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413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docx

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事迹总汇

【关键字】教师

80岁学电脑90岁开博九旬院士申泮文的69载教育情怀

在南开大学,清瘦的93岁老人申泮文,是校园里同学们注目的一道“风景”:

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办公室,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

他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当代无机化学奠基人之一,从事教育事业长达69年之久。

  他80岁开始学电脑,85岁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0岁网上开博,将三尺讲台扩展到互联网上,向更多的人传播他的教育理念,几十年如一日在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9载教育情怀

  申泮文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

4年后,他开始教学生涯。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在长达69年的职业生涯中,申泮文这位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博士学位的中科院院士创造了诸多第一:

最早开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

  编写了我国化学界第一部中文教材;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简明化学教材;第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部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

他以70余卷册、4000余万字的著作,成为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

  申泮文以九旬高龄,一直活跃在根底课教学改革第一线,直到2007年,他还在为本科生授课。

那时学校和家人考虑他年事已高,要他静养,但新学年一开始,他就又提出要上课——他想念讲台。

  申泮文院士教授的“化学概论”是所有化学系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根底课,引入中国已有百年。

而南开的“化学概论”由申泮文主持,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化学界影响广泛,更影响了一届届南开学子。

学生梁德民说:

“先生说‘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我会向着他说的方向一直努力下去。

  申泮文院士1993年因胃癌切除了五分之四的胃,但16年过去了,申先生在他的同事和学生眼里还是那么“年轻”,永不言累。

现在他还带着5个博士,2个硕士,亲自到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的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审阅学生论文,和学生谈话。

新世纪以来,他已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但仍在组建一支由20多位老中青三代教师构成的教学创新团队,以便更好地致力于化学教育。

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

  每年新生入学,南开大学很多院系都会争相邀请这位九旬院士开办讲座。

对于这样的邀请,申泮文从不拒绝,他说:

“能够与年轻人交流,培养他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情操,教育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这是我最高兴做的一件事!

  申先生说:

“我经历过抗日战争,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氛围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

我的一生与祖国共命运,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给化学系的本科新生上根底课,他必问的一个问题是“要把你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化学家,需要做什么准备?

”他会以著名科学家王淦昌院士“以身许国”、袁隆平院士“做事先做人”,以及南开校友邹承鲁院士勇当“科学道德卫士”的故事,勉励青年人爱国和努力学习。

“要懂得,你们勤奋的目的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这样你是永远有准备的,一个机会来了就能抓住,有了机会就可以上进。

  申泮文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他主张在化学教育中也要讲科学发展观,他特意在最新的教材中加入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近代化学导论》教材第二版的最后一章写进了‘化学的科学发展观’,同学们会在期末的时候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我们这套教材的创新点。

  他说,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也能祸国殃民。

作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社会责任、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去为人民谋福利,做人民的好化学家。

网络开辟新“讲台”

  总有人表示惊讶:

90多岁的老爷爷也在网上开博客?

  80岁的时候,申泮文院士拥有了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开始了进行“数字世界”。

三年前,申泮文院士开设了自己的博客。

这位高龄博主的博客取名乐活中国。

    大概真的没有谁像他这样认真对待自己的博客:

他在开博之初自费印刷了2000份“博客小报”,利用一切机会发给师生传阅。

他还在BBS“我爱南开”站的“个人写真”版面,贴出自己的“写真”,向学生们打招呼。

这位老全国政协委员,甚至托人将“博客小报”带到了全国政协会上。

  开博并非为了消遣,取名“申泮文教育家博客”,一是缘于自身职业,二是出于开博的目的。

三年来,他做的最认真的一件事便是真实地与网友交流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我最关心的是教育。

中国的教育不改可不行。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危机意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多提建议”,他说。

  在申泮文的博客中,网友们还可以看到他提出的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张,介绍南开老校长、大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解读自己的老同学、生物学家邹承鲁院士的教育建议,或是强调“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应该落在实处”。

  申泮文的博客并不“高产”。

在三年时间里,他总共只发表了27篇博文,但篇篇精彩。

只要网友留言,不论赞同与反对,都会得到这位90多岁老人家认认真真的回复,令那些陌生的网友“受宠若惊”。

他将博客变成了新的“讲台”,和广大网友探讨起各类问题。

“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记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这是从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课上“剪辑”下来的片段——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

“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

”那一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甲同学满脸通红,垂头丧气地坐下。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

“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

”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乙同学站起来答:

“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

“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学生沉默。

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

“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

”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

“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要感谢谁呢?

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甲同学,并对着他鼓起掌来。

此时,甲同学微笑着抬起了头,有了自信。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这一教学案例在上海许多青年教师中广为流传。

  在长达58个春秋的教学生涯中,于漪老师留下了无数经典教案和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育思想。

熟悉于漪的人都知道,于漪在教学上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反复地教,也绝对不重复。

面对如潮好评,她总是谦逊地说:

“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在她眼中,教育事业是培养下一代爱国主义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

于漪老师常说,“教师应该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学生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于漪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啊。

  “怎样做好教师?

”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老师这个问题。

  她的回答是:

“教师要追求人格上的完美,身教重于言传。

  于漪常说,她心中有“两把尺子”:

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第一线时,她白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站在窗外,学习其他教师是怎么上课的;课堂上,她努力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每次都给自己做好“课堂废话记录”。

甚至当学生提出一些刁难的问题,于漪在解答完后还会将问题和解答一一记录下,标注解答后的感悟和遗憾。

  如今,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依然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她有着太多的头衔和荣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她最喜欢大家称她为“老师”。

每年教师节,于漪总是带领数千名上海新教师庄严宣誓,在共和国的旗帜下作好一位“为教育而生”的师者表率。

  于漪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作了形象的比喻:

语文教学犹如建造港湾,教师须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

  哲人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于漪的体会是,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

让自己的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一步步登上做人的高峰,在于漪看来这是此生最幸福的事!

  “教师的幸福是其他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也许你永远默默无闻,有时还要承担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难以管教的学生,考试成绩的红灯,家长和社会的过分期望……然而,只要你看着一群心存感念、求知上进的学生在你的引导下茁壮成长,难道你不感到幸福,不为之感动吗?

”于漪老师说。

兢兢业业科研育人

——记北航大学教授陈懋章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熟悉陈懋章教授的师生都会由衷地称赞道:

“陈老师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在第一线培养人才、搞科研、为社会服务,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真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人物。

  陈懋章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长期从事发动机和叶轮机械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他大胆研究被外国人光环笼罩而无人怀疑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置,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稳定可靠工作,排除了空中熄火故障。

配装这种发动机的某歼击机两次参加了珠海国际航展飞行表演,获得成功,是我国当时国产最好的发动机和歼击机。

该项目于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陈懋章主持完成的某重大项目,是研制航空核心压气机和机理研究的重要设备,技术先进,难度大,在实验理论、测试技术等方面有重要创新。

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院士在科研上十分重视亲自动手。

上世纪70年代初,国内计算机很少。

为了计算叶轮机内流动,他只好到中科院计算所上机。

因人多机少,他的时间通常都被排在下半夜两三点,有时甚至不得不冒着大雨,摸黑钻铁丝网去上机。

正是凭着这种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使他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陈懋章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又率领团队踏上了攻克另一重大创新技术的新征程。

该项技术也被美国列为必需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以支持美国研制下一代推重比的航空发动机。

对这样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外对我国严加封锁,根本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

  面对这样的困难情况,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在技术路线上大胆创新,达到了一次设计试验成功,节省了资金,缩短了研制周期。

试验表明,表征产品品质的四个参数都有大幅度提高。

将这种技术用在某直升机发动机上后,顺利完成了包括试飞在内的多项严格的试验考验,大幅度提高了直升机的性能。

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且拥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陈院士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和教师。

即使讲过多遍、非常熟悉的内容,讲课前他仍要认真备课。

他不仅讲授科技知识,还很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他曾专门举办讲座,讲授创新与科学精神、科技文化以及思维方法等,鼓励年轻人创新,培养科学精神。

他的学生都说:

“陈老师是一位能帮助我们不断认识自己,修正前进方向的人;是一位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的人。

在他的心里,只有学生的进步、事业的蒸蒸日上才是最重要的。

痴情职教写春秋

——记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张素珍

  新学期开学,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张素珍忙得不亦乐乎,学校搬进了新校区,在校生规模也达到了近4000人,一切欣欣向荣。

  而1995年张素珍刚接手学校时,却是另一番濒临倒闭的情况:

学生只剩下几十人,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校舍教室破烂不堪,办学经费严重匮乏,毕业生就业无法保障,教师工资长期欠发。

  老师们纷纷跳槽离校,一些单位也以优厚待遇向张素珍抛出了橄榄枝,可是她没有离开。

张素珍告诉记者:

“选择留下来,除了肩上的责任感之外,还因为我看到了中职的前途。

我曾经去农村考察过,当时农村的初中生毕业后,考不上高中,就无学可上。

如果有一个像样的中职院校,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状况。

我也去企业看过,他们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很高,可是没有对口的人才。

这让我觉得职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张素珍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上任后,学校的教室需要整修,她自己动手粉刷墙壁;暖气设备需要维修,她亲自下手拆卸;冬天取暖的煤拉来了,她二话不说第一个上车卸煤,满身是煤灰,脸黑像“包公”。

  1997年,学校急需修建综合教学大楼。

面对资金不到位、场地无着落的困难局面,张素珍多方奔走,上请各级领导支持,下求兄弟单位帮忙;刚从建筑设计院出来,又到各个施工队考察;吃住工地,不入家门,十多次累倒在工地上,终于确保了新生按时入学。

  学校条件虽然改善了,学生的出路开始让张素珍忧虑。

一位在校成绩优秀的会计专业学生,被推荐到她朋友的企业工作。

几个月后,朋友给她打来电话:

“这孩子不是我们不想留,可是现在都1996年了,会计条例早改了。

你送过来的学生学的还是1983年的教材,跟我们的需要完全脱节了。

  这件事让张素珍意识到,职业教育必须紧跟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

上世纪90年代,她率先提出了“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变”的办学理念,明确“贴近企业实际、适应社会要求、结合就业岗位”3条标准。

由于注重突出实用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性,较早将教学面向市场,学校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

  2000年,张素珍通过走访市场捕捉到长治市旅游业大发展的信息,为了抢占导游人才培养的先机,她果断决策,在原有的计算机、会计、市场营销三个专业的基础上,及时开设导游专业。

之后,又适时增设了现代物流、数控技术、公关礼仪等热门专业,形成了以传统专业为基础、热门专业为优势、其他专业交叉融合、相互促进的最佳格局。

  学校还率先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员走出校门就能适应岗位需要。

学校先后与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多家院校达成了联合办学协议。

在北京京西宾馆等建立了42家实习实训基地,让车间、商场、景区变成了课堂,让教学实践和岗位就业实现了零距离。

  如今的长治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遍布全国21个城市148家单位。

面对成绩,张素珍十分冷静:

“现在,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

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刘让贤:

青海土乡小学里永不凋零的冬花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的大山里,生长着一种到了冬季才绽放的小花,学名款冬花,当地人都叫它冬花。

宋朝寇宗奭编撰的《本草衍义》中记载:

“百草中,唯此不顾冰雪,最先春也。

”就在东山乡的大山里,坐落着一座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校——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

在当地人的眼中,坚守在小学校里半个世纪,将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这片热土的老教师、老校长刘让贤,也是一朵“雪积冰坚,款冬偏艳”的冬花,而且永不凋零。

一方土讲台 五十载教育情

  1956年,15岁的刘让贤随家人移民来到青海。

1959年,念完高中的他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的农民,踏上了乡村小学的土讲台,一站就是50年。

“50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弹指一挥间。

但是,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但要坚守,而且还要在几十年时间中用自行车车轮和双脚丈量七万多里山路,谈何容易!

”曾多次采访过刘让贤的《青海教育》杂志社社长郭风波说。

东山乡地处青海高寒的脑山地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刘让贤50年如一日,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县城和学校之间。

  学校里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教师换了一批又一批。

可刘让贤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那方土讲台上。

村民们说,他是这所山村学校坚实的顶梁柱,是这片田野忠实的守望者,是什巴小学的精神和灵魂。

在土乡浇开漫山芬芳

  刘让贤是个全能型教师,乡村小学条件差,师资缺,为满足学生需要,他几乎什么课都能教。

他很早就认识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对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学生们至关重要,所以,他教给学生的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

  1983年,刘让贤首创了青海省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土乡红领巾》。

通过耐心辅导学生写作,自刻蜡纸排版,这张土头土脸的小报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让不起眼的偏僻学校与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上百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联系,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山区的闭塞和简陋挡不住刘让贤深远的目光,他把自己的渴盼灌注到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中,因地制宜,顺应土族群众视“三”为吉祥的习俗,先后创建了150多个“三个一”班队实践活动方案。

  “种一块试验田,搞一次科普宣传,做一次科学示范”“写一封信,寄一份队报,交一个朋友”“付一份劳动、做一件好事、献一份爱心”等等活动,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通过他坚持不懈的精心指导和学生们一丝不苟的刻苦努力,什巴小学的学生习作先后有30多篇被《中国少先队报》、《德育报》、《少先队活动》等报刊登载,有40多篇文章在各种作文竞赛中获奖。

  什巴小学的留言簿上有一位山东教师来访时的留言:

“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么穷困的山沟竟有这样敢为天下先的好老师,他使教学、育人和为两个文明服务达到近乎完美的结合……”

培育孩子像白杨般高洁

  东山乡的大山里,冬花随处可见。

它豌豆粒大的黄色花蕾,200多颗才有1斤重,3斤鲜花才能晒出1斤干花。

而1斤干花的收购价是3.5元。

什巴小学的师生采挖3次收获150斤干花,可以换来200元钱。

  每当国家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举办重大活动,什巴小学的《土乡红领巾》小报总会将情况及时反映,有关单位的捐款名单中也一定会有什巴小学的名字。

抢救大熊猫、修缮长城甚至为全国盲童捐款,什巴小学的师生们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积极参与。

尽管数额很小,名字也不起眼,但却是师生们在刘让贤的带领下一起挖冬花、拣杂骨,一分一厘攒下的深情厚谊。

  对此,刘让贤并不讳言其高尚立意:

“我从来不认为这仅仅是几角钱或几元钱的事,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我们身在大山里,心胸一定要超越大山的束缚。

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是和全中国所有同胞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刘让贤经常教导他的学生:

“我们地处干旱山区,经济落后,发达地区的人们支援我们,当别人遭遇更大的灾难时,我们有义务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孩子们应当从小就有国家情结、民族情结,有爱心和同情心。

永不凋零 永远战斗

  2002年,刘让贤退休了,正当村民们担心会失去这位好老师的时候,山村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又看到了刘让贤略显佝偻的身躯。

他毅然担当起了什巴小学不在编的校长和老师。

  “我喜欢教书,离不开这方小小的讲台。

”刘让贤说。

  退休后,刘让贤每个月都要到什巴小学去住上一段时间,把自己谋划好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方案付诸实施。

他与在任校长共同商量学校的发展计划,和年轻教师交流教书育人的体会和做法。

  日复一日,刘让贤辛劳多年的身体终于经不起长时间在山路上的颠簸,他不得不把对什巴小学的关爱和热情转移到离家较近的互助县城南小学,在这里做学生写作实践的课外辅导员。

  在辅导学生的间隙,闲不下来的刘让贤开始在河滩淘石“寻宝”,寻找有观赏价值和奇特花纹的石头。

当记者问起时,他得意地说:

“(找石头)也卖了一点钱,能资助学生们搞活动了。

更多的钱拿到学校,我办了一个‘精美的石头会说话’的石展。

告诉孩子们石头上哪些纹路像我们的山川,哪些造型像动植物,哪些摆放起来像沉思的老人或青春少女。

  2006年,刘让贤用3个多月的时间前前后后往家搬了4吨多重的石头,共有7000多块。

他说,乡下条件差,利用河滩里的石头办个石展,是他想到的最生动的教书方法。

  刘让贤的妻子周秀英说,教学,是刘让贤所做的一切;育人,是他为自己设计的永恒命题。

含泪播种含笑收获

——记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这是长虹培训中心北川中学校园里的一则路牌标语。

很多人都说,这句话是校长刘亚春的真实写照。

  刘亚春,因北川中学而痛楚,因北川中学而闻名。

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多,刘亚春无法轻松、无法释然,这位校长正和他的学校一起,在灾难中奋起。

  今年5月12日,投资2亿元的新北川中学在北川县城新址安县永昌镇破土动工。

校长刘亚春手拿铁锹,眼含着泪花为新校奠基铲土。

  从地震发生至今,这个坚强的北川汉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热泪盈眶。

  去年5月12日,北川中学高一

(2)班所在的教学楼整体垮塌,刘亚春的爱人和儿子双双遇难。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刘亚春华发满头,但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悲伤。

一年多来,他刻意地让自己劳碌,为的是让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冲淡心灵的伤痕与伤痛。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也会绷着脸训人,但很快就“烟消云散”。

他多数时间是和老师学生们在一起,工作之余,大家一起打打球或下盘棋,以此驱逐内心的寂寞。

  “学生是我坚强起来的理由。

”刘亚春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教育精神、师生心理、教师队伍、学校课程、校园文化,是北川中学重建的核心。

  刘亚春很忙,每接听一次电话,都要将手机耳机从口袋里掏出来戴上。

他说,这是去年落下的毛病,每天都要打无数个电话,心一直放在学校师生复课上,耳膜受了损伤。

  在刘亚春的规划里,北川中学要分3个三年完成向国内一流民族中学的跨越。

  头三年,重心是重建。

第一年,刘亚春准备补充新鲜血液,地震中损失了多位优秀老师。

3月份,长虹集团帮助北川中学面向国内招聘优秀教师。

“教学质量不抓上去,我心里有愧。

”刘亚春说。

第二年,教师队伍重抓培训,包括与北京、上海、香港等学校进行结对定向进修。

“假如学校带不好,我就是罪人。

”他说。

  中间三年,是要出成绩的三年。

而最后三年,刘亚春的目标是北川中学成为全国一流名校,“许多人对北川中学的关注,是因为灾难。

我们北川中学人更希望因为我们的一流办学,而为人所知,受人称道。

  成为中学校园的长虹培训中心,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随处走走,经常可以看到挂在脸上的笑容。

教学区和学生宿舍仍是板房。

学生把12人一间的宿舍,清理得干干净净。

  “无论如何,关键还得靠自己。

对于老师来说,要教好书;对于学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读好书。

  2008年7月,北川中学593人参加高考,录取到各类高校496人。

今年北川中学432人参加高考,395人被录取。

刘亚春说,这就是地震震不垮的北川中学精神。

用大爱谱写青春之歌:

记上海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孙雅艳

  为让学生时刻感受关注的目光,她在校园BBS上为146名学生写下14万字《我爱我生》个性化手记,用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她多次开展“三下乡”活动并在山村支教一年、资助46位贫困生;为了撒播志愿精神的种子,她曾十下广西百色扶贫接力,慷慨解囊逾10万元,与资助学生通信多达2000余封……

  她就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教、辅导员孙雅艳。

她像向导,走在年轻人的前面,带领他们一起历练成长;她又像红烛,点燃贫困孩子的梦想,鼓励他们展翅飞翔。

  今年刚满30岁的孙雅艳,身材虽显瘦小,但她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关爱却让其在学生中赢得“老大”的称号。

正是对学生爱的实践,使她获得多个荣誉:

200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1997年,刚刚中专毕业的孙雅艳在浙江老家一所农村小学任教;2000年她顺利考上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生;2004年本科毕业后她担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辅导员。

  辅导员上岗之初,孙雅艳所带的146名学生,来自多个省市和不同背景的家庭,在1:

146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成了她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5年的辅导员生涯中,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情况,孙雅艳在上岗之初就为每名学生制订了“家访路线图”,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家访问卷,配备家校联系卡,密密麻麻的公交线路图和一个个家访故事,不但集成了7万多字的《走近学生》家访手记,也为大学辅导员工作开启了“家校沟通”新思路;为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她用笔将146名学生的感动片断一一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