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护理.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422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损伤的护理.ppt(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

颅脑外伤的护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大脑结构,头皮损伤的护理,1.头皮血肿大多可自行吸收,不用手术治疗。

局部早期冷敷,24-48小时后可用热敷,促使血肿早些吸收。

2.头皮裂伤应尽快止血,加压包扎伤口,并注射TAT,协助医生清洁并包扎伤口,观察伤口渗出情况,及时提醒医生换药。

头皮损伤的护理,3.血肿较大长期不消散或继续扩散,可以在严格的消毒条件下作血肿穿刺术,将血液吸净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4.头皮撕脱伤可造成病人大量出血,应尽快压迫止血,遵医嘱应用止痛药,注射TAT,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预防病人出现休克症状。

颅骨损伤的护理,颅骨线形骨折不必处理,让患者卧床休息。

颅骨凹陷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骨折片塌陷深大于1cm引起脑压迫症状时可手术复位,术后按常规护理。

颅底骨折的分类,前颅底骨折:

有眼睑和结合膜下出血,鼻孔出血或流出清水样液体,常称为脑脊液鼻漏。

颅底骨折的分类,中颅底骨折:

有耳道出血或流出脑脊液,同侧面神经瘫痪,出现耳聋、耳鸣等症状。

颅底骨折的分类,后颅底骨折:

有咽后壁出血,乳突周围皮下瘀血,颅底骨折的护理,1.严格消毒隔离,减少探视,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2.保持正确卧位,床头抬高15-30,有脑脊液耳漏的患者取患侧卧位,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硬膜破损处,有助于封闭漏口,维持特定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天,通常在伤后一周内漏口自行愈合。

颅底骨折的护理,3.脑脊液耳漏或鼻漏的患者,首先要清除血迹和污垢,鼻孔前或外耳道放置无菌棉球或纱布,浸湿后及时更换并评估漏液量。

禁止抠鼻、挖耳、填塞、冲洗、耳鼻滴药、经鼻吸痰和下胃管,擤鼻、用力排便、打喷嚏也要注意避免。

耳漏的患者需要用75%酒精进行外耳道清洁护理,每日2-3次。

颅底骨折的护理,4.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不需用力咀嚼的食物,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警惕病人出现高热、头昏、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意识淡漠的情况。

6.做好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紧张情绪。

脑震荡,临床表现1.短暂的意识障碍(30分钟)2.逆行性健忘3.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CT检查颅内无异常护理1.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脑挫裂伤,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局灶症状和体征:

偏瘫、抽搐、失语3.头痛、呕吐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症状5.可有脑膜刺激征,中脑损伤,中脑损伤,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瞳孔不等大,双侧交替变化,光反应消失3.去大脑强直4.四肢伸直,角弓反张,脑桥损伤,临床表现1.持续意识障碍2.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3.同向凝视4.潮式呼吸或抽泣样呼吸,延髓损伤,临床表现1.呼吸抑制,呼吸缓慢、间断2.循环功能紊乱,血压骤升或骤降,脉搏快弱,下丘脑损伤,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血压低,常出现脉速3.体温调节障碍,高达41-424.出现尿崩症,每日尿量4000-10000ml,比重1.005,原发性脑损伤的护理,护理1.密切观察瞳孔、肢体活动和生命体征变化,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配合抢救工作。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吸痰、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原发性脑损伤的护理,3.躁动病人适当约束,使用镇静剂时密切观察神志变化。

4.昏迷病人应下鼻饲管、留置导尿管,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膀胱冲洗,均为2-3次,预防感染。

原发性脑损伤的护理,5.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每日2-3次,防治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保证肢体功能位,防治足下垂。

6.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剂,原发性脑损伤的护理,7.对于呼吸紊乱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应用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

8.循环功能紊乱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节硝普钠、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剂量。

原发性脑损伤的护理,9.尿崩的患者应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尿量200ml/h应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

10.发热患者应限制探视,开窗通风,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用药物降温。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1.急性期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神情者术后3-5天开始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硬膜下血肿者绝对卧床10-30天,床头不予抬高。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肢体活动情况、脱水剂等药物的疗效。

观察如有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昏迷清醒再昏迷,,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3.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气管切开的病人,每日行气管切开护理2-3次,纱布一经污染立即更换。

切口处首日用酒精纱条填塞,次日起每日更换气切处凡士林纱条。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5.昏迷病人行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并按照常规护理。

6.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7.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或浸泡于冷水中。

8.外伤性癫痫应观察发作时癫痫症状,持续时间,通知医生,遵医嘱应用抗癫痫药物。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9.注意保持术区各引流管通畅,固定良好,勿打折受压,翻身时注意防止牵拉引流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每日遵医嘱控制引流量,通常术后3天每日200ml,随着引流液由血性转为澄清,引流量也每日减少,最后拔出。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注意控制引流引出,由于脑室外引流器构造特殊,引流速度只可以靠调节引流壶高度完成,切忌靠调节引流管上的调节阀完成。

调节阀,匀速,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10.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