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5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备课:

执教:

六语下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

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二年级上册的7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大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家乡”“思维方法”“伟人”“想象”“相处”等人文主题编排,随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有: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围绕着以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告诉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我是什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很多好事,也给人类带来很多坏事。

让孩子们知道要想让水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打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课型

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二上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帮助妈妈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了青蛙成长的科学过程,并蕴含了从小要独立,遇事要多问,多想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课件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预热

1.读文章三遍,遇到不会的字词多拼读几次。

2.做好课文预习工作。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脑、袋、顶”等15个生字,会写“两、哪、顶”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①说它像鱼不是鱼,黑乎乎,滑溜溜,大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

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

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

   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

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次。

2、检查预习成果,开火车读字词。

3、小组读词语。

4、书写指导。

4、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2、读课文两次

第二课时:

课前预热:

1、巩固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听写词语

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3、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的人性优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他们游的怎么样?

    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

    过渡:

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

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

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二、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

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

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

(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三、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

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

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4、学习课文2~5段

    过渡:

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

(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

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

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

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

(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

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饿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

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

表现出怎样的饿心情?

(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

(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

生自由说。

     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

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

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

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

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

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

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

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

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

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

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

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5、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作业设计

1、实地观察小蝌蚪和青蛙,观察他们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上网查找蝌蚪尾巴消失之谜。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青蛙

大脑袋碧绿的衣裳

灰身子雪白的肚子

长尾巴大大的眼睛

教学反思

 

课题

我是什么

课型

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

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水,是人们生活中天天离不开的东西。

云、雨、雪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我们很少把水和它们联系起来,琢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诵读本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

先乘着阳光到空中飘浮,连片为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要完全降伏它,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傍”等14个生字,会写“变、极、傍、海、洋”9个生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课件

过程设计

课前预热

预习课文,读顺生字词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傍”等14个生字,会写“变、极、傍、海、洋”9个生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非常有意思,他不直接告诉你们他是谁?

他说:

“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出示谜语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3)白色花无人栽,无根无枝又无叶。

一夜北风遍地开,此花源自天上来。

(雪花)

   (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

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冰雹)

板书“2我是什么”(齐读课题)他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课。

 

二、读文识字  

1.先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可以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边读边划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且给每一自然段表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词,以多种方式认读。

)  

 3.检查会认字和会写字。

(出示字卡)

4.指导书写生字。

三、再读课文 

1.分自然段读文,想一想:

我们的这位朋友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水?

2.齐读全文。

3、书写练习。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的主要内容。

5、作业布置

1、同步课外阅读读一课。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第二课时:

课前预热

1、检查字词

2、听写字词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2、谁来说,我是什么?

(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其他吗?

(是“水”,因为水能变成汽,升到空中就能变成云。

水才能在变成雨、雹子、雪。

水能淹没庄稼,灌溉田地.)

   师:

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啊!

瞧!

多可爱的小水珠呀!

(板书:

水),它还会变呢!

你们愿意做小水珠吗?

(愿意)那好,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小水珠。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段,看看我们能变什么呢?

自己读一读这一段。

(自由读)

   2、变成什么了?

谁来说?

那,是怎么变的?

   (我们变成了“云”,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了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   

3、大家想变成“云”吗?

谁还变成了“云”?

(指名说)指名读句子。

   4、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云”,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来打扮自己?

(早上和中午的时候穿“白衣服”。

我在下雨前和晚上时穿“黑衣服”。

我穿上“红袍”,因为我是在出现朝霞和晚霞时,才穿上。

   5、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漂亮衣服吧!

(出示课件)喜欢吗?

   6、师:

谁能读出这种喜欢呢?

   7、指名读。

(喜欢吗?

一般:

谁能读这种喜欢?

好:

看你穿上漂亮衣服得意的样子,谁来挑战他?

瞧!

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一定很喜欢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

我们可真能干,一会儿就变成了“云”,还能变什么?

(指名读)

   2、指名说。

(雨、雹子、雪)

   3、师:

我们现在变成了“雨”,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

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师:

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板书:

落)

   4、师:

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

我是变成小硬球打下来的。

   师:

那你是打下来的,你可真有力气,为什么会“打下来”?

   生:

因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来。

 

   师:

那你打下来一定很有劲,你觉得你应该这样读?

   生:

应该很有力,很重的读出来。

   师:

那你试一试?

(生读)

   师:

还有谁变成了“雹子”打下来?

(指生读)

   师:

我们一起读一读(边做动作边读)

   师:

瞧!

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

   5、师:

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

   生1:

可以。

   师:

好的,保留你的意见。

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

我觉得不能,因为“雪”很轻,慢慢的,所以“飘”应该读:

轻而慢;“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打”应该读得重,很有力;“雨”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落”。

   师:

是啊!

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用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

   6、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评价---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

我们多会变啊!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三段,想想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2、师读第三段。

   3、师:

谁来说?

(指名说)

   生1:

我看到自己在池子里安安静静的睡觉。

   师:

那你一定睡的很香吧!

   生2:

我看到我在小溪里散步。

   师:

那你是怎样在小溪里散步的?

   生2:

我在小溪里慢慢走,因为小溪里的水流的很慢。

   师:

我也看到你正悠闲自得的样子了。

还有吗?

   生3:

我看到我在江河里和其他的水在比赛跑步呢!

   师:

那你一定是个跑步能手,你怎么会在江河里奔跑呢?

   生3:

因为江河里的水流的非常的急,非常的快。

   师:

谁在海洋里,你在干什么的呢?

   生4:

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呢!

因为海洋里的水翻起的浪花,就好象我们在跳舞一样,拍打起的浪花发出的声音就好象我们在唱歌,还打在礁石上也发出了碰撞的声音。

开大会是我们水都流到了大海里,水都聚集在一起,非常的热闹。

   师:

我们的生活真丰富啊!

(板书:

丰富)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试一试。

   4、指名读---评价---小组比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

我们有着多样的变化和丰富的生活,那我们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2、师: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四段。

   3、师: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生: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板书:

温和暴躁)

   4、师:

谁知道什么是“温和”,什么是“暴躁”。

   生:

温和就是很和气,很温柔。

暴躁就是在发脾气,很厉害。

   5、师:

那么“温和”我们会做什么?

“暴躁”时呢?

   6、师:

看,人们还把我们做的事给记录下来。

(出示课件)

   7、师:

刚才大家看到我们温和和暴躁时的样子,能读出不同的表现吗?

   8、自由读—指名读---评---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

   9、师:

人们为了让我们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想出了种种办法管住我们,你们知道有些什么好办法吗?

(小组讨论)

   生1:

我们可以植树造林。

 

   生2:

建三峡大坝来发电、防洪。

   师:

是啊!

三峡大坝不仅可以发电,防洪,还可以航运。

   生3:

我们北方特别缺水,可以把南方的运往北方。

   师:

你可真聪明,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

   三、总结:

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让我们很好的利用水,保护水。

让我们一起和水交上好朋友吧!

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它,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水的资料。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堂作业本。

2、查找水的好处和坏处。

板书设计

云温和暴躁

2、我是什么水雨

雪做好事做坏事

教学反思

 

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提出问题:

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

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重点

1、学生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课件

过程设计

课前预热

1、预习儿歌

2、复习上节课生字

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并给每一小节的标上序号,把生字画上圈,不会读的字或者是词语画上波浪线,思考文中介绍了几位聪明的妈妈。

2、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3、齐读全文,要有感情,有节奏。

4、认读词语:

(1)开火车让学生认读词语。

旅行    蒲公英   降落伞    乘风

娃娃  纷纷    苍耳     刺刀  

铠甲  山洼    豌豆     豆荚

炸开  炸开    相信     观察

(2)引导学生开火车读14个生字:

并给生字组词找朋友。

 5、学习我会写的十个生字.

强调“如”的写法和“他”“她”“它”的区分。

4、作业布置:

教师指导书写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第二课时:

课前预热

1、检查背诵

2、听写词语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2.听写会写的字。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出示阅读提示: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正确。

2、引导学生读第一小节: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2)教师着重指导“得”的读音:

děi(就得)dé(得到)de(打得好)。

3、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学习第二—四小节:

(1)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呢?

温馨提示:

自读第二、三、四节,用笔画画,小组讨论诗中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读第二节诗歌懂理解:

a.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b.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蒲公英”图片然后理解“降落伞、纷纷”。

蒲公英种子,就像一把小伞(理解降落伞),可是要想走遍天涯,还要谁来帮助他?

(3)引导学生读第三节诗歌理解:

a.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理解: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

山洼。

b.教师用“苍耳”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说一说其特点。

(有刺,扎手,椭圆形,灰色的)引导学生理解“铠甲”,她要送走自己的娃娃还要谁来帮忙?

c.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4)教师引导学生读第四节诗歌理解:

a.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它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b.教师在学生会读句子之后,引导孩子们思考植物妈妈是怎样想办法传播种子的?

学生说出是“太阳晒豌豆种子后炸开传播”的,教师指导学生看幻灯片中的豌豆炸开的图片,理解植物妈妈的传播“妙法”。

c.比较句子: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d.小结:

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诗歌2-4节,完成下面的表格,知道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名称    种子的样子  传播种子的方法

蒲公英  像降落伞    风吹

苍 耳   像穿着铠甲   动物带

豌 豆 豆 荚    太阳晒

(6)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第5节指导:

教师用过渡句:

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a.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读诗歌第五节: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b.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节诗歌后提问:

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许许多多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朗读:

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

细心的小朋友能得不到它。

 三、拓展延伸:

 

(1)教师过渡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之后我们再交流。

(2)学生通过先前预习查资料后思考回答:

a.当学生回答到有关植物妈妈通过“水传播种子”的办法后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看看有关“椰树的传播依靠流水,所以椰树一般长在江河海洋的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