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621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 刘国柱.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刘国柱

六年级(上)语文

第五单元

姓名:

班级:

巧练基础

1、根据拼音写句子。

(4分)

Héngméilěngduìqīanfūzhĭ,fŭshŏugānwéirúzĭniú.

()。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正月(zhēngzhèng)供品(gònggōng)秕谷(bĭpĭ)

五行缺土(xíngháng)地窖(jiàokù)摩挲(suōsā)

颓废(tuítū)逃窜(cuancuān)张冠李戴(guānguàn)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失()痛()()经风()()囵吞()()目()行

张()李()()然大()()风怒()()知()解

四、把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画去(3分)

1、王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奥深刻),对大家启发很大。

2、新校舍的图设计得十分(周密精密),还标出了哪里是布告栏,哪里是绿化带。

3、那块石碑的字迹依然(清晰清楚),很容易辨认。

五、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3分)

讲究:

①讲求,重视。

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1、这个房间布置得很讲究。

()

2、我们要从小培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

3、制鞋的技术大有讲究。

()

六、读句子,理解带点词的意思(讲意思写在句子后的括号里)(4分)。

1、这位老人饱经风霜,可他依然很乐观。

()

2、读书要多思考,不能囫囵吞枣。

()

3、我只是无端地觉得猹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4、听他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

()

七、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相同格式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例: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1、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2、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了。

3、街上的人都()赶着回家。

4、她看东西部清楚,()地像隔着雾。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

1、我的脚步十分沉重。

(改为比喻句)

2、女佣阿三说:

“周先生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改为转述句)

3、《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

(改病句)

九、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3分)

1、深蓝的填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的碧绿的西瓜。

2、鲁迅原名,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的主将。

他以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课文《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写鲁迅名言)

4、《少年闰土》一文主要通过海边小孩最熟悉的、、、这四件事,表现了闰土是一个的孩子。

十、读句子,体会意思,写在横线上。

(6分)

1、伯父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2、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4、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

一定是!

不会错,一定是!

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拓展阅读

十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9分)

(一)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这里“素不知道”的意思是,“如许”的意思是,“先前”的意思是。

(3分)

2、练习课文看,“我”素不知这些“新鲜事”的原因是。

这几句话说明了“我”对农村生活的。

(4分)

(二)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在夸自己,实际上是(2分)

2、从此以后,我,这说明(2分)

(三)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

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

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

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

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

“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

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

过年时,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

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

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

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

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

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密切()特意()清贫()宝贵()

2、画“”的句子是句,它的作用是。

(2分)

3、本文是围绕这一中心句写的,从鲁迅身上你学到了(2分)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分)

真情习作

十二、在你身边肯定有不少人很忙吧!

他(她)为什么忙?

怎么忙?

请以“真忙”为题,写意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450字左右。

(30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11分)

yuèpǔqǐpànjísùmáizànɡqìɡài

()()()()()

jiāozàobùānjiǔbiéchónɡfénɡzhèněryùlónɡ

()()()

二、辨字组词。

(8分)

普()糟()

谱()遭()

坐()辟()

挫()劈()

饼()抑()

拼()迎()

搏()浴()

博()俗()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6分)

()不()心不()落()

千()百()()()跋涉

大()大()无()无()

四、给下列词语分类,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12)

光秃秃大摇大摆狡猾狐狸哆哆嗦嗦凶残直勾勾

踱来踱去松鼠孤零零海鸥狼狈手忙脚乱冷清清

跳来跳去大象空落落可恶

1.

特点:

2.

特点:

3.

特点:

4.

特点:

五、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3分)

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

2.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

3.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

六、缩写下面的句子。

(4分)

1.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只孤零零的小狐狸。

2.正太郎漫不经心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

七、给下例句子排序。

(5分)

()这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

()还是早春时节,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

()红花草,也称紫云英。

()不久,嫩茎上开出一朵朵小红花,宛如一支支小火把,把大地映得像块红玛瑙,美极了。

()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

八、把古诗补充完整。

(4分)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燕山月。

金络脑,快走。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17分)

人蛇大战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

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

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

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

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

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

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

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

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

可是复仇心切的蛇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

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

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

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

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

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做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

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

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鲜为人知(xiān)潜伏(qián)披露(lòu)匕首(bǐ)

B、鲜为人知(xiǎn)潜伏(qián)披露(lù)匕首(bǐ)

C、鲜为人知(xiǎn)潜伏(qiǎn)披露(lù)匕首(bǐ)

2.词语积累。

(1)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2分)

(2)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2分)

3.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

(3分)

敏锐厚实浓烈血肉模糊从天而降雪亮亮

()的军服()的嗅觉()的大雨

()的蛇肉()的刀刃()的硫磺味

4.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2分)

(1)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2)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2分)

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

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4分)

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

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

一天,他在作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

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

他给它取名“阿弟”。

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

“阿弟”虽不会说话,但它懂得什么是友好感情,它也会以驯服、亲热来回报。

两“弟兄”真成了相伴相依的好朋友了。

  三个月过去,该是放虎归山的时候了。

“阿弟”主动依偎在“阿哥”怀里,擦擦蹭蹭,着实亲热了一阵,然后俯伏在地,两眼深情地望着“阿哥”。

之后一步一步走出去,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最后望一眼,才向虎背岭深处狂奔而去。

  “阿哥”也像掉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在山里转悠了三天,不知是想再见一下阿弟呢还是在找回自己。

而他俩的再次相见,却是在一个极不寻常的境地中--确切地说,是“阿哥”遭到群狼袭击的危急时刻。

  也是一个冬天。

一只老狼带着十三只狼包围了小木屋。

几个小时后,他的子弹打光了,眼看厄运就要降临。

突然,他看见老狼忽然停下来,侧耳聆听到什么,就忽闪一下带着残兵败将飞奔而去。

天亮了,屋里的战士走出来,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见到了久别的“阿弟”,在“阿弟”脚下躺着老狼的尸体。

  三年过去,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了山里的岗位,只剩下小木屋。

次年开春,他忽被大山近处的动物园告知:

捕获的一只老虎已绝食7天,这虎是在小木屋旁设陷阱捕获的,要他去一趟。

他顿时猜想可能是“阿弟”遭的暗算。

到场一看,果然是已经十分虚弱的“阿弟”躺在铁栏里。

他呼唤它。

“阿弟”张开眼与他的目光相遇,刹那间好像勾起美好的记忆,有些兴奋。

但马上换了表情,两眼露出仇恨的凶光,再也不看他一眼。

“阿哥”亲手端来食物和饮水,也拒不接受。

“阿哥”知道它想重返森林,动物园也别无选择只好照办。

  “阿哥”心里明白,打从它与他首次相别返回森林后,它一直保持着暗中探视小木屋的习惯。

他离开后仍然如此。

动物的感情有时是很执著的。

然而正是在这块唤起温馨之情的地方,它落入了人的陷阱。

从此它同人的缘分也就断了。

据说以后虎背岭连续发生虎伤人的事件。

这是谁的过错呢?

1、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划“——”

(1)刹(chà  shà)那间    

(2)怯怯(què  qiè)地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谨慎(      )  巡察(          )

3、  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1)他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

(      )

(2)他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

(        )

4、  本文围绕人与虎之间友情的发生到结束,重点写了三件事。

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5、  认真读第一至三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虎之间的“兄弟”情?

6、  认真读第六七节,说说三年后,人与虎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7、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谈谈你的看法。

学完这一单元,我最大的收获是①

②③今后还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会发生许多感人的故事,请从你经历过的或听到、读到的故事中选择

第八单元复习

1、看拼音写词(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2、把四字词补充(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

3、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句改病句“把”字句)

4、必背内容(26课第9自然段25课全文及注释)

5、第138页资料袋

6、

一、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1、《伯牙绝弦》讲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2、《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三、词句理解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

“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

“你弹得太好了!

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

“妙极了!

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

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

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

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破琴”,把琴摔碎。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

“复”,再,重新。

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2)对词语的理解。

伯牙绝弦:

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①姑娘说: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

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

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

可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②她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哪!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

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

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

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

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第一幅:

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

第二幅:

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强音乐骤然响起。

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

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

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

“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

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

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对词语的理解。

断断续续:

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陶醉: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课文中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苏醒:

昏迷后醒过来。

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

27、蒙娜丽莎之约

一、课文简说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

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二、词语解释

交涉:

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耐人寻味:

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

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转瞬即逝:

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

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璀璨:

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28、我的舞台

一、课文简说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一、读一读,写一写。

(8分)

táozuìjiāoshèyìlìdànyǎ

()()()()

qīnɡyōushàshílàzhúqínjiàn

()()()()

二、请选粗体字的正确读音。

(6分)

亲睹(zhědǔ)召集(zhàozhāo)兴味盎然(ànɡyānɡ)

入场卷(juànquàn)纯熟(cúnchún)惟妙惟肖(xiàoxiāo)

三、先补充成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2分)

()()天工一反()()不()()响

()()胜收阳春()()古()()香

()()人口无言()()眼()()星

()()天日妙笔()()余()()梁

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5分)√×

1.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都是艺术。

()

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

3.贝多芬是英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

4.“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