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002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一、教育学高频考点

(一)教育与教育学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学制形式上的

发展

1、非正式教育--正式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

2、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两条脉络

对比记忆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2、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

6、有利于国际交流

关键词法

意义记忆

(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阶段)

 

教育发展

历史形态

1、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

2、古代教育及其特点

(1)中国:

夏代就出现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官学体系;六艺;私学;《四书》、《五经》;废科举;

(2)古印度:

《吠咜》;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

文士学校最多;

(4)古希腊:

雅典(培养身心和谐的人);斯巴达(培养强悍的军人)

3、近代教育的特点--公立教育、义务教育的实施等等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关键词法

形象记忆法

例: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全、民、多、中、计)

 

教育学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论语》

(2)《学记》的教学思想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助产术

(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3、教育学的建立与规范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形态教育的开端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形象记忆法

例子:

赫尔巴特的知识点可总结为:

一二三四(一本书,二个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其中三中心可形象记忆:

教师(中心)在课堂(中心)拿着书本(中心);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1)孟子--人性本善;

(2)弗洛伊德--性本能;

(3)威尔逊--基因复制;

(4)格赛尔--成熟机制;

2、外烁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1)荀子--人性恶;

(2)洛克--白板说;

(3)华生--一打婴儿论

 

关键词法

 

形象记忆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教育教学应循序渐进;

2、阶段性--教育教学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任务与内容;

3、不平衡性--应抓关键期;

4、互补性--要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

关键词法

作图形象记忆

影响身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1、遗传--生理基础,物质前提

2、环境--现实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关键词法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2、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影响舆论力量、促进民主。

 

关键词法

对比记忆法

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与文化

1.学校文化

2.学生文化

(四)教育目的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教育目的

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作结构图

 

教育目的的

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应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人的需要,为了个人的发展---代表人物(孟子,洛克等人);

2、社会本位论:

从社会需要出发,满足社会要求,为了社会发展---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等人);

(五)学生与教师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学生的权利和地位

1、《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及其基本原则;

2、人身权--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权利(包括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等);

3、受教育权--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教师

1、教师的角色;

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理解记忆

 

师生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关键词法

理解记忆

(六)课程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课程类型

1、按组织方式:

学科、经验课程;

2、按学习要求:

必修、选修课程;

3、按课程设计、开发主体:

国家、地方、样本课程;

4、按课程任务:

基础、拓展、研究课程;

关键词法

理解、辨别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

1、课程计划:

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

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理解、辨别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结构

关键词法

课程评价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

(七)教学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教学的任务

1、掌握双基;2、发展智、体;3、培养美、德;4、关注个性;

关键词法

 

教学的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过程的结构;

关键词法

连词组句

(间接地跟领导交往,其教育性不够)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村施教原则等等;

谐音记忆

连词组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等;

组块记忆

感官记忆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意义记忆;

教学评价的类型

1、按评价基准: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2、按评价功能: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理解、形象记忆

(八)德育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等等;

关键词法

连词成句记忆

(导疏尊严一连贯,因材集体靠纪律)

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关键词法;

连词成句记忆;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班主任工作内容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形象记忆;

连词成句;

班级管理功能

1、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2、维持班级秩序--基本功能

3、学生学会自治自理--最高目标

意义记忆

 

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

2、平行管理--集体与个人;

3、民主管理--学生积极参与;

4、目标管理--分解目标,学生自我管理;

关键词法

意义记忆

 

二、教育学中常考的十大人物及其教育观点

1、孔子

1.《论语》

2.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教学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4.教学过程:

学-思-行

2、孟子(孟轲)

1.最早使用“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

2.内发论

3.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4.思孟学派的教学过程:

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3、朱熹

最早使用“课程”两字: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4、苏格拉底

1.助产术

2.启发式教学

5、柏拉图

《理想国》

6、昆良体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7、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2.泛智教育: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和“班主任”进行了理论阐述

4.直观性教学原则: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8、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9、杜威

1.《民主主义与教育》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

3.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无目的论

5.五步教学法: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10、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

三、教育心理学高频考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教育心理学

研究对象和内容

四大内容:

学习心理、学生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

核心:

学习心理;

五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三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理解记忆

 

教育心理学

发展概况

国外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形象记忆

比较记忆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国内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20世纪初,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定向性和顺序性(循序渐进)

理解记忆

阶段性和连续性

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差异性(因材施教)

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

童年期:

(小学)具体抽象思维

理解记忆

少年期:

(初中)抽象思维

青年初期:

(高中)辩证思维

 

学生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

物体恒存;感觉和动作分化;

因果关系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

思维不可逆;泛灵论;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特点:

思维可逆;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

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人格发展

埃里克森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发展任务:

培养信任感,发展希望品质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发展任务:

培养自主感,发展意志品质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发展任务:

培养主动感,发展目标品质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发展任务:

培养勤奋感,发展能力品质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发展任务:

培养自我同一性,发展诚实品质

 

学生个别差异

认知差异

场独立和场依存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沉思型和冲动型

辐合型和发散型

智力差异

比纳-西蒙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

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量表:

离差智商

智力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三)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六大标准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小学生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调节与适应

高级目标:

寻求发展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行为改变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行为演练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系统脱敏法(沃尔朴)、肯定性训练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ABCDE方法

(四)学习的基本理论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习的实质与特征

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人类学习的特点:

以语言为中介、目的性、社会性

学生学习的特点:

有目的、有组织

学习分类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8类)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冯忠良:

知识、技能、行为规范

 

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

主要观点: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巴甫诺夫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主要观点:

刺激的获得和消退;

刺激的泛化和分化;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主要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

发现学习论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的环节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奥苏泊尔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

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先行组织者技术

 

建构学习理论

知识观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学生观

差异性;丰富性

教学观

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

(五)学习动机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功能:

激活、指向、强化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学习动机的成分: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动机

分类

社会意义: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活动的关系: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理论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

维纳

成败归因理论(一控二稳三内在)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六)学习的迁移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学习迁移概述

迁移种类

划分

性质:

正迁移和负迁移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时间顺序: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内容概括水平: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内容: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学习迁移理论

 

早期

形式训练说:

最早的,强调对官能的训练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强调两种学习情境中的共同要素

经验类化说:

贾德,强调形成迁移的共同原理

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强调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的顿悟

现代

奥苏泊尔、布鲁纳

 

迁移与教学

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七)知识学习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学习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知识的获得

知识直观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知识概括

 

知识的保持

记忆类型:

瞬时记忆(0.25~2秒)

短时记忆(5秒~2分钟)(7±2组块)

长时记忆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遗忘的概念(不能再认和再现或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遗忘理论:

痕迹衰退(桑代克)

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同化说(奥苏泊尔)

动机说(弗洛伊德)

(八)技能的学习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技能概述

操作技能的特点:

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定向

操作模仿(视觉控制为主,动觉控制较低)

操作整合(关键环节,视觉逐步让位于动觉)

操作熟练(动觉控制占主导)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心智技能的形成

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九)学习策略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画线、过度学习)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组织策略(列提纲等)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学习策略的训练

训练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形象记忆

(十)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问题解决概述

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概念(发散思维是核心)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创造性的特征:

流畅性(数量)、变通性(类型)、独创性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注意智力)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十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重要考点

主要内容、特点

记忆技巧

态度和品德概述

态度的成分:

认知、情感(核心)、行为;

品德的成分:

认识(核心)、情感、行为;

态度的范围更大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学生品德的特征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态度和品德

学习过程

依从(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认同(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内化(高度自觉和主动性,坚定性)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态度和品德

的培养

说服法、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人名著

(一)教育学名人

1.夸美纽斯(17世纪)

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孔子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马卡连柯

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卢梭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洛克(英国哲学家)

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苏格拉底

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

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赫尔巴特

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与系统化过程。

他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10.泰勒

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

他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他最早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

他的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a.学校应达到那些教育目标;b.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c、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1.朱熹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12.荀子

是中国古代“外栎论”的代表人物。

中国的社会本为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13.孟子

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14.裴斯泰洛奇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他的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15.斯宾塞

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6.布鲁纳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以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核心观点)。

17.杨贤江

著有《新教育大纲》,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

18.柏拉图

是西方社会本为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19.康德

是西方社会本为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最早在学校教授教育学课程。

20.涂尔干

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涂尔干说:

“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21.亚里士多德

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

22.皮亚杰

是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

23.第斯多惠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二)教育心理学名人

1.布鲁纳

1994年报告:

第一,主动性研究。

第二,反思性研究。

第三,合作性研究---认知发现学习:

即认知—发现学习论。

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有基本的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指其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

且基本结构越能归结为定义、原理或法则,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2、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

表明个体的成长是收心理和生理成熟机制制约的,认为的任意提前训练,会给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

因此教学前必须明确学生呢个的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