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90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docx

变电所后台技术协议

 

吉化公司102厂硝酸

改造项目

吉林恒通开关厂

 

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技术协议书

 

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二○○九年五月

1概述3

2技术标准3

3技术要求4

3.1接地4

3.2抗干扰4

3.3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及总的要求5

3.4保护及监控系统配置7

3.5间隔层设备微机继电保护8

3.6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0

3.6.1监控和综合自动化系统10

3.6.2主要性能指标及监控系统的特色10

3.7系统集成的优势10

3.7.1变电站与主控室之间采用以太网连接11

3.7.2动态状态显示功能11

3.8功能及画面说明11

3.8.1人机界面11

3.8.2运行操作11

3.8.3系统接线图12

3.8.4报警处理13

3.9系统配置14

3.10保护配置15

3.10.1测控单元15

3.10.2通讯服务器15

3.10.3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15

4供货范围16

4.1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所供货范围16

5主要随机备品备件及二年备品备件16

6资料交付及培训。

16

7油漆、标记及铭牌。

18

8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18

9交货情况(交货时间、运输方式)18

1概述

1.1本协议书仅限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的交流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最基本要求。

1.2供货范围

综保装置台

专用通讯服务器5601套

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软件1套

2技术标准

本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

255-21-1振动试验标准

255-21-2冲击和碰撞试验标准

255-21-3地震试验标准

255-22-1高频干扰试验标准

255-22-2静电放电干扰试验标准

255-22-3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标准

255-22-4快速瞬变干扰试验标准

634-97(69870-5-101通信规约)

645-97(69870-5-102通信规约)

667-97(69870-5-103通信规约)

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15145-94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50053-9410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7261-87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

5234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5776.2-91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5003-9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

478-92静态继电器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467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电安全[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要点

3技术要求

中压监控系统包括:

1)变电所6电源进线,6母线分段,6馈线保护及监控采集装置;

2)变电所低压监控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要求与通讯管理器(560)进行通讯,包括0.38电源进线、母联(),照明稳压柜(),(),(),直流屏保护及监控采集装置()。

(变电所低压监控系统详见低压开关柜规格书。

本规格书仅描述对中压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变电所6系统通过微机综合保护装置通过光缆以通讯的方式进入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其系统全部信息的监测及管理。

6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应包括数据采集,故障保护,状态输入,测量电流、电压、功率,事件顺序记录,故障录波等基本功能。

3.1接地

设备自身满足抗电磁干扰及静电影响的要求。

机箱、机柜以及电缆屏蔽层均可靠接地。

计算机监控系统各个间隔之间,间隔层与站控层之间的连接,以及设备通讯接口之间的连接采用电磁隔离或光电隔离。

不同接地点的设备连接一定要采用电气隔离措施。

3.2抗干扰

在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发生和一次设备出现短路故障时及任何情况下,设备均不发生误动作或拒动。

所有设备做绝缘强度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耐冲击电压试验,快速瞬变点脉冲群干扰,辐射电磁场试验,静电放电试验并应达到国家标准和标准。

3.3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及总的要求

系统采用成熟先进的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

全站采用全光纤网络结构。

间隔层装置采用光纤连接,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

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

站控系统层为全站设备监视、测量、控制、管理中心,预留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远方数据通讯。

间隔控制层系统采用具有测量、控制、保护及通讯的分散式测控保护单元,负责采集各种实时信息、监测、保护及控制一次设备的运行,自动协调就地操作与站控层的操作要求,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间隔层的监测、控制和保护功能。

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布置。

间隔层设备按间隔配置,各间隔互不影响。

站级控制层高性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光纤网络,一套通讯服务器()、工作站电脑,一套全球卫星时钟对时系统。

服务器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人机界面,同各种微机保护装置进行通讯、保护整定、数据分析,由运行人员进行电站运行工况的监视和控制。

主要完成实时运行状态显示,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报警,报表编辑和打印,画面,数据库等的编辑和修改。

变电站第三方的智能单元通信功能,实现智能化管理。

主机负责与变电站直流屏、通信,卖方需根据买方提供标准规约文本实现与买方提供的变电站第三方的智能单元通信,并将第三方智能设备的运行参数送到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时监控。

第三方智能设备通过串行口与主机通信,将第三方智能设备的运行参数送到计算机监控系统。

间隔控制层按电气间隔即进线、母联、馈出线等一一配置,且所选型号规格应满足该电气间隔输入输出的总量要求,实现遥信、遥测、遥控、保护、同期和防误联锁等功能,这样配置的优点是能保证维护、检修时不影响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扩建的“积木式”,增加设备真正做到不改变二次接线、不影响已投入设备的正常工作。

间隔层保护控制设备采集来自各电气单元的各种信号(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等)通过光纤总线上传。

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对整个电站的一次主设备实现遥测、遥控、遥信、遥调控制功能。

实现对全部的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记录和报警功能,并与保护设备和远方控制中心通讯,实现电站综合自动化。

系统能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大屏幕液晶显示,定时自动报表,越限和事故报警,事件顺序及事故追忆记录,断路器的分/合操作,同期操作,操作闭锁,接收微机继电保护的数据信息,以及一些其他运行管理功能。

系统对所有上行信息,能在站进行预处理后上送,并能存储、统计和分析;对所有下行信息,要有判别、闭锁和优先级选择等,操作需经二次确认,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条命令。

系统应有失电保护和检测功能,在电源恢复后能自动起动并恢复运行。

3.3.1变电站与保护之间采用连接方式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变电站和保护装置之间采用光纤总线

监控系统的通讯服务器()间可以进行切换。

光纤环网特点:

高速传送数据、抗干扰、电磁兼容强、系统实时性高、自身成冗余后台监控系统,使系统的稳定性更加可靠。

560专用通讯服务器功能:

●完成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独立工作的事件存储

●增加的新功能

●硬件扩展的灵活性

●无风扇、硬盘等耗件

●带电插拔模块

●不断增强的通讯能力

●现代化的工程工具

●数据存档功能

●现代化的诊断手段

3.3.2本次投标产品完全采用进口原厂监控系统与保护装置。

不需要二次开发,方便实现与保护间的稳定连接。

3.3.3所有保护事件和告警都具有功能,精度可达1

该功能结合了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时钟,支持时钟同步的通信规约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而达到的功能。

所有的时间都具有1精度的时标,操作员就可以据此判断事故发生时继电保护和开关的动作顺序是否正确,并据以决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功能必得由装置、规约、及系统软件间完善搭配才能够做到,对于由不同厂家采购装置、软件的系统集成商,可能难以达到此功能。

3.3.4本方案提供保护装置均包含故障录波功能,便于运行管理。

3.3.5完善而全面的继电保护管理功能

3.3.6继电保护动作时自动打印报表并存储

3.3.7系统提供自检功能

3.3.8更好的实现系统与保护间通讯监视

3.4保护及监控系统配置

3.4.1监控系统配置

是基于大型的可编程监控系统,它是面向化工、供水和石油、电力、网络而开发的。

在制浆和造纸、金属、木工和化学工业等多种生产过程中,它也被用来作为信号和控制系统。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先进的人机界面()和极其灵活的应用工程工具。

和用户的过程和需求一起成长–从运行在标准的手提电脑上的微型人机界面到完全冗余和分布式布置的控制系统。

无论过程是大是小,结构严谨、易于掌握的应用软件都会很快准备出来。

应用软件在线开发,并且不需要中断过程或监控系统,就能开发、测试和执行新的应用工具和功能。

用户的工程师或我们工程师,可以在任何时候增加新的功能。

是国际上领先的高科技供应商;包括开关设备、变压器、电力转换器、马达、驱动和自动化系统,即可以作为单独的产品,也可以作为某些工业中的监管系统。

因为在这个领域中拥有数十年的经验,在供电系统极其监控方面是你坚实和可信赖的伙伴,从计划和设计阶段一直到试运行和系统的维护支持阶段。

位于上海市外高桥的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的独资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国内的电力及工业用户提供最可靠的电力监控及微机保护系统、产品。

近百名经验丰富的系统工程师为国内广大用户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包括系统升级和更新。

真正做到了系统工程设计和售后服务的本地化,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用户的工作效率。

3.4.2系统结构

提供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设计,采用分层和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

系统构成参见系统结构示意图。

间隔层的保护、测控单元采用最新技术的微机型保护监控一体化装置,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上。

监控系统与微机保护、测控单元之间的通信采用现场总线方式。

3.5间隔层设备微机继电保护

参照招标书对保护和监控的要求,我们为用户配置的主要间隔级设备为芬兰进口的具有先进技术的542系列的测控保护装置,该装置集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装置可直接在控制面板上显示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合开关或隔离刀闸的操作、保护状态查询、整定值修改、故障录波数据查询等。

具有两个独立的通信口,可在就地和远方和装置通信,实现装置参数化和信息交换,就地和远传通信口均采用光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强。

详细的装置功能说明参见附件:

微机继电保护产品产品介绍。

3.5.1现场总线

间隔层的现场总线采用独有的光纤总线,总线连接方式见如下示意图:

经由总线,资料的轮询可以透过事件查询方式达成,因此速度较为快速,另外所有事件的时标(精度1)也可经由总线上传到前置机,以达到(时间顺序记录)功能。

3.5.2站控层设备

站控层的后台监控主机设在控制室内,以以太网构成分布式实时监控系统。

系统采用开放分布式体系结构。

局域网为系统节点间提供高速数据通道,系统各节点间的协调通过系统网络控制软件来实

3.5.3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数据见下表:

技术指标说明

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数据

1测量值指标

数据采集/控制单元交流采样测量值误差:

≤0.5%

≤0.5%

直流采样模数转换误差:

≤0.2%

≤0.2%

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

≥1%额定值

≥1%额定值

2状态信号指标

全站断路器、继电保护状态量分辩率:

≤2

1

3遥控命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