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222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蛋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蛋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蛋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蛋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蛋鸡规范.docx

《蛋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鸡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蛋鸡规范.docx

蛋鸡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

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

1蛋鸡场选址和布局

1.1场址环境

1.1.1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

1.1.3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1.1.5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

1.1.6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场区布局

1.2.1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该区的场地与设施要进行封闭。

1.2.5生产区具有配套合理的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各阶段鸡舍,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小区,小区之间保持50米以上的隔离空间,小区内每栋鸡舍间有适当的距离。

各生产小区设施要满足按栋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要求。

1.2.6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路面硬化,畅通整洁。

1.2.7场内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树木、草坪,绿化厂区、净化环境。

1.2.8鸡场周围应建造围墙。

2鸡舍、设备与设施

2.1鸡舍建筑

2.1.1鸡舍类型:

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鸡舍类型应选用全密闭的有窗或无窗环控鸡舍。

鸡舍应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

2.1.2鸡舍建筑要求:

地基稳固、墙体屋顶坚实、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便于消毒处理。

建筑结构可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2.1.3鸡舍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鸡舍外墙合理设置门窗(有窗鸡舍)及通风口。

2.1.4鸡舍内地面两侧应设30厘米宽带漏缝地板的排水沟,排水管道通往舍外污水排放系统。

2.2设备

2.2.1蛋鸡笼养设备:

包括育雏、育成、产蛋鸡笼,采用阶梯式与重叠式笼养方式均可,笼养产蛋鸡不得少于380平方厘米/只。

蛋鸡笼养应配备合适的给料、给水与除粪设备。

2.2.2饲料加工设备:

自己加工饲料的鸡场(企业),应根据饲养规模购置原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成品料包装等设备。

有原料储存仓。

2.2.3环控设备:

密闭鸡舍采用纵向通风,使用轴流风机和湿帘通风降温设备。

风机宜使用大口径低速风机(风扇直径900~1200毫米)。

2.2.4光照设备:

包括灯具及其控制设备。

宜采用节能灯具。

2.2.5育雏舍的供暖设备:

根据条件可采用水暖设备、火炉供暖及热风炉供暖设备,推荐使用热风炉供暖。

2.2.6应设有粪污处理设备及死鸡焚烧炉。

2.3设施

2.3.1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

有消毒泵等消毒器械。

2.3.2辅助设施:

专用商品蛋、种蛋储存库、门卫室、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2.3.3配电室及发电房,根据实际用电量配备发电机组。

2.3.4场内排污:

场内排水排污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排水管道和渗水井。

3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培育阶段一般按三阶段划分:

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

3.1育雏鸡的培育

3.1.1培育目标

3.1.1.1健康:

无病、食欲正常、活泼、反应灵敏、羽毛紧凑有光泽。

3.1.1.2成活率高:

0~6周死亡率不超过2%。

生长发育正常、符合本品种的技术要求。

3.1.1.3体重:

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

3.1.1.4均匀度:

均匀度在80%以上;

3.1.1.5其它:

骨骼发育良好、无腿病、肌肉发育良好。

3.1.2制定育雏计划

拟定进雏及雏鸡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资供应计划;防疫计划;财务预算及计划;技术经济指标。

3.1.3房舍设备准备和消毒

(1)育雏舍:

育雏舍与其它鸡舍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

(2)设备检修:

检修供暖、供水和光照设备、安装和调试育雏笼具及其辅助设备。

(3)消毒:

在育雏舍准备完毕后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清扫、冲刷干净。

在舍内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全部就位后实施消毒。

(4)鸡舍试温与用具

育雏舍在进雏前1~2天必须进行试温,将温度调整到最佳;料盘与料桶、水槽及饮水器、垫料、操作工具等均应准备好。

3.1.4雏鸡的选择与运输

3.1.4.1雏鸡的选择

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无残疾、卵黄吸收好、腹部松软、精神状态好,活泼好动、羽毛整齐清洁有光泽、手握有挣扎力。

3.1.4.2运输

(1)注意保温、通风,防挤压;

(2)车辆消毒要彻底,运输过程要平稳,防止剧烈颠簸,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3.1.5雏鸡的饲养

3.1.5.1饮水

鸡雏到达后应立即给水,1~2小时后给料。

要有足够的饮水器和饮水空间。

3.1.5.2饲喂

(1)开食时间,在孵出后12~36小时开食为宜,一般应在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

(2)开食方法:

开食用浅料盘、纸板或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上,将饲料均匀撒在上面。

饲料要少喂勤添。

开食头3天采用23小时光照。

(3)饲喂空间:

为保证鸡雏吃饱吃好,要有足够的料槽。

(4)喂料量:

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

3.1.5.3营养:

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

3.1.6雏鸡的管理

3.1.6.1温度

(1)温度控制程序:

开始1~3天,采用34~35℃、4~7天,采用32~33℃,以后每周降2~3℃,至室温20℃恒定。

(2)脱温:

鸡雏逐渐长大,室内外温差不大时,即可开始脱温;要求脱温速度不要太快,用3~5天逐渐完成;天气异常降温,应延迟脱温时间。

3.1.6.2密度:

育雏阶段应保持适宜的密度,对鸡雏的健康非常有益。

应根据雏鸡的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通风条件进行调整。

一般1~2周,笼养60只/平方米,平养30只/平方米,3~4周,笼养40只/平方米,平养25只/平方米。

3.1.6.3通风:

根据室内外温差、季节和舍内空气质量加以控制。

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的要求。

3.1.6.4湿度:

适宜湿度56%~70%,要求前高后低,尤其是育雏后期鸡舍湿度不能过高。

3.1.6.5断喙:

蛋鸡一般在6~10日龄进行精确断喙。

在转群前对断喙效果不理想的进行一次修喙。

3.2育成鸡的培育

3.2.1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18周龄的育成鸡要求,健康无病,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肌肉发育良好,骨骼坚实,体质状况良好;鸡群生长整齐:

均匀度达80%;0-18周育雏育成率95%以上。

3.2.2育成鸡的饲养

3.2.2.1日粮过渡方法:

育成料/育雏料按比例逐渐增加,利用1周时间过渡完毕。

3.2.2.2饲料更换的体重指标:

6周末体重符合标准时,7周龄开始更换饲料;未达标者,可继续喂育雏料,直到达标为止。

3.2.2.3营养:

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

3.2.2.4饮水:

育成鸡要有足够的饮水空间;要根据鸡的体重、季节、采食量供水。

3.2.3体重的测定与均匀度:

3.2.3.1体重测定:

轻型鸡:

从6周龄开始每隔1~2周称重一次;中型鸡:

4周龄后每隔1~2周称重一次;测定数量:

万只鸡按1%抽样,小群5%抽样,每次称重数量不得少于100只。

要随机分区均匀抽样,不得挑鸡。

3.2.3.2鸡群均匀度标准:

合格70%~76%、较好77%~83%、很好84%~90%。

3.2.4育成鸡的管理

3.2.4.1饲养密度:

网上平养,10~12只/平方米;笼养,笼底面积20~30只/平方米。

有条件的尽可能减少饲养密度。

3.2.4.2饲喂饮水设备:

有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

3.2.4.3通风: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的要求。

3.2.4.4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最少每4周进行一次抗体检测。

3.3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3.3.1开产前的准备

3.3.1.1鸡舍、设备的准备和清理

对产蛋鸡舍进行清扫和整理并对供水、供电、取暖、通风、鸡笼、清粪及其它辅助设备等进行维护,并试运行;老鸡淘汰再进新鸡,两批鸡衔接消毒空舍时间不得少于3周。

3.3.1.2鸡舍消毒

第一,彻底清扫舍内污染物与灰尘。

第二,清扫后用高压水枪对鸡舍内天棚,墙壁、地面、设备、用具彻底冲刷。

第三,用具等用普通消毒剂喷洒消毒。

地面用火碱刷洗消毒。

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四,熏蒸消毒。

封闭鸡舍,加温25℃以上、加湿,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平方米熏蒸24小时以上,进鸡前3天打开鸡舍。

3.3.1.3整顿鸡群,严格淘汰病、残、弱、小的不良个体。

3.3.1.4转群

在16~18周将后备鸡转入产蛋鸡舍

3.3.2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3.3.2.1适宜的体重标准:

符合相应的鸡种标准。

3.3.2.2饲喂:

供给产蛋鸡前期料。

3.3.2.3补充光照:

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18周末或19周开始补充光照;体重未达标者推迟1周补光。

3.3.2.4更换日粮:

当鸡群产蛋率达5%时,更换产蛋鸡日粮。

3.3.2.5营养:

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执行。

各类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2)的要求。

3.3.3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3.3.3.1免疫监测:

若发现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不高,应立即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或免疫一次弱毒苗。

3.3.3.2喂料与饮水

(1)喂料:

一般产蛋鸡每日喂料3次,第一次,在早晨给水后30分钟,料量是日喂料量的1/2;第二次,在下午2点以后,料量1/2;第三次,在闭灯前1.5小时,此次是对全天料量的一次补充。

炎热季节尽可能在清晨上午和夜间给料。

(2)产蛋鸡饲料营养:

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标准执行。

各类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2)的要求。

(3)饮水:

产蛋鸡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2.5倍。

3.3.4生产性能

产蛋鸡生产性能应达到相应饲养品种的生产技术指标要求。

饲养日产蛋率大于或等于90%并维持12-16周或更长时间;产蛋期料蛋比小于2.2:

1;产蛋期月死淘率小于1.2%。

3.3.5产品管理

3.3.5.1鸡蛋标准:

鸡蛋的卫生应符合《鲜蛋卫生标准》GB2748的要求。

鸡蛋质量应符合《鲜鸡蛋》SB/T10277的要求。

3.3.5.2鸡蛋收集:

每日3~4次,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

3.3.5.3鸡蛋保存:

蛋库温度在10~15℃,湿度60%~70%。

储存时间不得超过7天。

3.3.5.4鸡蛋包装与运输

(1)鸡蛋可用纸蛋盘或塑料蛋盘盛放。

使用纸箱包装,每箱10盘或12盘。

盛放鸡蛋的用具使用前应经过消毒。

(2)运送鸡蛋的车辆应使用封闭货车或集装箱,车辆事先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4蛋种鸡的饲养管理

蛋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与商品蛋鸡大致相同,但亦有其不同之处。

主要区别是蛋种鸡饲养管理更注重其种用价值方面。

4.1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

4.1.1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

4.1.1.1饲养方式:

我国蛋种鸡以笼养为主。

4.1.1.2饲养密度:

依鸡种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型蛋种鸡,22只/平方米;中型蛋种鸡,20~22只/平方米。

4.1.1.3种母鸡产蛋期营养标准:

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标准执行。

4.1.2光照控制:

光照增加比蛋鸡稍迟1~2周,以提高开产蛋重和种蛋合格率。

4.2种公鸡的选择与培育

4.2.1小公鸡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

6~8周选留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者;淘汰有缺陷者。

第二次选择:

17~18周龄(转群时)选留体形、体重符合标准,外貌与品种相符。

第三次选择:

21~22周根据精液品质选择。

最终公鸡选留比例:

人工授精1:

25~30选留;自然交配1:

10~12。

4.2.2种公鸡的培育

4.2.2.1公母分饲:

自出雏开始,公鸡就单独饲养。

4.2.2.2饲养方式:

平养、笼养均可。

17~18周龄转入单笼饲养(人工授精)。

4.2.2.3测定指标:

按期测定体重,监测均匀度,参照相应的种鸡标准。

4.2.2.4种公鸡营养标准:

按引种公司提供的标准执行。

4.2.2.5种鸡人工授精

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应符合《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规程》(DB23/T1289)的要求。

4.3留用种蛋时间

4.3.1平养自然交配的鸡群,一般在25周龄或蛋重达到50克时,开始留种蛋。

4.3.2笼养种鸡在鸡群产蛋率70%以上,蛋重50g以上时开始人工授精。

4.3.3笼养人工授精的鸡群,对同一鸡群连续两天的人工授精后,第三天开始收集种蛋。

4.4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措施

4.4.1全价日粮

除满足能量、蛋白营养外,更要注意影响蛋壳质量和种蛋内在营养的矿物质元和维生素的添加,具体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标准执行。

4.4.2科学管理

4.4.2.1种蛋的收集次数:

上午3次,下午2次,并作好录。

4.4.2.2种鸡群管理:

防止惊群、以减少畸形蛋、软蛋和坠卵的发生。

4.4.2.3对种鸡饲养人员实行生产指标管理:

制定岗位责任、生产指标,奖惩制度,以提高管理水平。

4.4.3提高初产时种蛋合格率

可通过推迟开产日龄提高初产蛋重来实现。

4.4.4选择设计合理的蛋鸡笼

笼底弹性要好、笼底钢丝直径2.5毫米、笼底蛋槽坡度不大于8°;每个单笼装鸡不超过3只。

每只鸡占笼底面积不小于380平方厘米;标准种鸡笼破蛋率不超过2%。

4.4.5生产性能:

蛋种鸡生产性能应达到相应饲养品种的生产指标要求。

4.5种蛋的管理

4.5.1种蛋的收集

产出的种蛋要及时收集,要求每两小时收集一次种蛋,应使用刷洗和清毒过的蛋托收集,经舍内消毒后送往种蛋库保存。

收集蛋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

4.5.2种蛋的选择

4.5.2.1蛋形:

蛋形指数(蛋的短径/蛋的长径)在0.72~0.76之间。

4.5.2.2蛋重:

应按品种或品系的要求来选择。

用于孵化的种蛋蛋重应在52~65克之间。

4.5.2.3蛋壳质量:

蛋壳结构应紧密均匀,厚薄适中,蛋壳厚度约在0.28~0.35毫米之间。

4.5.2.4新鲜度:

孵化种蛋越新鲜越好,一般夏季在常温下保存最长不能超过5天,冬季不能超过7天。

4.5.2.5蛋面清洁:

种蛋蛋壳表面要求清洁,不能被粪便、饲料等污染。

4.5.2.6蛋壳颜色:

同一品种(品系)的壳色应该一致,符合本品种(品系)的要求。

4.5.3种蛋的消毒

4.5.3.1消毒时间:

在母鸡产蛋后马上进行,每天应多次集蛋,多次消毒。

4.5.3.2消毒方法:

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甲醛28毫米,高锰酸甲14克,密闭熏蒸30分钟,熏蒸环境的温度要求达到25~27℃,相对湿度在75%~80%。

4.5.4种蛋的保存

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3~18℃,但最高不可超过24℃;相对湿度合理。

4.5.5种蛋的包装和运输

4.5.5.1包装:

待运种蛋应采用规格化的种蛋箱包装。

定期对蛋箱、蛋盘进行消毒。

4.5.5.2运输:

运输时要求快速平稳。

运输过程中夏天要防晒防雨淋,冬季要注意防冻。

5管理及防疫

5.1制度建设

5.1.1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

制度上墙。

编制雏鸡、育成鸡、产蛋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饲料配合加工操作规程;消毒、免疫操作规程等。

5.1.2疾病综合防控制度

应符合《种禽场动物防疫准则》(DB23/T887)的要求。

5.1.2.1疾病综合防控制度指导思想

树立强烈的防疫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综合防疫。

5.1.2.2疾病综合防治程序和措施

(1)种鸡场的隔离措施要求

①场址选择、布局应符合本规范1的要求。

同时应强调以下几点:

②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分舍饲养,不得混养。

③养鸡场应实行整场或整舍的“全进全出”鸡群周转制度。

④防止其它禽类、家畜、鸟类及啮齿类动物进入鸡舍。

⑤养鸡工作人员必须经更衣、淋浴、更换舍内工作服和消毒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鸡场。

进场后不许串区、串舍活动。

⑥鸡舍工具专用,不得带出鸡舍或舍间串用。

⑦进入鸡场车辆及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和控制。

⑧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不得混用。

(2)消毒措施

①消毒范围

鸡舍内部消毒:

先用季胺盐类或(和)戊二醛、酸碱类或卤族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鸡舍周围环境、鸡场进出口及道路的定期消毒。

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

带鸡消毒,使用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季胺盐类等对鸡无不良刺激的消毒药,对鸡及舍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②消毒方法

针对不同的场地和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高压水喷枪冲洗,火焰消毒,紫外线灯消毒,酸、碱、盐等化学消毒药进行消毒,熏蒸消毒,鸡粪和垃圾的发酵处理等。

③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0)的要求。

(3)科学的免疫

①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依据:

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种类的疫苗;根据疫病的检疫和监测情况,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疫苗性质、鸡群状况、环境等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②发生传染性疾病的紧急措施:

对烈性传染病等疫情要及时上报,对鸡场封锁、隔离,对病死鸡检查、剖检、采样、确诊、治疗和紧急接种等措施。

③鸡群免疫要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1)的要求。

(4)有效的治疗措施

①鸡群的有计划预防性投药:

鸡场兽医和技术人员要根据本场既往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疾病的预防性投药方案。

②鸡病的治疗性投药:

鸡群一旦发生病情,要及时作出诊断投药治疗。

如遇到复杂的重大疫情,应及时求助于当地专业兽医部门进行会诊,以防贻误病情。

③保持用药的有效性:

使用某种药物前应作药敏试验,选用针对性强的敏感药物。

为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应经常更换给药的种类。

④治疗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0)的要求。

5.2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每批鸡有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并保留2年以上,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

5.2.1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保留完好,并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

5.2.2生产记录完整,包括日产蛋、日死淘、日饲料消耗、出栏、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记录。

5.2.3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记录清楚,包括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等记录。

5.2.4免疫、用药、抗体监测、病死鸡剖检、鸡群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5.3从业人员

应有与养殖规模相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员不得从事养鸡生产工作。

6环保要求

6.1环保设施

储粪场所位置合理,并具备防雨、防渗漏、溢流设施。

有与相应的养殖规模配套的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且工艺合理。

6.2粪污处理

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的要求。

6.3病死鸡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处理应符合《畜禽病害肉尸及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的要求,病死鸡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相关记录。

6.4环境卫生

场区内垃圾集中堆放,位置合理,无杂物堆放,无死禽、鸡毛等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