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7014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学年度上海市闵行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闵行区

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Cl-35.5K-39Ca-40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1.不属于化学研究物质范畴的是

A.宏观组成B.化学性质C.变化规律D.运动状态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香水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

3.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B.空气C.矿泉水D.大理石

4.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氢能B.汽油C.风能D.太阳能

5.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蒸馏水C.汽水D.豆浆

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B.双氧水和水C.干冰和冰D.氧气和液氧

7.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

3.1B.番茄汁:

4.2C.牛奶:

6.5D.玉米粥:

7.5

8.MgO是一种耐火材料,其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1D.+2

9.用途仅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作铅笔芯B.生石灰作干燥剂C.N2作保护气D.CO2作灭火剂

10.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11.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相符合的是

A.Cl2:

2个氯原子B.Zn:

1个锌分子

C.2Fe:

2个铁原子D.3S:

3个硫元素

12.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

A.硫酸钠:

NaSO4B.氢氧化亚铁:

Fe(OH)2

C.贡:

HgD.硝酸钾:

KnO3

13.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1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B.CaCO3→CaO+CO2↑

C.2H2+O2

2H2OD.CO+O2

CO2

1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

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的式量为282g/molB.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

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D.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

5

16.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说法错误的是

+

+

甲乙丙丁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反应中“”表示原子的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7.右图中,①、④是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

的干燥棉球。

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②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8.右图表示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过程,某变量y随加热

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B.产生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9.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g无水硫酸铜,恢复至原温度可析出bg硫酸铜晶体。

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剂的量不变,颜色不变

B.bg硫酸铜晶体中含硫酸铜的质量大于ag

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变小

D.(b-a)g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

20.一定质量的木炭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生CO和CO2,且反应后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A.10%B.20%C.30%D.40%

二、填空题(共30分)

2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煤、⑴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②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这里的氟、钙是指⑵(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③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⑶。

④书写重要的材料常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⑷。

⑤打开汽水瓶盖,发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原因是⑸,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⑥我国新版饮用水标准中要求使用消毒剂一氯胺(NH2Cl),其摩尔质量为⑹,0.1mol的NH2Cl中约含氢原子⑺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含氮元素的质量⑻g。

2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①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⑼。

Ⅰ.表示水这种物质Ⅱ.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Ⅲ.表示一个水分子Ⅳ.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人发热的时候,常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⑽性质。

③实验室电解水(如图1),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⑾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⑿,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⒀组成的。

 

④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⒁  

Ⅰ.分子大小Ⅱ.分子种类Ⅲ.分子间隔

⑤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⒂;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⒃。

⑥水常用来配制溶液。

现将100g95%的乙醇溶液稀释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用消毒,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⒄ mL。

(精确到0.1)

23.右下图牵手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

A、B、C、D和E分别是木炭、镁条、二氧化碳、铁丝和氧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B在通常情况下不助燃不可燃,但是A可以在B中燃烧,C具有吸附性。

①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B⒅,E⒆。

②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⒇。

③B和C反应过程中,B作(21)(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④E在D中燃烧的现象是(22)。

⑤图中的牵手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个数为(23)。

⑥除了图中的牵手关系外,还能互相牵手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

2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  (25)    。

②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有 (26) (写出一种)。

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

可采用  (27)  的方法提纯甲。

③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精确到0.1)。

若烧杯内

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29)。

Ⅰ.溶质的质量Ⅱ.溶剂的质量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④t2℃时,在含有50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g甲和m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质量范围是(30)。

三、简答题(共30分)

25.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将图1和图6连接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⑴,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⑵。

若用图6收集一瓶含1/4空气的氧气,操作的方法是⑶。

②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⑷,它在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⑸。

甲同学用图2和图⑹连接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

⑺。

③乙同学在图2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带孔的隔板(如图3),则大理石应放在⑻处(填“a”或“b”),该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⑼;若加入盐酸过多,则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⑽,要使反应停止,其操作是⑾。

④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⑿。

反应前他事先往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学由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猜想:

猜想1:

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

甲同学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

每次取1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

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1

2

3

4[]

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g

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s

560

186

103

35

12

反应后液体温度/℃

26

38

43

59

71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⒀。

甲同学的猜想2是:

加水可以⒁。

]

26.某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量。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实验一实验二

【分析处理】

实验一:

①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反应后盐酸过量的依据是⒂。

②若稀盐酸足量,计算理论上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⒃。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实验二:

③先连接好装置,再⒄(填操作),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20mL稀盐酸快速推入锥形瓶中。

若缓慢推入,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⒅。

④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⒆mL。

【反思与评价】

⑤经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⒇。

A.实验一的操作简单,便于读数

B.实验一最终得到的数据和通过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完全相等

C.实验二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环保

D.实验二中若将碳酸钙粉末改成块状的大理石,更安全

27.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下图。

(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除A装置外,还需选用的仪器、装置组合是(21)

(填字母),选用该仪器、装置的目的是(22)、(23)。

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A中的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24)。

③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实验中,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5)。

④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铜粉末,为了测定其碳粉的质量分数,称取mg样品

进行高温加热,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

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xg;

Ⅱ.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yg。

假设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哪组数据进行计算会更为合理准确?

你的理由是(26),请列出计算碳粉质量分数的式子(27)。

(用m、x、y表示)。

闵行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注:

1、化学方程式有错不得分

2、化学专用名称有错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C

A

D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D

B

D

C

B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8分)

(1)石油

(2)元素

(3)微粒(分子)在不断运动

(4)常温下性质稳定(强调“常温下”)

(5)压强减小

(6)51.5g/mol

(7)1.204×1023

(8)1.4

22.(9分)(9)Ⅰ、Ⅲ

(10)比热容大

(11)氧气(O2)

(12)2H2O

2H2↑+O2↑

(13)氢、氧元素(只写“H、O”不得分)

(14)Ⅰ、Ⅱ

(15)难溶性的杂质

(16)吸附

(17)26.7(26.6~26.8都给分,未精确到0.1不给分)

23.(7分)(18)CO2

(19)Fe

(20)2Mg+CO2

C+2MgO

(21)氧化剂

(2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3)3个

(24)2Mg+O2

2MgO

24.(6分)(25)t1℃,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26)加甲物质(或蒸发水或降温)

(27)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28)33.3%

(29)Ⅰ、Ⅲ

(30)5g<m≤30g

三、简答题(除指定外,每空1分,共30分)

25.(14分)

(1)2KClO3

2KCl+3O2↑

(2)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3)在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倒置于水槽中进行收集

(4)长颈漏斗

(5)方便添加液体

(6)4

(7)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或达到液封)

(8)a

(9)浸没大理石

(10)关闭止水夹后,盐酸从长颈漏斗内溢出

(11)关闭止水夹

(12)2H2O2

2H2O+O2↑

(1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14)降温

26.(9分)(15)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后,电子天平上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或“不再减小”或“没有气泡产生”)

(16)nCaCO3=5/100=0.05mol(1分)

设产生的二氧化碳为xmol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5=1/x(1分)

x=0.05mol(1分)

答:

产生的二氧化碳为0.05mol。

(17)检查装置气密性

(18)锥形瓶内产生大量气体,压强变大,导致盐酸无法推入

(19)70

(20)B

27.(7分)(21)DG

(22)选D的原因:

装置密封、有气体导入和导出(缺一不可)

(23)选G的原因:

用石灰水检验产物,有尾气处理装置(缺一不可)

(24)C+2CuO

2Cu+CO2↑

(25)黑色粉末变红色

(26)选择Ⅰ的数据比较精确。

因为装置内会残留少量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或石灰水的量若不足,无法将二氧化碳吸收完全)

(27)3x/1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