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719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师 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福师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同时掷两个骰子,出现11个点的概率为()

A、1/6B、1/12C、1/18D、1/36

2、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

A、不是同一批被试B、计算误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测验D、计算方法

3.之所以中学校长不能直接用高考各科原始分数来评价各科教师教学质量,是因为()

A.考试信度不高B.原始分可比性差C.考试内容不同D.考试效度不好

4、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

A、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的抽样方案

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

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5、若根据题目答案的范围和评分误差的大小,可以把测验题目分为()。

A、选择题和填空题B、选择题和供答题

C、客观题和主观题D、论文题和操作题

6.简单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

A.分布范围B.差异大小C.整体取值水平D.离散程度

7.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B、没有关系

C、百分等级PR大于Z分数D、在一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一一对应

8、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4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A、36%B、46%C、54%D、64%

9.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10.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试问:

概率P(Z>)的值为()。

A、B、C、D、

答案:

二、绘制统计图(共10分)

请按以下的分布统计资料,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与多边图(可画在同一个坐标框图上)

组别

组中值

次数(f)

相对次数

55—59

57

2

50—54

52

3

45—49

47

2

40—44

42

6

35—39

37

13

30—34

32

11

25—29

27

7

20—24

22

6

15—19

17

2

答案提示:

本题目考察的课件中第一章第三节的次数分布直方图的内容。

三、概念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测验的信度

2.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

3.教育评价

答案提示:

1.测验的信度

信度是指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特质对象,则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即教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2.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

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3.所谓教育评价(educationaleva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请以你熟悉的一门课程试卷为例谈一下如何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

2.学校课业考评对学生发展起哪些作用

3.简述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

答案提示:

1.根据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流程来写出相应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2.学校课业考评对学生发展起哪些作用

课业考评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课业考评制度与方法,更是如此。

首先,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较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其次,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将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学双方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

再次,课业考评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创造必要的背景和空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发展的动力。

最后,课业考评在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控制、调节、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3.答案略

五、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中学组5人身高分别为170、120、110、160、130厘米;幼儿组5人分别为50、70、90、55、45厘米;问中学组和幼儿组身高哪一组离散程度大

2.某次考试中男女学员考试成绩如下表,问性别与此次考试成绩是否相关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性别

1

1

1

1

0

0

1

0

0

1

成绩

75

57

73

65

67

56

63

61

65

67

(公式:

)(男女分别用1、0表示)

3.已知五个数据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Xi:

20,12,15,18,10)

答案提示:

1.通过计算平均数和方差,再计算出差异系数进行比较即可。

2.某次考试中男女学员考试成绩如下表,问性别与此次考试成绩是否相关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性别

1

1

1

1

0

0

1

0

0

1

成绩

75

57

73

65

67

56

63

61

65

67

(公式:

)(男女分别用1、0表示)

计算流程:

计算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代入公式里的p,q;

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成绩,代入分子。

根据标准差公式计算出参加考试学生的标准差,代入分母,计算得到结果.

3.已知五个数据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Xi:

20,12,15,18,10

此题目不提供标准答案,涉及的知识点是课件内容中对于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请大家直接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六、假设检验(14分)

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一组参加一种测验,已知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相等。

测验数据为:

男生13名,平均分85,标准差11分;女生15名,平均分82,标准差9分。

请问男、女学生在该测验上得分有无显着差异

(a=)(

(a=,自由度为26,

附表1:

正态分布表:

Z

Y

P

Z

Y

P

1

.05844

答案提示:

本道题目主要考察的课件内容中的第十章关于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点,通过题目出具的数据类型,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其差异度。

考核知识点:

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等,参见P151

计算过程:

建立假设;选择t检验统计量;计算实得t值;根据自由度和显着性水平查t分布临界值表;统计结论。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目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属于()。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

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65百分位数是56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56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A、35%B、44%C、56%D、65%

3、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4、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B、没有关系

C、百分等级PR大于Z分数D、在一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一一对应

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试问:

概率P(Z>)的值为()。

A、B、C、D、

6.()指出:

“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A.斯塔费尔比姆B.布鲁姆C.格兰朗德D.泰勒

7.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种类是()。

A.时间效度B.内容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

8.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哪个()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

9.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90百分位数是78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78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A、90%B、10%C、78%D、22%

10.()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允许人们用乘、除法处理数据,以便对不同个体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

答案提示:

3.C8.C9.B

二、绘制统计图(共10分)

请按以下的分布统计资料,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多边图(可画在同一个坐标框图上)

组别

组中值

次数(f)

相对次数

55—59

57

2

50—54

52

3

45—49

47

2

40—44

42

6

35—39

37

13

30—34

32

11

25—29

27

7

20—24

22

6

15—19

17

2

答案提示:

本题目不提供标准答案,涉及知识点是课件内容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直方图等的相关内容。

三、概念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指标权重

2.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

3.教育测量

答案提示:

1.指标权重

所谓指标权重,就是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有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就叫做对应指标的权数,也叫权重。

2.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

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3、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学校课业考评对学生发展起哪些作用

3.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

1.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略

2.学校课业考评对学生发展起哪些作用

课业考评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课业考评制度与方法,更是如此。

首先,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较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其次,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将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学双方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

再次,课业考评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创造必要的背景和空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发展的动力。

最后,课业考评在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控制、调节、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3.答案略

五、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某校语文考试其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75分,标准差S=8分。

甲、乙、丙三位考生的原分数分别是95分、83分和63分,请计算他们各自的标准分数Z。

2.某市举行选拔考试,共100人参加,已知此次考试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

问:

(1)如果只能有75人进入面试,某人考了70分,问该人是否可以参加面试为什么

(2)如果只能录取20人,问录取分数线定为多少合适(正态分布表附后)

答案提示:

1.某校语文考试其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75分,标准差S=8分。

甲、乙、丙三位考生的原分数分别是95分、83分和63分,请计算他们各自的标准分数Z。

本题目不提供标准答案,依据是课件中的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将题目所提供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计算获得答案。

2.某市举行选拔考试,共100人参加,已知此次考试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

问:

(1)如果只能有75人进入面试,某人考了70分,问该人是否可以参加面试为什么

(2)如果只能录取20人,问录取分数线定为多少合适(正态分布表附后)

考查知识点:

正态分布情况下标准差的含义及所能表达的数据意义。

六、假设检验(14分)

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一组参加一种测验,已知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相等。

测验数据为:

男生13名,平均分85,标准差11分;女生15名,平均分82,标准差9分。

请问男、女学生在该测验上得分有无显着差异

(a=)(

(a=,自由度为26,

附表1:

正态分布表:

Z

Y

P

Z

Y

P

.05844

1

[检验统计量:

]

答案提示:

本道题目主要考察的课件内容中的第十章关于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点,通过题目出具的数据类型,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其差异度。

考核知识点:

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等,参见P151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一批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

A.组距;B.全距;C组限;D组中值

2.标准分数是以()为单位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

A.平方差;B.平均数;C.标准差;D.算术平均数

3.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4.()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同质性信度;D.异质性信度

5.当测验题型较多、并非都是二分记分题时,估计测验信度可采用()。

A.分半信度;B.库德—理查逊信度;C.重测信度;D.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

6.简单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

A.分布范围B.差异大小C.整体取值水平D.离散程度

7.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

A.分布范围B.差异大小C.取值水平D.集中位置

8.有一组数据是测量身高的,另一组数据是测量体重的。

若要比较这两组数据各自离散程度,则要用()。

A.平均差B.差异系数C.标准差D.方差

9.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数等统计量指标,它们可以反映一批数据的()

A.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C.分布范围D.差异程度

10.加权平均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A.特殊与一般B.一般与特殊C.同一关系D.没有联系

答案:

二、绘制统计图(共10分)

85名学生的一项推理能力测验分数如下表所示,请绘制简单次数分布直方图与多边图。

(可绘在一张上)

组别

组中值

次数f

60—64

55—59

50—54

45—49

40—44

35—39

30—34

25—29

20—24

62

57

52

47

42

37

32

27

22

2

3

6

9

25

16

11

6

2

Σ

/

80

答案提示:

考核知识点:

次数直方图、多边图的绘制,参见P10,P11

三、概念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题目的区分度

2.测量评估数据

3.标准差

答案提示:

1.题目的区分度

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被试水平的能力的量度,常记为D。

凡是测验多少都带有将被试的水平加以区分的意图,那么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就应该为这一目标作贡献,区分度就是刻画试题的这种功能的质量指标。

2.测量评估数据

测量评估数据是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派给数字后所获得的数据,如学生身高、体重、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等的测量结果。

3.标准差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指的是这组数据的离差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商的算术平方根。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学校课业考评对学生发展起哪些作用

2、选择题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3、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

1.学校课业考评对学生发展起哪些作用

课业考评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课业考评制度与方法,更是如此。

首先,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较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其次,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将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学双方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

再次,课业考评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创造必要的背景和空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发展的动力。

最后,课业考评在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控制、调节、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2.选择题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选择题优点

  选择题是所有客观性试题中最灵活的一种,其优点体现为:

  

(1)可以用来测量学生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

  

(2)评分标准统一、客观。

  (3)克服传统考试中主观题由于试题量少、抽样窄而造成的测量效度不高的缺点。

  (4)有利于考查被试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5)采用大量的似真选择项使得结果易于诊断。

选择题的缺点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选择题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

  

(1)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较花费时间,且要有专门的命题技巧。

  

(2)难以考核被试完全的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总结能力、严密的表述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被试的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则更是如此。

  (3)无法测量被试的思维(解题)过程。

(4)被试者有可能凭猜测而选中正确答案。

3.答案略

五、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已知五个数据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Xi:

20,12,15,18,10

2.某校某次选拔考试其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70分,标准差S=10分。

共有1000人参加考试,只能选出200人,问此次选拔成绩定在多少合适若有人考了78分,问能否被选上

3.已知7名评委对某一参赛选手评分如下,试求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8,6,9,7,3,2,5

答案提示:

1.已知五个数据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Xi:

20,12,15,18,10

考察知识点:

平均数与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将题目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计算。

2.某校某次选拔考试其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70分,标准差S=10分。

共有1000人参加考试,只能选出200人,问此次选拔成绩定在多少合适若有人考了78分,问能否被选上

考查知识点:

正态分布情况下标准差的含义及所能表达的数据意义。

3.已知7名评委对某一参赛选手评分如下,试求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8,6,9,7,3,2,5

直接代入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公式。

六、假设检验(14分)

今随机抽取20名高中男生和30名高中女生,分别对他们进行数学推理能力测验,得到如下结果;试问:

男、女生之间在数学推理能力方面是否存在显着差异(显着水平

人数

平均分数

标准差

男生

女生

20

30

70.5

66.5

10

8

[检验统计量:

t临界值为]

对男女大学生进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其抽样测试结果如下,试在

=显着水平上检验男女生之间的推理能力是否存在显着的差异。

n

S

男生

女生

100

100

 

12

9

[检验统计量:

]

附表:

正态分布表:

Z

Y

P

Z

Y

P

.10396

.05844

.10226

答案提示

本道题目主要考察的课件内容中的第十章关于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点,通过题目出具的数据类型,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其差异度。

考核知识点:

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等,参见P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