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175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我省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与我省金属矿产提供的产品资源保障分不开的。

可以看到,在众多资源地区,金属矿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当地经济依赖于金属矿业提供的物质基础,金属矿业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提供了最初原料,为建筑业,制造业,投资上及其他各行各业提供了许多发展的机会,所以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地方和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从总体来看:

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全省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矿业产值在全省经济中尚未达到其应占有的比重。

矿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效益差,特别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若干方面:

4.2.1金属矿山后备资源不足

由于找矿难度不断加大,国有矿山自身找矿条件不具备,致使我省主要金属矿产后备数量上升十分缓慢,有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已经不能弥补开采耗竭量。

在已开发的矿床中,由于还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致使老矿山残留矿柱,二次开采,“三下”矿体开采,以及高温自然矿体和低品位矿床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深部,难选及贫劣矿产资源尚无法开采利用。

4.2.2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矿山企业处境困难

4.2.2.1矿山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生产难以继续

我省金属矿山大矿少,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的资源特点,计划经济下办矿形成的社企不分和终生制用工等种种弊端,转轨时期形成的沉重的债务和税费负担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加上部分矿山企业观念陈旧,机制老,改革慢及经营管理粗放等缺陷,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金属矿山特别是国有矿山出现了多数亏损,效益低下,发展缓慢,企业越老困难越多。

4.2.2.2金属矿山企业社会负担和税负过重

一方面,我省50年代和60年代初建设的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多数都碰到了离退休人员和待业青年的安置与就业压力。

企业办社会的包袱越来越重,营业外和劳保支出越来越大,名目繁多的社会收费,使企业的一部分经济效益向社会转移,原由财政负担的一些补贴等现在由企业支付。

许多矿山地处偏远山区,无城市依托,要自办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形成大企业,小社会的局面,有的矿山还常年负担着铁路,公路的抢险维修和泥石流治理,沉重的包袱拖住企业无力向前发展,更难走向市场。

另一方面,税负也成了矿山企业发展的一个桎梏。

1995年,税负只有四种,1990年增至10多种,后来又增加了3种,新税制增加的税种,税费都在矿山,。

如,1994年开征资源税后每吨精矿石铜成本增加195元。

加上其它形成的费用,有的矿山的税费种类高达20多种。

据权威人士估计,现在国有矿山企业纯收入的70%~80%被国家以各种名目的税费拿走。

尽管国家对矿山增值税作了调整,由17%减至13%征收,但铜矿山实际税负仍高于税改前的产品税,铜矿山如此,其他金属矿山亦有此遭遇,税费的增重更加重了金属矿山企业的负担,致使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4.2.2.3资金严重短缺,投入不灵,周转不灵

自1995年国家实行资本金“拨改贷”以来,矿山企业欠国家大量的援款。

在开发建设矿山时,一般采用国家拨款,企业放贷的途径,因此矿山从建设开始就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全省从“六五”至“八五”期间利用“拨改贷”,建贷,债券资金建成的矿山企业特别是重点矿山项目还处于还贷高峰,不但无力还本,连支付利息也成了企业的沉重负担,当前的矿山企业由于亏损,用户拖欠贷款以及资金到位差等原因,资金极度紧张,很多企业连生产都难以为继,更无力还基本建设的贷款。

金属矿山不像普通工厂,一旦建成只要原料得到保证就可以长期生产下去,由于地质储量有限,老矿山开采完了要建设新矿来接替,这其中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

建矿可以依托的公共设施少,建一个年生产50万t矿石的矿山往往需要投入10~20多亿资金,当前处于生产中的矿山,随着生产的推进,也要搞开拓延伸,持续接替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从我国整体来看,折旧率较低,在80年代为4.2%,欧洲各国高达9.7%。

1991年国家同意提高有色金属矿山维简费,同时折旧率提高到5.3%,但仍偏低。

从我省来看,金属矿山企业折旧率普遍偏低,所提折旧费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使企业顾此失彼。

而且矿山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回收周期要以年计,需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

迫使矿山向银行贷款,矿山效益不好,银行又不愿意放贷,由于资金不足,许多矿山企业生产停滞,更不用说启动开发新的建设项目了,从而导致了矿产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4.2.3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现象仍存在

我省矿业开发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

一是无证开采时有发生;二是乱采滥挖,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仍较严重;三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四是矿区治安情况较差;五是矿产品流通秩序较混乱。

一方面是民采人员强行进入勘探坑道和采场乱采滥挖,绝大部分矿山处于民采包围之中,储量大,品位高的矿段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甚至产生大范围的非法采矿活动。

一个好端端的国有矿山被挖得千疮百孔,由此诱发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堪为人忧;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极少数党政部门,执法部门,社会团体和干部参与非法采矿,助长了乱采滥挖;极少数县(市)和部分乡镇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处理乱采滥挖和违法开采时,有意庇护和偏袒非法采矿行为,使矿业秩序得不到彻底根治。

另外,一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或重复收费;更有的自立收费项目,用行政权力强制收费……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更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秩序。

4.2.4金属矿产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4.2.4.1资源利用率低

在金属矿产开发过程中,一些矿山由于资金影响,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设备陈旧或为了追求眼前局部利益,法制观念淡薄,而滥采滥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

大量地方,集体,个体进入矿区发展无序,管理途径,矿业秩序混乱。

这些矿山集约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落后,致使宝贵金属矿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开采过程中损失浪费十分严重,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也引发的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4.2.4.2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缺乏资金和现有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许多矿品没有开发利用,政府部门没有进行有力的组织管理,矿区附近的群众直接采了即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而已经开采的矿山,绝大部分工矿企业均采用“单打一”的生产方式,利用其高品位的优势矿产,共生和伴生有用的大量部分以固体废物弃于沟谷,河道,使综合矿变为单一矿,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资源回收率低,比国外水平低了20%,造成资源浪费,矿山的废石,尾矿第二次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不够,利用率很低,有的矿山根本没有利用,矿山复垦,尾矿综合利用等技术未引起重视,造成矿区环境污染。

4.2.5生产和经营观念落后,陈旧

由于大部分金属矿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起来的,项目国家定,投资国家拨,产品国家收购,利润上缴国家,亏损国家承担。

虽然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物原料已走向市场,部分矿山企业观念依然止步不前,落后陈旧,计划经济的色彩还很浓,反映在矿山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上,只看速度的高低,不注意效益的升降;只考虑产品多少,忽视分析投入大小,只注意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不搞市场需求的研究;扩大能力以增加产量为主,新建企业为主;只利用国内资源和资金,不够重视国外资源和资金。

4.2.6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

大部分金属矿创赋存状态和地质条件复杂,作业条件困难,需要多种工艺技术和适应于地下狭小空间凿运硬岩的高效设备,但目前除少数金属矿山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应用国内新设备外,大多数矿山普遍使用的依然是50~60年代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

大多数矿山依然是小巷道,小采矿,多分段作业,没有摆脱小生产的模式,近40%的劳动仍靠人力,导致生产劳动率低下。

4.2.7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职工队伍素质下降

目前,在我省的金属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低,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主要是粗加工。

由于矿山大部分都处在边远山区户,生活,工作条件及福利待遇都比较差,更由于全省金属矿山企业转轨过程中不堪重负,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绝大多数科技人才终因我省经济不发达,各种待遇低下而流向省外发达地区,这对原本高科技人才就缺少的我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由于人才来源枯竭,精华人才消失和流失,采矿工人大部分是附近的农民,人员结构日益近亲繁殖,矿山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下降。

4.2.8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日益严重

由于许多厂矿与个体采矿户未能执行我国颁布的《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20部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单纯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采富欺贫,乱采滥挖,“三废”堆放现象严重,不但对矿产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也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

金属矿山废渣,尾矿,以及金属矿产氰化处理废液排放的开放性,造成有毒的重金属离子汞,铅,镉及氰化物等随着水系广泛散步,污染了土地和河流。

例如,每选一吨精矿耗矿石1.5~2.5吨,每选一吨矿石排废水6~9吨,每吨生铁排渣1~1.2吨,排废水6~10吨,每吨钢排废渣100~300公斤。

其中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各种有害物质,矿产资源研发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中主要的问题有:

(1)地表裂缝与沉陷。

在我省陕南地区,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及矿井数量和矿石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岩石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促使原有裂缝,断裂进一步发育,造成顶级岩石断裂,冒落,引起地表裂缝,塌陷产生和发展。

据初步调查,本区域形成的地表裂缝约5000余条,一般长0.8km—1.5km,宽0.2—0.5km,最长达1.8km,宽1.5km,迅速发展的裂缝与沉陷是大片土地沦陷为劣地,导致植物枯萎,动物潜逃,地下水遭到污染,同时也威胁着矿区内的建筑物,交通,邮电,水利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使矿区农民失去了部分土地,农民生活举步维艰。

(2)“三废”污染。

由于我省在金属矿产的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管理和治理,“三废”处理利用率低,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废渣。

自70年代以来,开发过程中大量的废渣废石废土,除不到30%的部分被利用外,其余的排入河道,沟谷,占用大量的耕地,不仅污染了周围土地,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地表水;〈2〉废水。

在金属矿石的冶炼过程中,大量未经过处理的废水被直接排入河道中,导致河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农业生产,人民健康和自然环境。

〈3〉废气。

金属矿产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直接进入大气中,导致我省许多矿产开发比较集中的地区大气环境质量为3级标准,酸雨频率逐年增多。

(3)水土流失。

由于矿山露天矿采剥,矿井采空区冒成的地表裂缝,塌陷,筑路,采石及基建开挖坡面,废石弃土及尾矿排放均严重破坏了本区土(岩)体结构,地面形态,植被,水文等原始自然景观,引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陡然增加。

据陕西秦巴地区不同时段遥感信息与河流,库塘泥沙实测资料分析和计算研究,矿区开发后比开发前土壤侵蚀模数一般增加了4倍~8倍;崩塌,划破密度增加了7倍~8倍,尤以地处低中山(1200m~1800m),低山丘陵且构造复杂的矿区新增水土流失量大。

如略阳—勉县—宁强三角区的矿区,侵蚀模数达4000t/km.a~8000t/km.a;滑坡,崩塌密度8~12处/100km2,矿区专用公路沿线达22处/100km,与开发前相比,分别增加了8倍与11倍。

陕西金矿主要采矿区潼关西峪,河谷废石弃土尾矿累计堆积达10*106t.1994年7月在特大暴雨袭击下,造成了重大认为泥石流灾难事件,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6亿元。

4.2.9宏观失控,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宏观失控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法》及相应法规的不到贯彻和落实,开矿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但有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以“有水快流”为名,不经科学论证,不顾资源条件,盲目投资建矿办厂,致使众多小矿山,小选矿厂一哄而上,这不仅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状况,而且这些小厂矿的设备落后,工艺简单,采选回收率都比较低,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的破坏和浪费。

目前在我省不少金属矿区,除了国有矿山外不仅有实际上不受限制的集体开采,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打着国家和集体起好的私采活动;更有甚者干脆就公开进行非法采矿活动。

而在按矿种分行业部门管理的分散管理体制下,行业部门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各部门有作为矿山企业的总代表,维护本部门本系统矿山的利益。

这种体制必然造成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混为一体,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成了一个抽象概念。

各部门之间的分割管理又造成了各工业部门之间,省级管理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之间,矿山企业之间,矿山企业与当地群众之间产生了各种利益矛盾。

有利益都要插手,出现问题又相互推诿,在制定矿业法规和政策时,缺乏对矿业及其经济运行特殊规律的全面认识,总是考虑本行业,本部门利益,不从大局出发,难以形成统筹规划。

 

5.3.5体制创新战略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矿业体制无疑要从矿业法律制度,矿业行政管理体制和矿业经济体制着手,而其中法律体系的健全既是保证其行政管理规范化和矿业发展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制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律体系不仅要有规范资源方面的《矿产资源法》,而且还要有规范产业行为的《矿业法》和规范管理行为的《矿政法》。

我省金属矿业的体制创新,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业体制。

这无疑是从矿业行政管理体制和矿业经济体制两方面着手。

5.3.5.1矿业行政管理体制

(1)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体制

我省乃至全国的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在过去开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

全国的地质勘探工作,由中央一级地质工作管理部门确定和下达,地质勘探人员和物资分配,属于条条管理,地质勘探投资由中央财政统包,矿产资源的开发,是由各级矿业主管部门安排计划的,矿业企业缺乏生产经营权,这就导致了勘探单位和矿山企业没有压力和动力,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体制实行竞争,对矿业权实行招标的方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

(2)资源管理体制

要实现我省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约与开发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用世界上最严格的制度和手段管理资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管理新体制,就必须加强资源管理法制建设,设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搞好微观管理。

彻底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三个行政法规,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立法。

“法”是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规定的有约束力的行为法规。

只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矿山开采中的混乱现象才可以得到制止,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内耗才可以避免和减少。

对缺乏法规的落实关键在于市,县,乡三级政府,严格办矿秩序,根据有关法规严格履行手续,要从组织上和行业管理上理顺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各劳动服务公司的归属关系,坚决取缔各种披着合法外衣的非法采矿活动,制止滥采滥挖,健全企业制度,无论哪种形式的采选企业,都要严格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指导,以克服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短期行为。

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危机,在资源利用上,应采取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法。

开源即要继续加快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节流就是要在开采和选矿中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开采和选矿水平,减少矿产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其一个矿变成几个矿,实在是无法综合利用的要选择好堆积场所。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提出的“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地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统一协调的资源管理新体制,进而对金属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我省金属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各矿山企业而言,为改革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状,按“一矿多制,分类经营”的原则进行改革。

首先,按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矿山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其次,建立并逐步完善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科学管理方法。

一方面允许全民,集体,个体等多种体制并存并形成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全民这部分按照“管好主题,放开扶助,搞好服务,强化管理”的思路进行调整改革。

管好主体即对矿山采选主体生产单位继续实行经济责任制,以求采矿主业协调发展;放开辅助即对机修,运输等与主体生产密切联系的辅助生产单位,采取与主体单位不同的管理办法,授权法人资格,承包经营,既给其下达确保主体,服务主体的指标,由让其面向市场,灵活经营,自负盈亏;搞活服务即对物质供应,设备,动力,文教卫生,生活福利等单位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实行组专业化服务和经营,实行有偿服务,使辅助与服务从主体剥离,达到搞活的目的;强化管理即建立健全各项科学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

(3)人才用工体制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目前,我省大部分金属矿产企业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数企业都处于山区和农村,生产力直接来自农民,技术文化素质较缺乏,基础知识和技术培训。

因此,要千方百计吸纳人才,不仅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而且还要引进和培养管理人才,同时注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在对待人才方面,“要不拘一格降人材”,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生产和科研条件及福利待遇,千方百计留下科技人才;注重对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整体素质。

在人员提拔方面,许多金属矿山企业中走后门,拉关系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破坏了企业正常的行政秩序,也使一些素质不高,缺乏行政管理经验的人进入管理部门,影响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因此,在人员管理方面,首先要管理好所有者代表和经营者阶层,尽快培育矿长,市场经理,逐步由上级考评选拔委任干部转变为由市场竞争优选企业管理者,形成“能者上,不能者下”的人员竞争机制。

5.3.5.2矿业经济体制

(1)投资和金融体制

无偿投资,有偿信贷,群众集资,企业自筹和合股经营是资金筹措的五种基本方式。

而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的行业。

如勘探1000米的矿井查明有无金属矿源,需投资200万元,若打井发现无矿,200万元就白费了。

所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风险是很高的。

一般情况下,我省金属矿业解决资金问题主要立足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国家对老少边穷西部地区的倾斜政策,积极争取扶贫贴息贷款及国家计划项目资金;二是靠广招客商,通过各种优惠和奖励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招商引资,达到“双赢”的目的;三是通过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搞滚动开发,还有就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

但是我省部分金属矿山企业已经债台高筑,要靠国家投资已经无望,企业又无积累,银行贷款又难办,在这种情况下,矿产资源要持续发展,必须走发展资本市场向社会投资的道路。

首先是我省的一些大型金属矿业企业,争取早日成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其次是一些传统管理模式的大型企业,应改组为股份公司,并通过财务公司社会发行股票,债务等集资;四是中小企业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走联合筹资,共同发展的路子。

总之,每个矿山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准确定位自己的市场位置,发展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从而进行多方面的筹资。

培育金融市场,健全金融体制,推进金属矿业与金融业的组合,也有助于矿山企业的发展。

中国证券会主席早在1997年4月一次研讨会上称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将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省金属矿业要想发展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就必须积极试点,通过推进矿山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股票上市。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风险产业的矿业,其根本出路就是开发间接金融市场。

间接金融市场上的融资与国家,金融机构贷款的性质不一样,原因在于证券市场使风险市场化了,如发行矿业发展债券,矿业股份制公司股票发行,上市流通等。

上市股份公司制矿业公司通过溢价发行股票,资本扩充几倍,此资金既不还本又不付息,有利于矿业在竞争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

直接开发金融市场,包括对矿业增大政策性投资贷款份额,成立象农业发展银行一样的“矿业发展银行”,所有这些既为矿山企业能步入现代企业行列,提高竞争力,同时又将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2)经营体制

我省金属矿业发展主要是以大量投入资源,资金和劳动为代价的,是靠现有技术的重复建设,和扩散取得的。

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在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产品的品种及质量,劳动生产率,管理及效益方面和其他省市的先进金属矿山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此,金属矿业企业要必须在经营体制上做好下列重大转变:

〈1〉从以产品生产经营为主逐步转向以资产为运营为主。

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优势,克服所有者不到位造成的浪费,扩大资本筹措范围,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2〉从以扩大能力增加产量为主转向以扩大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主。

要变资源的粗放利用为高效开发,使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3〉从以新建企业为主转向以现有企业改扩建为主。

并积极利用资本,科技,管理和品牌的综合优势对业内外企业进行参股和控股,不要再搞低水平建设。

〈4〉从以国内资源,资金,市场为主转向适度适时把握利用两种资源,两种资金,两个市场,为此要认真研究市场,努力适应市场积极影响,积极创造条件拓展海外合作。

〈5〉从以分别搞好搞活单个企业为主转向抓大放小,大力组建融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技,贸易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大力做好中期矿山的资源接替和人员分流,使之按坚持在保本点上甘矿业,注意利用存量资产搞劳务,充分发挥矿山种养特色干农牧,扩张确有优势项目搞转产的四条路全面推进;着力对末期矿山实行收缩重组,分流分办,促使职工多渠道获得转移和安置,而企业逐步自然消亡。

〈6〉由开发矿业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转向根据市场需要来开发矿业,要花大力气加大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和开发,组织力量,突破适应我省金属矿产资源特点的生产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增加深加工效益,扩大出口创汇。

〈7〉在生产技术上要由单一矿种转向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和采出率;由于高能耗重污染,转向低能耗轻污染或无污染,由单矿业走向矿业联合。

总之,各金属矿山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注重实践,不断探索,开拓前进,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健全经营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位于秦岭南麓的风县平砍镇大山深处的宝鸡八方山铅锌矿,1997年刚建成就年亏损达数万元。

而如今,他们通过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从1998年到2000年,该矿年产值均以25%的速度递增,实现利润以近40%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宝鸡市重工行业的明星企业。

(8)技术引进研发体制。

依靠科技进步,是振兴我省金属矿业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有凝聚了高科技水平和反映高劳动素质的商品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开拓国内外市场。

完善科技引进研发体制,一是要加大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省的许多金属矿产目前尚以出售原料矿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不高,这严重影响了矿产资源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必须对矿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就地增值的“资源节约型”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加速技术改造,带动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系列开发,延长生产链,要积极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由目前的高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转化,提高生产力水平。

我省大部分金属矿业企业由于资金和基本技术的原因,尚不具备自行研发的能力,主要靠从外部引进技术和设备,因此在技术的引进过程中,就要综合勘查,综合评定,综合利用,从本企业的资源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