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3865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docx

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个服务”,落实“三项任务”,加快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进程。

“一个目标”:

按照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的福建交通精神“一通百通、海西八方纵横”,福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通”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开放优势在于“通”,产业的集聚在于“通”,人民生活全面实现小康在于“通”。

西岸“通”,才能带动腹地,才能连接两洲;西岸“通”,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岸交流。

福建的发展一通百通。

福州要作为海西建设中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卢书记重要批示,努力构筑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

“两个服务”:

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总体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福州城市发展战略,做好两个服务,促进福州交通跨越式发展。

“三项任务”:

一是快速、便捷、安全。

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沿海港口为龙头,以形成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目标,努力构筑快速、便捷、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发挥交通整体效益,让广大人民群众便捷出行。

二是整合资源。

以贯穿东西、南北的国道主干线,滨江沿海的“T”型骨架为起点,建设机场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拓宽海港口经济腹地,合理整合交通各类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让通道和网络在枢纽节点对接,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流、物流实现零距离、无缝隙衔接和集散,为两岸三通作好呼应和准备。

三是统筹协调、优化配置、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带形成。

进一步优化配置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能力资源,努力做到各种运输手段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通过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新的经济增长带形成。

具体任务是:

1、加大高速公路(通道、路网)建设。

一是建成5条高速公路123.68公里、1座海峡大桥(即建成机场高速公路一期、二期工程,福银、沈海国道主干线福州绕城高速公路,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湾边大桥及接线公路,平潭海峡大桥,京台国道主干线福清至小山东段一期渔溪至江阴及港区疏港高速公等6大工程)。

二是着力推进4条高速公路约170公里的规划与建设(即京台国道主干线江阴至小山东段高速公路、古田至闽侯鸿尾高速公路、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至永泰段、沈海国道主干线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规划与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201省道福州段建设,不断完善干线公路网络,促进滨海经济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工程。

重点办好3件事:

(1)完成381个行政村通达公路路面硬化建设1550公里,全市行政村通达公路硬化率达100%。

(2)加大渡改桥及危桥改造力度,加强渡口渡船安全整治,让农民群众乘上安全渡,走上平安桥。

(3)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站建设,让更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坐上客班车。

3、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

一要加强交通运输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促进运输经济发展;二要推进运输业结构调整,增强运输服务能力;三要保障重点物资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运输需求,做好运力储备和交通设施畅通工作;四要加强交通行业管理,建设和谐交通。

二、总体思路

福州市大交通体系的总体思路是:

按照建设“公路铁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的长远规划设想与要求,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以海空港为依托,以骨架路网为基础,以县域经济增长为网点,以加快高速公路和沿海港口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加快干线快速通道建设步伐,并与农村及山区公路联网成环,逐步构筑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多层次、多功能、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相适应、各种运输形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努力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具体是构筑省会交通网“一骨架、双走廊、三环线、四通道、五港口、六射线、七枢纽、八园区”。

“一骨架”:

贯穿东西、南北的国道主干线,滨江沿海的“T”型骨架。

“双走廊”:

中心城市两侧、沿江面海的南北双走廊。

“三环线”:

东、北部与市区三环共线,西、南部高速通道的环绕高速90.3公里,绕城高速公路(一期)130.71公里,绕城高速公路(二期)142公里。

“四通道”:

省会中心城市东出西进、北联南接的四个通道。

“五港口”:

福州港的罗源湾港区、闽江口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及长乐航空港。

“六射线”:

从中心城市6个方向向外辐射高速公路。

“七枢纽”:

空港、双马(马尾、马祖)以及市区东西南北运输枢纽站点。

“八园区”:

以“大港口、大区域、大商贸”的角度规划构筑福州物流园区体系,形成商业良性发展的物质支撑,积极建设马尾、江阴港区、罗源湾、元洪、长乐航空港、福厦(城门)、湾边、魁岐等八大物流园区。

三、主要目标与任务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交通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到“十一五”末,公路网功能进一步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城市涉外交通能力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沿海通道及重要跨海大桥相继建成;通过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使沿海港口基本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结构逐步合理;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紧密衔接,实现行政村通达公路路面水泥化;初步建立管理智能化的交通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发展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省会城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提高。

据此,我局提出了以下“十一五”交通建设规划主要任务:

1、公路建设

(1)高速公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境内长约123.68公里高速公路主骨架,规划总投资约135.7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25.95亿元。

★建成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20.89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13.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7亿元;建成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26.20公里,计划完成投资49.96亿元;建成京福、同三国道主干线福州绕城高速公路48.89公里(含西岭至琴亭连接线),计划完成投资53亿元;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湾边大桥及接线公路3.9公里、项目总投资7.0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5.29亿元;京台国道主干线福清至小山东段一期渔溪至江阴及港区疏港高速公路23.8公里,计划完成投资约12亿元。

★力争开工建设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至永泰段35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沈海国道主干线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59.1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41.05亿元。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将以建设现代化的港口、滨海城市为目标,推动福州城市沿江向海组团式、跨越式发展,努力构建形成“一中心、七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上述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对于适应我市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拓展城市规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成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26.20公里,京福、同三国道主干线福州绕城高速公路48.89公里,将构筑并完善省会中心城市公路主骨架及环城高速、绕城高速网络。

其中:

环城高速公路90.3公里,由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马尾至琴亭段25.78公里)、福州绕城高速公路琴亭至中洲段14.6公里、京福高速公路中洲至青口29.7公里、福泉高速公路青口至营前12.9公里、罗长高速公路营前至马尾7.3公里,所围区域约393.5平方公里,超过城市三环路所围区域约170平方公里。

绕城高速公路(一期)总里程130.71公里,其中:

京福高速公路中洲至青口29.7公里、福泉高速公路青口至营前12.9公里、罗长高速公路营前至洋门岭41.8公里、福州绕城高速公路洋门至中洲46.31公里(不含西岭至琴亭高速公路连接线2.58公里)。

所围区域约800平方公里。

绕城高速公路(二期)总里程约142公里,其中:

福州绕城高速公路洋门至中洲46.31(不含西岭至琴亭高速公路连接线2.5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中洲至青口29.7公里、罗长高速公路洋门至连江长门约6公里、沈海国道主干线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即长门至青口)约60公里。

至“十一五”期末,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78.16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6.5公里(其中环城高速公路90.3公里,共有14个互通立交与市区相连接),形成国道主干线和环城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路网,除了平潭、永泰以外,所有县(市)通达高速公路,使我市县域经济干线公路更加完善,使区域主干线网形成规模。

(2)普通公路

A、国省道、出入口公路建设及路面改造

按照省交通厅提出的省级干线建设规划应以《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规划》中大交通量、断头路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原则,结合福州市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国省道13项,建设规模361.72公里,投资547968万元,“十一五”计划完成投资428168万元。

其主要任务是:

建成平潭海峡大桥及接线4.825公里,201省道福州段除罗源鉴江长隧道、琅岐和长门特大桥、福清过桥山围垦段以外全线基本建成,新改建305省道东瀚至小山东5.74公里、改建202省道闽清潭口至塔庄林洞段34公里、202省道永泰城关至头楼隔22.3公里、203省道永泰界竹口至浦埕口13.845公里等。

出入口繁忙路段改建12项,建设规模64.19公里,投资20987万元;国省道及县道路面改造120.12公里,投资26675万元。

B、国边防公路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交通战备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按照“突出重点、确保急需、平战结合、量力而行”的原则,重点建设战备迂回线路、通往部队驻地和沿海港口码头等前沿阵地公路以及满足部队调配集结、战备物资设备调运需要的重要通道。

“十一五”规划国边防公路建设10条190.28公里。

C、渡改桥及危桥改造

全市共规划渡改桥及危桥改造163座9191米。

其中:

渡改桥15座3597米,危桥改造加固工程148座5595米。

D、公铁立交工程

“十一五”期内,全市规划实施现有公路与铁路平交道口的改造,全面实现现有道口立交。

按此思路,全市规划公铁立交项目17个。

E、GBM及文明样板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加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管养质量,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据此,重点考虑完善104、324、316国道文明样板路以及201、202、203、305省道及重要旅游线路的GBM工程建设,增强路容路貌和道路安全通畅设施。

全市规划完善3条国道文明样板路218.78公里,实施4条省道和192县道(下院至鼓山)GBM工程241.78公里。

F、红色旅游景区公路

在红色旅游景区公路规划方面,我市重点安排省委旧址、红军旧址的公路建设。

全市红色旅游景区公路共安排2条45.75公里。

G、农村客运站

“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农村客运站145个,其中四级站31个、日发送量31000人次,五级站114个、日发送量69600人次。

H、农村公路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规划完成381个行政村通达公路路面硬化建设1550公里,使全市行政村通达公路硬化率达100%,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必备而完善的农村公路体系。

2、水路建设

(1)沿海港口

“十五”跨“十一五”续建项目共8项13个泊位,总投资42.41亿元,其中预计“十五”可完成投资9.14亿元,“十一五”计划完成投资37.27亿元。

“十一五”新开工并完成项目有8项12个泊位,总投资20.63亿元。

“十一五”跨“十二五”项目9项15个泊位,“十一五”计划完成投资8.5亿元。

到“十一五”期末,沿海港口将新增泊位25个,完成投资64.62亿元。

(2)内河航运

“十一五”期间,在内河航运规划建设主要突出航道疏竣工程、内河码头项目。

其中:

“十五”跨“十一五”续建内河航道项目:

为闽江口拦门沙航道增深工程20公里;罗源湾深水航道一期工程。

“十一五”新开工项目:

松下港区航道扩建工程;江阴港区航道二期工程。

(3)陆岛交通

“十一五”期间,我市陆岛交通建设将继续解决岛屿居民出行难问题,积极推进岛屿经济发展。

据此,“十一五”期间新建并建成陆岛交通码头17个,其中闽侯县1个,连江县9个,平潭县4个,罗源县3个,总投资14.4亿元。

(4)水路交通战备

“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交战港口码头、码头吊装设备、航道疏浚增深、部队锚地等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约3.925亿元。

3、公路客货运输

(1)公路客运

①客运线路。

农村客运线路发展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继续以连江县为试点,同时增加福清、平潭、闽侯、永泰、闽清、罗源、晋安为发展农村客运试点县(市)区,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计划开通100个未通班车的行政村。

第二阶段: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铺开,大部分未通班车的行政村全部开通。

第三阶段:

2009年1月至12月,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进入扫尾阶段,计划所有未通班车的行政村全部开通班车,计划每条线路投放7-8辆15座客车,满足群众出行。

②客运企业

为了提高客运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等方式逐步引导客运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重点扶持三级以上17家龙头客运企业,扶持5家旅游客运企业做大做强。

(2)公路货运

“十一五”期间组建6-8家物流企业,按专业和地域合理分工,组建集装箱公司、危险品运输公司、零担快运公司和城市货物配送公司;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在内的公共增值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及若干个城镇配送中心的1小时物流配送圈的建设,同时着手组建城市货运出租汽车运输企业,利用卫星通讯技术系统,实现1小时没物流配送通达福州市(包括八县)、区域,促进枢纽站场的配套建设,通过高速物流干线,实现以福州为中心的3小时物流配送圈(闽东北物流圈);改造、扩建重点的货运场站和仓储设施,同时盘活利用社会存量仓储资源。

(3)公路运输枢纽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围绕初步建成省会城市公路主枢纽体系,适应社会运输发展需求的总体目标要求,一是规划新(改、扩)建7个福州公路主枢纽客运站、省级公路重要枢纽客运站6个、县级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20个;二是新建福州公路主枢纽货运站9个、普通货运站17个。

规划客运日发送能力354300人次、24880吨,场站规划建筑面积367280平方米。

三是建成投产福州交通枢纽综合信息平台。

全市公路运输枢纽总投资估算约需145390万元,“十一五”期内计划完成投资128331万元。

4、铁路建设

(1)温福铁路

温福铁路位于浙江省和福建省两省交界的浙东南和闽东北沿海地区,线路北起浙江省温州市,经瑞安、平阳、苍南、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南至福州市,线路全长315公里,其中福州段线路长度约85公里。

温福线北端往西经金温线与浙赣线连通,往北延伸为规划建设的甬温线与萧甬线连接;南端西接外福线,拟建的福厦线与漳泉湄线,鹰厦线,梅坎线、广梅汕线相联并与南部沿海铁路。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为国家I级,一次建成双线,采用6‰限坡,电力牵引,最小曲线半径4500m,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全线投资估算总额约为180亿元,其中福州段投资约50亿元。

按部省协议资本金占总投资50%,其中地方政府投资30%,其余利用国内银行贷款。

本项目建设工期54个月,2004年12月24日已动工建设,预计2008年底建成。

(2)福厦铁路

福厦走廊是福建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

根据2001年福厦高速公路OD调查显示,通道内最高断面可车流量为8600多辆/日(双向),客流量约为6.02万人/日。

福厦沿线城际客流将是福州地区重要的客流增长极。

福厦铁路位于福建省境内,线路北起福州市,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南至厦门市,线路正线全长275公里(包括福州地区、厦门地区配套工程),其中福州段77公里(含福州地区20公里)。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为国家I级干线、正线数目为双线、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个别2200m)、牵引种类为电力牵引(一次电化),速度目标值200Km/h。

投资估算总额约为176亿元,其中福州段约为53亿元。

资本金占总投资50%(部省出资比例未明确),其余利用国内银行贷款。

(3)疏港铁路

罗源湾港区北岸铁路支线——罗源港铁路专用线起点接温福铁路罗源站,由西向东跨罗源湾,经狮岐港区贯穿罗源县,终点为将军帽,正线长度25.7km。

其中一期工程罗源站至瓦窑,正线长度16.1km;二期工程瓦窑至将军帽,正线长度9.6km。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为工企I级,近远期建设均为单线,由于本线地形较为困难,为节省工程投资,同时考虑温福线的限坡为6‰,本线设计限坡为12‰,牵引类型采用内燃型。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采用600m,困难情况下采用350m。

全线投资估算总额约为180亿元,其中福州段投资约4.5亿元。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议资金筹措方案为:

资本金占总投资50%,其余50%利用国内银行贷款。

江阴港铁路支线——江阴港铁路支线从福厦铁路渔溪站接轨,长约20公里。

(4)向福(湄)铁路

向福(湄)铁路起自浙赣铁路向塘车站,往东南方向经抚州、沙县至福州和湄洲湾,线路全长约630公里,其中新建铁路526公里,福建省境内396公里,江西省境内234公里。

该铁路的建设,将形成福建省沿海至江西省盛会南昌的捷径,通过武九和京九,进而形成福建至首都北京和中原地区中心城市武汉的捷径。

5、航空建设

(1)机场建设

A、航空公司基地。

除厦航福州分公司基地扩展外,积极推进东航福州基地建设,同时有计划地引进海航、西南航、上航等其他航空公司在福州空港设立基地。

B、飞机维修基地。

C、扩建停机坪7.4万平方米(其中客机坪4万平方米,货机坪3.4万平方米)和增加9个登机桥。

(2)空港建设

福州空港目前拥有约1885亩土地(其中出让地1610亩)可供开发利用,主要作为航空工业、住宅及旅游度假区。

A、金沙滩旅游度假区。

滨海的国际机场,蓝蓝的海水,细软金沙滩,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十一五”期间,将在机场用地海滨生活区规划引资建设综合性的金沙滩旅游度假区,使之与繁忙的机场相得益彰。

B、空港工业集中区(福州市、长乐市政府及机场当局共同开发建设)。

长乐市人民政府拟在机场西北区域规划空港工业集中区,依托空港优势,引进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产业,以聚集人气,促进空港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同时考虑机场发展的需要,预留750亩土地作为飞机维修基地和保税区的规划用地。

C、开发机场物流园区和保税区。

利用机场航空运输优势,建立机场物流园区,改善福州的航空物流条件;改善机场通关条件;建立机场二级监管仓库,方便货代公司国际运输业务拓展;建立机场保税区,吸引国内外外向型企业设立生产基地。

四、投资规模与融资方案

1、投资规模

根据福州市交通需求分析及预测的结果,要完成福州市“十一五”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规划提出的上述目标与任务共需总投资约364.75亿元,平均每年需完成投资72.95亿元。

其中:

高速公路总投资125.95亿元,年平均投资25.19亿元;普通公路总投资61.857亿元(含平潭海峡大桥9.86亿元、201省道28.85亿元),年平均投资12.37亿元;港航建设总投资67.32亿元,年平均投资16.46亿元;公路枢纽、场站建设总投资7.365亿元,年平均投资0.145亿元;铁路建设总投资103亿元,年平均投资20.6亿元。

(根据长乐国际机场公司提供的资料称:

由于该机场设计建设标准较高,“十一”期间在空港口建设上投资不大,故未能提出投资规模)。

2、融资方案

①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筹措:

拟申请交通部投资或补助20.23亿元,占16.06%,省、市投资26.1亿元,占20.72%,申请银行贷款67.79亿元,占53.82%。

②普通公路建设资金筹措:

拟积极申请中央投资补助8.34亿元,省内补助8.97亿元。

③港航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建议申请国家交战部门或港建费补助1.675亿元。

④公路运输枢纽资金筹措:

除了积极争取交通部补助1.56亿元以外,其余均由项目业主或运营公司自筹,自筹资金11.27亿元。

⑤铁路建设资金的筹措:

福厦铁路——资本金占总投资50%(部省出资比例未明确),其余利用国内银行贷款。

温福铁路——按部省协议资本金占总投资50%,其中地方政府投资30%,其余利用国内银行贷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