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5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 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docx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讲义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下篇)讲义重要知识点复习指导

 

前言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以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以便为后面将要展开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做好准备。

学习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运行中各部门的关系,准确把握GDP的概念,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尤其是支出法),弄清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确切含义。

内容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明确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区别及联系;其次,作为本章的主体内容,介绍了GDP的概念,GDP的核算,GDP与其他收入指标的关系,以及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

由于人们经常把GDP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GDP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

2.国民收入的核算:

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和收入法。

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

其基本公式为:

GDP=C+I+G+X-M,其中:

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

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

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

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GDP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

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的,其基本公式为: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前四项为要素收入,后两项则不是要素收入。

读者须搞清楚上述各项收入哪些会进入消费者的账户,哪些则会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收入。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各宏观收入指标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地把握。

3.储蓄—投资恒等式:

储蓄和投资的恒等,是一种定义的恒等,也是基于国民收入核算原理的恒等。

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关键,在于搞清“事前的、计划的”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的”指标的区别,前者是“合意”的,而后者可能包含“非合意”的部分。

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有助于弄清“事前的相等”和“事后的恒等”的经济含义,有助于增进对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i=s”的理解。

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S;

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G≡S+T或I≡S+(T-G);

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G+X≡S+T+M+Kr或I≡S+(T-G)+(M-X+Kr)

在学习方法上,建议读者首先借助宏观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图13.1),准确把握不同部门间经济联系的内容,搞清不同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个基本背景。

另外,许多读者可能觉得不同的总量收入指标间的关系不容易掌握,建议读者借助图13.2更为直观地把握各种指标间的关系。

 

 

基本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

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

是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GDP折算指数:

即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7.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

总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其中,用于补偿资本消耗,以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为重置投资;总投资扣除重置投资为净投资。

8.存货投资:

是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9.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手中,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10.净出口:

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11.间接税:

即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如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等。

12.国民生产净值:

即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之后的差额。

13.国民收入:

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相当于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14.个人收入:

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然后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

15.个人可支配收入:

即指税后的个人收入。

对这种收入人们拥有充分的支配权,人们可据以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水平。

·

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问题。

本章仅在产品市场的背景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一个基本了解,以便为稍后的IS—LM模型以及更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分析奠定基础。

学习要求:

明确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背景或出发点,搞清均衡国民收入应满足的条件;熟练掌握凯恩斯及以后的主要消费理论,深刻理解乘数原理,在此基础上明确均衡国民收入被哪些因素决定以及如何被这些因素决定;学会用收入—支出模型(45º线模型)分析经济问题。

内容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了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背景,分析了均衡国民收入应满足的条件;然后介绍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在他之后的重要消费理论;在此基础上,本章先后对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以及乘数原理作了较详尽的说明。

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

本章的另外一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生”。

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入满足的条件:

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本章,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一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

两部门经济:

i=s(或y=c+i)

三部门经济:

i+g=s+t(或y=c+i+g)

四部门经济:

i+g+x=s+t+m(或y=c+i+g+x-m)

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

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入”,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里的水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入(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入(产出)。

3.消费理论: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

人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

c=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自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

根据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又可得储蓄函数:

s=-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以上两种函数是今后经常要用到的,读者务必要掌握精熟。

此外,读者还要对其它消费理论如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有所了解,这些理论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都是很有用的。

4.收入—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即45º线模型)是本章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核心模型,其实质是“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的几何表达。

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资或储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不难得到国民收入的数值;或者,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找到总支出曲线与45º线的交点,同样可以确定均衡收入的水平。

读者需注意,在均衡国民收入的表达式里,各个指标是如何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

5.乘数论:

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乘数理论具有重要地位。

在非充分就业的背景下,投资、政府购买及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多倍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

读者应清楚各类乘数的取值,同时还要明确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

基本概念:

1.萨伊定律: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出需求的观点。

他认为:

任何生产活动创造出参与该产品生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一部分作为消费,一部分作为储蓄。

任何储蓄起来的收入又可以为了赚取利润而作为投资,这样储蓄与投资总是相等的。

供给为了获得收入,而供给最终创造了需求。

2.有效需求:

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经济学中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3.消费函数:

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假定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人们的消费支出是其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记作:

C=C(Y)。

4.消费倾向:

又称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5.边际消费倾向:

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消费的增加量。

边际消费倾向数值为消费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MPC。

6.储蓄函数: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假定其他影响储蓄的因素不发生变化,储蓄被视为是收入的函数,这就是储蓄函数。

7.平均储蓄倾向:

储蓄金额占收入的比重。

8.边际储蓄倾向:

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储蓄的增加量。

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为储蓄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MPS。

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在凯恩斯看来,无论是从人的本质看还是根据日常观察到的通常的具体事实看,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人们将增加消费,消费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正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储蓄的份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并存的有效需求不足。

10.凯恩斯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根据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与萨伊定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增长并实现充分就业,使供给(生产)增加。

简而言之,需求可以自发地创造供给。

这被凯恩斯主义者称为凯恩斯定律,它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11.投资:

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

12.重置投资:

指用来补偿消耗掉资本的投资,通常是以折旧的方式进行。

13.净投资:

指扩大资本存量而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它是为了弥补实际资本存量与理想的资本存量之间的缺口而进行的投资,可以为正值、负值和零。

14.均衡产出:

或叫均衡收入,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如果生产(供给)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意有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

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i=s,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15.非意愿存货投资:

也称非计划存货投资。

当产品卖不出去时不得不堆在仓库里,这部分存货不是企业想要持有的存货,即非合意存货或非意愿存货,这部分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的部分,因此,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实际产出减计划支出。

16.充分就业:

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充分就业是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

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

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7.乘数:

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式中,∆Y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是支出的变化)。

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

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

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

18.投资乘数:

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

二部门经济或三部门经济(定量税条件)中,其值为

;三部门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

式中,∆y是增加的收入,∆i是增加的投资,MPC或β是边际消费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

1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其值与投资乘数同。

20.税收乘数:

是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以三部门经济为例,定量税条件下,其值为

;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

,t为税率。

2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该乘数与税收乘数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

22.平衡预算乘数: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在三部门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

·

 

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上一章,我们在产品市场的背景下讨论了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本章我们将视野扩大至货币市场,以便进一步勾画凯恩斯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

本章介绍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是我们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我们以后考察经济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

学习要求:

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

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这-部分,要求学生在把握分析主线的基础上,做到

(1)既能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含义和性质;

(2)又能熟练地用公式、图形或原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3)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难点:

一是有关投资需求函数的分析,二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尤其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分析),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键之处。

内容要点:

本章的学习中应着重掌握以下概念与原理:

1.投资需求函数: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中,投资被假设为一个外生变量。

在本章,投资被表达为利率的减函数,即i=e-dr。

由于人们要根据资本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的对比来决定投资与否或投资多少,而资本边际效率又是递减的,因此当利率下降时,将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变得可行,这样,投资需求和利率之间就表现为反向变化的关系。

投资需求函数的引入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带来了新的问题。

现在,只有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够确定均衡的利率和投资,才能够确定均衡产出的水平是多少。

2.IS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IS曲线表示在产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

系。

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该曲线具有负斜率,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

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左移。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将自己的资产的一部分以不

生息的货币持有在手中,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

一是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需要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

二是谨慎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

三是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L1表示)和收入水平同向变化,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L2表示)和利率水平反向变化。

因此,完整的货币需求函数就可表示为:

L=L1(Y)+L2(r)。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既然货币因素可以影响到利率,而利率又可以影响到投资、总需求、产出以及就业,因此就突破了古典的“货币中性”的说法。

4.LM曲线的含义与性质: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

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左移。

5.IS—LM模型:

将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就得到一个完整的IS—LM模型。

由于IS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线,而LM则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因此在IS和LM相交的地方,也就是在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时候,有一个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被决定。

但须注意的是,IS—LM的均衡点并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它有可能是一种萧条的均衡。

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动用宏观经济政策移动IS或LM曲线,以使宏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偏好的存在,消费和投资都是不足的。

由此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非自愿失业和萧条。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必须动用财政或货币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

基本概念:

1.资本的边际效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2.投资的边际效率:

投资的边际效率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

3.IS曲线:

IS曲线,就是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

4.货币需求: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5.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6.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7.谨慎动机:

谨慎动机亦称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8.投机动机:

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9.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交易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要的货币。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

投机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债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关系。

10.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因而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会去买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11.LM曲线:

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之为LM曲线。

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

曲线上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

1.

12.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LM呈水平状的区域为凯恩斯区域。

在凯恩斯区域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13.LM曲线的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

LM曲线呈垂直状的区域为古典区域,在此区域中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

在此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不过随着LM曲线斜率的增大财政政策的作用逐渐减弱,货币政策的作用逐渐增大。

14.IS—LM模型:

表示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和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共同构成了IS—LM模型。

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两个市场实现了一般均衡,此时有一个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被决定。

该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的基本概括,同时它也是一个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很有用的模型。

1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是指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状态。

在IS—LM模型中,除交点之外的任何一点都是不稳定的,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之下总会向均衡点移动。

·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本章在第十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IS-LM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一方面可以借助IS—LM模型,了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比较大或比较小;另一方面也可从对政策效果的分析中,学会如何用IS—LM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

学习要求:

在对IS-LM模型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运用该模型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对于本章的基本结论,读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图形分析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图形背后的经济联系。

内容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使读者对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式有个大致的了解。

其次,运用IS-LM模型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这也是本章的主体内容)。

最后,结合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简单考察了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情况。

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

1.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

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从IS-LM模型看,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移动IS曲线的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反之,效果就越小。

2.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