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713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docx

交换机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办法试行

移动通信交换机施工安装操作规范

(试行)

 

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工程安装准备

一.1开箱验收

注意:

交换系统设备是贵重的电子系统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包装及防水、防震动标志,运输到达目的地后,要防止野蛮装卸,防止日晒雨淋。

机器设备开箱必须有供货商人员到场方可开箱验收。

开箱要遵循以下步骤:

1.开箱之前,应按各包装箱上所附的货运清单点明总件数,观看包装箱外观是否完好。

2.开箱

在督导工程师的协作下按到货目录清单对机柜、电缆及附件清点验货,确保货源到齐与否,是否有损坏。

3.开箱后,根据配置表和装箱单清点物件是否齐全,附件是否齐套,部件是否变形,受损等,并由双方签署开箱验收报告。

4、检查安装工具是否齐全。

5、仔细研究目录清单,确保在安装过程中有计划进行。

6、在验货后,对各机柜、电缆、接头、工具及其它附件进行分类妥善安放,如有条件,可先将其中一部分即将先行安装的机柜等送达安装机房位置。

一.2工程安装程序指引

移动交换机在网上正常、可靠的运行与安装工程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安装、开通程序尤为重要。

交换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和开通的工作流程基本上如图所示进行。

 

工作流程图

其中设备安装流程如图所示。

 

设备安装流程图

工程准备是整个安装工程的第一步,也是保障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

一.3机房要求

一.3.1平面布置要求

1.机房布置

要求主机房和辅助机房分开,但必须安排紧凑,使连线尽量缩短。

操作维护台的布放应该使操作维护人员面对主体设备的正面,一般在主机房和操作为维护室之间采用玻璃隔墙。

特别注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系统主设备与一次电源安装在同一个房间。

2.机房面积

交换系统机柜前至少留出1.5米的距离,给开门及维护予以方便。

多排布置机柜时,第一排机柜的正面对着操作维护台,两排机柜背面相向布置,机柜正面之间距离不小于1.2米,机柜排的前后左右侧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

0.8米(有调测的面与墙距离为1米)。

3.机房高度

机房高度指梁下或风管到地板上表面的净高度,高度为:

上走线时不低于3.00m,下走线时不低于2.70m。

4.机房的门窗和高度

机房门窗布局要合理,开门后有效高度不低于2米,宽度不小于1米。

如果有条件,门、窗采用双层玻璃,加防尘橡胶条密封,并经常清除灰尘。

5.机房地板

首先,主机房防静电地板的承载能力大于450Kg/m2,辅助机房的地板承载能力大于300Kg/m2,地板的铺设和支撑必须平整、坚固、稳定,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

一.3.2机房环境要求

1.温、湿度要求:

机房内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的测量点,指在设备机架前后没有保护板时测量,距地板以上1.5米和距设备前方0.4米处测量的数值,应满足以下要求:

(1)长期工作条件允许:

15℃~25℃(温度),30%~70%(湿度)

(2)短期允许条件:

0℃~45℃(温度),20%~90%(湿度)

短期工作条件指连续工作不超过48小时和一年内累计不超过15

天。

2.防电磁辐射干扰要求

机房应远离强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发射站、高频大电流设备。

3.空调及通风要求

空调装置的基本要求是:

空调湿度:

30%—75%

空调温度:

18℃—28℃

4.消防要求

机房主建筑必须达到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电信机房防火的相应的要求,要安装烟雾、高温等告警装置,并经常检验以保证其性能良好。

5.照明要求

机架间适当位置要安装白炽灯(或配置应急照明设备)为设备安装和维护进行照明。

6.防雷设要求

防雷要求是安全的最重要内容。

建筑防雷接地装置电阻不大于1Ω,宜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要求较高1Ω以内,而各种电信设备的接地要求并不相同,所以,应按各种接地装置的最小电阻值要求确定。

另外在市电进入机房的线路上,必须安装合适的电源防雷装置。

7.防震能力

交换机房应配备安装防震设施,使交换机房能达到抗里氏7级(美氏9级)地震的能力。

8.防静电要求

静电对设备的影响与危害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它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从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来看,在损坏件中有50%的器件损坏是由静电所造成的。

另外,静电对器件的破坏往往不是一次性的,它会将这种损坏予以积累,在此过程中设备的运行会出现间隙性故障或性能下降,静电还会引起软件故障,能使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失灵甚至产生误动作。

一.3.3电源系统及接地要求

1.直流电源要求

(1)机房电源设备供给系统的电压标称值为-48V,允许变动范围为-57V~-40V。

(2)直流电源电压所含杂音电平指标应满足邮电部总技术规范要求。

(3)直流电源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及指示。

2.各类设备所需交流电源要求为:

(1)三相电源:

380V±10%50Hz±5%,波形失真<5%

(2)单相电源:

220V±10%50Hz±5%,波形失真<5%

(3)备用发电机电压波形失真为5%~10%

3.接地要求

接地对保证系统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的运行环境的良好电磁条件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的正确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要求符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1995年7月发布),程控交换机系统要求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线:

保护地、工作地和防雷地,如采用各类通信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建筑防雷地共用一组接地体的集中接地方式,要保证接地电阻小于0.5Ω。

必须说明的是,在设备开通之前,应该精确测量接地电阻,并工向程人员提供数据,如果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原则上要暂缓开局。

一.4安装准备工作

一.4.1安装配合工作

机器安装工程以厂方技术人员为主,局方技术人员辅助。

为了便于系统早日开通及日常维护,局方技术人员应积极配合工程施工方,了解安装、结构、布线、调试步骤等。

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局方配合下,完成机房运行环境的检查,了解局方交换机组网和数据配置情况,了解设备在网中的状况,线路传输设备接口,各电缆长度等,以便能使工程顺利进行。

一.4.2工具准备

工程技术人员应携带相关的工具仪表。

主要有以下几种:

螺丝刀(一字、十字)、镊子、烙铁、拨片器、万用表、编程器、擦除器、剥线和压线工具等。

一.4.3技术资料

开通人员应准备相应的技术资料备查:

《安装手册》、《操作维护手册》、《用户手册》。

第二章硬件安装

二.1硬件安装要求

1.机架安装要求

(1)机架必须垂直安装,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均不应超过3mm

(2)机架布局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机架列之间主走道侧应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5mm。

相邻机架应紧靠,整列机架应在一个平面上

(3)各紧固螺钉必须拧紧、同种螺帽外露长度(高度)应一致

(4)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的涂层应无剥落、碰伤,如有则应补涂、各种标签应齐全清晰。

(5)机架安装必须进行防震加固,必要时可用地螺栓将机架与地面固定。

(6)印制板插件接触应可靠插拔灵活方便,用力适度,插入槽位表面应平整。

2.机台及外围终端设备安装、要求

(1)机台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台列安装应对齐或直线,相邻机架应紧靠,台平水平一致,不能有高低不齐现象。

(3)外围终端应做到设备完整齐套,安装到位,运行正常。

(4)机房急告警设备应安装在醒目位置,安装牢固。

二.2机架排列

机柜的朝向,正面安装插件,面向较宽的通道,背面是柜内及柜间连接电缆,为操作方便,只能采取背对面或背对背方式,不能采用不留通道的背靠背方式。

二.3机架安装

(1)机架安装前,需了解用户电缆的走线方向,如采用上走线,需先将用户柜机架上的上盖板卸下。

(2)为了抗震,机柜必须进行加固安装。

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加工或设备提供商代为定做基座,托框的高度由地板高度来确定。

(3)基座的水平调整。

(4)机柜的固定。

二.4机架电源的安装

电源箱具有对输入一次电源的-48V电压值检测、过欠压监测及系统状况监测,指示及告警和防雷击功能。

.系统可及时检测输出电压及工作状态并及时报警并提供保护功能

2.5贴机柜标签

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贴上机柜标签、贴机框标签、贴设备标签。

第三章电缆及电缆线布放要求

交换系统的电缆分为外部电缆和内部电缆两大类。

外部电缆主要包括各种中继电缆和电源电缆(-48V电源)其中机架内电缆在出厂前已安装好,而机架间的电缆则需要在工程中现场安装。

三.1电缆标签

在铺设电缆时,每条电缆应有一个明确标号,以便于检查和连接。

故电缆标签内容应标明电缆在主机柜中的位置。

三.1.1标签类别

1.中继电缆标签。

2.网线:

两端标签均贴上节点号。

3.电源线:

4.光纤:

三.1.2电缆标签的粘贴

电缆标签应贴于电缆两端的明显处,且不易脱落,便于连接与维护时查看。

三.2电缆布放原则

三.2.1电源线布放原则

1.电源及地线的连接要求

程控交换机系统良好的接地是防雷击、抗干扰的重要保证,是交换机稳定可靠地工作的基础。

接地电阻要求小于0.5。

从接地桩到交换设备上的连接电缆应采用导电良好的铜芯,截面不小于50mm2,距离尽可能缩小,必要时,接地连接件应给予防蚀保护,以保证低电阻连接。

2.电源线及地线布放时,首先应确立与其它电缆分开布放的原则。

在架内走线时,应分开绑扎,不得与其它电缆混扎在一起,在走线槽或地沟等架外走线时也应分别绑扎。

3.在电源线及地线敷设过程中,应先测量好所需电源线长度,并预留足够长度电缆,以防实际敷设时长度不够。

如在敷设过程中发现长度不够,应停止敷设,重新换电缆敷设,不得在电缆中间做接头或捍点。

三.2.2中继线布放原则

1.在机器安装了支架、机房安装了防静电地板时,建议用户电缆采用下走线方法。

如果机器未安装支架则应采用上走线方法,但需在机柜上方铺设走线架。

(1).下走线方式:

在平地安装的情况下,由于机柜下面有四个支脚,机柜底框与地面有一定的空隙,可以用来走线。

在加固安装的情况下,取下四个支脚,机柜安装在型钢基座上,这时电缆线从机柜下面通入地沟,在地沟内走线。

(2).上走线方式:

为实施上走线方式将机柜的顶网分为大小两块,松开紧固顶网的螺钉将机柜上顶后侧的小顶网板取下,电缆即可从上面引出。

1.按选定的走线方式,按各类机柜的走线图接线表接线。

2.中继电缆应和电源电缆分开布放。

3.同轴电缆转弯半径不小于40mm,以保护线芯不受损伤。

4.不得损伤导线绝缘层。

电缆的布放须便于维护和将来扩容。

5.布放于走线架的电缆必须绑扎。

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6.布放于槽道的电缆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顺埋平直。

电缆不得溢出槽道。

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

7.放线时由机架放至配线架,放线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电缆拉紧,放线后多余电缆不应全部剪掉。

放线应参照插头安装位置,机框左侧的电缆放于左侧走线位置,右侧的放于右侧位置。

用户电缆应与其他电缆分开,在走线槽中或在活动地板下布放应按机柜分别绑扎,电缆应顺直,布放完后应排列整齐,外皮无损伤,并在必要的地方留有余量。

8.中继电缆两端编号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2.3光纤布放原则

1.光缆应做到顺其自然,不可强拉硬拽,绑扎力度适宜,不得绑扎过紧。

2.光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需转弯时最好弯成圆形,圆形直径不小于80mm。

3.当采用上走线时,在走线架上至分线盒一段需加保护套管;采用下走线时,也应加保护套管保护起来。

多余的光纤应绕圈绑扎于机架一侧。

4.暂时不用的尾纤,头部应用护套套住,整齐盘绕,用宽绝缘胶带缠在光纤分线盒上。

第四章系统安装测试

四.1上电之前的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