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瑟(sè)黄晕(yùn)
莅临(lì)匍匐(pū)
B.唱和(hé)棱镜(lènɡ)
吝啬(sè)撩起(liāo)
C.发髻(jì)磅礴(pánɡ)
梦寐(mèi)看护(kàn)
D.肌肤(jī)竦峙(sǒnɡ)
贮满(zhù)静谧(m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绿萍 残夜 攀附不住花枝招展
B.温晴倏忽德高望众舒活筋骨
C.背篓伦敦清新淡雅抖搂精神
D.烘托静默津津乐道迫不急待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动人。
B.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C.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D.秋游的时候,我们在路上呼朋引伴地叫着、追赶着,开心极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
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6.名句默写。
(8分)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3),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抒发了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心境的诗句是,。
7.综合性学习。
(7分)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春天的美好。
为此,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2分)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子。
李明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的内容。
(60字左右)(3分)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性,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5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
(2分)
9.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分)
颈联:
尾联:
(二)(2017重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是形容雨细的,但三个比喻也有不同点,请你依次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各是什么?
(2分)
11.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2分)
12.作者在描写树叶和小草时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13.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济南的秋天
老 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
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
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
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秋和冬是分不开的。
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
14.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什么?
(3分)
15.作者对山的描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分)
16.文中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试分析其作用。
(2分)
17.文中最后一句赞美了什么?
(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
(15分)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
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
“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
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
风过后,草儿绿了。
再下点雪,然后开花。
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
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
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
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
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
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
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
没见过。
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
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
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
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
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
春天在做什么?
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
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
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
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
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
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
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
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
“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
”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
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
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
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
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
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
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
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
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
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
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
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有改动)
18.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
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3分)
19.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
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3分)
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21.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6分)
三、写作(50分)
22.以“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章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④全文不少于600字。
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萧瑟(sè)黄晕(yùn)
莅临(lì)匍匐(pū)
B.唱和(hé)棱镜(lènɡ)
吝啬(sè)撩起(liāo)
C.发髻(jì)磅礴(pánɡ)
梦寐(mèi)看护(kàn)
D.肌肤(jī)竦峙(sǒnɡ)
贮满(zhù)静谧(mì)
导析:
D A项,“匍”应读pú;B项,“和”应读hè,“棱”应读lénɡ;C项,“看”应读k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
A.绿萍 残夜 攀附不住花枝招展
B.温晴倏忽德高望众舒活筋骨
C.背篓伦敦清新淡雅抖搂精神
D.烘托静默津津乐道迫不急待
导析:
A B项,“众”应为“重”;C项,“搂”应为“擞”;D项,“急”应为“及”。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动人。
B.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C.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D.秋游的时候,我们在路上呼朋引伴地叫着、追赶着,开心极了!
导析:
B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本句中“又”字表明“取得好成绩”并不是“出乎意料的”,而是情理之中的。
因此不能用“喜出望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C )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
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导析:
C A项,搭配不当,应该是孟非主持的节目收视率高;B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的活动”;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面对和思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导析:
C 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6.名句默写。
(8分)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心境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综合性学习。
(7分)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春天的美好。
为此,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2分)
答案:
(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子。
李明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的内容。
(60字左右)(3分)
答案:
(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枝枝桃花,宣告着春来临的消息。
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朵,用自己的笑靥迎接美丽的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性,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2分)
答案:
(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5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潮平两岸阔(如答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不给分)。
(2分)
9.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分)
颈联:
高兴、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
淡淡的思乡之情。
(二)(2017重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是形容雨细的,但三个比喻也有不同点,请你依次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各是什么?
(2分)
答案:
形容雨细而柔密的是像牛毛(细而密),形容雨细而闪烁的是像花针(细而亮),形容雨细而连绵的是像细丝(细而长)。
11.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2分)
答案:
由近及远。
12.作者在描写树叶和小草时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抓住了春雨中树叶的绿,春雨中小草的青。
这样写,更能够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可爱,更能够突出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诗情画意。
13.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3分)
答案:
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明写春风,可是已经含蓄着微微的春风了。
“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济南的秋天
老 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
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
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
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秋和冬是分不开的。
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
14.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什么?
(3分)
答案:
古朴、安静、秀美。
15.作者对山的描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分)
答案:
颜色、方向、高矮。
16.文中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试分析其作用。
(2分)
答案:
突出颜色变幻莫测,给人以动感。
(意对即可)
17.文中最后一句赞美了什么?
(2分)
答案:
赞美塔在蓝天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更高了些,同时在“塔”与“山”的相互映衬下,山的棱角曲线更真、更分明、更瘦硬了。
(意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
(15分)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
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
“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
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
风过后,草儿绿了。
再下点雪,然后开花。
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
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
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
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
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
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
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
没见过。
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
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
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
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
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
春天在做什么?
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
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
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
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
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
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
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
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
“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
”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
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
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
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
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
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
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
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
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
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
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
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有改动)
18.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
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被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19.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
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的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
(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答案:
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21.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