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64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x

各地名校模拟地理分类汇编高考地理分类汇编B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B1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模)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

“玉兔号”设计寿命3个月,工作动力依靠太阳能,夜晚无法工作,它在月球上连续工作14天后,“睡”14天再重新工作。

D2、B11.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月球车工作期间,北印度洋沿岸洋流总体上向西流动

B.“玉兔号”可以工作3个“月球白天”

C.月球自转周期约为28天

D.月球昼夜更替的周期约为14天

【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字材料解析能力及相应地球运动规律、北印度洋流规律。

考查了生活中的地理,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新课标味道浓厚。

【答案解析】1.D。

月球车工作期间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因而北印度洋区域洋流总体上向西流动。

“玉兔号”可以工作3个月。

月球上连续工作14天后,“睡”14天再重新工作表明月球昼夜更替周期(即自转周期)约为28天。

故D项错误。

【思路点拨】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特点:

名称

分布

组成

成因

特点

季风环流

北印度洋

北半球夏季(7月):

盛行西南季风;冬季(1月):

盛行东北季风

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A2、M2、B1、L4、K1(2014·湖北黄冈中学5月适应性考试)2.(22分)读图9,回答相关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

(4分)

(3)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6分)

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建设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工程。

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通车。

(4)分析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

(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及成因、地理界线的自然地理意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

【答案解析】

(1)特点:

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大部分地区在35亿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

(2分)原因:

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2分)降水渐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2分)。

解析:

示意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基本是由东南向西北增多,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2)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分界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线。

(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从图中看乌鞘岭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的交汇处,是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分界、内外流域的分界等。

(3)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植被覆盖率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减弱,(1分)黄河含沙量减少;(1分)黄河河口流水堆积作用减弱,(1分)加之风浪和潮汐侵蚀作用较大(1分),三角洲推进速度减缓,海岸线可能后退。

(2分)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少会使黄河三角洲沉积变慢、受海浪侵蚀海岸线后退。

(4)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2分)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2分)需绕行自然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迹,建设里程增长。

(2分)

解析:

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周期长要从气地质条件、技术要求、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自然地理分界的意义:

不同地形区、干湿、热量带、植被、农业类型等转换处或是交界处;某一气温等值线、某一降水量等值线等。

 

B2地球自传及其地理意义

(2014·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北京时间),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完成1题。

A1、B2、B333.与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间吻合的光照示意图是

【知识点】海陆分布、晨昏线知识、光照图的判读。

【答案解析】解析:

1.A题干中给出“10月2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此时,晨昏圈与纬线圈夹角较小,故A项正确。

【思路点拨】由具体时间推导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一步判断晨昏圈与经线圈大致夹角和昼夜半球分布情况。

B2、B3(2014·湖南六校4月联考)下图是南极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某日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约76。

E)发现太阳位于埃默里冰架西侧的地平线上,4小时后发现太阳又位于另一侧的地平线上,则此时北京时间约为(C)

A.3:

56B.13:

56C.4:

56D.16:

56

【知识点】此题考查地球运动中昼夜长短现象以及时间的计算。

【答案解析】2.C根据题意首先发现太阳位于埃默里冰架西侧地平线,故此时为日落时间,4小时后太阳位于另一侧也就是东侧地平线,此时为日出,因此该地的夜长为4小时。

所以埃默里冰架日出的时间为当地2点,根据其经度为东经76度算出北京时间为4点56分。

【思路点拨】1、根据一个地方的昼或者夜长能推出该地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2、某地方时=已知时间+/-时间差

(2014·福建漳州八校第四次联考)下右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

B2、B33. 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

A.该地太阳高度         

B.该日昼夜长短  

C.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B24.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

A.3 点或者 15 点    B. 12 点   

 C.15 点      D.0 点或者 12 点

B35.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漳州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漳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答案解析】3.C4.A5.B第3题,晨线与昏线交点即晨昏线与纬度的切点,该点纬度介于极圈与极点之间,是受太阳直射点纬度决定的。

第4题,切点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故①点地方时是0时或12时,根据经度差即可算出北京时间为3时或15时。

第5题,②可能为春分或秋分,则④为夏至或冬至(若②为春分,则④为夏至;若②为秋分,则④为冬至)。

春秋分时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差异最小,二至时昼夜长短差异达一年中最大。

【思路点拨】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014·湖北襄阳五中5月适应考)下图为欧洲、北美、中国三地区域电网实时负荷率变化曲线。

负荷率是指用电量与发电厂的设计最大供电量的比值。

读图完成第6-7题。

B2、M16.a、b、c分别表示

A.中国、北美、欧洲B.北美、欧洲、中国

C.欧洲、中国、北美D.欧洲、北美、中国

B2、K17.图中三大区域电网

A.互联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

B.负荷曲线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

C.负荷总值在世界时20时达到最大

D.负荷曲线日变化与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一致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以及引起土地利用类相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6.D7.A解析:

第6题用电的高峰期应该是白天人们早起到晚间入睡之前这一点时间,考虑到三地之间的时差,a曲线应是欧洲,c曲线应是中国,则b为北美,故选D。

第7题,产生用电高峰的地区差异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故排除B,三条曲线累加最大处应在14时,故排除C,.负荷曲线日变化与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具有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故排除D,不同地区间的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合作,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故选A。

【思路点拨】把握好用电高峰的形成原因以及不同地区的时间变化,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这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综合性较强。

(2014·哈尔滨第三中学三模)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甲地的一个居住小区图片,右图为该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回答8-10题。

 

 

A28.据图判断a、b、c、d四条等温线数值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a>b=d>cC.a=b>d>cD.a>d>b>c

M1、C49.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

A.降水较少B.年较差较大

C.冬季更为寒冷D.周围地势起伏较大

B2、B310.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

1时,其后3小时图一中房屋的影子转向及长短变化将是

A.逆时针变短B.逆时针变长C.顺时针变短D.顺时针变长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的一般规律、气温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球自转方向的规律。

【答案解析】图2中,第8题,气温的变化要受到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地形变化的影响,由此确定气温a>b,可排除C项,C介于b、d之间,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三者之间应有其中两个数值相等,由此排除A、D,c处为河流发源地,地势高,气温低,故选B。

第9题,甲地位于黑海沿岸受海洋影响更大,且冬季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位置,故降水要多,冬季较温暖,使得气温年较差较小,故排除A、B、C,同时甲地比乙地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变化大,则地势变化大,故选D。

第10题,在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在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位置,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故排除A、B项,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

1时,新旧一天得分界是90°W,即90°W为0时,此时甲地为(40°E)的地方时8时40分,在正午以前,此时太阳高度在变大而影子在变短,故选C。

【思路点拨】等值线的一个变化规律: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其差额等于其等值距或为0;太阳视运动规律: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太阳呈顺时针方向运动,物体的影子也成顺时针运动,直射点以南地区相反。

(2014·湖北襄阳四中一模)下图中,圆O1、圆O2、圆O3分别为某日三个时刻的80°等太阳高度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忽略不计),其中,n为纬线,此时北京昼长夜短。

读图,完成11—12题。

B211.若圆心O1、O2、O3对应的地方时分别是T1、T2、T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比T1要早120分钟B.T1时刻,O3点未日出

C.T1比T2早40分钟以内D.T3比T2晚80分钟以上

B312.关于三点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O1点时,O2的太阳高度等于80°

B.太阳直射O2点时,O3的太阳高度小于70°

C.太阳直射O1点时,O3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0°

D.太阳直射O2点时,O3、O1太阳高度相同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以及引起土地利用类相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11.D12.A解析:

由题干信息,结合示意图,圆心O1、O2、O3应该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当太阳直射点位于O1时,O2的太阳高度是80°,也就是两点之间的球面大圆角距离是10°,而两点又位于同一纬线上,因此其经度差要大于10°,同理

图中O2、O3与N点之间的球面大圆角距离也是10°,其间的经度差也要大于10°,但是O2、O3的球面角距离要小于20°,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是东升西落,因此O1时间早于O240分钟以上、O2时间早于O380分钟以上,T1时刻O3的太阳高度在60°以上,因此10题排除A、B、C,选D,12题A项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选把握好的规律:

太阳高度是由直射点为圆心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某点与直射点之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二者之间的球面大圆的角距离,也可以这样说:

太阳高度是沿着过直射点的球面大圆递减。

(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克里米亚为欧洲旅游圣地.冷洞是该地恰提尔达格山最大的洞穴,它像一座迷宫,洞内有池,池水清冷,因而称作“冷洞”。

洞顶有众多石柱垂下,人行其中,如入水晶宫。

雅尔塔海边峭壁上的燕子堡是克里米亚的象征.1927年雅尔塔发生大地震,堡顶的尖端掉入大海。

右下图为地震的时距曲线(地震波随时间而传播距离差异),回答13—15题。

E213.有关冷洞地质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A.冷洞是因海水侵蚀而成B.可找到大量碳酸钙沉积物

C.与挪威峡湾的成因相同D.冷洞中的石柱是风蚀产物

G314.读上面两幅图,关于此次地震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B地区相比,A地区逃生的时间更充裕些

B.P处船舶上的船员感觉是由地震波b引起的

C.造成燕子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震级大和处在震中地区

D.当距震中3000千米的地面有震感时,距震中2000千米的地面有摇晃的感觉

B2、B315.读图甲、图丙。

某人在雅尔塔燕子堡照片中添加T1、T2、T3分别为三个不同日期的海上太阳,若T3表示当地时间6:

00,此时照片中的石柱日影朝向T3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日期T2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T1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日期T1的白昼时间大于T2的白昼时间

③拍摄照片时当地时间可能6月7日18:

00左右

④拍摄照片时当地为阳光明媚的冬季

拍摄照片时当地时间可能2月7日10:

00左右

A.①和④B.①和③

C.②和

D.②和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类型、地震及烈度判读分析、地方时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等。

【答案解析】13.B14.D15.B

解析:

第13题,材料中介绍“冷洞”的特征与喀斯特地貌溶洞雷同,是由流水对石灰岩发生侵蚀、溶蚀作用而形成,故可找到大量碳酸钙沉积物。

第14题,A地区比B地区离震中远,故A地区逃生的时间更充裕些;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大,故远处有震感时,近处震感更明显。

第15题,T3为春秋分日出时太阳方位,则T3为正东方,T2位于东偏北、T1位于东偏南,故T2日期时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时长大于T1日期的。

照片中石柱影子朝向T3即日影朝正东,故日落正西,应为地方时18:

00,且6月7日昼长,18:

00时尚未日落,(日落时太阳方位在西北,影子朝向为东南)。

2月7日10:

00左右时太阳位于偏东,石柱影子应偏西。

【思路点拨】

1.地震等级与烈度:

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

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

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

(1)地震等级;

(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规律确定房屋的朝向

合理设置房屋的朝向能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多“坐北朝南”,因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门窗朝南光照好;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则房屋门窗朝北。

注:

比较一天内太阳所在方向

一天内太阳所在方位的变化规律:

要结合太阳直射纬度与地方时关系。

总体东升西落,上午偏东,下午偏西,正午时正南或正北。

例:

8月6日北京日出时太阳在东北,上午太阳总体在东南,正午时太阳在正南,下午时太阳在西南,日落时太阳在西北。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B2(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第八次适应性训练)16.下表是纽约(西五区)飞往伦敦的航班时刻表,出发与到达时间均以当地时间标注,其中组合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知识点】考查区时计算及相互转换的知识点

【答案解析】A由题干信息,纽约09:

45出发,飞行7小时到达伦敦时为纽约时间为16:

45,伦敦时间为21:

45,故选A;而纽约23:

15已为伦敦时间的次日4:

15,次航班不可能在1:

15到达,故排除B;纽约8:

00出发,8小时到达,纽约时间为16:

00,而不是伦敦时间,故排除C;纽约时间19:

15出发即为伦敦时间次日0:

15出发,如果在伦敦时间07:

15到达时间为约6小时而非8小时,故排除D。

【思路点拨】伦敦时间比纽约时间要早5小时,用到达伦敦的时间减去纽约出发时的时间再加5小时就是正确的飞行时间,如果图中的飞行时间与该时间一致,就是正确的。

(2014·重庆一中5月月考)“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

图4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回答17~18题。

 

 

B217.“地球一小时”活动时间是当地20:

30~21:

30,下列四地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A.乙、甲B.甲、丁C.丁、丙D.乙、丙

B318.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小、最大的分别是

A.甲、乙B.丁、甲C.丙、丁D.丁、甲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方时与经度关系、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楼间距的比较。

【答案解析】17.C18.B第17题,最早熄灯即为最东端的城市丁(166°55ˊE),最晚熄灯的即为最西的城市丙58°30ˊW。

第18题,①、②、③分别为夏至、春秋分、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甲地全年正午太阳光线来自南方,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丁地应位于赤道。

丁地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楼间距最小;甲纬度应高于丙地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故楼间距应最大。

一般而言,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越大。

【思路点拨】

1.正午太阳方向规律: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全年正午太阳从正南方向来,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

全年正午太阳从正北方向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全年正午太阳有时从正北方向来,有时从正南方向来。

例如赤道上,3月21日至9月23日之间,正午太阳从正北方向来,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正午太阳从正南方向来。

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规律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的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如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

(2014·湖北孝感5月摸底)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结合图,完成19—21题。

M2、C419.推测古代和田地区采玉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G220.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A.M河段B.N河段C.H河段D.R河段

B321.古人拣玉,通常自上游向下游行进,同时背向太阳。

拣玉最佳时间是

A.日出前B.上午C.下午D.日落后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规律、地球运动规律等。

【答案解析】19.C20.B21.B

解析:

第19题,古代主要“在河床拣玉”,则最佳季节是汛期过后的秋季,此时有沉积物,且水位退下,利于拣拾。

第20题,M河段太平缓,主要为小沙粒,几乎无石可采。

R与H难度段,落差大,水流急,流水搬运作用强,玉石不易沉积下来,且坡度太大难于开采玉石。

第21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时太阳从正南方来,上午主体是东南,故自上游向下游行进,为背向太阳。

【思路点拨】日出、日落方向

三幅图中的晨昏线均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处于日出时刻,根据上图可以得出:

甲图: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正东升。

乙图: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北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北升。

丙图: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南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南升。

同理,可以三幅昏线日落图,找寻日落方向规律。

核心记忆:

点赤(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正东升、正西落;

点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处正北升、正北落;

点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处正南升、正南落。

(2014·山东实验中学三模)读世界某岛屿局部地形剖面图,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该地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图中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

读图回答22~23题。

B2、B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可能为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

B.图示可能为北半球,河流自东向西

C.图示可能为北半球,河流自南向北

D.图示可能为南半球,河流自北向南

F1、E1、C423.下列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地为阴坡,此时植被生长旺盛

B.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

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

【答案解析】22.A23.B

解析:

第22题,该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为所在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的南侧,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河流右岸陡直,甲岸为右岸,该河流自西向东流,故选A。

第23题,示意图中乙岸为阳坡,排除A,该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的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8°,则该地的纬度是78°26′N,该岛位于北极圈以内,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且河流一定存在结冰期,故排除C、D,该地地层中玄武岩的存在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岩浆活动,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组要从示意图中探寻其因果关系: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也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应是北半球,河流右(南)岸陡直可确定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大太阳高度28°可计算该地的纬度是78°26′N,然后解释其他现象是否正确。

(2014·山西大学附中5月月考)读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完成24-25题。

A224.已知图中a与b的温差为5℃,b等温线的气温数值为

A.0℃B.5℃

C.10℃D.15℃

B2、B325.沿海城市甲在当地时间2月7日20:

14举办体育赛事并向全球直播,此时距离太阳直射点位置最近的城市是

A.中国的海口(20°N,110°E)

B.美国的洛杉矶(34°N,118°W)

C.巴西的圣保罗(23°S,43°W)

D.澳大利亚的悉尼(34°S,151°E)

【知识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判读、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解析】24.A25.C

解析:

第24题,图示a与-5℃是同一条等温线,即a为-5℃,b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温度应高于a,即b为0℃。

第25题,2月7日太阳直射纬度在南半球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约12°S;甲经度约为40°E,位于东3区,当地时间为20:

14,故此时西5区(75°W)区时为12:

14,接近12:

00。

综合纬度和经度位置看,最接近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应为圣保罗(23°S,43°W)。

【思路点拨】

地方时、区时计算

地方时

时区

区时

特点

①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地方时有无数个;②东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