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62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冰心散文的特点.docx

冰心散文的特点

之五兆芳芳创作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显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功德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涵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

  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想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开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近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开掘”所得.在她激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

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发激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气概.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拔出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画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激情寄予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动人力.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

三更里听见复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沉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仍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来,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笼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其实不消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打动——

  母亲呵!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白莲在复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伶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文雅、清芬、绮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暗中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摇摇欲坠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笼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其实不消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笼盖,透露出一种崇高、动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叉在一起,寄予着作者对暗中社会的不满,对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搀扶新生、美物的步履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以景拟人,渗透生命真谛

  冰心的另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例如《往事

(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时,或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风雨的阴沉.或用夸饰以女神曳着白衣蓝裳,头插新月的梳子,挂明星的璎珞,翩翩地翱翔,来描绘海的美丽.还有的认为:

“海太大了,我太小了.”全篇既把海景的变幻渲染得溢彩流霞,又点出海的神秘、有容、虚怀、博识.冰心从海的女神的轻柔的潇洒的风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

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像海那样超绝而威严,像海那样既博识精深,又虚怀若谷.这些特点启迪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得到升华.

  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写到:

“……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傍晚”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收回智慧和哲理之光!

  郁达夫曾评论说:

“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式,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

  在《往事

(二)之一》[3]这篇散文中,冰心写到:

“……生命何其实在?

又何其飘忽?

他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澈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树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

  ……

  “点缀完了,自己看着,似乎起了感伤,人生经得起追写几回的往事?

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笔之顷……”

  这篇文章的艺术韵味鲜明而动人.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忧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绪导引读者进入静思默想的境界.在由景而引发的感到中,令人体味到作者纤细而敏感的内心.郁郁傍晚,本已带着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伤情调;大雪掩迹,更把“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惆怅之情加深了一步;东坡诗句,则使深沉的人生感慨扩大化了.全文动人的低回的情感抒发,在作者修建的冥想世界中变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在文字中,既有乡思乡愁,也微露人生的悲惨感,但同时也透露着渴求进取,掌控时间和生命的积极意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式”.

三、语句“清丽”而“典雅”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冰心创作气概如此异常鲜明,也得益于她的语言功底.郁达夫曾说:

“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斐声文坛.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喊,以语体口语文从事创作.但“她的语体文是修建在旧文学的根本上,不是在口语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不是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天衣无缝,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

即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泛博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示出口语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丽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例如《寄小读者之通讯四》[3]这样描写江南水乡:

  “一簇一簇的茂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亚.当儿村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飞红点翠的图画.它用纯正的南方口语娓娓写来,又借鉴古典文学中炼字炼句的长处,精选词汇,多用对偶,在清丽之中,又具典雅之美,显示了提炼口语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

  又如《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五》[3]中,在写旅行中与海结缘时,她写道:

“枕上听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也恍如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饮食起居与海相伴的情形传神地表示出来了.在描写异域的水光天色时,她又信手拈来我国古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贴切而自然,简练而生动.

  语言比如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

“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在短短的这篇《往事

(二)之一》[3]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细致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示,写傍晚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哀思,都非分特别传情.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到,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求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琬、雅致.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3]中,作者写到:

“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这类温琬、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祖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冰心的语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樱花赞》[4]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樱花赞》是语言的图画.读这样的作品,忽而使你感到恍如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倘佯樱花丛中:

“日本到处都是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由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

  几句简练、准确的描写便付与了静态的樱花以跃动生机,它的魅力,足以使读者与作品修建的艺术世界浑然融为一体.

  《樱花赞》又是语言的音乐:

  “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仿佛云海似地,在向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生的太阳前进!

  在这里,作者一方面着力于内在情感律动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注意外在语言的音韵的匠心营构,使散文句句铿锵、音象俱足,从而令读者取得了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愉悦.

  有人曾将她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这种独特的艺术气概一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如 《樱花赞》、《小桔灯》[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特色,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豪宕的旋律,增添了几清楚朗和健美的激情.例如在《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二》[3]中,作者写到:

“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介绍一幅极动人的图画……”,“看!

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礼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啊.”总理“关切着每一团体辛苦任务,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劳.总理是多么伟大啊!

”等等无不使人体会到作家的崇敬、喜悦的心情,使作品充满了安康、乐不雅、开朗的新时代气息.

  前人曾这样评价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能,在散文上成长是最易成功的.”的确,冰心以她的风姿绰约、轻倩灵动的彩笔,抒写了一曲曲爱的歌、情的歌,那疏朗的笔致,丰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给读者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我们曾长久地希冀散文园圃中出现更多的美文.它们带来的不但有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净化,也有美感上的享受;它们能经历时空变更和岁月冲刷,仍然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可如今的一些散文无病呻吟、小女人般的矫情造作或玩文字游戏,让读者不知所云.像冰心这样特色的散文似乎已寥若晨星,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重温冰心的散文,对我们的散文写作,甚至其它文学体裁的写作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