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082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docx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

浅谈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

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告2班

朱玲

070140372

摘要: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是全球盛事,而奥运火炬接力仪式作为奥运环节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奥运火炬接力展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文化特征,因此,对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作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奥运火炬文化的研究与宣传,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和平与和谐发展。

本文仅从一个侧面,诠释奥运火炬接力仪式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功能定位等,以希冀从中体会出奥林匹克的和谐发展与和平共处的奥运礼仪精神,以及不断创新的奥运礼仪理念。

关键词:

奥运会,火炬接力,礼仪文化,顾拜旦,奥运理念,历史演变

亚里士多德曾说:

“如果人们各自放纵于随心所欲的生活,结果只会出现一个混乱的城邦。

美国社会学家埃米莉.波斯特说:

“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

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曾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日本学者松平靖彦说: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社会正常秩序所需要的一种生活规范。

可见,无分东西南北,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把处事得宜、待人以礼当作一种美德,成为一种风气,这就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礼仪的理解。

我国著作《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也曾说过: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尊重礼仪文化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占重要的地位,它包含了社会秩序,政治的制度、法律的典章等诸多内容。

礼仪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而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是火炬接力的重要部分,归属于礼仪范畴里。

由于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奥运火炬接力日益受到世界各族人们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变成世界性的文化活动,因此对奥运火炬接力的相关仪式的规定自然属于礼仪文化的重要范畴,研究这种礼仪文化的历史演变、文化功能与原则、文化特征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可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文明素质的标志,在国际交往中则体现为国格。

对于世界共同关注的奥运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奥运火炬接力,传递奥运精神的礼节仪式更应该体现礼仪道德规范,它是奥运会主办国组委会提升公众对奥运会认知度和创造宣传点的最有力的传播活动。

火炬接力使主办国人民有机会全面感受奥运会的力量,也为举办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因次,奥运火炬传递也具有了鲜明的礼仪文化特征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的阐述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内涵:

1.奥运礼仪独特的特征

奥运会在创办之初,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道德理念。

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奥运会,它事实上是以体育运动比赛形式呈现的文化现象,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奥运礼仪除了具有一般礼仪的规范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1.1周期性和流动性

众所周知,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因此,参与者只有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才受到奥运礼仪的约束,这也就体现了现代奥运礼仪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它不像其他的礼仪规范,始终对其主体由规范的作用,且这种作用是贯穿于始终的。

其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每次的举办地都在不同城市,因此奥运礼仪在空间上是具有流动性的。

1.2亲力性和开放性

礼仪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是维持特定社会稳定和特定民族命脉的重要工具,凝聚着一定群体的自尊和浓厚的感情色彩,在面对外来礼仪时,无形之中会产生本能的排斥,因此在礼仪交往中一般都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这是避免发生冲突的理智的方法。

奥运礼仪与一般礼仪不同,具有亲和力,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现代奥运礼仪已经为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所认可,虽然也曾遇到过个别民族礼仪习俗的抵制,但在这种强大的亲和力面前,抵制变得微不足道并大多退缩或自觉接受,即使是最保守的伊斯兰教也不得不对奥运礼仪让步,精彩的奥运赛场上出现了穆斯林妇女的身影,这就是最好的

证明。

现代奥运礼仪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不拒绝任何文化的参与,为各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舞台,他包容一切的气度,征服了所有民族和地区的礼仪习俗。

正是这种亲和力和开放性才使得现代奥运会获得了巨大成功。

1.3参与主体和实施环境的特殊性

礼仪的主体是人,具有调节一定社会中所有民众的关系的性质,奥运礼仪的主体是参与奥运过程中的人,他们调节着出现在奥运会大舞台上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一般观众,因此参与主体具有特殊性。

1.4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性

现代奥运礼仪是在西方礼仪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尽管在后来的发展中融入了东方礼仪的某些内容,但仍改变不了西方礼仪体系的属性,体现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性,也可能存在的文化不平等性。

正因为这一点,研究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特征就是希望充分挖掘奥运精神中的普适性礼仪文化精神,以追求和平、求同存异、友好相处、沟通与尊重等为目的,既要展现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并通过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宣传,加强相互沟通与理解,进而促进世界文化的融合与互补,消除和避免东西方文化的不平等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融合、繁荣与发展。

2.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的主要特征

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过程是文化展示与文化交流的过程,世界各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各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和交融。

这种文化的展示和相互的吸纳,无论是对奥林匹克运动还是对举办国都有深远的意义。

奥运火炬接力作为奥运礼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自身的一般特征。

2.1传承性

奥运火炬传递有很多的规定和礼仪,“一个圣火、一条传递路线、一个传递活动”,是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礼仪文化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充分显示奥运会具有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涵,强调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性,体现火炬接力的庄严和神圣感,并在宣传上创造万众追随圣火的足迹来到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的情感效果。

这是奥林匹克火炬接力不同于其他火炬接力的独特之处。

奥林匹克圣火通常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其取火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最高女祭司在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将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

圣火点燃后,火种被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最高女祭司带到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点燃第一名火炬手中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行程。

可见奥运火炬接力具有传承性的特点。

2.2限定性

所有与奥运会火炬接力相关的活动,包括火炬接力主题、传递路线、传递时

间和传递范围,火炬手数量、选拔标准和分配比例,火炬设计、生产数量、火炬接力景观、火炬手与护跑手及工作人员的服装设计都严格遵照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与火炬接力相关的活动以及火炬接力市场开发和财务预算都要事先以书面形式提交国际奥委会,并征得书面的批准。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是每届奥运会火炬接力最终的负责机构。

2.3圣火的纯洁性

主办国奥组委负责把圣火带到奥运会主办地,任何对火炬接力和圣火的使用所做的安排都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奥委会礼宾规定。

未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在奥运会闭幕式之前,任何奥运会火炬、火炬塔或其他用于圣火燃烧的装置,都不得在主办城市或者其他地方使用。

为保持奥运圣火的纯洁性,在整个火炬接力中,只能使用从奥林匹亚采集来的圣火进行传递,圣火不能与具有任何象征意义的火焰混合,也不能同时进行一个以上的传递活动。

2.4文化主题的差异性

在不同国家举办奥运会,奥运火炬接力的主题不一样,如以“和平为主题的火炬接力",表现了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路线选择了途经国家之间的边境线,向世界传递了和平的理念。

以“新大陆为主题的火炬接力",表现了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首次抵达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体现了地中海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的连接。

以“澳洲文化为主题的火炬接力”表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接力与全部13个大洋洲国家分享了奥运圣火,明确了澳大利亚在大洋洲的地位,同时成功宣传了澳大利亚的文化和传统。

以“奥运回家为主题的火炬接力”表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奥运回家。

为主题“和谐之旅”则表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特征。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递都会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或不同群体的传递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3.奥运火炬接力的基本仪式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基本仪式,主要包括“三步曲”:

圣火采集仪式、圣火的跨国和跨洲传递仪式、点燃圣火仪式。

从圣火采集仪式到奥运圣火在主会场点燃火炬盆的仪式,预示着本届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圆满完成,同时也揭开了奥运会火炬接力的最大悬念——点火火炬手和点火的仪式,成了每届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

点火的礼仪仪式更是展现了主办国传统文化,火炬的点燃仪式传承下了古代奥运会火炬接力礼仪仪式,同时更展现了现代奥运会的高科技和主办国礼仪文化。

体现了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的传承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河、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蓬勃和谐发展的中国,以及热情迎宾13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4.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的历史演变阶段

奥运火炬接力是奥运会开幕前最隆重的仪式,是全人类和平友谊的庆典。

国际奥委会现任主席罗格说,火炬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有力象征,传递中的火炬像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千千万万人的目光;像流动的放映机洒下一幕幕感人的奥林匹克风景。

迈克尔·佩恩认为“奥运会火炬就像是一支魔杖,火炬手化身成奥林匹克信

息的承载者”。

而随着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深远,奥运会火炬接力同样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主要将奥运火炬接力的发展阶段分为四部分:

4.1酝酿萌芽期(1896-1936)

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城第一次拉开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序幕,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为展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

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愿望,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伟大意义与光明前途,东道主特地在开幕式上效仿奥林匹亚“点圣火"活动安排每位运动员高擎一个火把入场。

可以说,这就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举行火炬传递和点燃主运动场火炬活动的雏形。

最初的几届并没有将这种传统继承下来。

1912年,顾拜旦先生首次提出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但一战的爆发使该项建议未能得到执行。

八年后,比利时王国承办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意义非同寻常,为了纪念协约国阵亡将士和无辜丧命将士,为表达举办国和与会国人民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希望人类不再有战争,在运动会期间燃烧了象征和平与光明的奥运会火焰,该仪式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整个运动场充满着极其热烈

的掌声和欢呼声。

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恢复古代奥运会的这种传统。

于是在1928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正式规定:

在开幕式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在主会场点燃火炬,火炬由运动员在希腊的奥林匹亚点燃,然后以接力跑的形式传递到奥运会主会场,点燃圣火台上的火炬,以火炬燃烧与熄灭象征开幕与闭幕。

4.2仪式形成期(1936—1984)

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开幕上运动员举火把和1920年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幕式上燃烧火炬的巨大成功,对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产生了无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极大地震动了国际奥委会领导集团和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仁人志士。

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一致通过决议:

此后举行奥运会时,承办国必须在主运动场建造一个大型火炬台,从开幕至闭幕的整个会期内,昼夜燃烧着火炬。

同时还规定,火炬的火种必须按国际奥委会统一的仪式采集,即在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灵山脚下,用聚集太阳光热的采集,引燃树枝,点燃火炬,然后以接力的方式传递到举办国主运动场,由举办国的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做出绝出贡献者点燃大火炬。

从此,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熊熊燃烧的圣火宣告着奥运会的开始,也渐渐成为奥运会和人类体育精神的象征,此后,几乎所有的洲际运动会都沿用了这一仪式,以至当初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奥运圣火传递对如今社会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奥运会一些比赛项目本身。

4.3创新开拓期(1984—200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逐步摆脱了长期困扰它发展的经济危机,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在这一时期,奥林匹克主义崇高的人文价值、奥运品牌的巨大作用和奥运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而作为奥运会前奏的圣火传递活动,也总是与东道国的历史和文化相融合,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与创新,伴随着奥林匹克的自身进步向前发展。

个阶段界定为创新开拓期,火炬接力体现了是商业化的特点。

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做阐述了。

4.4和谐发展期(2008一至今)

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体现了和谐发展与和平共处的人文特征。

和谐发展期体现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文化主题。

追求“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更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维护个人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的精神实质高度契合。

5.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的基本原则

奥运火炬接力是奥林匹克诸多文化活动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吸引了全球几十亿人的目光,对奥林匹克运动乃至当今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圣火传递的过程中,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影像资料成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使得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奥运会主办国、主办城市、途经地区和城市的礼仪文化在火炬接力以及奥运会结束之后继续得到继承和发扬。

同时,奥运火炬接力也成为各主办国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奥运火炬接力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因而是一项比较重大、神圣的礼仪文化活动,在接力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文化原则,这些原则

是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中所逐步发展和演变出来的。

5.1有序原则

奥运火炬接力活动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过程必须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和程序来进行,必须坚持有序原则。

主要表现为:

(1)圣火采集方式要遵循古希腊的传统。

在希腊的奥林匹亚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火炬采集、点燃和传递。

(2)火炬接力、火炬传递路线、传递时间和传递范围,火炬手数量、选拔标准和分配比例,火炬设计、生产数量要遵守规定,按照程序有序的进行。

·

(3)点燃火炬盆:

经过圣火的采集和火炬的传递,开幕式的那一天才能点燃火炬盆,到闭幕式才能熄灭火炬盆的火。

任何对火炬接力和圣火的使用所做的安排都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奥委会礼宾规定。

未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在奥运会闭幕式之后,任何奥运会火炬、火炬塔或其他用于圣火燃烧的装置,都不得在主办城市或者其他地方使用。

5.2适度原则

适度,即合理性和实用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必须切实可行,必须使与此有关的群体人员都能满意或基本满意。

在衡量利弊时,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利,缩小弊.使之恰到好处.这就是“适度”。

在火炬接力的过程中,要求火炬手要统一奥运会主委批示火炬手的规定服装,还有护跑手和志愿者也要统一规定的服装,在火炬接力的过程中,火炬手不可以带任何装饰品除发带,不能化妆。

可是跟随时代的潮流,越来越多的火炬手在火炬接力过程中以肢体语言来体现自己的个性,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5.3道德原则

黑格尔特曾说过,道德必须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是一贯的自觉行为,而决非偶然酌、暂时的一种表现。

这对于火炬接力的礼仪来说,同样十分重要。

为什么常常会有人讨厌说礼仪,就是因为在传统社会里确实有不少人并没有把礼仪道德当成他性格格中的固定要素,并非以一贯之地去实践。

听着火炬接力现场要遵守秩序,讲究文明礼貌,可是到了火炬接力的现场却还是有拥挤,乱丢垃圾,踩踏草地,攀爬树木等。

因此在论述奥运火炬接力的礼仪的道德原则时,应该特别强调生活中的道德礼仪原则的一贯性。

火炬是神圣的、庄严的。

应该尊重火炬,尊重火炬手、尊重火炬护跑手、尊重观看火炬接力的观众,这是一项神圣、庄严的大型活动仪式。

5.4审美原则

奥运火炬接力的活动制定和饯行并非艺术活动,然而它却又包含着艺术的因素。

在这一点上,艺术与火炬接力的礼仪有相似之处。

火炬接力在这里有着审美的原则,不容置疑,如:

仪式环境的布置、火炬接力中火炬手、火炬护跑手、火炬传递的工作人员等的服饰;人们的言语与举止、迎接火炬表演等都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衣服上的凤凰图案,在白色主基调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红的色彩,并衬以橙黄及浅灰,体现火炬接力热烈、欢庆的特点。

即体现了东方传统美,更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对礼仪行为规范的美的追求,伴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礼仪传统的世代相传,一直绵延至令越来越完美于和谐。

所以说,奥运火炬接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之美。

这其实也是奥运火炬接力的一种魅力景观,它表现出人们的审美感和高雅的文化品位。

5.5精确原则

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常精确的过程,需要计算每一棒火炬手的路程、时间,需要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保证火炬传递的流畅和绝对安全,还要在此之前对每一个火炬手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讲解,毕竟火炬手都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可能还存在语言障碍。

火炬手什么时间被护送到指定位置,什么时间打开火炬的阀门,怎样将圣火从前面的火炬传到后面的火炬,警察、火炬护卫应该处在什么位置等,都需要在精确的管理和严格的掌控下完成。

因此,奥运火炬的传递过程,也体现了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协作过程,默契的配合和真诚的理解,才能将火炬经过漫长的路程传递到奥运赛场。

6.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的影响因素

奥运火炬接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礼仪文化特点也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展现不同的特点,这些因素主要有火炬接力所经过地区的地缘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文因素、科技因素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礼仪文化特色。

如图六-1所示:

 

奥运火炬接力礼仪文化的影响因素

图六-1

火炬设计与路线展现科技水平与创新

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文奥运理念

受地方政治活动影响和考虑国家形象

考虑经济效益与“商”共舞的影响

考虑地域差异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地缘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文因素科技因素

 

 

七.奥运火炬接力礼仪的功能定位

礼仪仪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受众通过参与而沉浸、感动或受到教育与启迪。

随着电视及网络媒体的出现与普及,礼仪仪式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正在扩大,从个人的发展、团体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等个角度来看,礼仪仪式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奥运火炬传递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之间强有力的连接,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与价值。

从文化学角度来分析,奥运圣火传递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显示出了明显的文化特性。

它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并得到丰富发展,是由其自身的价值和功能决定的。

奥运圣火传递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总结下来,它的文化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1文化传播与维系功能

(1)传播奥林匹克理想

奥运火炬接力是为了宣扬奥林匹克主义,传播奥林匹克理想,推动奥林匹克运动。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期间所展现的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元格局,这些文化并不对立排斥,而是互相包容,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突出了主办国的民族特色,到达不同国家地域有兼容世界各国、各地的多元文化。

北京奥运火炬“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口号,它象征着“火凤凰"展翅飞翔,把吉祥、和平的信息以及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发展的理念带给世界,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传递和平、友谊、梦想和进步,以体现和传播不同的中国文化特质。

(2)奥运精神的文化维系

奥运礼仪具有保证奥运会正常有序运行的维系功能,火炬接力的礼仪具有序原则和规范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等特征,在接力的过程中最大功能也就在于维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火炬的传递,有可能使得群体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了共同

的目标,传递林匹克精神,传递梦想、希望,通过手与手的传递,达到沟通理解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火炬接力礼仪的维系功能也就发挥了出来。

7.2文化沟通和协调功能

奥运火炬接力对于协调国家与国家和人与人的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交接棒时互相击掌是相互认识和沟通的表现。

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通过火炬接力传递着希望、友谊,和平等。

可是火炬接力也在英国伦敦也遇到了沟通的寒流,在旧金山的事故,奥运火炬接力传递,也激起了华人的爱国热,有沟通有交流就有奇迹。

奥运礼仪是一种粘合剂,它包容、吸纳和整合了体育与各种文化元素,在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个人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

桥梁。

它有利于人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更有利于建立公正、平等和民主原则。

7.3文化宣传与教育功能

现代奥运礼仪具有典型的教育功能,对年轻人的教育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通过一系列具有浓厚文化和教育色彩的仪式,净化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最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奥运会的人文精神之所以能发展并宏大起来,就是因为通过现代奥运礼仪的教育功能在一代代年轻

人中间起到的这种薪火相传的作用。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拉开了广泛的文化沟通与教育活动,为全世界人们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让人们学会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包容,同时也提供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为四川汶川的遇难者默哀,奥运火炬接力现场的捐款,奥组委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6万元,都体现出入文的关怀,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激发了爱国热情,充分体现出教育功能。

思考:

奥运圣火传递丰富了奥运圣火的文化价值,它所展示的礼仪文化,体现了火炬传递的重要意义,它传递的是人类的奥林匹克理想,是对和平的祈望,对参与的渴求和对人文精神的崇尚,通过圣火的传递,人类的奥林匹克理想被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这一过程更能让公众参与其中,体会奥林匹克的和谐发展与和平共处的奥运礼仪精神。

同时也展示了人文奥运的国家礼仪形象、坚持民族优先性的奥运礼仪原则以及追求不断创新的奥运礼仪理念。

奥运火炬传递的过程使人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并且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能体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必要性。

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将在人们的情感升华中实现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锐《现代礼仪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2][韩]朴世直、林乡《奥运精神》北京:

光明同报出版社

[3][美]罗杰.E.阿斯特尔.《世界礼仪大观》上海译文出版社

[4][英]伊丽莎白.波斯特《匿方礼仪集萃》

[5]葛良虹《中国礼仪文化》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6]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

人民出版社

[7]历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基本情况,http:

//torchrela

[8]任海.《奥林匹克运动读本》人民体育出版社

[9]汤铭新《奥运百年发展史》

[10]郑德辅《奥运会圣火及其火炬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