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290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docx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54

最新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甲省乙市检察院决定逮捕受贿案的犯罪嫌疑人田某,但田某已潜逃至甲省丙市。

关于对田某的通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28题,单选)

A、甲省乙市检察院可以决定通缉

B、甲省丙市检察院可以发布通缉令

C、甲省检察院可以决定通缉

D、甲省检察院可以发布通缉令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2章>第2节>通缉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通缉的程序和要求。

《最高检规则》第269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需要在本辖区内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可以直接决定通缉;需要在本辖区外通缉犯罪嫌疑人的,由有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

在本题中,甲省乙市检察院决定通缉田某,但由于田某已逃至甲省丙市,超出乙市检察院的辖区,故甲省乙市检察院不可以直接决定通缉.A项错误。

有权决定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是甲省,C项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155条第1款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

由此可知,通缉令只能由公安机关统一发布。

所以,B、D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回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庭审中被告人申请公诉人回避,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

B、在A中若公诉人最终被决定回避,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C、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应由同级检察院检委会决定

D、张法官从法院辞职做律师,他在离任后2年内不得担任辩护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回避的申请、审查与决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回避。

A选项中被告人申请回避的事由如果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29条、第30条规定情形的回避申请,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并不必然引起休庭:

B的主体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选项考查任职回避,但是并不必然,张法官在任职回避期限内是可以为自己的近亲属担任辩护人的。

故选C。

3.陪审员王某参加一起案件审判。

被告辩护人当庭提出被告有正当防卫和自首情节,公诉人予以否定,提请合议庭不予采信,审判长没有就此进行调查。

王某对审判长没有征询合议庭其他成员意见就决定不予调查,在评议时提出异议,但审判长不同意。

对此,关于王某可以行使的权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35题,单选)

A、要求合议庭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是否展开调查

B、要求合议庭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D、要求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4章>第5节>审判委员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审判委员会。

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人民陪审员同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其意见写入笔录。

合议庭组成人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人民陪审员或者法官可以要求合议庭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故A、B、C选项错误,不当选;D选项正确,当选。

本题选D。

4.以下关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可以由一名法官独任审理

B、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一律应当开庭审理

C、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案件由被申请人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3章>第2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没收对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强制医疗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所以A项错误,D项正确。

根据《刑诉解释》第529条第1款的规定,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但是被申请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请求不开庭审理,并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除外。

所以B项错误。

根据《刑诉解释》第525条的规定,人

5.公安机关侦破一起盗窃案件,其中有四个犯罪嫌疑人:

甲、乙、丙、丁。

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对下列四个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认为甲在共同盗窃过程中情节轻微,不必认定为犯罪,但是觉得这种处理结果不宜由自己作出,准备侦查完毕后移送给检察机关,建议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B、乙已被逮捕,但是查明其真实年龄是15周岁,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撤销了乙涉嫌的案件,将其释放,但未通知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

C、丙被取保候审,经过鉴定,丙系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公安机关认为丙未被逮捕,因此可以不必撤销案件,侦查终结后由检察机关最终处理

D、丁已被逮捕,在羁押过程中因急病突发死亡,公安机关未经检察机关批准,直接撤销案件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2章>第1节>侦查、侦查权、侦查程序的概念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侦查中撤销案件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及第163条的规定,在侦查过程中。

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故公安机关应当直接撤销案件,不必经检察机关批准,更不应当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处理,故A、C两项错误。

案件被撤销的,应当立即释放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故B项错误。

6.审判长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无法继续参与审判,需在庭外另行指派其他审判人员参加审判。

法院院长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32题,单选)

A、指派一名陪审员担任审判长重新审理

B、指派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继续审理

C、指派一名陪审员并指定原合议庭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继续审理

D、指定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重新审理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4章>第3节>集中审理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集中审理原则。

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中断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应在不更换审判人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审理的诉讼原则。

集中审理原则要求法庭对每个刑事案件的审理,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外,原则上应当是不中断地连续进行。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法庭审理应不中断地进行;

(2)案件一旦开始审理原则上即不得更换法官;(3)更换法官或法庭因故延期审理较长时间者,应重新进行审理。

(该具体要求2010年卷二第73题已经考查过)。

就本题而言:

首先。

人民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所以A选项排除。

根据集中

7.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卷二34题,单选)

A、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

B、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未同步录音或录像,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C、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D、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2章>第2节>辨认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辨认。

根据《公安部规定》第251条第1款规定: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据此,只要作为辨认人的证人甲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即混杂同类物品可以少于5件。

但此规定并不包括犯罪嫌疑人作为辨认对象的情形

8.2015年2月18曰,张某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中级人民法院于宣判次日将判决送达张某。

判决宣告后张某不服,于2015年3月1日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进行了审理,并于2015年5月2日作出了驳同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张某的上诉已超过上诉期限,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也已超过审判期限

B、张某的上诉未超过上诉期限,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已超过审判期限

C、张某的上诉已超过上诉期限,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未超过审判期限

D、张某的上诉未超过上诉期限,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也未超过审判期限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6章>第3节>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上诉期限和二审的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算。

中级人民法院于宣判次日即2月19日将判决送达张某,则上诉期限由2月20日起算,故未超过上诉期限。

第243条规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2个月以内审结。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8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

9.犯罪嫌疑人高某被指控犯有抢劫罪,高某辩称,案件发生时,他正在和李某一起看电影。

李某若能成为证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不是高某的近亲属

B、生理上没有缺陷

C、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

D、已成年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证人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证人证言。

《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应当注意的是,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不必然导致证人的不适格。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只要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地表达,仍然可以作证。

10.我国刑事审判模式正处于由职权主义走向控辩式的改革过程之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中,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这一趋势?

(2015年卷二34题,单选)

A、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B、延长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C、允许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D、增设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4章>第2节>我国刑事审判模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审判改革。

ABC都与审判模式关系不大,但是,允许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则可以通过法庭询问强化控辩双方对抗,因此可以理解为是审判模式转变的体现。

本题选C。

11.下列证据既属于原始证据、直接证据,又属于实物证据的是哪个:

A、从被害人苏某身上提取的指纹,经鉴定系刘某所留

B、证人王某作证称,案发现场看见被害人周某倒在路口满身是血

C、被害人在临死前向抢救他的医生讲述了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医生就该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D、高某盗窃案,小区现场的监控录像资料记录了其杀人全过程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A项属于原始证据、间接证据、实物证据,不当选。

B项属于原始证据、间接证据和言词证据,不当选。

C项属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和言词证据,不当选。

D项属于原始证据、直接证据和实物证据,当选。

12.关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相同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3章>第3节>自诉案件的范围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自诉案件的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由此,自诉案件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不是一个概念,自诉案件除了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还包括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

13.以下关于辩护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A、贾某被公安机关怀疑是某故意杀人案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抽血检查后,贾某即有权委托律师担任其辩护人

B、丁某在侦查阶段委托律师钱某担任其辩护人,钱某在侦查阶段有权向公安机关了解其查明的丁某无罪、罪轻的相关案件事实

C、黄某盗窃案审理中,黄某的辩护律师吴某认为在侦查期间公安机关讯问黄某的有些笔录未随案移送,这些讯问笔录能证明黄某无罪,吴某若申请法院调取,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D、辩护律师庄某认为公安机关无故拒绝其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庄某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法院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辩护的种类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故A项的错误在于,抽血检查不是强制措施,其无权从该行为之后委托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六机关规定》第6条规定,上述“案件有关情况”是指,当时已查明的该罪的主要事实,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变更

14.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下列哪种情况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

A、有流窜作案嫌疑的人

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人

C、在身边或住处发现犯罪证据的人

D、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1节>公民的扭送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扭送。

《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

(2)通缉在案的;(3)越狱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

15.在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被告人当庭表示愿意认罪认罚,此时法官的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告知被告人其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B、告知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C、告知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

D、对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进行审查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5章>第2节>法庭审判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0条第2款的规定,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由此可知,ABD选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本条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1章“任务和基本原则”部分,表明了认罪认罚从宽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始终,因此在庭审过程中被

16.某检察院在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侦查时,发现其巨额财产三分之二为诈骗所得,三分之一为盗窃所得。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27题,单选)

A、本案应当继续由检察院侦查

B、本案应当由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C、本案应当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检察院予以配合

D、检察院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管辖权竞合的处理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管辖问题。

按照新法,题目错误,因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不归检察院管辖,无法作答。

按照旧法解析如下:

根据《六机关规定》第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本题中,尽管对于巨额财产来源

17.黄某倒卖文物案于2014年5月28日一审终结。

6月9日(星期一),法庭宣判黄某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立即送达了判决书,黄某当即提起上诉,但于6月13日经法院准许撤回上诉;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于6月12日提起抗诉,上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于6月17日向同级法院撤回了抗诉。

关于一审判决生效的时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卷二38题,单选)

A、6月9日

B、6月17日

C、6月19日

D、6月20日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5章>第2节>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一审判决生效时间。

《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曰起算。

《最高法解释》第308条规定:

“在上诉、抗诉期满前撤回上诉、抗诉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上诉、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

在上诉、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裁定书送达上诉人或者抗诉机关之日起生效。

”黄某于6月9日收到判决书,上诉、抗诉期限从6月10日计算,10日后即6月19日为上诉期最后一天。

18.张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案的下列哪一证据既属于言词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

(2011年卷二25题,单选)

A、用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工具

B、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C、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

D、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划分标准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

证据的理论分类,尤其是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判断与区分,是历年考试的必考部分。

A、B选项以客观外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属于典型的实物证据;同时,设备、工具本身不可能单独说明案件主要事实,因此属于间接证据。

C选项属于言词证据,但能够单独说明案件主要事实,属于直接证据。

D选项中的鉴定结论(现为鉴定意见)是鉴定人的主观判断意见,属于言词证据;另外,鉴定意见只针对案件的专门性技术问题,而根本不涉及案件普通事实,所以鉴定意见不可能单

19.张某被某县人民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被害人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予以受理并决定对此案公开开庭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合议庭认定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张某对李某的受伤负有一定的民事责任,于是合议庭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是没有达成协议,则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B、将案件转到人民法院民事庭继续审理

C、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D、仅对民事部分作出民事判决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4节>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与审判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问题、补充侦查的适用条件。

《刑诉解释》第160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故C选项正确。

同时,考生必须特别注意区别于补充侦查的适用情形,尤其是在审判过程中的退回补充侦查问题。

20.某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庭前审查过程中,认为有必要逮捕被告人,但又担心证据不足,于是就先拘留了被告人。

法院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

()

A、正确,法院的做法是为了防止错捕

B、正确,法院有进行拘留的权力

C、错误,法院应该先拘传,然后再决定是否拘留

D、错误,在刑事诉讼中法院没有拘留权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5节>拘留的程序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有拘留权限的机关。

根据《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拘留”措施的相关规定,拘留职能由公安机关执行,法院没有拘留被告人的权力。

21.关于附条件不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2012年卷二36题,单选)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应当起诉

D、有悔罪表现时,才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0章>第3节>审查起诉程序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282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第6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据此直接可见,A、C、D选项正确。

依照上述法条可知,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对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只是“应当听取”,而不是必需征得其同意。

据此B选项表述错误,当选。

本题选B。

22.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在发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

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

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

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

C、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

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证据种类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二款规定:

“证据包括:

(1)物证;

(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凡是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的8种证据法定形式的材料,都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只能作为定案的线索材料。

本题中所提到的“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都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