的郢人,我的技艺只有在惠子面前才能施展,我俩是世间绝配啊!

自从惠子离开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呜呼哀哉!

生二:

我和惠子在墓地的遇见已是阴阳两隔,死生相别。

借用余光中老先生的诗:

而现在啊,遇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惠子在里头。

……

三、读语言,明其人。

师:

读懂了关于“遇见”的三个故事,庄子与惠子的形象已经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选择一个表情符号来代表这两个人物。

同学们,你们会怎么选?

这两个表情符号有点空洞,来,让我们想词填图,充实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

在黑板上填上和庄子、惠子对应的词,并从文中找出填词的依据。

生一:

惠子追名逐利,薄情寡义。

“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这一句传神地表现了惠子的恐慌心理,唯恐庄子来抢夺他的相位,写出了他对名利的看重、对朋友的不义。

生二:

庄子勇敢无畏!

“庄子往见之”在文中出现两次,很有深意。

第一次可能是表现庄子去拜访惠子表示祝贺的意思;第二次明知道惠子全城搜捕,依然无所畏惧,坦然前往,陈述自己的心志。

生三:

庄子志趣高洁。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这句话太有力度了!

以反问讽刺惠子的汲汲于名利,同时表现自己对相位的轻视。

庄子高洁的志趣可见一斑。

生五:

庄子重情重义。

“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送葬》中的最后一句话太震撼人了,庄子其实是以匠石自比,把惠子比作自己的对手“郢人”。

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惠子的怀念,无限感伤,催人泪下。

生六:

庄子洒脱率真,阳光快乐。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充分表现出庄子愉悦的心情。

……

师:

只有内心丰富的孩子才能读出别人读不到的东西,同学们对语言的解读和赏析真的到了入木三分、出神入化的程度,在你们的美读和品析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了。

教师总结庄惠的性格特点:

庄子:

率真感性,淡泊名利,从容优雅,情深意长——文艺青

惠子:

冷静理性,醉心功名,争强好胜,偏狭猜忌——理工男

四、读细节,探究竟

1、延读材料,探讨关系:

有遇见,就会有言行的交际,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

庄子和惠子是什么关系?

生一:

我觉得他们是一对杠精。

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两人针锋相对的辩论可以看出,他们以抬杠为乐,以互怼为趣,互不相让,各自争强。

生二:

我觉得他们更像势同水火的死敌。

从《惠子相梁》中可以看出惠子对庄子猜忌防范,庄子对惠子也充满了鄙夷嘲讽之情。

生三:

我觉得他们是朋友。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向惠子吐露真心;《庄子送葬》中更是能明显感觉出庄子对友人的怀念以及惠子生前对庄子的信任。

……

(出示PPT)展示一段话:

“惠子卒而庄深暝不言,见世莫可与语也。

”《说苑.说丛》

师:

惠子死了,庄子便把自己的眼睛紧紧闭上,不观左右事,不讲前后语,而且将这种活法坚持了二十多年。

出自《说苑.说丛》的这段话未必可以全信,但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庄周和惠施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可以说,正是有了惠子,才成就了庄子的千秋美名;也正是因为有了庄子,惠子才有幸没有埋没于历史的漫漫黄沙中。

师: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只做过漆园吏这样的小官,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粪土,一位却汲汲于富贵。

两人的出身与性格如此的不同,却偏偏结交成了朋友,而且是终生矢志不渝的朋友。

从两个人的交往中,你们能找到和朋友相处的秘籍吗?

结合三篇文章,说说你们的发现。

2、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请结合课文中的细节,探寻二人的交友之道。

可以参考以下句式:

我认为朋友相处,应该(不应该)……,我是从文中……看出来的。

生一:

我从“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句看出,朋友之间应该坦诚以待,说自己想说的话,交流自己最真实的思想。

生二:

惠子曰:

“子非鱼吗,安知鱼之乐?

”惠子不因为庄子是自己的朋友而随声附和,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明不能一味地迎合朋友,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人格。

生三:

第二篇文章中,惠子因为听了谗言“庄子来,欲代子相”,所以猜忌庄子。

从反面说明朋友在相处时应该彼此信任,不能听信小人之言。

生四:

《惠子相梁》中,庄子以讲故事的形式委婉说理,表明自己的志趣,没有直接怒骂惠子,避免了正面冲突。

生五:

《庄子送葬》中,庄子讲述的故事意味深长,充分说明朋友之间一定要充分信任,郢人正是源于对匠石的信任才会让其“运斤成风”。

生六:

《惠子相梁》一文中,庄子明明知道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却没有逃避问题,如果他躲起来,就正好印证了流言蜚语;他“往见之”,敢于面对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

我的启示是,当朋友之间出现问题时,不能消极逃避,而是要积极面对。

……

师:

你们的发言太精彩了!

当人与人遇见,应该怎样相处才能成为朋友?

来,我们一起来听听今人的回答,齐读。

一起来看看古人的智慧,齐读。

五、读《庄子》,悟活法

师:

于丹曾经说过:

“庄子对于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课后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庄子》中的两篇文章(一共33篇,分外篇、内篇和杂篇)《逍遥游》《秋水》,相信在智者的对话中,你们一定能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活得更通透!

赠言: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成就我们更美好的人生!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4课《安塞腰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3.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92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

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和魅力。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2.指名分节读课文,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正音。

3.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每一个舞姿都使人站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

三、理清层次

(1)按照课文气势起伏,师生分工合作朗读课文。

(2)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分三段。

一(1~4)安静的腰鼓。

二(5~17)激昂的腰鼓。

三(18~20)静寂的腰鼓。

(3)迅速浏览全文,找一找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并在下面画上波浪线。

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

(板书: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也串起了此次腰鼓的表演。

想想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四、学习“腰鼓表演前”的文字

1.看,精彩的腰鼓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指名读)

2.找出描写后生的句子,重点理解的句子: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理解“茂腾腾”即沸腾着生命的活力。

(2)“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从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3.为什么表演前竟如此的安静?

(理解这是以静衬动,为下文蓄势)

4.小结:

是啊,这就好像在聆听一场音乐会之前,指挥示意准备开始,演奏者都一切就绪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会翘首以待,渴望听到最为优美的音乐。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腰鼓表演后”的文字

1.课文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也可以用“静”这个字来形容。

指名读最后一部分。

2.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静?

朗读,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

3.说说这样结尾的妙处。

4.思考:

这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第二课时 

一、词语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塞腰鼓》,谁来说说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出示一组词语复习安塞腰鼓的风采。

二、学习课文

(一)欣赏“火烈的舞蹈”:

1.让我们再一次踏上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吧!

(播放录像。

2.说说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

(学生自由表达。

3.放声朗读课文5~8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

舞蹈火烈)

4.交流:

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说出喜欢的理由。

(指导孩子多角度品味语言。

5.是呀,这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震撼了整个世界呀,难怪作者会脱口而出:

(出示:

好一个安塞腰鼓!

)学生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