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416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docx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

电工顶岗实习周记精选5篇

第一周

通过这一个月的电工学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了解了一般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掌握了一般串联、并联电路,日光灯,电度表、插座的安装,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和具体的连方式,尤其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发现理论上已经很懂得东西,在实践当中并不是非常的熟练,知道了这是眼高手低,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多投入实践中去

第二周

通过第三个月的电工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第

一、掌握了电烙铁的使用方法,以及元器件的焊接方法,例如电阻的两种焊接方法。

二、学会了导线绝缘层的拔出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和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方法:

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

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如图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三、懂得了一些自动控制的原理,比如说半自动控制装置,全自动控制装置。

最后我们还自己动手接了一个半自动控制装置。

并且在这些授课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元器件。

了解一些线路原理以及通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合,做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周

在实际操作学习中,我懂得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变电所工作的重要性。

让我认识了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等。

学习到了变压器的运行,互感器的作用,高压断路器的用途和隔离开关的作用、分类和型号。

在什么情况下高压负荷开关与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由熔断器起短路保护作用;在什么情况下高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无功潮流、负荷功率因数和电压等情况确定。

尤其是一些模拟活动使人身临其境,培养了我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

知道操作的时候要心细、谨慎,避免触电及意外受伤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操,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强了我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第四周

保证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是我们运行电工使命。

安全、有效、合理、正确使用电是我们电工的工作。

巡视电气设备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穿戴劳保品的要求等等,电工安全基础知识是电工必备的。

做为运行电工,巡视工作非常重要,巡视可以发现设备运行中出现在主控室无法监视得到的问题,是在现场发现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重要途径,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关键性的工作。

我们运行人员在这项工作中不可走马观花、草率应付、掉以轻心去完成。

在5个月工作里,我主要熟悉供电运行系统图,全厂的电气设备名称和编号、状态、位置。

在日常工作中,开、工作票,倒闸操作,识别信号报警,监盘,事故处理,这些工作内容我都做到熟悉和掌握。

经历了五个月,我觉得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对突发事故处理经验不足,电气设备工作原理,二次保护,运行设备维护,这些知识没有更深的理解。

车间每周五进行技能和安全培训,事故处理经验的总,这些有利我工作技能提升和丰富经验。

第五周

通过半年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很多简单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也与我们的想象不一样,这半年时间学习我跨过这道实践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理论说的再好,如果不付诸于实际,那一切都是空谈。

只有应用与实际中,我们才能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开始的时候,师傅对电路进行介绍,我还以为电工实习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

连每一根电线,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

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

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学到,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附送: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精选)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精选)

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电影观后感大全毛丰美观后感

第49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日前举行了颁奖典礼。

以赣州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的中国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从全世界91个国家的40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最佳外语片奖。

以下是关于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X观后感。

影片介绍《一个人的课堂》由著名导演李军林执导,于201X年3月在宁都县开机拍摄。

电影取材以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的故事。

面对家长纷纷把学生带走的尴尬,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岗考验,面对亲友的反对和质疑,面对高薪工作的诱惑,面对最后一个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目光,宋文化最终选择坚守教学岗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X观后感

(一)这是当代中国山村正在上演着无数次的事情。

这是许许多多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几十年却依旧转不了正的代课教师们。

这是社会发展激流中漫滞的泥沙,更是许多大山孩子向往文明向往知识的灯光。

这是,越来越少的,最后甚至只剩一人的小学课堂。

影片开头,下着雨的山村,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男人和村长,在那所破旧却又历经几十年风雨的小学里察看聊天。

这位身材魁梧已经五十多岁的男人,就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

这所破败不堪的乡村小学,是他几十年前的母校,也是他交了三十多年书洒下了一片热血的地方。

重点在于,他是非正式的老师,但是全村的孩子都是靠着这位并非正式的老师的代课,一步步小学毕业,一步步走出山村。

几十年教学风雨路,他任劳任怨,乐在其中。

似乎在他眼中,这并不是苦,而是毕生的乐趣,毕生的追求。

对,就是教书,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就是手中拿着教师资格证正大光明地给他心爱的学生上着课。

当面对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四个的学生时,他一如从前,视教书为生命,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

感动我的第一幕出现了,在破旧的院子里,四个小学生规规矩矩地站成一排,目光清澈认真,凝望着慢慢升起的国旗,敬礼唱国歌。

我深刻的感受到,这个已不再年轻的老师,他身上那厚重的责任感与满腔的热情和希望。

而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在面对师资如此匮乏的环境时,他们是最善良最纯真最愿求知的生命。

面对生活的窘迫与艰辛,小小的肩膀承受着半个家庭的责任。

是啊,最亲最爱的父母不在身边,唯有和年迈的老人相依为命。

他们用纤细的胳膊做农活,干家务,用弱小的身躯背重物,扛重担。

他们是那么懂事,就像山,就像水,纯洁自然,率真可爱。

当今都市里大多数的子女,比他们聪明,比他们文明,比他们更懂得礼貌,却往往不知珍惜该怎样诠释,不知坚持会有何意义。

他们无法想象,有多少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正在过着怎样一种艰辛而又坚韧的生活。

那些孩子,也永远不会想到在同一个世界上人和人的童年会有如此大的不同,或者说,不公。

而这位山村老师,即使他是所有孩子的依靠望,所有家庭的希望,他依然逃脱不了“代课老师”的“代”字。

面对妻子的劝告,他明知自己的选择让妻子受了不少苦,可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决定,努力考试,努力成为被社会,被国家,被时代所接受和容纳的真正的教师。

他恐怕心里对妻子始终是有愧疚的吧,这种愧疚,他转化成更持久的动力,而不会说出来。

或许这就是一位教书育人多年的长者捧着的高度的自尊与信念。

感动我的第二幕,便是他戴着厚厚的眼镜捧着计算机书努力的学习,最后却倒在考试机房的时候。

想起自己曾经初次接触计算机来的不适应、尴尬与窘迫,我便觉得,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生长在穷山僻壤里的老教师,他能够像那天一样,坐在考试现场,坐在满是让他感到陌生与恐惧的电脑机房,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

而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能够在鬓发斑白的年纪,还这样“为难”自己?

就是那一份证书,一份他追求了多年的教师证书。

而这份教师资格证上,又承载了多少沉甸甸的辛酸与渴望?

他因为过度紧张焦虑而晕倒在考试现场。

看着他笨拙地用键盘打着字,慌张而局促,犹如一个小学生。

可最终还是因为不够熟练时间限制而失败了。

而作为演员,孙海英在这一时刻把那种紧张与窘迫表演得恰到好处,细致入微,令人称。

新的老师来了。

他说:

人家是大学生,教的比我好。

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一口气,充满了无奈,像是为他的教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人家是大学生,教的比我好。

难道,果真是这样吗?

大学生不假,正式教师也没错。

可好与不好,完全不在那一张资格证上,更不在他穿的衣服来自哪里。

而在于,当他面对讲台下求知若渴的学生时,内心深处能否激起一丝丝奉献的渴望和怜悯的情感?

一个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令人真正尊敬、真正热爱的,不只是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或者手上有多少证书,也不是他毕业于某某名牌大学受过多少高等的教育。

而是那深深的责任感,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对学生的爱心与耐心。

能对得起“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二字的,又有多少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中国自古以来,就树立了孔子等老师的典范。

把“师”和“父”联系在一起,更加说明了这是个尊敬师长,长幼有序的民族。

而这种精神,却在社会不断的变革,不断地进步中,渐渐丢失。

是啊,硬件力量增强了,师资队伍壮大了,可为人师表的却消失了。

有着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老师因忍受不了艰苦的教学环境和贫寒的生活条件而临阵脱逃,普通话说不好电脑不会用学历只有中学的老教师,却为学生呕心沥血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留守儿童当自己的骨肉般对待。

恐怕,不一样的不只是手上有没有那一份教师证明吧。

更大的不同,应该是心中是否对“教师”二字有着崇高的敬意和来自内心深处的热爱。

在面对远在广东的女儿的邀请和妻子热切的劝说时,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是打算彻底放弃那份执念了。

随着妻子,去找女儿,去过更好一点的生活。

然而我们都忘了,他心中始终是有慈悲的,始终是怀着一颗悲悯之心的。

他看到父母不在的孩子明明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看到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提着鸡蛋拄着拐杖来恳求他留下来的时候,他还是经受不住。

最终在车站的最后一分改变了决定。

他是多么高兴啊,老奶奶是多么高兴啊,明明是多么高兴啊。

绿茵茵的田地里,明明的奶奶抬起头,听到不远处传来的阵阵上课“铃声”,脸上绽放着欣慰的笑容。

那个画面,使这个山村焕发了别样的光芒与色彩。

从老师身上,回到那可怜而可爱的孩子明明身上,也回到年迈体弱而疼爱孙子的奶奶身上。

老人蹒跚着脚步,走过山路,携着孙子,来到唯一的乡村教师家里,请求他留下来。

在家里两个年轻人都离开的情况下,祖孙两个孤苦无依,无人照顾。

唯一能让孙子继续接受教育的依靠,就是这位唯一的教师。

老人老泪纵横,道出肺腑之言,情景催人泪下。

而这一幕,却又不止出现在荧幕上而已。

在现实中,在社会的边缘处,还存在着多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呼声。

这个世界有多美好,就有多残忍,有多繁华,就有多落魄。

星光闪耀下总会有晦暗阴霾存在。

从小学校园到孩子的家中,他就那样,搬着长长的黑板,拿着粉笔,叩响了唯一的学生的家门。

在快要去世的老人面前,读书声琅琅上口,清脆而响亮。

原来,不管在哪里,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心中有课堂,只要心中有学生,都是一名教师,都是明亮的课堂。

影片的结局还算圆满。

原以为是悲剧,当然即使圆满也还带着辛酸苦涩,不过还是令人欣慰的。

师生之间,已如父子之间。

一个在繁华的都市,一个在偏远的山村,却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来表达思念。

师生,早已远远超越了师生。

在这部影片中,一丝一毫也看不到所谓的师生利益的关系。

一切的付出和选择,全然来自善良的人内心的温情与柔软,他的甘心,他的无悔。

影片结束后,每每想起时,总会想到我那过世的爷爷。

他生前也是一位教师,一位校长,只不过是很多年的事了。

爷爷的身材也正如片中人一般,高高瘦瘦,节俭朴素。

听姑姑对我讲起,爷爷中年在山西任教时的事迹。

他从山西回来的那一天,在山西的火车站,聚集了他所有的学生们。

学生们不舍分别,望着爷爷远去的火车,纷纷泪洒站台。

那时,我还年幼,姑姑的描述在我心中就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也就从此感觉身为一个教师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令人敬佩。

然而,那是八九十年代的事,那是那个时代师生之间纯粹而真挚的感情,经过时光的流逝转换,其实已不是最初的模样。

那种送别,那种感情,令人珍惜,令人怀念。

但愿,在物质文明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精神文明也能紧紧相随。

在人心浮躁喧哗的今天,也能有某种质朴真诚的感情与回忆在师生间,在同学间长存。

而我们的关注点,也应更多的放在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上,放在那些子女远离父母不在的留守老人与儿童身上。

雪中送炭,远远超过锦上添花。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X观后感

(二)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

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

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

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

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

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

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因而只是暂时的。

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

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

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

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

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

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

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

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

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

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

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

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

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

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

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

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

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

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

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影体验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

《童年在瑞金》那部影片给观众的休克体验可能正是本片导演所要努力避免的,然而我们还是心有余悸。

不必追问导演是否因此“降格以求”,总之导演将叙事的重心转向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师资问题,并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原生教育环境的衰败和消失。

影片中,西甲村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死村。

缺少非农工作技能的老人、小孩和家庭主妇维持着这个村子日渐凋敝的日常生活。

村里的小学只剩下了几个学生,并且最终只剩下一个。

我们从影片中得到的好消息是,有些学生为了更好地接受教育而转学去了县里或者城里的学校。

这让村小学所剩的唯一的老师宋文化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并且让宋文化的坚守显得荒谬。

感谢孙海英精彩的表演,他很可能为本片的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宋文化是个充满谐趣的乡村知识分子,带点孔乙己和范进的味道。

他做了36年的代课老师,工资少得可怜。

但他看重36年所积累起来的荣誉,并以孔夫子自比。

他的愿望是尽快转正,并为此“纸上谈兵”地去学习电脑。

但他最终连打字也没学会。

考场上,他在电脑面前不知所措,基本交了白卷,并瘫在地上。

他也因此错过了最后一次转正的机会,并在不久后被一位大学生取代,做了农民。

我们可能会像他老婆一样惋惜或嘲笑他早已被时代淘汰却不自知,但真正理解他所做的事情的人就不会觉得他荒谬。

无论剩下几个学生,他照例一本正经地打铃,一本正经地举行升旗仪式,一本正经的朗读课文,既庄重又仓促,如一场扮演——他在以代课者的身份扮演教师。

打铃的工具是一根乡下人家锁大门用的旧穿铤,鼻子已经缺损,铃铛则是一截铁轨,俯拍的全景镜头中的残砖败瓦让升旗仪式显得十分萧索而讽刺。

但他并不为学生的流失和乡村的凋敝而烦扰,即便他的超然是基于一种扮演,我们仍然为他的超然感到惊讶:

他的信念与他的私心不分彼此,这让他显得笨拙。

新来的那个大学生老师在高谈人生理想后偷偷溜走,这种人显得可笑。

宋文化以私心为他的信念辩护,正是这一点让他与这个“以信念为私心辩护”的时代格格不入。

这一点足以打退一切苦难诗学的指责,并让谐剧精神占领这部影片。

大学生老师溜走之后,上级领导又来求他继续代课,他坚辞不就,认为自己的荣誉受到了损害。

他们打算去广州投奔女儿,打工为生。

但在车站他让老婆一个人先去。

最终,他把最后一个学生送入初中后去广州做了一名城市地下管道维修工。

他再次证明了他的“多能鄙事”。

我们发现,故事从头到尾,是一名“无身份”的教育者在从事着只有他才能胜任的教育工作。

而整个充满谐剧精神的故事中,并没有太多的外部因素的干扰。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架空”的故事,类似于一个家庭教育的场景。

与成人不同,儿童天然地要求一种原生性的教育环境,唯有在儿童身上,人们才普遍承认:

教育问题有其不能妥协之处。

如果儿童有可能下降到最低,那么教育者也就必须回归到父亲的角色。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最终会消失,留守乡村最终大概也会消失,而先于它们消失的,是原生的教育环境,和那些“无身份”的教育者,这首先指的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对他们和他们的子女而言,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家庭都是“一个人的课堂”。

如果他们的身份继续如“宋文化”一样越来越模糊,这个“一个人的课堂”最终会消失。

宋文化的故事只是这一过程的一个尾声、一个回声。

文明的信念是可疑的,文明的进程也是不稳定的。

原生教育的问题不会消失,教育者的问题也不会消失。

这些问题关系到家庭教育的特性,关系到教育者的载道和传道精神,关系到教育的本质。

社会的进程正把这三者分割、消灭。

影片《一个人的课堂》抓住这一过渡性的社会进程的尾巴,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一句忠告。

它是谐剧式的,我们应该听出它的弦外之音。

这让我们再次想到曾在开头提到的放映于1989年的电影《童年在瑞金》,那时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困境仅仅是经济问题,因此那是一个近乎绝望的故事。

它处处显示着一种艰难的、随时可能被摧毁的教育的处境。

它包含了《一个人的课堂》所讲述的故事,但又完全对立:

文老师最终出嫁;平平升入初中,走出大山;但除此之外所有的孩子都滑入了未知命运的深渊。

命运是不可摧毁之物的终极体现,它自然地指向悲剧:

平平离村入学那天,细雨绵绵;杠杠披蓑戴笠在对面的山梁上放羊,他对平平喊一声“看我的眼力”,用他喜爱的弹弓在平平的油纸伞上打了一个洞,以这种令人百感交集的方式向平平告别;平平远远看看杠杠,拿出一张纸垫在伞洞上。

被命运摆布的人不需要教育者。

毫无疑问,就戏剧性而言,《童年在瑞金》更有力量,儿童的集体沉默最后演变成可怖的梦呓,家庭成为他们的梦魇。

它在当时就有苦剧的味道,如今则恐怕更超出了观众的想象力和承受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课堂》更有希望被现在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这是一个谐剧的时代:

教育触手可得,支教充满欢乐,慈善关爱一切。

然而教育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经济问题,也无法在社会学范畴内找到答案。

在这一点上,《一个人的课堂》所触及的问题虽然无法像《童年在瑞金》一样令人震惊,但却也无法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敷衍过关。

在这些问题面前,人们可能宁愿休克,也不愿思考。

但愿本片不是枉做了牛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