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35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7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实验题(50道)

欧阳学文

一、实验题

1、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进行如图

(2)所示的操作,必须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为________ N;

(2)从图

(1)中选择,比较图甲和乙得到结论: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甲图和丙图,得到的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

2、请记录下列量具物理量的数值.

(1)图甲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图乙中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

3、(•张家界)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实验:

例如:

透过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看物体(物体放在距瓶适当的位置),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表明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________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________ ,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当用力向它的侧壁吹气时它会滚动,当用相同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时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________ 

4、(•龙岩)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中,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钩码,分别跨过两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________ 

(2)图2所示,A、B小车内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通、断电可遥控实现,当通电时,A、B小车吸合成一体.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图中所示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3)本实验用带轮的小车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滚动摩檫比滑动摩擦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________         表面上滑得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 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________          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 的原因。

6、教室的门栓坏了,门经常被风吹开,这是门与门框间摩擦太小的缘故.如何增大摩擦呢?

同学们提出一些设想,概括如下:

a.增大压力增大摩擦;b.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d.增大运动速度增大摩擦.为了验证这些设想,他们利用长方体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毛巾和水平桌面等,

进行实验探究,并将数据记人表中

(1)比较实验1、2可知:

设想________ 是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

(2)比较实验________ 两组数据,可以判断设想C是否正确;在实验中,测量摩擦力时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________ 运动;上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表中"★"处的数值,其大小为________ N

(3)某同学分析实验3、4数据,并支持设想b、你认为他这种分析方法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

(4)请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写出一种能将门关紧的方法:

________ 。

7、如图,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表中.

(1)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能.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

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______ .

8、如图,是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分别选用棉布、木板和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改变小车________ ,比较________ ,分析阻力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大小;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在相同的小车上放上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比较________ ,分析小车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在实际实验中,常常发现小车或木块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动的距离,在不添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使其不再滑出木板,做法是________ .

9、如图:

(1)小球从A点到B点做________ 运动,原因是________ .

(2)在OAB三个点的位置上,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 点.

(3)小球在OAB运动的过程中,假设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1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1)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________ 状态.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 .说明:

________ .

1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枫、小红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小枫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左右两盘中放入质量为50g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在右盘中再加入10g砝码时,木块仍处静止状态,这是因为木块受到向________ (填“右”或“左”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

(2)老师指出小红选择的实验器材更加合理,如图乙所示,选小车代替木块,对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4)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小车进行扭转,这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是否满足________ .

12、为探究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小丽和小红合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们用F表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用F′表示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通过实验她们得到下表中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两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总________ .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在这个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力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的大小.

13、小明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关系,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

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的钩码孔中加钩码,使木块总质量为200克;

(1)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________ ,这个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2)分别将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g取10N/kg).________ 

(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

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使长木板运动.若长木板匀速度运动,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 测力计读数;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 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 (变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 ;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____ 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15、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 .

(2)g值相差最大的是________ 

(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6、如图1所示,是同学们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使用的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

小明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12次测量,实验数据整理如表:

接触面

序号

压力/N

摩擦力/N

接触面

序号

压力/N

摩擦力/N

情况一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1

1.7

0.3

情况三

木块正面与玻璃面

7

1.7

0.4

2

3.7

0.8

8

3.7

1.3

3

5.7

1.2

9

5.7

1.8

情况二

木块侧面与木板面

4

1.7

0.6

情况四

木块侧面与玻璃面

10

1.7

0.4

5

3.7

1.5

11

3.7

1.0

6

5.7

2.5

12

5.7

1.6

(1)实验中应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或玻璃)上做________ 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分析表中序号为1、2、3(或4、5、6…)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________ .

(3)小明比较情况一和情况三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压力相同时,木块在________ 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分析得出:

情况三(木块正面与玻璃面)比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的接触面粗糙.他的依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同组的晓宏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玻璃表面比木板表面光滑得多,情况三(木块正面与玻璃面)比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的接触面要光滑.当压力相同时,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更小.于是,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了情况三和情况四中的实验数据,发现:

当压力为1.7N时,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0.4N,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大,出现压力相同,接触面变光滑时摩擦力更________ .

(5)为什么出现“接触面变光滑摩擦力反而增大”?

晓宏联想到家里使用的吸盘式塑料挂衣钩,如图2所示.把挂衣钩的吸盘压在普通墙面上时,挂衣钩挂不住物体;当把挂衣钩的吸盘同样压在玻璃、瓷砖等光滑的墙面上时,就可以悬挂较重的物体.由此晓宏猜想可能是:

________使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这种猜想是否合理?

还有其他原因吗?

他准备和同学们分头查阅资料,并咨询老师继续进行探究.

1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在图乙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两灯L1、L2并联.

(3)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丙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18、完成以下问题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大量实验事实”指的是:

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面滑行的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它停止运动前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_ ;“推理”是:

如果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到零,物体将保持这一初速度做 ________  .

(2)牛顿还曾注意到:

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的石块,运动一段距离后会落回地面,沿水平方向抛石块的力越大,石块的落地点就会越远,他想,如果使用一门大炮用非常非常大的力沿水平方向将石块抛出,会怎样呢?

考虑到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理:

石块将会________ .现在,这个结论已经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在现代通信等领域大显身手的人造地球卫星.

(3)我国于1984年4月8日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长木板A和木块B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分别与A、B相连,C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_______  的示数(填“C”或“D”)

(2)实验中.使木板A保持静止,木块B处于 ________  (选填“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F1、F2.

(3)分析实验数据,若________ ,则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0、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

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

橡皮泥

正方体

4.8N

球形

4.2N

三角锥形

3.6N

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

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对此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进行评价:

 在此实验中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等,所以这个结论不正确 ;第二组:

探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下图就是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二中.

表二

钩码的个数

1

2

3

4

5

钩码的质量(m/×10﹣2kg)

5

10

15

20

25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N)

0.5

1.0

1.5

2.0

2.5

(1)请你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G与m的关系图象.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

21、学习了弹力知识后,小萱发现:

给弹簧施加拉力,当拉力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于是小萱提出猜想:

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已经备有如下器材:

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一个铁架台、一个刻度尺、六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

“弹簧的伸长量(△L)跟所受拉力(F)是否成正比”.要求:

(1)请写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2、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秤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秤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_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

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

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5)上述实验采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

23、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________.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__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4)通过上述过程可知: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

24、小明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关系,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的钩码孔中加钩码,使木块和钩码总质量为200克,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________,这个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2)分別将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g取10N/kg).

验次数

1

2

3

(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同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使长木板运动.若长木板匀速运动,木块和长木板之向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测力计读数l;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同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5、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进行三次正确实验,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

(5)李华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

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如果在这一瞬间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

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图2中准确的是__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李华同学)

26、(•十堰)如图甲,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

(1)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________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___ 运动.下列用到类似科学推理方法的实验还有________ (选填序号)①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②用细铁屑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图乙,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A在相同木板上被撞得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________ .实验表明:

当________ 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 有关.若木块A两次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__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7、某小组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作为研究对象.

序号

接触面积S

接触面的干湿程度

滑动摩擦力f/N

1

0.5

2

0.5

3

0.5

4

较湿

0.6

5

很湿

0.8

(1)该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上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1、2、3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湿度________关.

28、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可靠/不可靠).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有如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为此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压力/N

接触面种类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6

木板

1.5

2

6

毛巾

2.8

3

12

毛巾

5.6

4

12

毛巾

3.5

(1)实验1、2、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由实验1、2可验证猜想________(选填“A”或“B”)正确,并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

(3)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后,接着小明在毛巾表面上,利用如图4的实验装置,使物体水平匀速移动了10cm,则绳端水平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 cm,结合表中序号4及相关数据,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30、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研究方法.实验中先按住厚纸板再松手:

(1)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______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厚纸板处于________状态时受到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3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运动.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