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819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7长城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看图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

这节课就随老师一起去游览长城。

课件展示,激发兴趣。

  2.说一说你长城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录音朗读,听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13个,要求会写的有12个。

“戍”“崇”“砖”“智”“敞”是翘舌音,要读准确。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

   智慧茫然陡峭戍边崇山峻岭宽敞屹立

城邦谱写容颜焕发蜿蜒盘旋遥相呼应

浩瀚金戈铁马瞭望堡垒修筑波涛滚滚

   4.再读课文,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远看长城给人以整体印象,概括了长城长的特点。

  第二部分

(2)远看长城,具体介绍了长城的构造特点。

  第三部分(3)由看到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第四部分(4)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6.整体把握

  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

  三.小结本节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

“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导朗读,齐读:

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1)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高大坚固)

 

(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

(3)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

 (4)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呢?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6.默读3、4段。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

 

(2)思考、交流。

 (3)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

  

(4)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7.学习第四自然段:

 

(1)此时,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你理解了么?

  三.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7长城

          远看      一条长龙

气魄雄伟  近看      高大坚固       伟大的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

课后反思: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1.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

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

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

颐和园,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

 (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

 

(2)你怎么知道的?

 (3)小结:

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

(板书:

大、美)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

(引导学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这是什么写法?

(首尾照应)

  3.指导朗读:

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

(惊喜、喜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

  四.总结

  五、作业

  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按游览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

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

  二.学习课文

  1.各位“游客”,带上摄像机或者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吧。

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

  学生自主选择段落,练习感情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2.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呢?

为什么?

  

(1)有的想在长廊留影,为什么?

(长、美)

  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大的长廊?

该用什么语气?

(喜欢、惊奇)

  指导朗读。

 

(2)有的想在万寿山脚下留影,为什么?

用上面学过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并突出佛香阁、排云殿的特点朗读时读重,表示强调。

(板书:

闪闪发光、金碧辉煌)

 (3)有的想在佛香阁留影,为什么?

  葱郁的树丛,黄绿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的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

  这些景点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从远到近)

  谁来介绍一处景点,按从远到近的顺序。

  这些景色中那些词用得好?

(引导学习一些形容词)

  (4)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为什么?

自学这一处美景,师板书:

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游览了颐和园,在各处留影了吧!

感觉怎样?

我们带着对颐和园的喜爱来读一读全文吧!

  4.再次感受颐和园的美

  美丽的颐和园让我们流连往返,我们把刚才拍摄的颐和园的录象,大家一起来共享一下吧!

师放录象。

  三.拓展练习

  1.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那你们还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呢?

2.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

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请用今天学过的游览的顺序来介绍。

  五.作业

  1.用游览的顺序,把颐和园介绍给爸爸、妈妈。

  2.用游览的顺序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课后反思: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引导质疑

  1.古人说“学贵有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

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

  3.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类:

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

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

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

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

 三.全班研“疑”

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资料,指导感情朗读。

1.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2.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所有的。

它惟妙惟俏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3.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

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较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四.畅谈感受

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

读一读,再抄一抄。

板书设计 :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劳动人民最伟大

个性鲜明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教学重、难点:

1、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2、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教学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

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中的例句。

 ⑴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⑵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3.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4.把自己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

5.找出相似的句子读一读。

4.尝试着写一写。

二.积累对联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

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一径对半帘 竹阴对花影 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对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宽带网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⑴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

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⑵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⑶ 老师的建议:

①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②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③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二.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教学内容及目标: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3.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

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教学目标:

1.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2.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难点:

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愿意吗?

2.要求:

 ⑴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⑵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1)在小组内交流说。

(2)全班交流。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修改

1.自己修改。

2.同桌互相修改。

3.选择几篇典型习作全班修改。

4.在此基础上再自己修改。

六.誊抄作文

七.习作讲评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