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7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docx

倒闸操作故障处理

倒闸操作与事故判断、处理

倒闸操作

一、倒闸操作基本原则

倒闸操作主要是指为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改变的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拉、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等的操作。

为适应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的改变,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状态亦应作相应的改变,如继电保护装置的投入或退出,保护定值的调整等。

1.电气设备运行状态:

1.运行状态

指断路器及隔离开关都在合闸位置,将电源至受电端间的电路接通(包括辅助设备如仪表、变压器、避雷器等)。

2.热备用状态

指断路器在断开位置,而隔离开关仍在合闸位置,其特点是断路器一经操作即接通电源。

3.冷备用状态

指设备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均在断开位置。

特点是该设备(如断路器)与其它带电部分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

4.检修状态

指设备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均已断开,检修设备(如断路器)两侧装设了保护接地线(或合上接地隔离开关),并悬挂了工作标示牌,安装了临时遮拦,该设备即作为处于检修状态。

2.电气操作原则

1)操作隔离开关时,断路器必须在断开位置;

2)设备送电前必须将有关继电保护投入,没有继电保护或不能自动跳闸的断路器不准送电;

3)不允许打开机械闭锁手动分合断路器;

4)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误合隔离开关时,不允许将误合的隔离开关再拉开;发现误拉隔离开关时,不允许将误拉的隔离开关再重新合上,以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二、电气操作基本方法

1.隔离开关操作注意事项

1)分合隔离开关时,断路器必须在断开位置,并核对编号无误后,方可操作;

2)远方操作的隔离开关,尽量避免就地手动操作,以免失去电气闭锁;

3)手动就地操作隔离开关,合闸因迅速而果断,但在在合闸终了,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机械,但合入接地、短路回路或带负荷合闸时,严禁盲目将隔离开关再次拉开,正常拉闸操作时,应慢而谨慎,特别是动、静触头分离时,如发现弧光应迅速合入,停止操作,查明原因;

4)隔离开关分合后,应到现场检查实际位置,断口张开的角度或拉开的距离应符合要求。

5)停电操作时,当断路器断开后,应先拉负荷侧隔离开关,后拉电源侧隔离开关。

送电时操作顺序相反。

6)分相隔离开关,拉闸时先拉中相,后拉两边相;合闸时相反。

2.断路器操作注意事项

1)远方操作或电动操作的断路器,不允许就地强制手动合闸;

2)遥控操作断路器时,扳动控制开关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控制开关,也不要返回太快,以防时间短断路器来不及合闸。

3)断路器合闸送电或跳闸后试送时,其他人员尽量远离断路器现场,避免因带故障合闸造成断路器损坏,发生意外;

4)拒绝跳闸的断路器不得投入运行或列为备用;

5)断路器分、合闸后,应立即检查与其有关的信号及测量仪表的指示,同时应到现场检查其实际分合位置。

3.高压熔断器操作原则

1)用绝缘杆单相操作,不允许带负荷拉、合。

装卸高压熔断器时,应戴护目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钳,并站在绝缘台或绝缘垫上。

2)拉闸时应先拉中相,然后拉下风相,最后拉第三相。

合闸时与拉闸相反(带负荷拉第一相时不会发生强烈电弧因仍保持有电压,拉第二相时就会发生强烈电弧)。

3)根据拉第一相时弧光情况,慎重判断是否误操作然后再决定是否停止操作。

若是带负荷拉开第一相时,应合上已拉开的第一相。

4.线路操作原则

1)线路停电时,应先停线路负荷侧断路器,再断电源侧断路器;送电时与此相反;

2)线路停电检修时,一定要验电后挂接地线,防止对侧有电时本所误挂接地线;

3)线路送电前,因检查线路保护已正确投入;

4)线路送电后,因检查三相负荷及断路器实际位置已合上。

5.变压器操作原则

1)变压器停电顺序

先拉开低压侧断路器,再拉开中压侧断路器,最后拉开高压侧断路器。

检查变压器各侧断路器确已拉开后,再按照低、中、高的顺序拉开各侧隔离开关。

送电顺序相反。

2)变压器投运前应检查保护运行

禁止在变压器生产厂家规定的负荷和电压水平以上进行主变分接头调整操作。

在110KV及以上的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变压器停送电及经变压器向母线充电时,在操作前必须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合上,操作完毕后根据系统方式的要求决定拉开与否。

新投运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应进行核相,确认无误后方可并列运行。

强油循环风冷变压器投运前,应投入冷却装置。

3)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前,要检查两台变压器有载调压电压分接头指示一致。

并列变压器必须满足并列条件。

并列运行的两台变压器,其中性点接地刀闸须由一台倒换至另一台时,应先合上另一台中性点接地刀闸,然后拉开原来的中性点接地刀闸,并将零序保护、间隙保护作相应的切换。

8.电压互感器的操作

1)停用电压互感器,应先断开二次回路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后拉开一次侧隔离开关,并考虑对保护、自动装置及电能计量的影响。

2)启用电压互感器,先合高压侧刀闸,后合二次空气开关。

9.倒母线的操作

1)母线差动保护置于非选择性位置。

2)在双母线运行中,倒母线操作时先合母联断路器(系统已经合环或允许合环时)并转非自动,然后再操作隔离开关。

操作时应先合后拉,注意备用母线上的电源及负荷分布应合理。

3)热备用设备进行倒母线操作时应先拉后合,防止正、副母线刀闸合环或解环的误操作事故。

4)双母线当一组母线停电时,应防止经另一组母线变压器低压侧向停电的母线倒充电,并注意线路所用的压变电源要相应切换。

5)母线恢复供电时,有母差保护的应使用母差充电合闸按钮进行操作充电。

10.验电及装设接地线

1)装接地线部位

①、在可能来电的各方面或对停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都应装设临时接地线。

②、装设的接地线与带电设备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

③、检修线路时应根据线路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情况决定地线数量,检修10m以下的母线,可只装一组接地线,如检修门型构架外侧线路,接地线与工作地点小于10m,亦可不装设接地线。

④、检修工作部分与接地线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等。

⑤、全部停电时,应将可能来电部位均挂接地线,其余部分不必每段装设。

⑥、在室内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设在规定的地点。

2)具体操作

装拆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

装设前,先在被验电设备的同级电压的带电体上,试验电器的完好性(110KV及以上也可用绝缘棒代替,以接触带电体的声光来判断)后,立即在停电设备上验电,当验电毕,应立即在该验电地点装接地线,防止突然来电。

装接地线时,应将专用接地线先接接地端(三相短接好),后接导体端,必须使用专用线夹固定并应接触良好,严禁用缠绕方法进行接地或短接,接地线不应与人体接触。

在设备上挂接地线时应先靠近人身的那一相,然后再接其他两相。

拆除接地线与上述次序相反。

装拆接地线操作时均应使用绝缘棒和绝缘手套。

六、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

1、停送电操作原则

1)拉、合隔离开关及小车断路器送电之前,必须检查并确认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倒母线例外,此时母联断路器必须合上)。

2)严禁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所装电气和机械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

3)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后拉开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拉开电源侧隔离开关,送电时顺序相反。

4)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误合隔离开关时,不准将误合的隔离开关再拉开,发现误拉隔离开关时,不准将已拉开的隔离开关重新合上。

只有用手动蜗轮传动的隔离开关,在动触头未离开静触头刀刃之前,允许将误拉的隔离开关重新合上,不再操作。

2、母线倒闸操作原则

1)母线送电前,应先将该母线的电压互感器投入;母线停电前,应先将该母线上的所有负荷转移完后,再将该母线的电压互感器停止运行。

2)母线充电时,必须用断路器进行,其充电保护必须投入,充电正常后应停用充电保护。

3)倒母线操作时,母联断路器应合上,确认母联断路器已合好后,再取下其控制熔断器,然后进行母线隔离开关的切换操作。

4)拉、合母线隔离开关,应检查重动继电器的动作情况。

3、变压器操作原则

1)变压器停送电操作顺序:

送电时,应先送电源侧,后送负荷侧;停电时,操作顺序应与此相反。

2)凡有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变压器的投入或停用,均应先合上各侧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

变压器在充电状态,其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也应合上。

3)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在倒换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时,应先合上中性点未接地的接地隔离开关,再拉开另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隔离开关,并将零序电流保护切换到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上。

4)变压器分接开关的切换。

无载分接开关的切换应在变压器停电状态下进行,分接开关切换后,必须用欧姆表测量分接开关接触电阻合格后,变压器方可送电。

有载分接开关在变压器带负荷情况下,可手动或电动改变分接头位置,但应防止连续调整。

三、倒闸操作的注意事项

1.倒闸操作前,必须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情况,并应考虑电源及负荷的合理分布以及系统运行的情况。

2.在电气设备送电前,必须收回并检查有关工作票,拆除安全措施,如拉开接地隔离开关或拆除临时接地线及警告牌,然后测量绝缘电阻。

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隔离电源,进行放电。

此外,还应检查断路器、隔离开关是否均在断开位置。

3.倒闸操作前应考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整定值的调整,以适应新的运行方式的需要,防止因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造成事故。

4.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重合闸装置必须在所属主设备停运前退出运行,在所属主设备送电后投入运行。

5.在进行电源切换或电源设备倒母线时,必须先将备用电源投入装置停用,操作结束再进行调整。

6.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分析表计指示。

如倒母线时应注意电源分布的功率平衡,并尽量减少母联断路器电流,使其不超过限额,以防止过负荷而跳闸。

7.在下列情况下,应将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切断,即取下直流操作回路熔断器。

1)检修断路器;

2)在二次回路及保护装置上工作;

3)在倒母线操作过程中拉合母线隔离开关,必须先取下母联断路器的操作回路熔断器,以防止在拉合隔离开关时母联断路器跳闸而造成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4)操作隔离开关前应先检查断路器在分闸位置,以防止在操作隔离开关时断路器在合闸位置而造成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5)在继电保护故障情况下,应取下直流操作回路熔断器,以防止因断路器误合、误跳而造成停电事故;

6)断路器严重缺油、看不见油位或大量漏油,应取下直流操作回路熔断器并及时向调度员汇报,要求用旁路断路器代供,将该断路器切出运行,停电加油;

8.操作中应用合格的安全工具,如验电笔,以防止因安全工具不合格,在操作时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9.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其中对设备熟悉者作监护。

10.用绝缘棒拉、合隔离开关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均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绝缘棒应加装防雨罩,还应穿绝缘靴,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11.装有闭锁装置(电气闭锁或机械闭锁)的隔离开关,应按闭锁装置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解除闭锁。

电气设备的故障处理

变压器故障处理

一、瓦斯保护动作后的处理

瓦斯保护分别设有轻瓦斯和重瓦斯两种,轻瓦斯保护动作发信号,重瓦斯保护动作主变各侧断路器自动跳闸,将故障变压器退出运行。

为区别故障性质,应及时收集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并根据气体多少、颜色、气味、可燃性等来判别其性质。

为进一步判明变压器内部故障性质,应立即取气(或油)样进行气相色谱、电试分析。

主变发生重瓦斯动作跳闸后,不经详细检查,原因不明不得投入运行。

1、轻瓦斯动作后的处理

值班人员首先停止音响信号并观察瓦斯继电器动作的次数、间隔时间的长短、气量的多少,检查气体的性质,从颜色、气味、可燃性等方面判断变压器是否发生内部故障。

轻瓦斯动作的原因:

1)非变压器故障原因,如空气进入、温度下降或漏油使油面很低,因外部穿越性短路电流的影响,因油枕与空气不畅通,保护误动作。

如确定为外部原因引起的动作,变压器可继续运行。

2)通过气体性质及气相色谱分析检查,确认是由于变压器内部轻微故障而产生的气体时,则应考虑变压器能否继续运行。

2、重瓦斯动作后的处理

重瓦斯动作的原因:

1)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2)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故障。

瓦斯气体的判别及故障处理。

二、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

运行人员应采取如下措施:

1)向调度及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并复归事故音响信号;

2)对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二次设备进行检查;

3)对变压器测量绝缘电阻,检查有无内部故障;

4)检查直流系统有无接地现象。

如判断差动保护是由于外部原因,则变压器可不经内部检查而重新投入运行;如不能判断为外部原因,应对变压器作进一步的测量、检查分析,以确定故障性质及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必要时进行吊壳检查。

三、重瓦斯与差动保护同时动作的处理

重瓦斯与差动保护同时动作跳闸,则可认为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故障未消除前不得送电。

四、变压器自动跳闸的处理

当变压器的断路器自动跳闸,调度及运行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1)若有备用变,应立即投入,恢复用户供电,然后查明故障变的跳闸原因;

2)如无备用变,则一方面尽快转移负荷,改变运行方式,同时,查明何种保护动作、查明变压器跳闸原因,若查明变压器跳闸是由于过负荷、外部短路或保护误动造成,则变压器可不经内部检查重新投入运行;如不能确定变压器跳闸是上述外部原因造成,则需进一步事故分析,如判断为变压器内部故障,则需对变压器进行吊芯检查直到查出故障原因为止。

五、变压器着火处理

变压器着火处理时,应首先拉开各侧断路器,切断电源,停用冷却装置,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

同时汇报消防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协助处理。

高压断路器的事故处理

一、油断路器声音异常

运行中的油断路器,内部有异常声音,如放电的“劈啪”声或开水似的“咕噜”声,应尽快将断路器和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拉开,使断路器与电源隔离。

对故障断路器,在退出运行后,一般应认真的进行内部检查和油的分析化验,以确定故障的性质。

二、油断路器严重缺油

1)立即断开缺油断路器的操作电源,断路器改为非自动状态;

2)在操作把手挂“禁止分闸”标示牌

3)可经倒运行方式将断路器退出运行停电加油;

4)不能倒运行方式者,应汇报调度及有关上级。

将负荷转移,断路器只能断开与隔离开关许可条件相同的空载线路和空载设备。

否则,只能在不带电情况下断开电路。

断路器停电后加油并处理漏油。

三、断路器拒绝合闸

1)检查直流电源是否正常、有无电压、电压是否合格、控制回路熔断器是否完好;

2)检查合闸线圈、合闸回路、合闸接触器;

3)检查操作把手触点、连线、端子处有无异常,操作把手与断路器有无联动;

4)检查油断路器机构箱内辅助触点、联动机构、电缆连接有无开脱断线;

5)检查合闸机构有无卡涩、连接杆有无脱钩;

6)检查液压机构油压是否低于额定值,合闸回路是否闭锁;

7)检查弹簧储能机构合闸弹簧是否储能良好,分闸连杆复归是否良好,分闸锁扣是否勾住。

查出原因,予以排除。

四、断路器拒绝跳闸

1)检查直流回路;

2)检查跳闸回路;

3)检查操作回路;

4)检查断路器本身有无异常,跳闸机构有无卡涩,触头有无熔焊一起;

5)检查液压机构压力是否低于规定值,断路器跳闸回路是否被闭锁。

五、油断路器跳闸后严重喷油冒烟

当油断路器切合故障电流发生喷油现象时,运行人员不应对该断路器盲目强送或试送,应报告调度,待查明原因,经过检修后,方可继续使用。

一、油断路器过热

值班人员发现断路器发热异常时,应向调度报告,设法减少或转移该断路器所带的负荷,必要时,应停电处理。

互感器的事故处理

一、电压互感器故障

1)退出可能误动的保护及自动装置,断开二次开关(或拔掉二次熔断器);

2)高压熔断器三相或故障相已熔断时,可拉隔离开关隔离故障;

3)高压熔断器未熔断,故障不严重,绝缘未损坏,可拉开隔离开关隔离故障;

4)高压熔断器未熔断,内部故障严重,且高压侧绝缘已损坏,只能用断路器切除故障。

尽量用倒运行方式的方法停电,不能倒运行方式时,只能在不带电情况下拉开隔离开关,然后恢复供电。

5)故障电压互感器隔离后,一次母线并列,合上电压互感器二次联络开关重新投入所退出的保护及自动装置。

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

1)发现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应先分清故障属哪一组电流回路、开路的相别,对保护有

无影响。

汇报调度,解除可能误动的保护。

2)尽量减小一次负荷电流。

若电流互感器严重损伤,应转移负荷停电检查处理(尽量经倒运行方式,使用户不停电)。

3)尽快设法在就近的试验端子上,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再检查处理开路点。

短接时,应使用良好的短接线,并按图纸进行,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4)若短接时发现有火花,说明短接有效。

故障点在短接点以下的回路中,可进一步查找。

5)若短接时没有火花,可能短接无效。

故障点可能在短接点以前的回路中,可以逐点向前变换短接点,缩小范围。

为了减少电流互感器开路时间,最好先从电流互感器端子箱端子排处短接。

6)在故障范围内重点检查容易发生故障的端子及元件,或因检修工作时动过的部位。

7)检查出故障,能自行处理的问题,如接线端子等外部元件松动、接触不良等,可立即处理,然后投入所退出的保护。

若开路故障点在互感器本体的接线端子,应及时汇报,由检修人员处理。

8)若是不能自行处理的故障(如电流互感器、继电器内部)或不能自行查明,应汇报上级派人检查处理(先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

或经倒运行方式转移负荷,停电检查处理(防止长时失去保护)。

第三节隔离开关运行及故障处理

一、隔离开关的事故处理

隔离开关在运行中最常见的异常有如下几种。

1.隔离开关过热

隔离开关接触不良,或者触头压力不足,都会引起发热。

隔离开关发热严重时,可能损坏与之连接的引线和母线,可能产生高温而使隔离开关瓷件爆裂。

发现隔离开关过热,应报告调度员设法转移负荷,或减少通过的负荷电流,以减少发热量。

如果发现隔离开关发热严重,应申请停电处理。

2.隔离开关瓷件破损

隔离开关瓷件在运行中发生破损或放电,应立即报告调度员,尽快处理。

3.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

在变电所运行中,严禁用隔离开关拉、合负荷电流。

(1)发生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时,如刀片刚离刀口(已起弧),应立即将隔离开关反方向操作合好。

如已拉开,则不许再合上。

(2)误合隔离开关。

运行人员带负荷误合隔离开关,则不论任何情况,都不允许再拉开。

如确需拉开,则应用该回路断路器将负荷电流切断后,再拉开隔离开关。

4.隔离开关拉不开、合不上

运行中的隔离开关,如果发生拉不开的情况,’不要硬拉,应查明原因处理后再拉。

隔离开关拉不开的原因多为:

冰冻使隔离开关拉不开,操作机构锈死、卡死,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熔焊,瓷件破裂、断裂,使隔离开关无法操作等。

查清造成隔离开关拉不开的原因并处理后,方可操作。

隔离开关合不上或合不到位,也应该查明原因,消除缺陷后再合。

第五节电力电容器运行及故障处理

四、电力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发现电容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拆除或更换:

1)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

2)套管破裂或闪络放电;

3)电容器内部有异声;

4)外壳温度超过55℃,示温蜡片脱落;

5)密集型电容器油温超过65℃,或压力释放阀动作。

(2)电容器熔断器熔断。

兰}发现电容器熔断器熔断后,值班员应向当值调度员汇报,待取得同意更换熔断器后,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对其进行充分放电,并做好有关接地等安全措施。

检查电容器套管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外接汇流排有无短路现象等。

最后用兆欧表检查电容器极间和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是否合格,若未发现故障征象,可换上符合规格的熔断器后将电容器投入运行。

如送电后熔断器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为保证三相电容值平衡,还应退出非故障相的部分电容器。

拆除安全措施,然后恢复电容器组的供电。

(3)电容器断路器跳闸(熔断器未熔断)。

电容器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情况,若无异常情况,可以试送。

否则应对保护做全面通电试验,如仍查不出原因,就需拆开电容器逐个试验。

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送。

(4)电容器着火及引线发热。

电容器着火,应断开电容器电源,并在离着火的电容器较远一端(如电力电缆配电装置端)放电,经接地后用四氯化碳、1211、于粉灭火剂等灭火。

运行中的电容器引线如果发热至烧红,则必须立即退出运行,以免事故扩大。

(5)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一览表

故障情况

现象

处理方法

电容器内部异常

漏油,套管损伤,外壳变形或损伤,有异音、异臭、温度异常,继电保护动作,熔丝

熔断、电容量异常,绝缘电阻下降

补漏或更换电容器

装置电压过高

电容器温度升高,电流指示增大

切换变压器分接头,使电压降低

电容器极对外壳短路接地

漏油、套管损伤,异音,噪声,继电保护。

动作,熔断器熔断,电容量异常,绝缘电阻下降

清除短路接地点及闪络处或更换电容器

高次谐波流入

端子过热变色,外壳变形,异音,噪声,温度升高,电流指示增大,断电保护动作

根据谐波次数装设串联电抗器

端子安装不牢

端子过热变色,异音,噪声,异臭,电流指示异常

端子接线拧紧装牢

绝缘油劣化

绝缘电阻下降

换油或更换电容器

油量过少

漏油,油面降低,温度上升,绝缘电阻下降

补充油或更换电容器

断路器未合好

异音,噪声,电流指示异常

检修或更换断路器

电容器选择不当

端子过热变色,温度升高,电流指示异常,保护动作,熔断器熔断

更换适当规格的电容器

涌流过大

异音,熔断器熔断

装串联电抗器

性能自然老化

漏油,油面降低,绝缘电阻下降

更换新电容器

第六节母线失电故障处理

变电所全所失电,系指各级电压母线均无电压。

(一)现象

(1)交流照明灯全部熄灭;

(2)各母线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等均无指示;

(3)继电保护发出“交流电压断线”信号;

(4)运行中的变压器无声音。

对全所失电事故,应根据情况综合判断。

检查表计指示,只看电压表不行,只看电流表也不行。

单独从失去照明和全变电所用电情况,认为是全所失电,不够全面,因为所用变压器的熔断器熔断、照明电源熔断器熔断同样会失去照明。

只有全面检查表计指示,才能判定为。

全所失电事故,若属所内设备发生故障,一般是明显可见。

因为离故障点近,能听到爆炸声、短路时响声,能见到冒烟、起火、绝缘损坏等现象。

(二)失电的原因

(1)单电源进线的变电所,电源进线故障引起越级跳闸。

此情况也包括双电源变电所,其中某一电源停电工作或作备用时,工作电源失去造成全所失电。

单电源进线线路故障时,因本所不供故障电流,所以本所保护不反映,无保护动作信号掉牌。

若本所有保护动作信号时,多为所内设备故障越级跳闸。

(2)本变电所母线故障或出线故障越级使各电源进线跳闸。

(三)处理

(1)发现全变电所无电时,电压互感器相应保持在投入状态。

(2)对于多电源变电所,当全变电所无电时,应首先断开各电源断路器,母线上只保留一主电源断路器,以防多电源同时来电造成非同期并列而引起事故。

(3)值班人员应对变电所内进行认真检查,并结合停电时变电所内有无异常声、光来判断是否由于变电所内故障造成全变电所失电。

若确定是变电所内故障引起全变电所失电,则请示调度员或按现场规定处理。

若确定不是变电所内故障引起,则应报告调度员,听候处理。

(4)如全变电所失电后,若载波通信中断,尚有邮电通信、直接派人与调度取得联系;如电源来电,通信联系恢复,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