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417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docx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1、项目名称: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设计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杭州市之江度假区单元(XH18)A2-B-47—01地块,C36地块以南,丽景路以西,龙心路(16m,支路)以东,江涵路(40m,主干路)以北。

3、建设规模: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区、才艺展示交流功能区、童玩空间成长辅导功能区、科技体育活动功能区、才艺兴趣辅导功能区、管理辅助功能区和地下停车库等。

项目总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500平方米.

4、规划控制指标:

地块容积率≤1。

2,建筑密度≤35%,绿地率≥30%,建筑高度≤24m,地下室建设不小于1层。

二、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30100201400008号;

2、规划局核发的选址意见附图,范围以土地测定资料为准;

3、国家有关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标准及《杭州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4、《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6、《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

7、《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8、《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37-87)

9、《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三、设计理念

1.本次设计注重整体规划构思,明确建筑的综合性概念;

2.符合规划地块的设计要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3。

流线布局科学合理,造型与功能并举;

4.具备时代特征,创新设计思路;

5.倡导“设计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融安全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

四、设计构思与目标

本设计以功能设计为基础,空间造型为灵魂,秉承“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高起点、多功能、可扩展、高效益”的原则,整体设计体现人文化、现代化、生态化的青少年宫建设水准。

之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建成集青少年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培训、娱乐为一体的校外活动场所,以提高该区青少年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面临的挑战:

1)功能性

本项目用地面积相对较小,地块内集思想品德教育区、才艺展示交流区、童玩空间成长辅助区、科技体育活动区、才艺兴趣辅导区、管理辅助区和地下停车库等众多功能,而35%的建筑密度控制使得功能布局更加紧凑;各功能房间的层高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多功能厅层净高7米以上,少儿游乐活动室层净高5米以上,少儿舞蹈、体操、国标等培训室层净高4米以上,使得功能排布更加复杂;中型演出小剧场按照剧场规范要求层净高为15-17米,而24米的建筑限高控制使得功能布局更加紧凑。

1500㎡中型演出小剧场以及1500㎡多功能厅的面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功能的合理排布。

因此本次设计着重点为考虑各功能区块的衔接关系,特别是剧场和多功能厅的排布方式,避免流线交织;

2)和谐性

功能区域空间逻辑关系的复杂性显而易见,科技体育活动功能区和才艺兴趣辅导功能区在空间需求上有“动”和“静”的矛盾;绿地率与硬地需求的矛盾等,所以,实现建筑体内外的和谐统一对本设计尤为重要。

3)美观性

由于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及3000㎡的少儿活动公共广场等规划性指标的硬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建筑整体造型的体量变化,因此,在造型设计时要避免“矮胖化”,增加建筑的美观性.

4)独特性

作为一个新城区的亮点,建筑应具有寓意和地标感,拥有时代特征。

不论在外在形态还是内在功能,本设计都应与地块契合,与主流价值观契合。

五、实现目标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

为实现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手法可归纳为“求同”、“存异"、“互补”、“创新"。

在整体规划上南北并列设置A、B两栋楼—北面A楼主要满足中型演出小剧场、童玩空间成长辅导功能及部分管理辅助功能的需求;南面B楼主要满足思想品德教育功能、才艺展示交流功能、科技体育活动功能及才艺兴趣辅导功能的需求;场地东南角设置了500㎡的少儿园艺、农艺活动区。

1.“求同”:

紧紧抓住各个功能区块服务于青少年的客观共同性,着重把握功能的“便利性",将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区、教育成果展示厅、服务中心及餐厅等设置在主体建筑的一层,独立性的科技体育活动功能区及才艺兴趣辅导功能区设置在二、三两层,大空间的剧场和多功能厅分别设置在A楼和B楼的顶层;通过设置景观中庭来强化A、B两栋楼之间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功能的采光需求;造型上始终坚持“一个综合体”的思路,强化一个整体的建筑形式。

2.“存异”:

尊重各个功能区块的差异性,使其互不干扰,流线不交叉,空间利用最大化;建筑形态在把握整体效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切割"、“错落”、“挤压”等手法形成各自特点,实现建筑整体风格上的“和而不同".

3。

“互补":

1)建筑与周边规划的互补。

利用地块西侧绕城公路防护绿地,在用地西侧设置无风雨生态集散广场,南侧设置少儿活动公共广场,将绿色引入建筑,让建筑融入环境;

2)内部功能之间的互补.景观中庭和内部连廊空间的打造,增加空间趣味性的同时,实现A楼与B楼的连通,解决内侧功能用房的采光要求.

3)造型上的互补.A楼“高”、“瘦”的形体感和B楼“矮”、“胖”的形体感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呼应,丰富建筑体量上的变化,形成视觉上的“咬合”感。

4.“创新”:

新在概念,新在意向。

1)建筑创意—-本次建筑的“设计内涵”和“寓意”定义为:

海豚跃出海面,在光的照耀下,激起五彩斑斓、形状不一的水泡,象征现代青少年富有的青春与活力、激情与童真.

2)建筑形体--考虑到本次建筑性质和用途的特殊性,我们充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定位建筑的时代特征.从建筑整体形体上看,建筑思路来源于大自然,将生命的元素引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的整体走向来源于海豚自身的形体曲线,A、B楼的错落感来源于海豚的嘴部形态;从建筑立面细节上看,海豚跃出海面的水泡通过不同方向以及不同力度的挤压、碰撞,最终形成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水泡,而本次建筑立面的设计手法便来源于此;入口无风雨生态集散广场上空蓝色弧形玻璃穹顶的设置,象征广阔无垠的海面。

整体建筑给人的意境是一种海豚跃出海面,激起不同形状的水泡,不同的元素都相应引入到我们的建筑之中,加强了建筑整体与各细节处理之间的联系。

3)“穿插式"的景观概念—-穿插式绿化步道、局部绿化带、活动空间错落有致,景观环境丰富饱满,使建筑、环境、景观三者之间相互融合渗透.

六、总平面设计

1、总体布局

通过分析场地特征,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及其周围道路景观的特点,拟建一个功能完善的建筑体。

建筑入口无风雨生态集散广场和南侧少儿活动公共广场的设置,把自然的气息引入建筑,使整个建筑充满原生态的气息,增加了内部环境的趣味性,为青少年提供休憩和运动的场所,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拟建建筑A楼为两层,长约为79。

8米,宽约为21米;B楼为四层,长约为71.4米,宽约为32米。

2、出入口及交通流线

车辆出入口设置在西侧龙心路上,位于用地的西北角;地块四周设置了4米宽的车行环道,道路实行顺时针单向通行,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场地的西北角,宽度为7米;人行主入口设置在西侧支路龙心路上,场地四周设置透空围墙,在江涵路上预留次入口,方便临时进出场地。

用地四周设置了消防环道,转弯半径为9米,南侧道路结合公共活动场地处理成景观道;在建筑的南侧设置了消防登高带,以满足消防的要求;

活动中心主入口设置在建筑物的西侧;建筑物北侧设置消控室入口;后勤货物出入口位于A楼东南角;建筑物南侧设置活动中心次入口、教育成果展示厅入口,主要是为了方便组织活动中心内的人流进入到少儿活动公共广场。

3、停车

整个地块停车以地下停车为主,地下机动车停车数量为97辆;非机动车停车数量为260辆;地上机动车停车数量为11辆,设置在建筑主体的东侧;公共自行车停车数量为15辆,设置在用地的最南侧。

4、环境景观设计

概念设计:

“穿插式”的景观概念,带来错落有致的视觉感受.

1)水平空间:

西侧的入口绿化广场,通过“穿插式”景观概念融合绿化和硬质铺地,将西侧绕城公路防护绿地引入地块,再由此为中心通过同样的景观概念将绿色引入南侧公共活动广场,将建筑整体包裹于周围环境之中,自然和谐;

2)竖向空间:

入口绿化广场的片墙与建筑外轮廓在垂直空间上互相呼应,通过空间的连接暗示,彼此形成整体的景观空间。

设计原则:

1)基于使用者活动的景观设计。

所有景观要素的设计都围绕人的行为:

一棵树要带来一片阴凉,一张凳要带来一刻轻松,一座亭要带一份安宁……

2)引导人流

绿化和硬质铺地穿插式结合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引导人流的作用,在流线的每一次转折都有景观要素作为视觉焦点实现引导作用。

利用植被、景观小品等将人流分散引入景观深处。

林荫游步道则是两者间最好的引导者。

尺度宜人的小块绿地、座椅、灯柱将人流自然地分散,流畅地进入各自的目的地.

3)城市家具

城市家具体现着一种个性.结合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特点,设计新颖独特的城市家居。

1)导向系统:

强调清晰,明确、易懂的原则

2)休闲座椅:

根据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形式。

3)灯柱:

起到照明、限定空间、引导人流的作用,造型服从建筑的整体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

植物配置

遵循生态可持续的原则。

选择适合当地的植物种类,实现适地适树。

塑造地为点,以道路为线,以人工造园为主的人造植物景观。

七、单体设计

1、建筑平面设计

1)整体功能介绍:

北面A楼主要功能为中型演出小剧场、童玩空间成长辅导功能及部分管理辅助功能,共两层;南面B楼主要功能为思想品德教育功能、才艺展示交流功能、科技体育活动功能及才艺兴趣辅导功能,共四层;A楼与B楼之间设置了四层通高的景观中庭;场地东南角设置了500㎡的少儿园艺、农艺活动区。

B楼西侧门厅结合开放式服务中心,作为活动中心的主入口,与入口无风雨生态集散广场相呼应,将环境的景观绿化引入到景观中庭,成为建筑主要展示面之一;B楼一层门厅附近按要求设置影像馆和服务中心,大空间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区和教育成果展示厅也设置在一层;A楼的一层主要设置了部分管理辅助用房及有5米净高要求的少儿游乐活动室,将厨房和餐厅设置在东侧,以便在A楼的东南角可以设置单独的后勤出入口.

A楼的二层主要设置了1500㎡的中型演出小剧场以及相配套的辅助用房。

在入口的无风雨生态集散广场北侧设置了直通小剧场的室外阶梯,结合门厅的设置,作为剧场观众的主要出入口;参演人员的出入口设置在建筑的东侧,结合化妆间、管理用房设置,完全将观演和参演两股不同性质的人流区分.小剧场整体是采用阶梯式布置,分为普通坐席和贵宾坐席两种,最高普通坐席平台高度位于8。

04米处,最低普通坐席平台高度位于6。

00米处;在西侧普通坐席上空局部设置了外挑式贵宾坐席,最高坐席高度位于15.36米,最低坐席高度位于14。

4米,可通过B楼三层进入,增加了小剧场的观众席数量。

主台设置在观众席东侧,舞台高度位于7。

00米处,结合建筑东侧设置的化妆间和管理用房,便于参演人员演出前的准备.在建筑东侧上空处集中设置了中央空调室外机平台,可通过B楼四层进入,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而且也解决了室外机对于建筑整体造型带来的影响。

B楼二、三两层主要设置了科技体育活动功能区和才艺兴趣辅导功能区,通过“动”、“静”分区的原则,将两个大功能区块内的不同性质的辅导教室进行细分,相互之间不造成干扰。

少儿乐器、钢琴培训、武术、舞蹈培训以及木工雕刻教室等设置在二层,属于“动”;书法类、棋类以及语言类教室等设置在三层,属于"静”。

由于B楼进深大的问题,建筑内部主要采用“凹”字型走廊来组织人流,通过景观中庭的设置来解决内部功能房间的采光问题,同时也兼做家长等候区.

B楼四层主要设置了1500㎡多功能厅,层高为7。

8米,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兼做室内体育运动馆,提高了建筑功能的利用率。

2)垂直交通自成体系,互不影响:

A楼与B楼的交通核主要位于内部景观中庭处,通过自动扶梯解决主要人流垂直交通问题,结合着景观中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庭的利用率,提供了视野开阔的垂直交通空间;在B楼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分别设置了单独的垂直交通体系,主要满足A楼和B楼消防疏散要求,功能指向明确,使整体建筑内部流线清晰、简洁、大方.

A楼西侧设置直通二层的室外阶梯,观演人员可从无风雨生态集散广场直接进入剧场内部;在A楼东南角设置2。

5米宽的楼梯,满足参演人员的集散需求。

B楼西南角设置5。

5米宽的楼梯,为了解决剧场的疏散问题,东北角一、二层设置6。

8米的楼梯,到三、四层楼梯宽度减小为4.4米,两处楼梯直通地下一层。

自动扶梯边上设置两部电梯,直通地下。

2、建筑立面设计

本项目的建筑造型,试图在相同之中找不同,不同之中求和谐,强调材质的对比性和整体性,致力于打造出现代简约的建筑形式,符合建筑的时代特征,表现建筑的深刻内涵.

本设计南北并列设置不同体量、不同高度的建筑体,通过对比来突出整体立面的错落,以此来弱化建筑高度限制所带来的建筑“矮胖”感;同时立面设计以横向线条为主,通过不同的层高要求将主体建筑立面在竖向上加以分割,同时增设了密度不均的横向构件,将横向线条分割表达的更加细腻、深入。

开窗形式来源于气泡,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窗洞形式,追求一种相同之中找不同,不同之中求和谐,加强与墙体的虚实对比,进一步减轻了实墙面的体量感;在玻璃的划分上,以横向线条为主,斜向线条为辅,设置几种不同的节奏感,有疏有密,在表达建筑严谨秩序感的同时增加了些许的变化感。

3、建筑剖面设计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A楼建筑一层层高为6.0m;二层中型演出小剧场按规范要求层高设置为18.0米。

B楼建筑一层至三层层高为4.8米;四层多功能厅兼室内体育运动馆层高按功能需要设置为7.8米。

八、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10007。

4m2

总建筑面积:

16434。

0m2

地上建筑面积:

11778.1m2

地下建筑面积:

4655。

9m2

容积率:

1。

17

建筑占地面积:

3469.7m2

建筑密度:

34。

69%

绿地率:

32。

84%

停车数量:

108辆

其中:

地上停车位:

11辆

地下停车位:

97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

275辆

其中:

地下非机动车位:

260辆

地上公共自行车位:

15辆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新城范围内,西临规划顾扬路(24M,支路)、北靠规划扬蒋路(16M,支路),南侧为现状康桥路(40M,主干路)及沿线35米绿化带,东侧与A—U9-01规划消防设施用地毗邻。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692.5m2。

其中地上2栋高层建筑和1栋辅楼,层数分别为13层、11层、4层,高度分别为52.2m、45.3m、20。

1m,面积24831.6m2;地下室2层,面积13860.9m2。

内容主要包括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托老所等。

二、设计依据

1、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

W0=0.45KN/m2(50年一遇);

地面粗糙度为:

B类。

(2)基本雪压:

S0=0.45KN/m2(50年一遇);

(3)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所处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9)《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确定为50年.

4、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普通设防类,简称丙类。

5、抗震设计标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

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按6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6、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三、结构方案选型

1、地基与基础

本工程暂无地质勘察报告,基础形式待定。

2、上部结构

本工程含2栋高层建筑和1栋辅楼,层数分别为13层、11层、4层,高度分别为52.2m、45.3m、20.1m,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辅楼大跨度屋面采用钢结构网架结构.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C30;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高按梁跨的1/12,同时满足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梁高不小于400mm的要求。

普通混凝土楼面和屋面板厚度按板跨的1/30~1/35取值。

针对本工程楼面和屋面板跨度大,易产生角部裂缝的情况,角部适当增设构造钢筋。

四、结构计算与分析

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

2、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

普通上人屋面:

2。

0KN/m2

不上人屋面:

0。

5KN/m2

屋顶花园3。

0KN/m2

办公室、会议室、托老所:

2.0KN/m2

农贸市场、商铺3。

5KN/m2

走廊、门厅:

2.5KN/m2

健身房:

4.0KN/m2

仓库、杂物室:

5。

0KN/m2

多功能厅:

4.0KN/m2

卫生间:

2.0KN/m2

餐厅2。

5KN/m2

餐厅厨房4.0KN/m2

图书馆5。

0KN/m2

楼梯:

3。

5KN/m2

设备平台:

10.0KN/m2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7.0KN/m2

设备荷载:

按设备具体情况确定

3、计算程序:

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2年06月版)进行分析与计算,并进行整体结构优化。

五、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1、砌体:

框架填充外墙均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M5.0专用砂砌筑。

2、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

承台、地梁C35

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性混凝土):

C4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柱和墙:

C40~C30

其他:

C25

3、混凝土抗渗等级

承台、地梁、外墙、底板:

P8(0.8MPa)

4、钢筋

(1)楼面和屋面板均采用HRB400级钢筋。

(2)基础、地下室、底板、外墙、框架梁和柱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

第三章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1建设方提出的建筑功能要求,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面及总图资料;以及相关的用电资料;各专业提出的用电要求等.

1.2本设计依据以下有关规定、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二、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电话通信、有线电视、安防对讲、信息网络由业主委托相关专业另行设计。

三、10/0。

4KV变、配电系统

3.1负荷等级

消防泵、喷淋泵、疏散通道照明,消防电梯等负荷均属二级负荷中的重要负荷;生活泵等属于二级负荷;其它用电负荷均属三级负荷.

3.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

3。

3变、配电所;

(1)本工程采用室内专变。

(2)设备安装容量:

3090KW,计算有功功率:

2472KW。

一台1250KVA干式变压器和一台1600KVA干式变压器。

总容量2850KVA。

3。

4计量;

采用高压集中计量,在每路10KVA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

用户计量在进线处总表计量.

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在0.9以上。

四、配电系统

4.1本工程设备电源由箱变低压配电柜引来,电压等级0.4KV.

4.2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对一般设备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

4。

3本工程均采用两路专用电源配电,用阻燃电缆穿钢管或电缆桥架敷设并在末端配电装置处互投。

4。

4大型设备配电采用控制柜落地安装,其它控制箱除注明外,箱底距地1.5米。

4.5本工程消防设备的控制箱上应标有明显的“消防”标志,并符合消防规范。

五、照明系统

5。

1本建筑的照明按国家2004年民用建筑照明标准为基础,各场所照度按如下标准设计:

办公室:

300Lx;会议室:

300Lx;医疗用房:

300Lx;

电梯厅:

80Lx;楼梯走廊:

60Lx;汽车库:

75Lx;

商铺:

300Lx;托老所:

100Lx;

六、防雷保护

6.1本工程按二类防雷措施设计.

6.2在楼层屋顶设针带结合的避雷网格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作接地体。

6。

3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6.4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

6.5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6.6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6。

7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建筑设备用房的接地利用大楼共用接地装置,独立设引下线。

第四章暖通设计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85)(2005年版)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版)

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版)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设计范围

1、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

2、中央空调设计

三、室内设计参数

区域

夏季(摄氏温度)

夏季相对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